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2张PPT)学案28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诗中自有真意在,细加涵咏韵味长复习目标1.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2.赏析诗歌创作风格。链接高考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2021全国乙卷 《鹊桥仙·赠鹭鸶》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语言特色 题干中有明确的赏析“××”句字样。语言赏析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且重点考查了语言风格和炼句。2019全国Ⅲ卷 《插田歌 (节选)》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语言风格2018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创作风格考向一 赏析语言特色(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1.不同题材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题材 语言风格 题材 语言风格田园诗 恬淡宁谧 羁旅诗 沉郁悲慨山水诗 清新优美 边塞诗 悲凉慷慨讽喻诗 沉郁激愤 闺怨诗 婉约凄切咏史诗 雄浑壮阔 宫廷诗 缠绵婉转2.常见诗(词)人作品的语言风格诗(词)人 语言风格 诗(词)人 语言风格陈子昂 古朴雄浑 李商隐 委婉含蓄王勃 雄放刚健 温庭筠 精巧艳丽张若虚 清丽自然 李煜 凄婉柔丽孟浩然 闲静淡远 韦庄 清丽疏淡王之涣 清朗雄健 晏殊 闲雅婉丽王昌龄 自然雄浑 梅尧臣 朴素平淡王维 闲适恬淡 欧阳修 清新舒畅李白 清新飘逸 秦观 清丽典雅诗(词)人 语言风格 诗(词)人 语言风格高适 雄厚浑朴 柳永 伤感缠绵岑参 雄奇瑰丽 苏轼 豪放旷达杜甫 沉郁顿挫 王安石 雄健高峻白居易 通俗明快 黄庭坚 瘦硬新奇韩愈 古朴奇险 周邦彦 富丽精工刘禹锡 清新豪丽 李清照 凄婉清丽柳宗元 明净幽峭 陆游 慷慨悲凉李贺 奇丽诡诞 辛弃疾 沉郁豪放杜牧 俊爽明快 姜夔 峭拔雅丽3.解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2)列例证,结合诗歌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衔接]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登 高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第一步:沉郁顿挫,含蓄深沉。(特色)第二、三步:“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分析)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伤之情一起倾泻出来。(效果)“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分析)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效果)[边练边悟] 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答题指导】答题步骤 第一步,感知文本 这首词借与白鹭的对话,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直白而生动,表现出词人美好的生活情趣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从语言角度分析,选词方面:“鱼儿”“堪数”“主人”“剩有”“来”“头上”等词浅近直白,通俗易懂。句式方面:采用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多种句式,整散结合。(2)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作者采用与鹭鸶对话的形式,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语言显得活泼生动、诙谐风趣。(3)从情感表达上分析,词人用口语化的语言,诙谐风趣地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组织答案 ①本词采用对话口吻,多用口语,“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通俗易懂,浅近直白,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且词人借助口语化的语言,诙谐风趣地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考向二 赏析诗歌创作风格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需要注意的是,给某些诗(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诗(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这位诗(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答题 角度 关注 题材 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分析 意象 分析诗中最能体现创作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诗歌风格一般清新自然。锤炼 词语 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揣摩 情感 诗歌的情感体现其特有的写作风格。如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其风格一般沉郁顿挫。知人 论世 杜甫沉郁顿挫,李白浪漫飘逸,白居易朴素自然,王维清新明丽,李商隐含蓄委婉,苏轼豪放雄奇,辛弃疾雄浑壮阔,陆游慷慨悲壮。答题 步骤 1.明风格。用一两个词概括出创作风格。常用术语:婉约和豪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2.列例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风格特点,可以从手法、选材、境界、语言等角度展开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蕴含于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衔接] 2.