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教材内容 分 析 本课是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第二框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本框题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学情分析 今天的成就是由劳动实现的,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实干创造,中国梦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通过劳动、实干来实现。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很少接触真正的劳动,对劳动的意义、价值认识不足,以至于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对某些岗位的劳动有歧视、厌烦等错误态度。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美好的未来自然会实现,对只有辛勤劳动、艰苦付出才能实现梦想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实干精神。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教学目标 1.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2.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材料:2012~2022的十年间,是我国GDP增长最快得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在世界经济平均增速3.9%经济总量占世界份额由4.4%提高到10%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20%,GDP从世界第六位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000多美元提高到5432美元。国外学者都惊叹世界造就了“中国奇迹”。 问:“中国奇迹”到底是谁创造的奇迹? 学生活动:通过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用数据很直观地引入主题,同时可以吸引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劳动成就今天 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材料:中国人自古勤劳善良,国外数据显示中国人最勤劳。 我国设立劳动奖章表彰劳动者 讨论: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总: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讨论:关于国家的发展,有人说跟中学生,甚至跟普通人没有关系,你怎么看? 总结: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情,中学生也有自己的责任。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责任像是一个重担子,时刻落在人们的肩上,国家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 图片:展现各行各业人们的风采 分享:你的父母是什么职业的呢? 你为他们的职业感到骄傲吗? 总结:每个人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从事不同的劳动,但是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讨论:有人认为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高人一等,你怎么看 ? 总结: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用自己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劳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学习。 学生活动: 1、通过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2、感受我们对劳动者的重视。深层讨论劳动的意义 3、中学生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4、分享自己父母的职业。 5、辨析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认识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1、在材料的基础上思考劳动的意义。 2、思考问题,感受不同职业的魅力。 3、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二.实干创造未来 视频:一起走进中国航天事业。看看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问:你知道在我国航天事业背后的是什么人吗? 回:七十多万的航天人 视频:为幕后的航天人鼓掌 材料一:为最年轻航天队伍点赞 6.7万名航天工程师、技师、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36周岁,比世界同行平均年轻15岁,33周岁以下工程师占到全部人员的66%。千余名总设计师、总建造师、总工程师,70后占比44%,80后占比31%,最年轻的分系统设计总师仅30周岁。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团队,正在铸就中国航天的世纪大梁,书写航天事业后继有人、代代接续的辉煌与希望。 材料二:2023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23年新年贺词,“金句”频出,“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网友们纷纷点赞,留言说:“这是迄今为止最接地气的总结了。”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完复兴之路的展览后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 讨论 : 为什么网友们觉得习主席的话接地气 ?你怎么看? 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一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小结: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实践,我们需要开阔自己的头脑,不能局限在课本知识上。 学生活动: 1、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航天人的努力。 2、问题思考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 1、理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实干。 2、认清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教学反思 缺乏互动和学生的亲身体验实例,要多收集身边的学生例子,找到与学生共鸣的点,让学生好好深刻认识到自己应该参与祖国的建设;语气语调平平,课件内容不是很熟悉。过渡不是很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