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01.盛世开局——“贞观之治”唐太宗与“贞观之治”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周易》阅读材料,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他的治国理念是什么?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矢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寻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骈宇骞等译:《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第六》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什么?隋炀帝的暴虐,偏听偏信君臣共治,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拔人物不于私党,负志业咸尽其才”——《旧唐书》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广纳贤才,知人善任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提交上奏同意后交予审议封驳通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执行 政令审议政令起草政令特点:相权三分,相互牵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职责明确,提高效率协商政务,集思广益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贞观晚年,唐太宗扩大进士科,提高进士的进身之阶,起到了推动作用。唐太宗再金殿端门看到新进士鱼贯而出的盛况时,情不自禁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 gòu )中矣。”——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唐太宗即位后,多次组织名臣研究立法,采纳魏征的建议,确立宽仁、慎刑的宗旨。——樊树志《国史十六讲》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骈宇骞等译:《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第六》结合材料研读,说一说这些内容都体现出唐太宗怎样的思想?民本思想02.盛世延续——武周统治武则天承上启下唐高宗时期,唐朝的疆域达到最大。阅读课文,找到武则天在位时期采取的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武举和殿试制度,扩大统治基础;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她虽一度篡夺了唐朝政权改为周朝,但贞观之治仍得以延续,社会经济是向上发展的。……从李世民到武则天,唐朝的政治格局已经明朗化,尽管依然是贵族政治,但是东晋南朝的门阀士族的特权逐渐丧失,社会上重视门第郡望的倾向受到了遏制,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更加注重功臣良将,重视功名事业,显现出一种新的气象。——樊树志《国史十六讲》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唐朝得到了怎样的发展?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03.盛世之峰——“开元盛世”唐玄宗与“开元盛世”景云三年(712)八月,李隆基即位,为玄宗。先天二年(713)七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败死。李隆基坐稳了皇位。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资治通鉴》卷二一阅读教材内容,唐玄宗采取了哪些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依贞观故事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二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