分析《蜀道难》的创作风格。答案 ①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的特点,字词中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②全诗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③本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解析 从语言上看,注意从句式的选用等角度分析,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等句式的选用,显现出“散文化”的特征。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从表现手法上看,大量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充满神奇色彩;选材上,运用神话传说和故事,增加了故事性。情感上,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色彩。[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2~3题。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解析 C项,“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理解错误。“竹箨冠轻容雪鬓”,竹箨冠,是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3.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清楚诗歌风格体现在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本诗用语清新,不引经据典,不古奥,不事雕琢,有轻快自然之感。“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可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方面,本诗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义;形象方面,本诗选取的“莲”“柳”“垂虹”“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内容方面,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情感轻松愉悦。全诗紧扣“雨余”着笔,柳塘莲叶、彩虹饮水、砌草柔美等景物清新自然。诗人雨后出行虽被困春泥,却陶醉于美景的轻松愉悦。如首联“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了对美景的喜爱。又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对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语言清爽,不事雕琢,明白晓畅;描写的景物又清新自然;颔联“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选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于雨余散步之时,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的感情。答案 ①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测 评 练 案(满分:5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其一)杜 甫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A.诗歌以“远送”发端,又借山言人,情致婉曲,意深而情长,表达诗人不忍相别又无可奈何之情。B.古人云“诗用倒挽,方见曲折”。颔联先写憧憬重逢,再言昨夜欢宴之景,增添了别样的情趣韵致。C.颈联叙写严武荣居高位,离任时受到百姓赞美,表达了自己想如严公一般做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官。D.尾联“独”字见别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道尽知己远去的冷落和惆怅。解析 C项,“表达了自己想如严公一般做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官”错误,颈联主要是讴歌严武,没有表达“自己想如严公一般做一个受人爱戴的好官”。颈联中诗人想到,像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关于严武,诗人没有正面颂其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说他于玄宗、肃宗、代宗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2.与诗人的《望岳》相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其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送好友严武的诗作。此诗既赞美严武,也发出他自己“寂寞养残生”的叹息。诗意在送严武奉召还朝。诗人曾任严武幕僚,深得严武关怀,所以心中那种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不必再用言语解释。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前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首联如果把“青山”一句提到前面,就会显得感情唐突,使人不知所云;颔联如果把“昨夜”一句放在前面,便会显得直白而缺少情致。现在次序一倒,就奇曲多趣了。这正是此诗平中见奇的地方。最后两句抒写诗人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独”字见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含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道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别致,诗人用“岱宗”直言泰山为五岳之宗,用“齐鲁”大地衬托泰山之雄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诗人用“割”字写泰山割断阴阳充满雄浑之力量;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体现其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豪情。