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习作:奇妙的想象【课前解析】关注习作话题: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关注习作要求:单元习作的第一部分,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第二部分,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首先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可以选教材中的题目来写,也可以自拟题目。然后强调了本次习作最主要的要求:想象要大胆。最后对习作交流提出要求,完成习作后要交流分享,互相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的热情。【教学目标】1.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2.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教学重点】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教学难点】能欣赏同伴们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大胆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教学过程】提问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新课:你知道有哪些事物不存在,是人们用想象创造的吗?(学生交流讨论知道的想象创造的事物)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出示想象创造的事物图片。2.教师出示习作话题: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想象的王国,畅游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奇妙与神奇吧!出示课题并板书:奇妙的想象,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提问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动脑思考,打开学生想象的思路,为后面的学习迈出第一步。)二、指导审题,梳理方法1.出示课文内容,指导审题。(1)过渡: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学生自读故事题目,激发想象。小结: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2)光有题目还不够,请同学们看到下面这几段话,读一读,我们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预设:习作要求是从上面七个题目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设计意图:明确习作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正确的写作方向。)2.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1)想象是本次作文的关键,大家都有哪些想象的方法呢?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2)师生交流反馈。预设1:《宇宙的另一边》运用时空转换的方法。预设2:《我变成了一棵树》将自己物化与现实交汇。预设3:《一支铅笔的梦想》将物人化。预设4:《尾巴有一只猫》换一个视角突破常规。(3)教师小结想象创作的方法:①时空转换 ②将人物化③将物人化 ④反转视角教师板书:时空转换 将人物化 将物人化 反转视角3.交流想象注意事项。(1)思考:想象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以《一只铅笔的梦想》为例思考。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小组代表交流汇报。预设1:想象的内容都和本体特征相关联。预设2:所有想象都围绕一个中心。(4)小结:想象是有依据的想象,作文是有中心的作文。(设计意图:回顾单元课文,复习回顾想象的方法感受想象的奇妙,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三、分析题目,感受方法1.过渡:下面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书中所给题目的“想象之法”。2.分析《贪玩的小水滴》。(1)该怎么写贪玩的小水滴这个故事呢?预设1:小水滴因为贪玩遇到了难题。预设2: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成长。小结:将小水滴人化,在玩的过程中成长。(2)学生想象交流故事经过。预设:小水滴因贪玩儿迷路;小水滴跟随小溪向前;小水滴克服恐惧,来到大河;小水滴克服困难,来到大海。3.分析《水果们的音乐会》。(1)引导:水果们的音乐会是怎么样的呢?有哪些水果来参加了?预设1:水果们各显其能,音乐会圆满结束。预设2:香蕉、苹果、橙子等水果来参加音乐会。小结:将水果人化,写出音乐会的过程和结果。(2)学生将整个故事串联起来。预设:“水果城”要举办音乐会。香蕉、苹果、橙子等水果为了有好的表现而勤奋练习。音乐会上,水果们展示了勤奋练习的成果,赢得观众们的赞赏。4.分析《小树的心思》。(1)小树有哪些心思,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预设1:高大的植物。