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0:《〈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学案(含答案)+课件(共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0:《〈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学案(含答案)+课件(共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学案10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
《〈老子〉四章》
1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答案 辐 毂 无(毂的中空处) 埏(揉和) 埴(黏土) 以为(把……做成) 器(器皿) 户牖(门窗) 利(便利) 用(作用) 企者(踮起脚的人) 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者(自我显露的) 明(显明) 彰(彰显) 自伐(自我夸耀) 功(功绩) 自矜(自夸) 长(长久) 赘(赘瘤) 行(同“形”) 恶(厌恶) 处(为,做) 智(聪明) 明(圣明) 强(刚强、果决) 强行(勉强而行) 而(连词,表转折) 亡(灭亡) 寿(长寿) 持(持守) 未兆(没有显露迹象) 谋(解决) 脆(脆弱) 泮(同“判”,分离) 微(细微) 散(散失) 为(做) 合抱之木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九层之台 累土(一筐土) 始于足下 为者(动手去做的人) 败(招致失败) 执者(有所把持的人) 是以(因此) 无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执(执着) 失(损害)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从事(做事) 几(接近) 慎(谨慎) 欲(想要) 贵(稀罕) 学(学习) 复(弥补,补救) 之(的) 所过(所犯的过错) 辅(遵循) 为(干预)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其脆易泮____同____,____________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同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行 形 2.泮 判 分离 3.累 蔂 土筐
答案 1.行走不稳。2.行事,做事。
答案 ①夸耀 ②砍伐 ③讨伐 ④功绩,战功
(三)一词多义
1.伐
答案 ①踮起脚跟 ②盼望 ③企及,赶上
2.企
答案 1.意动用法,以……为欲 2.使动用法,使……失败
答案 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五)文言句式
1.自知者明。________________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六)名句默写
1.《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石之瓠》
2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答案 贻(赠送) 瓠(葫芦) 树(种植) 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以为(把……做成) 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所容(可盛受的东西)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掊(击破) 龟(同“皲”,皮肤冻裂) 洴澼(漂洗)  (同“纩”,丝绵絮) 事(职业) 鬻(卖) 将(带兵) 裂地(割地) 封(封赏) 一(相同,一样) 或(有人) 以(凭借) 虑(用绳结缀) 乎(于,在)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答案 1.龟 皲 皮肤冻裂 2.  纩 丝绵絮
3.说 悦 取悦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答案 用绳结缀。
(二)古今异义
答案 ①本来 ②稳固,安定 ③固执,顽固 ④坚固
(三)一词多义
1.固
答案 ①胜任 ②举起,抬起 ③攻克,占领 ④全,合 ⑤尽
2.举
答案 ①介词,用来 ②介词,把 ③介词,凭着,凭 ④介词,因为
3.以
答案 ①介词,因为 ②动词,制作,制造 ③介词,对,向 ④助词,表反问语气
4.为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在水上
2.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东西,大的功用
4.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程度
答案 1.其坚不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五)名句默写
1.《五石之瓠》中惠子用葫芦说理,结成的葫芦用来盛水,“______________”;剖开来作瓢,“_______________”,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
2.《五石之瓠》中庄子通过葫芦“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惠子事物都有其用处,要做到因物而用之,用物之大用。
《兼爱》
3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答案 事(事务) 焉(于是) 攻(治疗) 弗(不能) 察(考察) 当(同“尝”,尝试) 亏(使受损失) 虽(即使) 慈(慈爱)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乱物(纷乱之事) 具此(全都在这里。具,完备、齐全) 恶(相当于“何”“怎么”) 施(实行) 亡(同“无”) 若使天下兼相爱 国与国不相攻 劝(鼓励) 交相(互相)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答案 1.亡 无 2.当 尝 尝试 3.有 又
答案 古代贵族等级名称,亦为职官等级名称,其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
(二)古今异义
答案 ①治理 ②社会安定、太平,与“乱”相对 ③整训 ④医治 ⑤惩治,惩处
(三)一词多义
1.治
答案 ①同“尝”,尝试 ②担当,充当 ③面对着 ④抵挡 ⑤抵,相抵
2.当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伤害
2.使动用法,使……得利
(四)词类活用
答案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宾语前置句 4.宾语前置句
(五)文言句式
1.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________________
2.子自爱。________________
3.故亏父而自利。________________
4.当察乱何自起。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故亏父而自利 故亏兄而自利 故亏君而自利
2.故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 不爱弟 故亏臣而自利
(六)名句默写
1.子自爱不爱父,__________________;弟自爱不爱兄,__________________;臣自爱不爱君,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自爱也,不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____________。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学案10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
《〈老子〉四章》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三十____共一____,当其无[______________],有车之用。埏[______________]埴[______________]以为[____________]器[__________],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__________]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____________],无之以为用[____________]。(第十一章)