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语言用语新奇,雄浑豪放。答案 《望岳》语言用语新奇,雄浑豪放。如诗以问句开头,把常见于句首的“夫”字融于句中,新奇别致。又如诗人用“岱宗”直言泰山为五岳之宗,用“齐鲁”大地衬托泰山之雄阔,用“割”字写泰山割断阴阳充满雄浑之力量。或如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体现其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豪情。本诗语言平中见奇,奇中见沉郁。如诗人直切送别,把“远送从此别”“几时杯重把”前置,突出不舍之意及再相遇的艰难,增添别样奇趣。又如尾联选用“独归”“寂寞”“残生”等有极强主观色彩的词语,暗含对自己余生孤苦无依的沉郁之情。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杜 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①美,池②上于今有凤毛③。【注】 ①世掌丝纶:世代都在中书省代皇帝草拟诏旨。②池:凤凰池,禁苑中池沼,中书省所在地。③有凤毛:南朝时谢凤和谢超宗父子文章风格和成就很出众,梁武帝称赞说,“超宗殊有凤毛”。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A.首联先用漏壶滴水声急点明早朝时间,再用“醉仙桃”点出皇宫院内春色醉人烂漫。B.颔联描写仪仗旌旗上龙蛇腾跃,和风轻拂下燕雀高飞,盛赞大明宫中气象冲融和悦。C.颈联写到了退朝后,大臣们带着满袖熏香,聚在一起挥毫写就华美诗词篇章的场景。D.尾联表示贾至的文章风格和成就承袭父亲,称颂贾氏世代执掌帝王诏书的恩宠殊荣。解析 C项,“聚在一起挥毫写就华美诗词篇章的场景”是错误的。由诗题可知,颈联后半句应是诗人对贾至的赞美,突出了贾至的风流文采。★4.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解析 本题是一道比较阅读题,首先明确两首诗从诗歌体裁上是不同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句式相对比较自由,而本诗是律诗,句式比较严格,并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工整。本诗首联描写了宫中景色,用“醉仙桃”点出了皇宫院内纯色醉人烂漫;而颔联对朝见时仪仗的描写也写出了皇宫中气象冲融和悦的景象,颈联对贾至的赞美,体现了贾至的风流倜傥,这些语言清丽典雅,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却是朴素自然、通俗易懂的。从修辞上来说,这首诗的尾联运用了谢凤和谢超宗父子的典故,语言含蓄,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非常的直白。答案 ①这首诗采用格律诗的写法,句式严整,中间两联对仗工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歌行体,句式自由。②这首诗语言清丽典雅(如对于宫中景色气氛及朝见时仪仗的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朴素自然。③这首诗运用典故,语言含蓄(恰当称颂了贾至及其家世文采与荣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语言平直。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阊门外登溪船五首(其一)杨万里步下新船试水初,打头揽载适逢予。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剩买春风红芍药,乱篸①棐几竹籧篨②。清溪浮取松亭子,赏遍千山不要驴。【注】 ①篸(zān):通“簪”,插入。②籧篨(qú chú):用竹或苇编的席。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A.首联中,“试水初”指刚刚试水,“打头揽载”指才开始招揽船客,由这两处就可见溪船之新。B.颔联对仗工整,“一椽”“两面”写出溪船之简小,“才”“好”则抒发了诗人对溪船的喜爱之情。C.颈联中,诗人想用盛开的芍药装点溪船,但溪船太简陋,只能将芍药胡乱地摆放或插在棐几和席上。D.尾联先描写了乘舟所见的青松山亭伴水而来的景象,后以夸张手法感叹了水路溪行的方便。解析 C项,“只能将芍药胡乱地摆放……”错误。从诗中来看,颈联中的“乱”字意在描写诗人随心随意的状态,体现轻松愉悦的感觉,而非“胡乱”之意。★6.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6分)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具体的设题方向,如本题“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针对诗歌的语言风格设题,且题干中已经给出了本诗的风格,即“纯朴风趣”。作答时,联系诗歌内容分析这一风格即可。如从写景的角度看,“一椽板屋才经雨,两面油窗好读书”“剩买春风红芍药,乱篸棐几竹籧篨”,主要写了经雨的板屋、两面油窗、芍药、棐几和席等物品,这些东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描写朴实自然;从写事的角度看,“步下新船试水初”“清溪浮取松亭子”,诗人乘坐小船,沿着溪水前行,这是水乡常见的事情;从用语的角度看,“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等均是口语,通俗易懂,让诗歌有了诙谐幽默之趣。考生结合这些内容作答即可。答案 ①描写事物、叙述事件,富有生活气息,透出朴实自然的风格。板屋、油窗、芍药、棐几和席,均为日常之物,既不华贵也不精致;乘船溪行,是水乡常见之事,这些为诗作增添了浓浓的生活气息。②口语入诗,直白风趣。“打头”“适逢予”“剩买”“不要驴”这些口语通俗易懂,为诗作增添了诙谐幽默之趣。四、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7~8题。(9分)水龙吟·过黄河许有壬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看中原形胜,千年王气,雄壮势、隆今昔。 鼓枻茫茫万里。棹歌声、响凝空碧。壮游汗漫①,山川绵邈,飘飘吟迹。我欲乘槎②,直穷银汉,问津深入。唤君平一笑,谁夸汉客,取支机石③。【注】 ①汗漫:广阔无边。②槎:竹、木筏。③传说汉代张骞乘槎寻河源,见妇人浣纱,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严君平,云:“此支机石也。”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BA.