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39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8.1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把握适度原则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不作简单肯定和否定
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综合探究 领悟辩证精髓
处理复杂问题
回顾必修4《哲学与文化》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对立的焦点、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分析法: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知识拓展: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②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一、辩证思维的含义
《吕氏春秋·察今》载:“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思考:
(1)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2)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
荆人先前做标记时,河水不深,士兵可以通过。后来水位发生了变化,上涨了很多,荆人还按照旧标记渡河,必然行不通。从思维方式上看,荆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思考:
(1)从思维方式角度谈谈“荆人袭宋”失败的原因。
(1)含义:(P73上-2)
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事物之间的界限都是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并把这种看法变成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就是形而上学思维。
(2)弊端:(P73上-2)
完全切断事物及其各个部分、各种性质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
1、形而上学思维: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要从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抓住时机,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思考:
(2)进一步分析“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一种什么思维方式?
2、辩证思维:
(1)含义:
辩证思维,就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2)必要性:(P73上-1)
①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世界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着的。
②防止陷入形而上学思维。
③认识应该反映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P73下-1)
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构成,有多层次、多方面的属性。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局部、各种层次、各个阶段以及个别属性,而且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辩证思维。
注意:辩证思维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①研究辩证思维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②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在思维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化。
③没有唯物辩证法,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科学的辩证思维;
离开了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研究辩证思维就可能偏离正确方向。
(3)发展历程:(由自发走向自觉的过程)
①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自发)
②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思维;(开始自觉、系统研究辩证思维)
③科学形态的辩证思维;(马克思和恩格斯)
④随着社会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研究复杂大系统的系统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辩证思维学说得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唇亡齿寒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刻舟求剑
人无完人
抗战时期的亡国论和速胜论
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辩证思维(联系的观点)
辩证思维(发展的观点)
辩证思维(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思维(片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思维(孤立的观点)
形而上学思维(静止的观点)
思考: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维方式?
二、辩证思维的特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航天员系统负责选拔、训练航天员,对他们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空间应用系统负责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载人飞船系统负责研制神舟号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系统负责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发射场系统负责火箭、飞船、有效载荷和航天员系统装船设备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并提供相应的保障条件;测控通信系统负责完成飞行试验的地面测量和控制任务;着陆场系统负责对飞船再入的捕获、跟踪和测量,搜索、回收返回舱等;空间实验室系统负责开展各类空间科学试验。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
这八大系统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
思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体现出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是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八大系统相对独立,各负其责;同时,它们又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整合起来,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
1、辩证思维的整体性
(1)必要性:
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2)含义:
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认识对象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出来,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① (不同事物间)
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事物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双方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
(3)作用:
如:八大系统相互独立,各负其责;
同时,它又相互依存,以丰富多样的方式整合起来,为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根本任务服务,形成了载人航天工程这一整体。。
② (同一事物内部)
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与部分有了对方才能够存在,而不是孤立地存在着。
如:八大系统是总系统中的子系统,没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它们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没有这八个子系统,也就没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
③ (内部层次)
辩证思维的整体是有层次之分的。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辩证思维是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如:
我们把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那么八个子系统就是这一整体的部分;事物的整体总是相对而言的。我们也可以把每个子系统当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子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就是这一整体的部分。
思考: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思维方式有什么特征?
