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26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逻辑”的多种含义课件(26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研究思维的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NO.1科学思维
NO.2逻辑思维规则
NO.3辩证思维方法
NO.4
创新思维能力
思维
意识
理性认识
广义
狭义
逻辑学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广义
狭义
方法
运用
狭义逻辑学
本册书主要关注思维方法
本册 主线
第一单元:总论
第四单元:运用
第二三单元:分论
《选必3》逻辑与思维 知识体系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 “逻辑”的多种含义
课标要求: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区分狭义逻辑学和广义逻辑学。
教学目标:1.明确“逻辑”的不同用法;2.理解广义逻辑学与狭义逻辑学;3.学会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科学精神:通过联系实际,感受科学精神,正确理解逻辑、形式逻辑相关知识。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思维创新。
教学重点:了解“逻辑”是四种主要含义,把握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区分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9页,在课本做好标记。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广义、狭义) P8-3
2.形式逻辑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P9-1
逻辑的多种含义 P8-1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P8-2
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P8-2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P9-2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P9-3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思考:下列的“逻辑”分别指的是哪种含义?
1.“逻辑”的多种含义: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甲同学:毛主席曾号召大家要学一点儿逻辑
乙同学: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丙同学: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逻辑学
逻辑学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逻辑规律与规则
主要含义 范围
规律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
认识问题的某种 思维方法 逻辑学 一门学科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1.“逻辑”的多种含义:
举例:
1.要遵循学习的逻辑,从易到难
2.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3.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4.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作为规律的逻辑,是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是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1)与规律同义
哲学意义上的规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1.“逻辑”的多种含义:
(2)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作为逻辑规律的逻辑,是思维领域内的客观规律。
逻辑规则是根据思维的规律制定的。逻辑规律与规则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举例:“某篇文章逻辑性强”、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1.“逻辑”的多种含义:
(3)作为”思维方法“的逻辑
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也指某种理论、观点。思维方法意义上的逻辑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环球视线》特别节目报道,关注乌克兰局势,俄与美西方外交鏖战,美霸权逻辑搅乱世界。
面对不讲道义的言行,人们常常谴责他们是奉行“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强盗逻辑”,“霸权主义逻辑。”“诡辩家的逻辑”,“直男逻辑”等是说他们的思维方式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1.“逻辑”的多种含义:
(4)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作为逻辑学的逻辑,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1.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为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一点逻辑很有必要。
2.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因其工具性作用而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3.“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4.“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主要含义 范围 举例
1.规律 (客观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所有科学的研究对象 “历史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社会将一直向前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界的逻辑,也是市场竞争的逻辑。”
2.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规律)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3.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式) 面对不讲道义的言行,人们常常谴责他们是奉行“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哪一家的逻辑!”
这当然不是说他们遵守了什么逻辑规则,而恰恰是指他们的思维方式违背了逻辑规律与规则。
4.逻辑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总结:”逻辑“的不同用法(含义、研究对象、目的)
(1)“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同俄罗斯巩固和发展长期睦邻友好关系,符合历史逻辑,是中方的战略抉择,不会因一时一事而改变。”
(2)在当今国际社会中,不要用霸权主义逻辑来思考国际关系。
(3)"举一反三"是一种运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法,用于启发式教学很有效。
(4)逻辑在这里是作为单独一门课来讲授的。
(5)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6)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7)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
(8)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是什么逻辑?
规律
某种思维方法
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
规律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规律与规则
课堂训练
下列内容都是哪种“逻辑”?
