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科学试题一、判断题1.(2024六下·邳州月考)“黄昏见月”是指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情形。 ( )2.(2024六下·邳州月考)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3.(2024六下·邳州月考)塔台模型越高,抗风能力越强。 ( )4.(2024六下·邳州月考)同一旗杆正午时在太阳底下影子,在四季中是一样长的。 ( )5.(2024六下·邳州月考)蝴蝶能在空中飞,它也是鸟类。 ( )6.(2024六下·邳州月考)当我们用勺子挑起一团米饭时,勺子是一费力杠杆。 ( )7.(2024六下·邳州月考)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 )8.(2024六下·邳州月考)火力发电站发电时是把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9.(2024六下·邳州月考)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 )10.(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A卷)宇宙)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所以它们组成的图形是永恒不变的。11.(教科版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12.(2024六下·邳州月考)人头骨近似球形,这样能利用拱承受力强的特点保护大脑。 ( )13.(2024六下·邳州月考)声音、光、空气都属于物质。 ( )14.(2024六下·邳州月考)把铁钉放到水中一定不会生锈。 ( )15.(2024六下·邳州月考)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 ( )16.(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能放出热量。 ( )17.(2024六下·邳州月考)利用微生物可以生产新的食物,所以微生物越多越好。 ( )18.(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期末过关检测密卷(五))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19.(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第21课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20.(2024六下·邳州月考)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 )二、选择题21.(2024六下·邳州月考)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22.(2024六下·邳州月考)篮球架很高,却不容易倒,这是因为( )。A.篮球架采用了框架结构B.篮球架采用了上大下小的结构C.篮球架采用了上轻下重的结构23.(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活动小组制作的塔台不太美观,下列改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减少部分缠绕过多的胶带B.减少部分承重的吸管C.调整整体结构,整体采用对称的设计24.(2024六下·邳州月考)昆虫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复眼B.都会飞C.身体都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25.(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省特产丰富,下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高粱等粮食酿制烧酒B.把珍珠串成项链C.对袜子进行包装26.(2024六下·邳州月考)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属于什么类型的天体?( )。A.卫星 B.恒星 C.行星27.(2024六下·邳州月考)制作衣服使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利用( )制作而成的。A.棉花 B.煤 C.石油28.(2024六下·邳州月考)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木星 C.土星29.(教科版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夏季有三颗亮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分别是( )A.天津四、心宿二、织女星B.天津四、牛郎星、心宿二C.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30.(2024六下·邳州月考)下列植物中,( )的茎为草质茎。A.雪松 B.丁香 C.狗尾草31.(2024六下·邳州月考)下面事例说明生物活动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B.枯叶蝶的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枯树很像C.在沙漠上或边缘种植植物32.(2024六下·邳州月考)北斗七星在( )上。A.小熊座 B.大熊座 C.天鹅座33.(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科在研究生物时,对调查的生物采用了分类的研究方法。他将鲫鱼、虾、水藻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桂花树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A.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B.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34.(2024六下·邳州月考)在生活中,具有图像放大能力的物品有很多。那么下列物品中,有放大能力的是( )。A.凹面镜 B.露珠 C.平面镜35.(2024六下·邳州月考)把两个体积大小一样的铜球和铁球放入水中,最后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铜球大 B.铁球大 C.一样大36.(2024六下·邳州月考)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37.(2024六下·邳州月考) 唐·冯延巳《早朝》中写有“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这里的“铜壶滴漏”指的是( )的水钟。A.受水型 B.泄水型 C.流水型38.(2024六下·邳州月考)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形成主要是( )。A.大陆板块之间拉张远离B.大陆板块之间挤压靠近C.火山喷发39.(2024六下·邳州月考)如图所示,火车钢轨做成“工”字型,主要是为了( )。A.提高轨道抗弯曲能力B.提高轨道平滑度C.节约成本40.(2024六下·邳州月考)如图所示,在验证钞票真伪过程中使用的光是( )。A.紫光 B.白光 C.紫外线三、连线题41.(2024六下·邳州月考)按是否可再生,用连线的方式将自然资源归类。土壤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矿物资源森林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资源42.(2024六下·邳州月考)用连线的方法给下列的变化分类。冰块融化 铁丝弯折火柴燃烧 物理变化 粉笔写字铁钉生锈 化学变化 食物腐烂四、填空题43.(2024六下·邳州月考)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 的装置。实验室中用干电池供电的小电动机能持续转动,关键是它的结构上有一个 。44.(2024六下·邳州月考)对于一杯盐水,盐 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沉淀,也不能用 的方法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45.(2024六下·邳州月考)农民一般在春天播撒农作物种子,这是因为种子萌芽过程需要足够的 、空气以及适当的 。46.(2024六下·邳州月考)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 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它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47.(2024六下·邳州月考)变色龙还可以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改变体表的颜色。这说明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 环境的变化,以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有 作用。