词的开头两句从大处着笔,从时空角度写黄河气势之大、存在之久,奠定全词基调。B.黄河浪涛激越飞腾,气势磅礴,声响如震天之雷,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C.“棹歌声、响凝空碧”的描写手法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纤歌凝而白云遏”相似。D.全词把黄河雄壮的气势和自己的豪迈胸襟互相渗透,妙合无隙,风格雄浑闳肆。解析 B.“让游赏者心生惊恐,徘徊不前”理解错误。“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写黄河浪涛气势磅礴,给人一种豪壮之感。★8.前人认为本词风格豪放,请结合“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作简要分析。(6分)解析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词人由黄河之壮美联想到祖国山河之壮丽,激发了词人想要历尽祖国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胜境、随处吟咏的愿望,写出诗人壮游天下的雄壮,塑造了豪迈狂放、洒脱不羁的词人形象。“壮”写出游览的气势,具有力量感,“汗漫”指广阔无边,“绵邈”指广泛无边、广远,“汗漫”“绵邈”让画面开阔,“飘飘”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节奏感,写出了词人漫游的洒脱,用词雄壮豪放,营造出雄浑辽阔的语境。答案 ①从意境角度,用词雄壮,意境开阔。“壮”有力量感,“汗漫”“绵邈”等词有开阔感,“飘飘”有洒脱感,营造出雄浑辽阔的意境。②从诗人形象角度,诗人形象豪迈狂放,洒脱不羁。诗人胸怀壮志,游览祖国壮丽河山,并希望能够咏唱吟颂。③从情感角度,表达了作者壮游天下的雄心和吟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9分)采桑子(其八)欧阳修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注】,人在舟中便是仙。【注】 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CA.西湖夜色中,管弦声声,鸥鹭习以为常,依然安睡,游人极尽游乐之兴,一切都和谐美好。B.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似一片琼田,这种境界使人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之感。C.词人陶醉在月光皎洁、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胜似神仙。D.这首词景中寓情,围绕词人泛舟西湖刹那间的意绪波动来写,表达对西湖的由衷赞美。解析 C项,“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错误,此词描写西湖的天光水色,着意刻画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西湖夜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深深热爱和眷恋,反映了欧公晚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不是“及时行乐”。★10.这首词写得十分清新,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简要分析。(6分)解析 内容上,诗歌表现西湖的恬静脱俗,赞美西湖美景。“云物俱鲜”一句,一个“鲜”字写出西湖景物的新鲜美好,表达词人内心的喜悦。“风清月白”二句营造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在月色中莹碧如玉的美好意境,写景新鲜;词人用鸥鹭闲眠来烘托,一方面突出西湖的静谧,另一方面暗示西湖的游客的高雅脱俗,没有功利之心:尽管游人往来、管弦声声,但是鸥鹭毫不戒备,依然安睡。“谁羡”两句在描绘西湖昼夜美景的基础上,抒发词人厌弃红尘、飘然出世的情怀。情感脱俗。语言上,“天容水色”“云物俱鲜”“风清月白”“琼田”“闲眠”等语言清丽雅致,读来满口生香,令人耳目一新。答案 内容:①写景新鲜。天光水色融为一体,鸥鹭安睡,风清月白,琼田一片,如诗如画。②情感脱俗。词人置身西湖美景,产生“人在舟中便是仙”的妙想,神清气爽。语言:清丽雅致,令人耳目一新。六、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9分)种柳戏题①柳宗元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②,惭无惠化传。【注】 ①此诗是诗人出任柳州刺史时所作。②思人树: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古代燕召公有惠化(德政与教化)于民,他死后,人们自觉地爱护他生前亲手种的甘棠树,还作了诗篇歌咏他,以表示对他的怀念。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DA.本诗应是柳宗元现存诗歌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一改平时严肃风格,紧紧扣住诗题中的“戏”字而作,基调轻松。B.首联十个字嵌入了四个“柳”字,交代了人物、事件和地点,既照应了诗题“种柳戏题”,又使读者感到新颖别致。C.颔联想象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会成为人们将来谈笑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变成历史上的一段佳话。D.尾联中,诗歌运用了“思人树”这一典故,并以议论的口吻,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燕召公的深挚情怀。解析 D项,“表达诗人种柳也是为了追念古代召公的深挚情怀”说法错误,借用这个典故,主要是为了表达努力造福于民的愿望。★12.这首诗语言风格鲜明,请概括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特点,并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这种语言风格和表现的思想情感的关系。(6分)解析 从语言风格的角度分析,“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两句十个字,连用四个“柳”字,既照应了诗题中的“戏题”二字,又使读者感到极度新颖,极度别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使人感到妙不可言。也可以说这两句展现出柳姓人种柳树的一种巧妙的形式,柳宗元通过对自己姓氏与所种柳树同字的巧合,展现出“绕口”的特点,呈现出的是自我嘲讽的态度,语言别致诙谐,充满轻松的语气。