企者[____________]不立,跨者不行[____________],自见者[____________]不明[__________],自是者不彰[__________]。自伐[__________]者无功[________],自矜[__________]者不长[__________]。其在道也,曰余食赘[__________]行[__________],物或恶[________]之,故有道者不处[__________]。(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____________],自知者明[__________]。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________]。知足者富,强行[________]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________]不亡[________]者寿[____________]。(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__________],其未兆[__________]易谋[__________],其脆[__________]易泮[____________],其微[__________]易散[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________,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__,起于累土[__________];千里之行,____________。为者[__________]败[__________]之,执者[________]失之。是以[________]圣人无为[________],故无败;无执[________],故无失[________]。民之[________]从事[____________],常于几[____________]成而败之。慎[____________]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________]不欲,不贵[________]难得之货,学[____________]不学,复[________]众人之[________]所过[______],以辅[________]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____________]。(第六十四章)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其脆易泮____同____,____________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同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1.跨者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2.民之从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做,投身到(事业中去)。
(三)一词多义
1.伐
①自伐者无功________________
②伐竹取道________________
③十年春,齐师伐我________________
④此五霸之伐也________________
2.企
①企者不立________________
②不胜翘企,万里托命________________
③渠黄不能企其景________________
2.①踮起脚跟 ②盼望 ③企及,赶上
(四)词类活用
1.是以圣人欲不欲________________
2.常于几成而败之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句式
1.自知者明。________________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________________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________________
(六)名句默写
1.《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对自己事业追求执着的人,人可谢世,而精神事业价值万古长存。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四章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石之瓠》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____________]我大瓠[____________]之种,我树[____________]之成而实五石[____________]。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____________]瓢,则瓠落[____________]无所容[____________]。非不呺然[____________]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____________]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________]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事[______________]。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________]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____________]。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____________]而封[____________]之。能不龟手一[____________]也,或[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____________]以为大樽而浮乎[____________]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____________]也夫!”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____同____,________
2.世世以洴澼为事____同____,________
3.客得之,以说吴王____同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思考;担忧,发愁。
(三)一词多义
1.固
①夫子固拙于用大矣________________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
④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________________
2.举
①其坚不能自举也________________
②吾力足以举百钧________________
③戍卒叫,函谷举________________
④大喜,笼归,举家庆贺________________
⑤杀人如不能举________________
3.以
①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________________
②剖之以为瓢________________
③客得之,以说吴王________________
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
4.为
①吾为其无用而掊之________________
②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________________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
④敌未灭,何以家为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1.与越人水战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坚不能自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默写
1.《五石之瓠》中惠子用葫芦说理,结成的葫芦用来盛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剖开来作瓢,“____________________”,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没有任何实际的用途,说明庄子的理论是不会被众人认可接受的。
2.《五石之瓠》中庄子通过葫芦“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惠子事物都有其用处,要做到因物而用之,用物之大用。
