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课件(共23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法律与生活》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一框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明确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初步了解法律援助的获得方式、适用范围与申请程序。
议题一:公民的诉讼权利
为充分保障诉讼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广泛的诉讼权利,司法机关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这些诉讼权利。
【相关链接】:
诉讼法体现的诉讼原则表现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项原则在诉讼过程中体现为:司法机关办理任何案件均应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响,
1.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诉讼权利面面观
2.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1)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2)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议题一:公民的诉讼权利
(1) 当事人有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①适用情况:
当事人因身陷纠纷而参与诉讼时,很可能面临缺乏法律知识与技能、无暇参加诉讼活动等问题。此时,当事人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帮助其进行诉讼。
②诉讼代理人和辩护人的主要职责:
根据事实和法律,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理。
实体性权利是指实体法所确认的权利,如经济法中的经营权,商事法中的股权、消费者权益法中的知情权等。
程序性权利是指程序法所确认的权利,如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权、上诉权和辩护权、代理权、申请回避权等。
【相关链接】诉讼代理人、辩护人
诉讼代理人
辩护人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刑事诉讼
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刑事诉讼
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知识拓展】: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一)律师;(二)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注意: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只有被害人、自诉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才能委托诉讼代理人
孙某和赵某发生借贷纠纷,赵某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孙某偿还借款。在开庭准备阶段,赵某申请人民陪审员王某回避,理由是孙某是王某的学生,老师可能偏袒学生作出对其有利的判决。经调查,王某曾是某中学的教师,孙某是该中学的毕业生。但孙某进校时,王某已经退休,二人并不认识。于是人民法院作出决定,驳回赵某的申请。赵某不服,申请复议。人民法院经复议,维持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
思考:材料中涉及到当事人的什么权利?
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诉讼权利面面观
①回避制度含义:在诉讼中,当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具有法律规定不宜参加案件审理或有关诉讼活动的情形时,当事人有权要求其退出诉讼,这就是诉讼法中规定的回避制度。
②回避制度意义:有利于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增加裁判的正当性。
注意:
1.回避的主体是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包括诉讼代理人、证人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时,应决定延期审理。
诉讼中哪些人员适用回避?
(2) 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检人(“三员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上述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在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
在刑事诉讼中,除上述情形外,如果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也应当依法回避。
P89 相关链接二:回避制度
一、诉讼权利面面观
①两审终审制: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除特殊情况外,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便告终结。
②上诉期限: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裁判,可以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上诉。
③上诉自由:上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诉讼权利,是否提出上诉,完全由当事人自主决定,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有权自由处分上诉权)
3.当事人有上诉的权利
两审终审制的例外是:
①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它作出的判决或裁定是终审,不得上诉或抗诉。
②死刑案件除了适用普通程序,还适用特殊程序,即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后,二审关于死刑的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想一想:
公民对一审判决不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提起上诉吗?
上诉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提起的,如果不及时提起,一审裁判就会生效,当事人就会失去上诉权。
上诉期限 判决 裁定
民事诉讼 15日 10日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10日 5日
诉讼权利面面观
注意: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即必须提交书面上诉状,口头上诉无效。
【知识拓展】:
判决是解决案件的实体法律关系,作出案件的结论和决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裁定主要是解决诉讼的程序性问题,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一般有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中止诉讼、驳回起诉的裁定。
判断1:小张16周岁,涉嫌偷盗、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张父母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帮其诉讼。
判断2:小强在幼儿园将小朋友晨晨打伤,晨晨的家长将小强告上法院,进行上诉。
辩护人是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诉讼代理人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帮助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或者刑事诉讼中帮助被害人、自诉人或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本案属刑事诉讼,故应委托辩护人而不是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和其他相关诉讼主体如果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才能提起上诉,不能直接上诉。
×
×
诉讼权利面面观
PART 02
寻求
法律援助

寻求法律援助
在生活中,有一些公民因受经济条件或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宝贵机会。
1. 法律援助制度设立的必要性(依据):
【相关链接】:《法律援助条例》是我国首部法律援助行政法规。该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寻求法律援助
2. 法律援助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1)含义:法律援助是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而建立的一种无偿法律服务制度。
(2)内容:国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设置法律援助机构,指派或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为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
(1)法律援助的实施主体是: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
(2)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是:政府。
(3)法律援助的对象:经济困难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
(4)法律援助的形式:咨询、代理、辩护。

寻求法律援助
(1)在民事和行政纠纷中:
①经济困难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支付劳动报酬等事项,申请法律援助,获得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②涉及维护英雄烈士人格权益或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等情形的,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2)在刑事诉讼活动中:
对于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
(3)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提出。
3.法律援助的申请(适应情形):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张玉环,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凰岭乡张家村人。1993年10月,因为一起刑事案件,时年26岁的张玉环被警方锁定为嫌凶。1993年10月被羁押,1995年1月26日,南昌中院一审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张玉环案件
经过25年的申诉,2018年6月20日,江西高院已对张玉环案立案复查,并已通知律师阅卷。2020年7月9日上午,江西张玉环杀害2名幼童案在江西省高院开庭再审。原审裁判认定张玉环实施犯罪行为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江西省高院建议法院依法改判张玉环无罪。

10月30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送达了国家赔偿决定书,依法决定向赔偿请求人张玉环支付赔偿金4960521.5元。
议题二:寻求法律援助
4. 法律援助的程序和要求
(1)程序: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办理】;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2)要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想一想:14周岁的小叶在刘某的教唆下,涉嫌抢劫,被提起公诉。小叶没有委托辩护人。其父母恨自己儿子不成器,也未为其聘请。据此,小叶可以如何寻求法律援助
法院应当为小叶指定辩护人。
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体现了刑事诉讼过程中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寻求法律援助
课堂小结:
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诉讼权利面面观
寻求法律援助
保障诉讼权利的必要性
申请回避的权利
上诉的权利
我国设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必要性
法律援助制度的含义和内容
法律援助的适用情形
法律援助的程序和要求
委托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的权利
公民的诉讼权利
1、张某在一次书画展上购买了书法家李某展出的一幅书法作品《归去来辞》,张某对这幅作品爱不释手,每日欣赏,并将其制作成了自己公司宣传册的封面,标明了作者为李某。李某得知此事后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张某诉至法院。本案例中( )
①张某通过购买获得了该书法作品的著作财产权
②张某每日欣赏该作品的行为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
③张某制作封面并标明作者的行为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④李某有向法庭提供证据的责任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材料属于民事诉讼,①错误,张某通过购买获得了该书法作品的所有权,著作财产权不会随着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
③错误,张某制作封面并标明作者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
2、某造纸厂未正常启用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水排入李某承包的鱼塘,致使大量鱼虾死亡,给李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李某可以(  )
①直接将造纸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②独自选择仲裁机构请求裁决造纸厂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
③委托代理人将造纸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④委托辩护人将造纸厂诉至法院请求判决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材料属于民事诉讼,②错误,选择仲裁机构请求裁决需双方当事人同意,李某不能独自选择仲裁机构请求裁决造纸厂排除妨碍并赔偿损失;
④错误,在刑事诉讼中,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称为辩护人。题干涉及的是民事诉讼,而非刑事诉讼。
3、某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开通法律援助“防疫绿色通道”,加大力度实施法律援助惠民诚信机制,最大限度服务于民。下列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法律援助机构收到申请后,都要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②对无辩护人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③法律援助人员提供法律服务,不得收取任何财物
④当事人未提出法律援助申请,均不得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①错误,法律援助机构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要及时决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告知理由。
④错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没有委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当事人,也可以经法定程序,由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刑事辩护或代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