48.(2024六下·邳州月考) 维生素与矿物质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如有缺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如贫血一般体内缺少 ,夜盲症一般是缺少维生素 。五、实验探究题49.(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用饮用水瓶测试顶端 能力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为在侧面增加 结构,增强稳定性。(2)他们用 _和 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为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 、更 ,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时更稳固。(3)如果塔台模型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 和 的数量。50.(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芳同学从实验室内拿出三个相同的黑色纸袋,按和太阳光垂直、和地面相平、和地面垂直的方式摆放,如图所示。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纸袋编号 初温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甲 21 23.4 25.5 26.7 28.1 29.5乙 21 22.3 23.1 23.9 24.2 24.7丙 21 22.5 22.8 23.4 23.8 24.3(1)小芳选用黑色纸袋而不用白色纸袋的原因是 ;(2)此实验研究的是 ;(3)实验中改变的是 ;(4)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51.(2024六下·邳州月考)为了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试管 1天后 3天后 5天后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D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 (填字母)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2)对照 (填字母)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3)试管B中的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5)请你写出两种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 。52.(2024六下·邳州月考) 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农村吃水变化三部曲:从“挑水”到“有水”再到“放心水”。(1) 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如图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场景。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A.杠杆 B.斜面 C.轮轴(2)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A.杠杆 B.斜面 C.轮轴(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村民现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现在,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人们取水很方便。如村民家的自来水,其中水龙头是 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 和半径较小的 组成。(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具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B.技术和工具都是不能改进的C.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技术53.(2024六下·邳州月考)宇宙世界的研究。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1)听说过日食吗?如图所示为一幅日食发生的过程图。根据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你觉得以下推测中合理的是( )。A.挡住太阳的星球一定比太阳大,不然不能完全挡住太阳光B.挡住太阳的星球很有可能是地球C.挡住太阳的星球最有可能是月球,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把太阳光挡住了(2)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日食的形成。我设计的实验需要的材料(写出主要的几种): 我设计的实验示意图(请画出来):(3)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日食的成因。结合月相的知识,你觉得日食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任意时间(4)你认为每个月都会出现日食吗?我认为 (填“会”或“不会”),因为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出现在上半夜;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出现在下半夜。题目说法正确。2.【答案】错误【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一项工程是往往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集合。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题目说法错误。3.【答案】错误【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塔台模型越高,抗风能力越弱。题目说法错误。4.【答案】错误【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影子的长短和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有关,并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秋适中。题目说法错误。5.【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题目说法错误。6.【答案】正确【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杠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当我们用勺子挑起一团米饭时,勺子的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题目说法正确。7.【答案】错误【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人与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与父母遗传和生活环境有关,即使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相貌也不是完全一样的。题目说法错误。8.【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火力发电站发电时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题目说法错误。9.【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年【解析】【分析】光年就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它是距离单位,一般被用来衡量天体间的距离。题目说法正确。10.【答案】错误【知识点】星座【解析】【解答】恒星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星座的位置也是会发生改变的,只是这种改变较小,不易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运动是相对的,宇宙间没有任何绝对静止的物质。11.【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解答】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12.【答案】正确【知识点】拱形【解析】【分析】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足弓等部位有拱形的结构。