《兼爱》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____________]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____________]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__________]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__________]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____________]乱之所自起。当[____________]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________]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____________]父之不慈[____________]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____________]者,亦然。盗爱其室[____________],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__________]、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______________;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之乱物[____________],具此[____________]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________]施[__________]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__________]。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________]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____________]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1.故不孝不慈亡有____同____,____________
2.当察乱何自起____同____,____________
3.故盗贼有亡____同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医生。
(三)一词多义
1.治
①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________________
②故天下兼相爱则治________________
③今治水军八十万众________________
④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________________
⑤不效,则治臣之罪________________
2.当
①当察乱何自起________________
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________________
③木兰当户织________________
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________________
⑤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________________
(四)词类活用
1.视人身若其身,谁贼________________
2.故亏父而自利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句式
1.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________________
2.子自爱。________________
3.故亏父而自利。________________
4.当察乱何自起。________________
(六)名句默写
1.子自爱不爱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弟自爱不爱兄,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自爱不爱君,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自爱也,不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____________。
学案10 《〈老子〉四章》《五石之瓠》《兼爱》
《〈老子〉四章》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辐 毂 无(毂的中空处) 埏(揉和) 埴(黏土) 以为(把……做成) 器(器皿) 户牖(门窗) 利(便利) 用(作用) 企者(踮起脚的人) 不行(行走不稳) 自见者(自我显露的) 明(显明) 彰(彰显) 自伐(自我夸耀) 功(功绩) 自矜(自夸) 长(长久) 赘(赘瘤) 行(同“形”) 恶(厌恶) 处(为,做) 智(聪明) 明(圣明) 强(刚强、果决) 强行(勉强而行) 而(连词,表转折) 亡(灭亡) 寿(长寿) 持(持守) 未兆(没有显露迹象) 谋(解决) 脆(脆弱) 泮(同“判”,分离) 微(细微) 散(散失) 为(做) 合抱之木 毫末(毫毛的末端。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 九层之台 累土(一筐土) 始于足下 为者(动手去做的人) 败(招致失败) 执者(有所把持的人) 是以(因此) 无为(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 执(执着) 失(损害)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从事(做事) 几(接近) 慎(谨慎) 欲(想要) 贵(稀罕) 学(学习) 复(弥补,补救) 之(的) 所过(所犯的过错) 辅(遵循) 为(干预)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1.行 形 2.泮 判 分离 3.累 蔂 土筐
(二)1.行走不稳。2.行事,做事。
(三)1.①夸耀 ②砍伐 ③讨伐 ④功绩,战功
2.①踮起脚跟 ②盼望 ③企及,赶上
(四)1.意动用法,以……为欲 2.使动用法,使……失败
(五)1.宾语前置句 2.状语后置句 3.状语后置句
(六)1.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3.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五石之瓠》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贻(赠送) 瓠(葫芦) 树(种植) 实五石(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
以为(把……做成) 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所容(可盛受的东西)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掊(击破) 龟(同“皲”,皮肤冻裂)
洴澼(漂洗) (同“纩”,丝绵絮) 事(职业) 鬻(卖) 将(带兵)
裂地(割地) 封(封赏) 一(相同,一样) 或(有人) 以(凭借)
虑(用绳结缀) 乎(于,在) 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1.龟 皲 皮肤冻裂 2. 纩 丝绵絮 3.说 悦 取悦
(二)用绳结缀。
(三)1.①本来 ②稳固,安定 ③固执,顽固 ④坚固
2.①胜任 ②举起,抬起 ③攻克,占领 ④全,合 ⑤尽
3.①介词,用来 ②介词,把 ③介词,凭着,凭 ④介词,因为
4.①介词,因为 ②动词,制作,制造 ③介词,对,向 
④助词,表反问语气
(四)1.名词作状语,在水上
2.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3.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东西,大的功用
4.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程度
(五)1.其坚不能自举也 则瓠落无所容
2.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兼爱》
一、课文再读 挖空落实
事(事务) 焉(于是) 攻(治疗) 弗(不能) 察(考察) 当(同“尝”,尝试) 亏(使受损失) 虽(即使) 慈(慈爱)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乱物(纷乱之事) 具此(全都在这里。具,完备、齐全) 恶(相当于“何”“怎么”) 施(实行) 亡(同“无”) 
若使天下兼相爱 国与国不相攻 劝(鼓励) 交相(互相)
二、归纳整理 夯实考点
(一)1.亡 无 2.当 尝 尝试 3.有 又
(二)古代贵族等级名称,亦为职官等级名称,其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
(三)1.①治理 ②社会安定、太平,与“乱”相对 ③整训 ④医治
⑤惩治,惩处
2.①同“尝”,尝试 ②担当,充当 ③面对着 ④抵挡 
⑤抵,相抵
(四)1.名词用作动词,伤害
2.使动用法,使……得利
(五)1.判断句 2.宾语前置句 3.宾语前置句 4.宾语前置句
(六)1.故亏父而自利 故亏兄而自利 故亏君而自利
2.故亏子而自利 兄自爱也 不爱弟 故亏臣而自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