1999年11月20日发射了我国第1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1号。
2001年1月10日发射的神舟2号首次装载了太空“模拟人”。
2003年10月15日发射的神舟5号是我国首艘载人飞船。
……
2020年5月8日,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成功降落在甘肃酒泉东风回收着陆场预定区域。
……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半年之后,神舟十五号还将在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会面”。 两艘神舟飞船同时在轨工作,这也将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首次,对于神舟飞船研制团队来说也将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动态发展的
(1)原因: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事物实际存在的过程,就必须以动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2)含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2、辩证思维的动态性
对应马哲的发展观
(3)要求: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
(4)作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我们只有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才能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无论是长安高管、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还是吉利总裁安聪慧都表示新能源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已经变成了新质生产力,改变了国家的能源结构。
1
整体性 动态性
区别 原因 认识对象均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客观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含义及要求 全面的观点、各要素和联系的丰富性、多样性在头脑中再现、整体角度思考 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矛盾运动的观点,
不仅考察事物的现状和历史,还要想到未来
作用 能科学处理“此”与“彼”、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把多层次、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 能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联系 有机统一, 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的特征
北美洲的开巴高原上曾有约4000只鹿生存,也有狮子和狼等猛兽。为了保护鹿,人们大量捕杀狮子和狼。后来,狮子和狼被捕杀殆尽,而鹿猛增了约10万只。森林很快被鹿毁灭,大量的鹿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鹿的数量剧减。
思考:谈谈你对上述材料中人们保护开巴高原鹿的思维方式的认识。
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就是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不仅要考察事物的历史和现状,而且要想到事物的未来,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的开放系统。
人们的思维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导致保护开巴高原鹿行动失败。
在开巴高原上,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保护这个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鹿与狮子、狼等猛兽和整个开巴高原生态系统的关系,着眼于整体的联系,预见到未来的发展。
3、辩证思维中的对立统一关系
(1)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2)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3)辩证思维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提起国产汽车,有一些人抱着极大的偏见,固执地认为:进口品牌才是好的,国产就是差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成熟,会刹车失灵、易自然等......甚至有人提出:宁可上班上到傻也要攒钱买宝马的口号。
进口汽车VS国产汽车
思考:这是一种什么观点?属于辩证思维吗?
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他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通常的做法:有含糊其词、偷换概念、偷换论题、虚假论证、循环论证、污名诡辩、以偏概全、机械类比、诉诸权威等。
典型事例: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
名词解释
4、辩证思维与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
辩证思维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能轻信和盲从。这是辩证思维同唯心主义诡辩论的根本区别。诡辩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
5、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学会辩证思维,我们就能对事物看得全、看得深、看得远、看得活、看得真。辩证思维会使我们充满智慧。
相对主义思维、诡辩论、形而上学思维与辩证思维
相对主义思维 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定绝对只讲相对。例如,庄子认为谁是谁非没有客观标准,因而是不能判定的,是与非完全是相对的。
诡辩论 有意识地利用逻辑错误为其谬论进行辩解。
形而上学思维 以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辩证思维 以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其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形而上学思维
辩证思维
整体性
动态性
辩证思维的含义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辩证思维的特征
辩证思维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辩证思维与诡辩论
学习辩证思维的意义
课堂小结
含义
必要性
发展历程
1. 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段论述(  )
A.没看到事物的动态性,犯了形而上学错误
B.没看到事物的静态性,犯了诡辩论的错误
C.正确坚持了动态性思维
D.看到了事物发展的绝对静态性和相对动态性
C
2.外太空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深度空间,也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我国在加速航天事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我国成功实施载人航天战略( )
①用事实佐证了人类终有一天可以穷尽太空的奥秘
②表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能科学把握事物发展过程
③反映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④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他认为,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在习近平看来,当前,我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这主要说明辩证思维( )
①用静态的方式去思考认识对象
②把多层次、多视角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
③能够科学地把握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④把认识对象看成不断变化着的封闭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4.与此前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传统基建不同的是,本次的“东数西算”是国家在算力水平发展层面的新基建。在优化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强大的新优势。这体现了( )
①以动态性、全面的观点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规律
②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是推动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并非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④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与间断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5.大棚工厂内的一排养鱼池内,水鱼欢。带有养分的养殖水顺槽流入蔬菜生产池,生产池里的水生蔬菜长势旺盛;经过蔬菜吸收,养殖水变干净了,又流回鱼池。整个过程全部是生物处理,无化肥添加,无污染,还节省了九成以上的水量。以水为媒,以性态技术实现鱼菜共生"的工厂化生产,是N区探索生态农业模式的一种创新。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 )
①坚持了辩证思维,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属性
②实现了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中把握事物
③运用了综合方法,把鱼、水、菜統起来进行考察
④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找出鱼、水、之间的因果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6.系统科学是这样描述系统演化的:旧结构稳定机制渐渐失效→系统不确定程度增加→旧结构破坏,系统失去稳定性→新结构确立→系统重新稳定……这种系统演化观,生动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________特征。(  )
A.整体性 B.对立统一性
C.动态性 D.多层次性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