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这样能利用拱承受力强的特点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拱形的足弓能更好的支撑我们的身体。题目说法正确。13.【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声音、光、空气都属于物质。题目说法正确。14.【答案】错误【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中也有溶解的空气,把铁钉放到水中也可能会生锈。题目说法错误。15.【答案】正确【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并且固态的蜡变成液态的蜡流下来,这些是物质的状态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题目说法正确。16.【答案】错误【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题目说法错误。17.【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但微生物并不是越多越好。题目说法错误。18.【答案】正确【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解答】在做探究实验时,常需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除了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称为无关变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内容。19.【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解答】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空气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必须有空隙才能将气球吹大。20.【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解析】【分析】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一般最大能放大到2000倍,电子显微镜则可高达数十万倍。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题目说法正确。21.【答案】B【知识点】凸透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具有这种特点的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近视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没有放大的功能。故选B。22.【答案】C【知识点】框架结构【解析】【分析】稳定性好的物体的特点是具有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操场上的篮球架,它虽然很高,但不容易倒,这主要是因为将物体的下面做得重一些,物体不容易倒。故选C。23.【答案】C【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某活动小组制作的塔台不太美观,可以调整整体结构,整体采用对称的设计。减少部分缠绕过多的胶带和减少部分承重的吸管会使塔台不稳固以及承重能力变差。故选C。24.【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故选C。25.【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某省特产丰富,下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用高粱等粮食酿制烧酒,因为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把珍珠串成项链、对袜子进行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A。26.【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故选C。27.【答案】C【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人类利用石油生产出了汽油、塑料、化学纤维、沥青等,所以制作衣服使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利用石油生产而成的。故选C。28.【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行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故选A。29.【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解答】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即使在大城市里,只要避开强烈的灯光干扰,也能看到这个明显的几何图形。【分析】在三角形的西边是银白色的织女星,在她的东边是天津四星,在东南方的那颗是牛郎星,还可以在这个大三角中找到灿烂的银河,银河从三角形里向外延伸,横贯南北,分成两叉。在夏夜里只有阴天才会看不见这夏季大三角。30.【答案】C【知识点】草本植物【解析】【分析】草质茎是指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木质茎指的是在茎的内部构造中,木质化细胞很多,茎的质地坚实而通常高大的茎。雪松、丁香的茎属于木质茎;狗尾草的茎属于草质茎。故选C。31.【答案】A【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A。32.【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常被当作寻找大熊星座和寻找北极星的重要标志。故选B。33.【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分类和排序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虽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物质群体及特征,寻找新的科学发现。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小科在研究生物时,对调查的生物采用了分类的研究方法。他将鲫鱼、虾、水藻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桂花树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按生物的生活环境。故选A。34.【答案】B【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具有这种特点的都具有放大的功能。露珠具有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特点,具有放大功能。故选B。35.【答案】C【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根据对浮力的认识,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把两个体积大小一样的铜球和铁球放入水中,最后它们都会沉入水底,排开的水量相同,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一样大。故选C。36.【答案】A【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故选A。37.【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唐·冯延巳《早朝》中写有“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这里的“铜壶滴漏”指的是泄水型的水钟。故选B。38.【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形成主要是大陆板块之间挤压靠近。故选B。39.【答案】A【知识点】承重能力【解析】【分析】要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要增加材料的厚度,增加材料的厚度比增加材料的宽度和长度抗弯曲能力更有效。火车钢轨做成“工”字型,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主要是为了提高轨道抗弯曲能力。故选A。40.【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之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在红光之外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有紫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真钞票上有荧光物质,验钞机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能分辨真假钞票;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故选C。41.【答案】【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42.