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家和万事兴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家和万事兴课件(共21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夫·托尔斯泰
思考:什么是家?幸福的家庭有哪些共同点?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基于婚姻、血缘等关系,由一定范围的亲属组成的共同生活的单位。
温馨幸福的婚姻家庭既需要亲情和爱情的精心维护,也离不开法律的有力保护。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夫妻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这是婚姻家庭法律立法宗旨的集中反映。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五课
在和睦的家庭中成长
第一框 家和万事兴
1
育小责任大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是亲属关系?法律依据是什么?
——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是什么?父母的权利是什么?
(1)内容: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
(2)体现:
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与爱情,但亲情与爱情的背后,还存在着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1.生活中的亲属关系
例如,对父母的要求:只生不养违法,只生养不教育违法,虐待子女更担责。
(3)处理亲属关系的法律依据:
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既调整夫妻关系,也调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关系。
(1) 抚养义务:(三不得)
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
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虐待子女
重男轻女
遗弃婴儿
抚养:是指父母从物质上、生活上对子女的养育和照顾,如负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
(2) 教育义务:
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教育:是指父母在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子女的全面培养,使子女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3) 保护义务(监护义务):
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
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监护: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保护,使子女身心安全。
假如父母死亡,由谁来监护?
假如父母离婚,还需要抚养子女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当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这些近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父母是否有权出卖未成年人名下房产(未经授权)
给孩子买房,可以!未经同意,替孩子卖房,不行!
(1)不成立。
(2)原因: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未成年子女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小飞属于未成年人,小飞的父母需要履行监护职责,负有侵权责任中的无过错侵权责任。
小飞在学校与同学小王打架,把同学小王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小飞的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
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长的理由是否成立 为什么?
案例分析
(1)不成立。
(2)原因:①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小芙的父亲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其母亲应给与协助。小芙母亲拒绝探望的理由不成立。②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子女归一方抚养,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抚养费。本案中小芙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
父母离婚后,小芙跟随母亲生活。父亲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亲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母亲要求父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亲则以母亲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
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长的理由是否成立 为什么?
案例分析
【拓展】法律规定:
①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
②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
(2)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
3.父母对子女的权利
2
敬老是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包括哪些内容?
——如何认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目的、含义、优缺点)?
——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有哪些?如何处理?
(1)原因:父母不辞辛苦养育我们长大成人,这份恩情我们一生都难以报答。
(1)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
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1)目的:防止老年人合法权益受损。
(2)内涵: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3)缺陷: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
(4)建议:
建议选择与老年人财产没有利害关系人担任监护人。
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注意:意定监护基于自己的意愿,法定监护基于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予以适用。
(5)为什么要制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①必要性:
法律依据: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助解决此类问题。
自身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减弱,老年人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判断力下降。
②意义: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
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1)表现:
家庭和睦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但是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3.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
(2)追责:
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知识拓展 正确区分虐待与家庭暴力
虐待 家庭暴力
区别 最基本特征:持续性和经常性 一次或短期的殴打、捆绑等行为可以构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构成虐待
在表现方式上主要是进行肉体上的摧残或精神上的折磨 在表现方式上主要是肉体上的摧残
联系 两者都是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都给家庭成员造成伤害,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抚养 赡养(扶助) 扶养(狭义)
区别 定义 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 平辈人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
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辈对晚辈 适用于晚辈对长辈 适用于平辈之间
联系 ①都是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间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这些义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都是构建和睦家庭的条件
【知识整合】比较抚养、赡养与扶养的关系
【注】:“广义扶养”指一定范围内亲属间相互供养和扶助的法定权利和义务,没有身份、辈分之分,是抚养、扶养、赡养的统称。
在民法典、刑法具体法律条文中使用“扶养”一词,即采用广义的解释。
课堂小结:
晓阳今年10岁。2021年5月,其父母因长期吵架不合,经法院判决离婚,晓阳随父亲赵某生活。多年来,晓阳母亲将晓阳的压岁钱都存入了晓阳的账户中,累计有5万余元。2024年3月份,由于赵某对晓阳疏于照顾且经常醉酒后殴打晓阳,晓阳搬至母亲刘某处生活。刘某后向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法院判决由刘某抚养晓阳。
不久前,赵某未经晓阳同意,将晓阳的压岁钱及利息取出供自己生活开销。刘某认为赵某私自提取晓阳压岁钱且拒不返还的行为侵犯了晓阳的合法权益,于是以晓阳的名义诉至法院,请求返还存款本金及利息。
案例分析
思考:家长能否处分孩子的压岁钱?并说明理由。
【提示】
从法律角度来看,压岁钱就是亲朋长辈对孩子的一种财产性赠与。根据民法典中关于赠与的相关规定,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之后,赠与财产的所有权即归受赠人所有。基于此,在孩子或者父母接受压岁钱之后,就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无论存于谁的名下,究其本质仍属于孩子受赠的个人财产,应属孩子所有,不能视为家长的财产。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鉴于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是监护人的职责之一,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于情于理都可以替孩子保管压岁钱。不过,其享有的权利仅仅是代为管理,并不能擅自使用、随意处置孩子的压岁钱。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家长对孩子的压岁钱进行处分,但前提必须是为维护孩子的利益,如为其购置生活、学习用品,支付课外辅导等费用。
【民法典第27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民法典第第35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