一、“逻辑”的不同用法
P7~8
2.逻辑学研究的目的
逻辑学研究试图将逻辑规律与规则运用到实际思维中,以区分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不正确的思维方法。
作为工具性学科的逻辑学是为把握“规律”服务的。
(1)
(2)
A
规律
B
逻辑学
C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服务
研究对象
下列说法中的“逻辑”,属于逻辑学研究对象的有( )
①我们必须遵循经济自身的逻辑,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②王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逻辑学专业的研究生
③你说话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④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既学既练】
规律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2.“逻辑”是一个多义词。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一词是基于“逻辑学”含义使用的是( )
A、司法工作者应当学点逻辑
B、夏天穿棉袄,太不符合逻辑了
C、我们要善于逻辑地思维和明确地表达思想
D、电影《黑天鹅》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逻辑的
规律
逻辑规律与规则
规律
A
【既学既练】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1.逻辑学的含义: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关系: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逻辑学
研究思维规律与方法的学问
广义逻辑学
狭义逻辑学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重点:
(1)形式逻辑的规律(第二课第二框)与规则(第二单元);
(2)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第三单元)。
我们学习《逻辑与思维》的目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第四单元)。
逻辑学
形式逻辑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角度划分
法律逻辑
从不同的应用领域的角度划分
辩证逻辑
科学逻辑
论辩逻辑
是一门学问
人们把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
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
都属于应用逻辑
归纳逻辑
从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具有必然联系划分
演绎逻辑
从个别到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从一般前提到个别的思维方法
【探究】阅读教材P8:请你谈谈这些逻辑学之间的关系,帮助小华释疑解惑。
逻辑学的怎么产生的?
逻辑学的产生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高等动物,在于人可以对自己的推理进行“反思”,思考什么样的推理是正确的、可以推出的,什么样的推理是错误的、不能推出的。
对这种“可推”与“不可推”的规律与规则的思考与把握,条理化、系统化,就构成了逻辑这门学问。
在逻辑学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代中国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为逻辑学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
P8 相关链接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的推理问题



推理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推导可靠性的决定因素: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2.形式逻辑的推理问题
①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白马 都是 马, (小前提)
所以,所有 白马 都是 动物。(结论)
所有 牛 都不是 马, (小前提)
所以,所有 牛都不是 动物。(结论)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
从真前提推出假结论

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形式结构正确,推理形式有效;形式结构错误,推理形式无效。
②有效推理的决定因素:形式结构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白马 都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白马 都是 动物。(结论)
结论:真
小明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所有M是P
所有S是M
所有S是P
大前提:真
小前提:真
所有 马 都是 动物,(大前提)
所有 牛 都不是 马,(小前提)
所以,所有 牛 都不是 动物。(结论)
小前提:真
所有M是P
所有S不是M
所有S不是P
大前提:真
结论:假
小芳推理的逻辑形式是: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有效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所以小明的推理是正确的。
前提的内容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无效的(不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小芳的推理是不正确的。
形式结构一致,推理形式有效
形式结构不一致,推理形式无效
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逻辑学把不同思维形式之间的联系方式称为思维形式结构,简称形式结构。
形式结构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所有“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形式结构:都是“所有S都是P”的形式结构。S、P是逻辑变项,所有......都是……是逻辑常项。
(概念)
(概念)
(概念)
(概念)
将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构成判断。
“金属”“导电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
所有S“金属”都是P“导电的”
所有S“事物”都是P“变化发展的”
常项
变项
变项
常项
推理结论是否一定为真,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推理结构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
总结:有效的推理必备条件
三段论规则:所有M是P(大前提)
所有S是M(小前提)
所有S是P(结论)
SMP都是逻辑里的概念变项,必须是大写。
M:中项,S:小项,P:大项
③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3.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推理在日常思维中的运用
A
把推理的理由作为“论点”的“论据”,构成“论证”。
B
“论辩”: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去说服别人,让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者用这样的论证方式反驳别人的观点;
C
论证和论辩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说服的效果。
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有效的推理
一是前提内容的真实性;
二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符合逻辑规律与规则)。
二、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1)学习狭义逻辑(形式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2)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知识整合 形式逻辑(狭义逻辑学)
1.形式逻辑关注的问题:推理
2.推理的结构:是由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
结论的理由。
3.从形式逻辑角度看,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并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
内容,而是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4.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5.推理的日常运用--论证和论辩
6.学习形式逻辑学的意义: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课堂小结
广义逻辑
辩证逻辑
形式逻辑
狭义逻辑
4.学习形式逻辑的意义
“逻辑”的多种含义
“逻辑”的不同用法
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
“规律”同义;
“逻辑规律与规则”,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逻辑学”这门学问。
1.形式结构
2.推 理
3.论证和论辩
推理结构:
有效推理的决定因素:
核心任务:
关系
(形式逻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