【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冰块融化、铁丝弯折、粉笔写字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铁钉生锈、食物腐烂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43.【答案】磁能;机械能;电磁铁【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主要由外壳、转子和后盖几部分组成。拆开后发现有转子装在外壳里,且转子上有三组线圈,组成了三个电磁铁。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44.【答案】均匀;过滤【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形成食盐水溶液。45.【答案】水分;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农民一般在春天播撒农作物种子,这是因为种子萌芽过程需要足够的水分、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46.【答案】一定;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等物理现象,所以说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47.【答案】适应;保障【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换毛、变色等。变色龙还可以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改变体表的颜色。这说明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有保障作用。48.【答案】铁;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维生素与矿物质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如有缺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如贫血一般体内缺少铁,夜盲症一般是缺少维生素A。49.【答案】(1)承重;三角形(2)风扇;抗震检测仪;大;重(3)吸管;胶带【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用三角形结构加固能增加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他们用饮用水瓶测试顶端承重能力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为在侧面增加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2)他们用风扇和抗震检测仪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结构会使塔台更稳定,所以改进措施为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时更稳固。(3)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提高连接的有效牢固度,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50.【答案】(1)白色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2)光照方向对吸热的影响(3)光照方向(4)物体与太阳光垂直,光照更强,升温快【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1)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小芳选用黑色纸袋而不用白色纸袋的原因是白色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2)此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物体的摆放角度,和太阳光垂直、和地面相平、和地面垂直的方式摆放,研究的是光照方向对吸热的影响。(3)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实验中改变的是光照方向。(4)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与太阳光垂直,光照更强,升温快。51.【答案】(1)C(2)A、C(3)隔绝空气;缺少空气(4)空气和水共同(5)把菜刀用完洗净擦干,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或在表面涂一层油。【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1)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C中的铁钉最先生锈,且锈多,所以此试管中铁钉最容易生锈。(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对照A、C两个试管中的铁钉,表明铁钉的生锈需要水。(3)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铁生锈基本条件的认识,在乙试管中添加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因此,试管B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缺少空气。(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5)根据铁生锈的原因的认识,隔绝空气和水分就可以防止铁生锈,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有:把菜刀用完洗净擦干,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或在表面涂一层油。52.【答案】(1)A(2)B(3)轮轴;轮;轴(4)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人们利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力、省时间、改变力的方向。(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如图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场景。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杠杆这种简单机械。故选A。(2)同一水平面成向上倾斜角度的平面叫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的光滑程度和倾斜程度有关。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越长越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就越长,拉力越小。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故选B。(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村民现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现在,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人们取水很方便。如村民家的自来水,其中水龙头是轮轴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4)根据以上材料,我们知道工具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技术,技术和工具都是能改进的。故选B。53.【答案】(1)C(2)大小、颜色不同的纸片、三个固定纸片的架子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3)A(4)不会;月球每个月初一都会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但不一定每个月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故选C。(2)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日食的形成,需要的材料有大小、颜色不同的纸片、三个固定纸片的架子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并如图摆放,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刚好背对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此时月相为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故选A。