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课件(共3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课件(共33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4.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法律

生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教材结构】
【第一单元知识结构】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是什么
怎样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民事权利有限制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第四课知识结构】
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目录
DIRECTORY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民事权利有限制
第一目
民事权利有限制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导入】
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思考:民事权利能随意行使吗?
①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不能违反法律、公序良俗、诚信)
②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例如:要遵循诚信原则;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等。
1、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1)民法对名誉权设定的界限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 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捏造、歪曲事实;
(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
(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甲因家中失火,在情急之中,甲将乙晒在外面的被子泡湿,披在身上抢救家中物品。后来,乙以该被子是其结婚纪念物为由向甲索赔1万元。乙的行为(  )
A、是合法的,财产权被侵犯理应索赔
B、是符合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的
C、是不合法的,不能因维护财产权而滥用权利
D、是不合法的,甲因紧急避险占用他人财产不承担赔偿责任
C
【既学既练】
【探究与分享】
在作业中引用他人
文章的一大段话。
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份应用软件,安装到自己的电脑上。
从网上找到一首流行歌曲,
下载到自己手机上。
中学语文教材书中收录一篇某当代作家的散文。
用于个人欣赏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多台电脑安装软件。属侵权。
用于个人学习使用他人作品不侵权。属合理使用。
属法定许可使用,不侵权。
以上行为是否侵犯著作权?为什么?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
A、含义
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B、合理使用的情形
a.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c.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
不需同意、不必付费
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
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听;
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
思考:张某和李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为什么?
提示:
①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②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既学既练】
一、民事权利有限制
2、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2)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A、含义: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B、法定许可使用情形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
c.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或者播放已出版的录音制品。
d.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合法录制为录制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
【注意】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都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不需同意、必须付费
主要表现 具体情形
合理使用 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①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④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等等
法定许可使用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①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②在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
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等等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区分】
是否营利 是否支付使用费
合理使用 不以营利为目的 不需要支付使用费
法定许可使用 可以以营利为目的, 也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 需支付使用费
相同点:都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但均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区分】
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1、(2023·海南)著作权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有可能构成侵权。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 )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了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
②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了近代学者梁启超的署名文集
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
④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既学既练】
【既学既练】
2、李老师在期中考试题目中引用王某的一幅漫画,王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老师引用某乙的一幅漫画命题,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一般情况下不构成侵权;
②应该在命题时注明作者的姓名和作品的出处,否则也可能会形成侵权。
③李老师引用王某的漫画,未经王某同意,构成侵权。
④李老师引用王某漫画未向王某付费,构成侵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A
【既学既练】
3、在某些情形中,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作品,但应当按规定支付使用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种情形的是(  )
A.报刊转载其他报刊上发表的作品
B.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短小的文字作品
C.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编写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某一摄影作品
D.为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他人作品,供教学科研人员使用
D
情境一:韩某在报纸上发表多篇文章,如《矿泉壶的“神力”有待商榷》《当心矿泉壶的副作用》《矿泉壶也有害》等,称有关研究表明,矿泉壶的矿化、磁化、灭菌装置有害,提醒消费者“慎用”“当心”,并对几家矿泉壶生产企业的广告提出批评。被点名批评的企业向法院起诉,认为韩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名誉权。
情境二:张某和李某各买了一张音乐CD。张某用来自己欣赏,有时也借给好朋友听;李某经营一家酒吧,他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背景音乐。
运用民事权利界限的知识分析以上案例。
情境一:如果韩某的文章仅仅是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能认定为侵害这些企业的名誉权。因为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但是如果韩某文章中存在诽谤、诋毁、侮辱这些企业的内容,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此时构成侵权。
情境二:张某播放CD供自己和朋友欣赏,不构成侵权。因为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目的而使用他人作品,属于合理使用。
李某在营业时间播放CD,作为酒吧的背景音乐,构成侵权。因为用于营业场所播放,具有商业性,不属于合理使用。
【既学既练】
第二目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
(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权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实质: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知识拓展】
(1)相邻关系的客体一般不是不动产本身,而是由行使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所引起的与相邻人有关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
(2)所谓“相邻”,并不以不动产的直接相邻为限,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如: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径直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①相邻用水、排水关系
②相邻通行关系
③相邻不动产利用(土地、房屋、林木、地上的固定物)与管线安设关系。
④相邻通风、采光、日照关系
⑤相邻有害物质排放关系,等等。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相邻关系
(3)相邻关系的类型
在下列民事纠纷中,应按相邻关系处理的有(  )
①甲在乙的房屋后挖菜窖,造成乙的房屋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引起纠纷 
②甲为了取得更好的营利,把乙流转的土地由种植变更为养殖遭乙拒绝 
③甲新建的房屋滴水在乙的房屋上,引起纠纷 
④甲村在河流上流修建拦河坝,使乙村用水量骤减,引起纠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既学既练】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2、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必要性
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
(2)意义
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1)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
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
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具体要求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 通行等提供
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 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
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3、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相邻权纠纷中当事人基本上都是邻居,甚至有些还是亲戚,在生产生活中朝夕相处,本着和平友好相处的态度互相退让、协商一致,是最佳的解决方式。一般情况下发生居民间的相邻权纠纷,可以通过自主协商,或者找如物业公司、居委会、片区民警等的第三方介入调解,解决矛盾。
相邻权纠纷的解决方式
【知识拓展】
1、甲村和乙村相邻,一条小河流经甲乙两村,一年天旱,上游的甲村便在小河上筑起水坝。将水截住,乙村对此不满。两村发生纠纷。关于此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村位于河道的上游,有权截水自用乙村不能干涉
B、甲村将水截住违反了民法通则关于正确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
C、甲村用水须经乙村许可
D、乙村用水须经甲村许可
B
【既学既练】
实战演练
2、甲、乙是邻居,甲认为乙的房子盖得比自己高,影响自己房子的采光,遂与乙发生争执并将乙打伤。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侵犯了乙的名誉权 
②甲侵犯了乙的身体权、健康权
③甲、乙因相邻关系发生纠纷 
④甲、乙应以有利生产的原则处理邻里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既学既练】
3、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不动产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如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对这一条款的正确解读是 (  )
①邻里在行使权利时应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②不动产的权利人应为相邻人提供一切方便
③邻里关系的处理方式应以尊重当地习惯为先
④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既学既练】
含义 依法规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时,因相邻各方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原因 ①邻里之间如果在排水、通行、通风、采光、观景等方面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侵权纠纷。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质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类型 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
要求 ①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②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③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小结】
易混易错
1、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作品,也不必支付使用费。
×。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作品,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2、某报社如实报道了某企业的违法活动,使其销售额迅速下降,该报社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报社如实报道企业的违法活动,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行为,不是侵权行为。
3、为供个人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为供个人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
【易混易错】
易混易错
4、中学语文课本中加入的莫言的作品片段,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要支付使用费。
×。在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但应当按规定支付使用费。
5、相邻关系是独立的物权。
×。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6、邻里关系的处理方式应以尊重当地习惯为先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易混易错】
相邻关系的含义、实质、类型
为什么要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民事权利有限制
民事权利行使的界限
不同民事权利的界限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