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27张ppt)-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27张ppt)-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下述这些情况,出现了谁的身影?
一、2022年8月,当你放假在家中时,发现你的健康码变黄码或者红码后,应该向谁报备?
三、全国人口普查中协助基层政府登记居民人口信息
二、自愿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登记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二、展示目标
1、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形式及内容(重)
2、实行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难)
知识扫盲:“基层”到底是哪一层?什么叫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省委
市委
县委(区委)
街道工委
乡镇党委
社区党支部、村党支部
中共中央
省政府
市政府
县(区)政府
街道办事处
乡级人民政府
社区居委会、村委会
国务院
领导
基层党组织
基层行政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不是行政机关)
中国共产党组织结构
国家行政机关
指导

(纵向)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1、含义(P66 第一段):
2、特点:(P66 专家点评)
与国家和政府层面的政治民主相比,基层民主具有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
主体
领导
依托
性质
内容
范围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1981年,在广西合寨村,村民挂出一块写着“村民委员会”字样的木牌,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合寨村被称为中国实行村民自治的“第一村”。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指出了农村社会管理的基本方向。
198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获得通过,村民自治进入了法治化,制度化的阶段。
198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居民委员会被确定为城市居民自治组织。
199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始实行。
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村民自治的进程。
基层民主自治历程
1、我国存在哪两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组织形式?
2、实行城市居民自治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实行村民自治依据的是哪一部法律?
城市居民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农村村民自治
3、组织形式:
农村——村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性质
职能
自治内容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①村民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村民管理: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村委会
注意: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村民会议的组成及作用
(1)村民会议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既可以由18周岁以上的全体村民组成,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
(2)村民会议是村民最直接、最全面地表达自己利益和愿望的会议。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哪些要办,哪些不办,哪些急办,哪些缓办,人力如何组织,费用如何筹集等,都由村民会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知识延伸
村委会的干部不是国家公务员,不拿国家工资,他们的补贴是村民给的。
村委会与乡镇政府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下级关系而是指导和协助关系。
“村两委”是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简称,常将前者简称为村支部,后者简称为村委会。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村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
不是基层政府;
不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派出所、街道办事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知识补充:“村两委”指的是什么?村委会、村支部、乡镇政府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村党支部
领导
村委会
指导
乡镇政府
村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
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是基层国家机关;
是基层政府。
村两委
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性质
任务
自治内容
意义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居委会
①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②创新/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形式 (×)
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模式/格局);丰富/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形式(√)
③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④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权力机关(乡镇一级的人大)
⑤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行政机关(乡镇一级的政府)
⑥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党组织 (村党支部)
⑦村委会和居委会≠社会团体
误区警示
国家事务是由国家机关管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无权处理国家事务,人民群众也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即:人民群众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社会事务又叫做公共事务,一般是由人民群众参与管理的事务,基层事务就是属于社会公共事务(村务和社区事务都属于社会公共事务)
公民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但是可以通过一切渠道间接参与国家事务,如:人大开门立法(立法协商)、政府民主决策(听证会,群众代表参与)、公民行使监督权(监督国家机关公权力的行使)……
国家机关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基层事务。
区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误区警示
根据镜头思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一)发展基层民主
意义
发展 基层
民主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加以推进。
实 践
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基层民主实践。
途 径
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农村: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村民选举现场
①民主选举
城市: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注意:1、公民基本民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民主选举≠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民主管理的基础/基层群众自治的基础:自己选举当家人
村民委员会的成员从何而来?
村民民主选举
原因:(1)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2)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②民主协商
形式: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依托“村民议事会”,建立“村民议事厅”。
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③民主决策
方式:
(1)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
(2)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民主决策≠决策权
要求:(1)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2)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④民主管理
原因: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村委会组织村民防控冠状病毒疫情
原因:(1)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
(2)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⑤民主监督
要求:(1)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
(2)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2.基层民主实践的途径与方式
设立“社区公开栏"“村务公开栏”是城乡各地普遍采用的公开形式,此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形式。
民主监督
误区警示
【误区1 】村(居)民委员会属于基层政权
提示:村(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政权。
【误区2】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提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误区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提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误区4】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唯一途径。
提示: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
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形式 内容
民主选举 直接选举产生村委会、居委会成员
民主协商 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在城市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
民主决策 凡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集体做出决定
民主管理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民主监督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
区分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
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体现
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
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和实践
途径
民主选举
民主协商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农村村民自治委员会
城市居民自治委员会
知识小结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要抓实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广大群众要把能人找出来、选上来,打造强有力的带头人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有利于(  )
①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②巩固完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有序开展党委和村委工作 
③推动村“两委”班子协调运转,培育新时代农村带头人 
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作为基层自治主体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A
2、国家首批批复115个县级单位试点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首批试点探索一批路径方法,健全一批政策制度,打造一批典型示范,形成一批工作抓手,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有利于(  )
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②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进程
③扩大村民自治权利,拓宽村民自治途径
④健全基层政权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