预设2:忧愁、烦恼、愿望。小结:将物人化写出小树的忧愁、烦恼或愿望。(2)学生想象交流小树的心思。预设:秋天担心叶子落了;和树下行人打招呼,却无人理睬;有人在树干上挖洞;没有同类型树,太孤单了;希望自己能开花。5.分析《躲在草丛里的星星》。(1)引导:星星为什么躲在草丛里?预设:胆小怕被发现或者在玩捉迷藏。(2)小结:将物人化写出星星的躲藏时的心理状态。(3)学生想象交流星星躲在草丛里的原因。反馈:星星们玩捉迷藏,一颗星星躲在草丛里;星星躲在草丛里偷偷看喜欢它的男孩;星星误以为草丛中的萤火虫是同类,躲在草丛中与他们嬉戏。6.分析《手罢工啦》。(1)引导:手能做好多事情,但是手罢工了好多事情就做不了了。(2)小结:突破常规通过无手的不便,写出手的作用。(3)学生想象交流手罢工后哪些事情不能做。预设:早上起床无法穿衣服;校车司机无法开车;教室门打不开,进不了教室;老师无法板书;人们无法招手、握手和拥抱。7.分析《滚来滚去的土豆》。(1)引导:土豆是蔬菜,是球形的,土豆在走路。(2)小结:将物人化写出小土豆滚来滚去的经历。(3)学生想象交流小土豆的奇妙经历。预设:小土豆历险记;小土豆旅行记;小土豆离家又回家;小土豆无赖撒泼到慢慢长大;小土豆模仿车轮。8.分析《假如人类可以冬眠》。(1)教师引导:假设情景写出人类冬眠带来的利与弊。(2)学生交流反馈。预设:再也不用忍受冬天的无聊了;人们会减少很多食物摄入;人们的美梦会增多;人们无法欣赏到雪景;人们会在秋天疯狂吃东西。(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课本提供的故事题目,感受“想象之法”,让学生打开想象的大门。)四、运用方法,大胆想象1.过渡:通过书上的例子我们知道了如何发挥想象了,下面小组内相互出题,磨炼想象的技能。(1)学生小组交流讨论。(2)小组代表交流反馈。预设1:我出的题目是《二十年之后的我》,我会展开想象,写出那时的我的充实的一天,主要写科技的发展,我会多写科技给人带来的便利。预设2:我出的题目是《我成了一只蝴蝶》,我会把蝴蝶写成一个人,而且用蝴蝶的视角写出花的美丽,鼓励人们贴近自然。预设3:我出的题目是《爱因斯坦来到21世纪》,我会将爱因斯坦的赞叹和感慨通过具体的时间写出来,突出人类知识的传承与发展。2.我们该如何有序地展开想象呢?一起看看课文的方法。(1)引导学生根据《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思考分析。(2)小结:先从现实入手,再写出想象世界,最后回到现实。3.过渡:写想象作文,要善用比喻和夸张,下面我们来练一练。(1)如果手掌、眼睛或者头发等可以变成世界上的一种事物,你会想象它变成什么呢?来说一说吧。(2)学生练说。预设:我的手掌会变成一个大平原!植物、动物、还有我们人类,都来到这里避难,这个平原别提有多安全了。出示段落,学生齐读。铅笔第五个梦想是跑到运动场上,我们可以另选一个环境,看看铅笔可以像什么,写出第六个梦想。预设:第六个梦想,是跑到原始森林里。知道我会做什么吗?我要让自己变得更粗壮,变成参天大树;我要让自己变得更柔软,成为小路上穿梭的小蛇;我要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开出谁都认识的花儿,和蜜蜂、蝴蝶做伴。外面的世界多精彩,空气是多么清新啊!五、提纲提炼,完成习作1.讲解列提纲的方法和要求。(1)过渡:胸有成竹,才能文思泉涌。我们下面来列一下写作提纲。谁知道列提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吗?学生思考,同桌交流。(2)出示习作提纲要求:①我选的题目是什么?②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有哪些可以浮想联翩的内容?③打算使用哪些想象方法?④我想突出的中心主题是什么?⑤有哪些出人意料的创造性想象?2.运用方法,列提纲。过渡:接下来,我们就用上刚刚学到的方法和要求,一起来写写提纲吧!给《小树的心思》列提纲。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小树有什么心思,再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师生交流:可以按照“自我介绍”、“诉说心事”、“哀叹疑问”三部分来写。首先“自我介绍”要简洁大方。然后“诉说心事”可以大胆想象,小树可能是想和树下的人交流,却得不到回应,也可以是担心自己被砍掉,或者是想帮助孤单的麻雀朋友,却无能为力。最后“哀叹疑问”可以呼吁人类帮帮小树。(2)给《手罢工啦》列提纲。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手罢工后的情景,再和同学们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学生汇报,教师小结:可以是一场梦,首先梦到手罢工后自己穿衣服困难、餐馆老板做饭困难、公交车司机无法开车、教师无法正常讲课。最后醒后发现是一场梦,知道手的重要性,更爱自己的手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提纲,构建写作的整体框架,理清写作思路。)3.水到渠成,完成初稿。过渡:提纲列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的想象故事吧!(1)学生借助提纲,独立完成习作。(2)写好之后,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最好。【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明确目标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胆想象,写下了奇妙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交流习作,修改习作,让我们的想象更大胆、故事更奇妙。