思想感情方面,颈联“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中,诗人想象硕大的树冠应当能遮蔽住骄阳,覆盖着大地。高耸的树干一定能长大成材高入云天,坚信自己今天种树能使百姓得利,能惠及后人。尾联“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中,作者用燕召公“思人树”这一典故,表达后人怀念时,自己只感到惭愧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语。通过以上两联可以看出,作者在柳州刺史的任上,大量栽种柳树,想更多地施惠于当地百姓。表达了作者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答案 (1)语言风格:幽默诙谐、轻松活泼。开头有意运用“绕口”句式,连用四个“柳”字,以姓柳的柳州刺史在柳江边种柳树的绝妙巧合,来自嘲自勉,诙谐而开朗。(2)思想感情:在戏谑幽默的语言背后实则表达诗人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留惠于民的强烈愿望与做官准则;在自嘲自戏的文字中也表达了诗人没有什么良好政绩可以流传的忧虑和惭愧,并以此自励自勉。本节内容结束THANKS学案28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诗中自有真意在,细加涵咏韵味长复习目标 1.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2.赏析诗歌创作风格。链接高考 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2021全国乙卷 《鹊桥仙·赠鹭鸶》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语言特色 题干中有明确的赏析“××”句字样。 语言赏析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且重点考查了语言风格和炼句。2019全国Ⅲ卷 《插田歌(节选)》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语言风格2018北京卷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 创作风格考向一 赏析语言特色(风格)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独特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1.不同题材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题材 语言风格 题材 语言风格田园诗 恬淡宁谧 羁旅诗 沉郁悲慨山水诗 清新优美 边塞诗 悲凉慷慨讽喻诗 沉郁激愤 闺怨诗 婉约凄切咏史诗 雄浑壮阔 宫廷诗 缠绵婉转2.常见诗(词)人作品的语言风格诗(词)人 语言风格 诗(词)人 语言风格陈子昂 古朴雄浑 李商隐 委婉含蓄王勃 雄放刚健 温庭筠 精巧艳丽张若虚 清丽自然 李煜 凄婉柔丽孟浩然 闲静淡远 韦庄 清丽疏淡王之涣 清朗雄健 晏殊 闲雅婉丽王昌龄 自然雄浑 梅尧臣 朴素平淡王维 闲适恬淡 欧阳修 清新舒畅李白 清新飘逸 秦观 清丽典雅高适 雄厚浑朴 柳永 伤感缠绵岑参 雄奇瑰丽 苏轼 豪放旷达杜甫 沉郁顿挫 王安石 雄健高峻白居易 通俗明快 黄庭坚 瘦硬新奇韩愈 古朴奇险 周邦彦 富丽精工刘禹锡 清新豪丽 李清照 凄婉清丽柳宗元 明净幽峭 陆游 慷慨悲凉李贺 奇丽诡诞 辛弃疾 沉郁豪放杜牧 俊爽明快 姜夔 峭拔雅丽3.解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概括出语言风格特色。(2)列例证,结合诗歌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语言风格特点,可从手法、意象、境界等角度展开分析。(3)析效果,可指出蕴含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衔接]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登 高杜 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练边悟] 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向二 赏析诗歌创作风格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风格有时也不尽相同。诗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词)人、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需要注意的是,给某些诗(词)人冠以“婉约派”或“豪放派”的头衔,这只是说明这位诗(词)人的作品整体上呈现某种风格,并非这位诗(词)人的全部作品都是这一种风格。答题 角度 关注 题材 咏物诗一般含蓄委婉,闺怨诗一般婉约细腻,边塞诗一般豪迈雄奇,山水诗一般清新明丽,爱国诗一般悲壮慷慨。分析 意象 分析诗中最能体现创作风格的意象。如运用“菊花”“飞鸟”等意象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句,诗歌风格一般清新自然。锤炼 词语 分析诗的用词,如辞藻华丽、色彩鲜明的诗句一般绚丽飘逸,直接陈述、不加修饰语的诗句一般平实质朴。揣摩 情感 诗歌的情感体现其特有的写作风格。如抒发悲愤之情的诗句,其风格一般沉郁顿挫。知人 论世 杜甫沉郁顿挫,李白浪漫飘逸,白居易朴素自然,王维清新明丽,李商隐含蓄委婉,苏轼豪放雄奇,辛弃疾雄浑壮阔,陆游慷慨悲壮。答题 步骤 1.明风格。用一两个词概括出创作风格。常用术语:婉约和豪放,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等。 2.列例证。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风格特点,可以从手法、选材、境界、语言等角度展开分析。 3.析效果。可指出蕴含于其中的感情;可点明这一特点在传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教考衔接] 2.分析《蜀道难》的创作风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2~3题。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①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②恰恰向人啼。【注】 ①箨(tuò):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②鹁鸠:即斑鸠。