(4)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而且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每个月初一都会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但不一定每个月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1 / 1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科学试题一、判断题1.(2024六下·邳州月考)“黄昏见月”是指农历上半月的月相情形。 ( )【答案】正确【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出现在上半夜;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出现在下半夜。题目说法正确。2.(2024六下·邳州月考)住房的各个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一项工程是往往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系统是由多个不同部分而形成的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集合。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题目说法错误。3.(2024六下·邳州月考)塔台模型越高,抗风能力越强。 ( )【答案】错误【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塔台模型越高,抗风能力越弱。题目说法错误。4.(2024六下·邳州月考)同一旗杆正午时在太阳底下影子,在四季中是一样长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解析】【分析】影子的长短和太阳在天空中的高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太阳在天空中的方向有关,并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秋适中。题目说法错误。5.(2024六下·邳州月考)蝴蝶能在空中飞,它也是鸟类。 ( )【答案】错误【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属于昆虫。题目说法错误。6.(2024六下·邳州月考)当我们用勺子挑起一团米饭时,勺子是一费力杠杆。 ( )【答案】正确【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杠杆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不省力不费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省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费力杠杆;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当我们用勺子挑起一团米饭时,勺子的用力点到支点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费力杠杆。题目说法正确。7.(2024六下·邳州月考)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相貌是完全一样的。 ( )【答案】错误【知识点】外貌特征【解析】【分析】每个人的相貌都是与众不同的,没有两个长得完全一样的人,所以人与人的相貌特征是不同的,人的相貌特征与父母遗传和生活环境有关,即使是一对双胞胎兄弟所具有的相貌也不是完全一样的。题目说法错误。8.(2024六下·邳州月考)火力发电站发电时是把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 )【答案】错误【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机械能、电能、光能、热能、声能、磁能、化学能等。各种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火力发电站发电时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题目说法错误。9.(2024六下·邳州月考)光年指的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 )【答案】正确【知识点】光年【解析】【分析】光年就是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经过一年时间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它是距离单位,一般被用来衡量天体间的距离。题目说法正确。10.(教科版科学六下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密卷(A卷)宇宙)星座是由恒星组成的,所以它们组成的图形是永恒不变的。【答案】错误【知识点】星座【解析】【解答】恒星的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星座的位置也是会发生改变的,只是这种改变较小,不易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分析】运动是相对的,宇宙间没有任何绝对静止的物质。11.(教科版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答案】正确【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解答】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12.(2024六下·邳州月考)人头骨近似球形,这样能利用拱承受力强的特点保护大脑。 ( )【答案】正确【知识点】拱形【解析】【分析】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肋骨、足弓等部位有拱形的结构。人的头骨近似于球形,这样能利用拱承受力强的特点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拱形的足弓能更好的支撑我们的身体。题目说法正确。13.(2024六下·邳州月考)声音、光、空气都属于物质。 ( )【答案】正确【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声音、光、空气都属于物质。题目说法正确。14.(2024六下·邳州月考)把铁钉放到水中一定不会生锈。 ( )【答案】错误【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水中也有溶解的空气,把铁钉放到水中也可能会生锈。题目说法错误。15.(2024六下·邳州月考)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 ( )【答案】正确【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并且固态的蜡变成液态的蜡流下来,这些是物质的状态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还会产生水、炭黑等新物质,这些变化是化学变化。题目说法正确。16.(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反应能放出热量。 ( )【答案】错误【知识点】产生气体的变化【解析】【分析】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其中最重要的特征还是产生新物质。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我们可以观察到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凉。题目说法错误。17.(2024六下·邳州月考)利用微生物可以生产新的食物,所以微生物越多越好。 ( )【答案】错误【知识点】微生物【解析】【分析】微生物对我们来说既有利也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一些细菌或真菌来制作一些美味的食品。如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干酵母菌。但微生物并不是越多越好。题目说法错误。18.(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期末过关检测密卷(五))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答案】正确【知识点】对比实验【解析】【解答】在做探究实验时,常需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除了要探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称为无关变量。【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控制变量法的内容。19.(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三单元第21课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答案】正确【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解析】【解答】将气球放入封闭的塑料瓶中是吹不大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空气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必须有空隙才能将气球吹大。