二、例文赏析,优点借鉴1.例文引路。(1)出示例文《手罢工啦》,学生自由朗读例文。(2)同桌交流习作例文是如何进行大胆想象的。(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预设1:开头交代银杏树叶的愿望,引出下文。预设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把银杏树叶的开心描写得具体生动。预设3:对“我”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我”对小甲壳虫的关心。预设4:通过对“我”的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银杏树叶热心助人的性格特点。预设5:通过对“我”的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银杏树叶热心助人的性格特点。预设6:结尾描写“我”的神态和心理,揭示了故事的主题。(4)小结:习作时,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神态描写,这样我们的想象就能具体生动。老师还带来了一篇例文,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下。2.例文欣赏。(1)出示例文《小树的心思》,学生自由朗读例文。(2)同桌交流,找出小树有哪些心思,例文有哪些优点。(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预设1:开头自我介绍亲切自然。预设2:第一个心事:想和人类交朋友。第二个心事:不想被砍走。第三个心事:想帮助朋友。预设3:倒数第二段结尾处描写映射现实。预设4:最后一段用问句结尾,突显“心思”。(4)总评:小作者用拟人的方式,从树的视角,写出了一个童话寓言。写出了小树渴望和人的交流,写出了小树不想被砍掉的心理,并通过小麻雀的遭遇写出人类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的弊端。小作者娓娓道来,读来亲切,也引发读者的思考。3.优点借鉴。(1)刚刚我们学习的例文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2)同桌之间交流想法。(3)学生交流汇报:预设1:想象自然合理。作者想象渴望自由的银杏树叶,在风伯伯帮助下,实现了飞翔的梦想,很开心。想象很合理,很自然。预设2:想象大胆独特。树叶渴望飞翔,在风伯伯帮助下能够飞翔,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可小作者却能想象出银杏树叶做了小甲壳虫的被子。预设3:故事具体生动。小作者在想象的基础上,“我”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进行了描写,故事具体生动,还很感人。(设计意图:教师出示习作例文,示范引领,在对比交流中总结写法,降低写作难度,理清写作思路。)三、修改习作,能力提升1.提出要求:下面请和同桌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学生对照“评分标准”相互批改。(设计意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写的作文,往往自己不能找出写的不够好的地方,别人却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因此,同学之间的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相互批改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自然就无处遁逃了。)2.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自豪地读给伙伴听听。3.技巧总结。总结:可利用拟人化的方式构思。用物体的眼睛看世界。想象合理,符合物性特征。可联系当前热点问题立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其妙的想象》紧扣“大胆想象”这一单元主题,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想象的奇妙与神奇。通过回顾课文梳理想象的方法,再通过分析题目、以及例文赏析帮助学生总结习作的方法,最后提炼提纲、赏析修改将想象故事写得奇妙、神奇。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指导审题,梳理想象方法教学时,我先出示课文内容,让学生自主阅读推荐的故事题目初步感知想象,找出习作的要求,明确了习作的要求,这样学生就能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再回顾两篇精读课文以及两篇习作例文的想象的方法,复习巩固为后面的习作打好基础。最后分析课文提供的七个故事题目,感受“想象之法”。二、习作评价,分享写作体会教师通过提纲,帮助学生构建习作框架,完成初稿。学生完成习作后,在课堂上根据“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共同分享、讨论,各抒己见,评评好在哪里,妙在哪里,又欠缺在哪里,唤起学生“我要写得更好”的心理需求,之后小组互相评改,自己修改。最后评定等级。学生们在反复修改中找出文章不足之处,学会修改,学会思考,对以后的写作大有好处。在本次习作中,大部分学生都是选择课本中的提供的题目进行写作的,忽略了让学生自行拟题进行创作,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整篇文章的浓缩,教学时可以在这方面加大教学力度,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