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3.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案28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教考衔接1.第一步:沉郁顿挫,含蓄深沉。(特色)第二、三步:“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分析)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伤之情一起倾泻出来。(效果)“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化等。(分析)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乐美感。(效果)边练边悟1.【答题指导】答题步骤 第一步,感知文本 这首词借与白鹭的对话,采用口语化的语言,直白而生动,表现出词人美好的生活情趣第二步,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从语言角度分析,选词方面:“鱼儿”“堪数”“主人”“剩有”“来”“头上”等词浅近直白,通俗易懂。 句式方面:采用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多种句式,整散结合。 (2)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作者采用与鹭鸶对话的形式,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语言显得活泼生动、诙谐风趣。 (3)从情感表达上分析,词人用口语化的语言,诙谐风趣地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组织答案 ①本词采用对话口吻,多用口语,“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通俗易懂,浅近直白,清新明快,句式整散结合,和谐统一。 ②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二人称“汝”“君”称之,以“来”字呼之,词人好似抚摸着白鹭说着悄悄话,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显得自然而亲切。且词人借助口语化的语言,诙谐风趣地将笔下的山水湖泊、鱼虫虾草、青天白鹭、人鸟私语融合为一体,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教考衔接2.解析 从语言上看,注意从句式的选用等角度分析,如“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等句式的选用,显现出“散文化”的特征。使用设问、感叹句和排比句式,语势参差错落有致,又极其酣畅。从表现手法上看,大量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充满神奇色彩;选材上,运用神话传说和故事,增加了故事性。情感上,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色彩。答案 ①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的特点,字词中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②全诗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③本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边练边悟2.C [C项,“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理解错误。“竹箨冠轻容雪鬓”,竹箨冠,是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这句诗的意思是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3.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要清楚诗歌风格体现在语言、意境、情感等方面。本诗用语清新,不引经据典,不古奥,不事雕琢,有轻快自然之感。“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可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方面,本诗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义;形象方面,本诗选取的“莲”“柳”“垂虹”“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内容方面,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情感轻松愉悦。全诗紧扣“雨余”着笔,柳塘莲叶、彩虹饮水、砌草柔美等景物清新自然。诗人雨后出行虽被困春泥,却陶醉于美景的轻松愉悦。如首联“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了对美景的喜爱。又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对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语言清爽,不事雕琢,明白晓畅;描写的景物又清新自然;颔联“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选取了“垂虹”“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于雨余散步之时,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的感情。答案 ①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晓畅,如“莲花莲叶”“疏雨疏风”“垂虹疑饮双溪水”等。②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③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28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含答案).docx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28 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和创作风格(共52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