20.(2024六下·邳州月考)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 )【答案】正确【知识点】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解析】【分析】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光学显微镜一般最大能放大到2000倍,电子显微镜则可高达数十万倍。青苔看起来好像绿茸茸的地毯在显微镜下看简直就像是一片丛林。题目说法正确。二、选择题21.(2024六下·邳州月考)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答案】B【知识点】凸透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具有这种特点的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近视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凹透镜,没有放大的功能。故选B。22.(2024六下·邳州月考)篮球架很高,却不容易倒,这是因为( )。A.篮球架采用了框架结构B.篮球架采用了上大下小的结构C.篮球架采用了上轻下重的结构【答案】C【知识点】框架结构【解析】【分析】稳定性好的物体的特点是具有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操场上的篮球架,它虽然很高,但不容易倒,这主要是因为将物体的下面做得重一些,物体不容易倒。故选C。23.(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活动小组制作的塔台不太美观,下列改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A.减少部分缠绕过多的胶带B.减少部分承重的吸管C.调整整体结构,整体采用对称的设计【答案】C【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某活动小组制作的塔台不太美观,可以调整整体结构,整体采用对称的设计。减少部分缠绕过多的胶带和减少部分承重的吸管会使塔台不稳固以及承重能力变差。故选C。24.(2024六下·邳州月考)昆虫的共同特征是( )。A.都有复眼B.都会飞C.身体都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答案】C【知识点】昆虫【解析】【分析】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故选C。25.(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省特产丰富,下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高粱等粮食酿制烧酒B.把珍珠串成项链C.对袜子进行包装【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某省特产丰富,下列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用高粱等粮食酿制烧酒,因为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把珍珠串成项链、对袜子进行包装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A。26.(2024六下·邳州月考)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属于什么类型的天体?( )。A.卫星 B.恒星 C.行星【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故选C。27.(2024六下·邳州月考)制作衣服使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利用( )制作而成的。A.棉花 B.煤 C.石油【答案】C【知识点】服装材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些能源是有限的,要节约资源。人类利用石油生产出了汽油、塑料、化学纤维、沥青等,所以制作衣服使用的化学纤维,主要是利用石油生产而成的。故选C。28.(2024六下·邳州月考)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水星 B.木星 C.土星【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在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行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故选A。29.(教科版2015-2016学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夏季有三颗亮星构成了“夏季大三角”,分别是( )A.天津四、心宿二、织女星B.天津四、牛郎星、心宿二C.天津四、织女星、牛郎星【答案】C【知识点】星座【解析】【解答】夏季大三角指在夏季的东南方高空里由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鹅座的天津四及天鹰座的牛郎星组成的三角形。即使在大城市里,只要避开强烈的灯光干扰,也能看到这个明显的几何图形。【分析】在三角形的西边是银白色的织女星,在她的东边是天津四星,在东南方的那颗是牛郎星,还可以在这个大三角中找到灿烂的银河,银河从三角形里向外延伸,横贯南北,分成两叉。在夏夜里只有阴天才会看不见这夏季大三角。30.(2024六下·邳州月考)下列植物中,( )的茎为草质茎。A.雪松 B.丁香 C.狗尾草【答案】C【知识点】草本植物【解析】【分析】草质茎是指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弱的茎。木质茎指的是在茎的内部构造中,木质化细胞很多,茎的质地坚实而通常高大的茎。雪松、丁香的茎属于木质茎;狗尾草的茎属于草质茎。故选C。31.(2024六下·邳州月考)下面事例说明生物活动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B.枯叶蝶的外表形状与色泽斑与枯树很像C.在沙漠上或边缘种植植物【答案】A【知识点】叶子的形态与生长环境【解析】【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其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湿度等条件的结果。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故选A。32.(2024六下·邳州月考)北斗七星在( )上。A.小熊座 B.大熊座 C.天鹅座【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常被当作寻找大熊星座和寻找北极星的重要标志。故选B。33.(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科在研究生物时,对调查的生物采用了分类的研究方法。他将鲫鱼、虾、水藻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桂花树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 )。A.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B.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C.按生物的生长状况【答案】A【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分类和排序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虽然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分类方法,但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分类是为了组织信息,以便有效地研究新的物质群体及特征,寻找新的科学发现。使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新事物。小科在研究生物时,对调查的生物采用了分类的研究方法。他将鲫鱼、虾、水藻归为一类;将蝗虫、鸡、桂花树归为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按生物的生活环境。故选A。34.(2024六下·邳州月考)在生活中,具有图像放大能力的物品有很多。那么下列物品中,有放大能力的是( )。A.凹面镜 B.露珠 C.平面镜【答案】B【知识点】放大镜【解析】【分析】具有放大功能的是放大镜,又叫凸透镜,它的镜片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具有这种特点的都具有放大的功能。露珠具有中间厚,边缘薄,透明的特点,具有放大功能。故选B。35.(2024六下·邳州月考)把两个体积大小一样的铜球和铁球放入水中,最后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A.铜球大 B.铁球大 C.一样大【答案】C【知识点】浮力【解析】【分析】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根据对浮力的认识,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把两个体积大小一样的铜球和铁球放入水中,最后它们都会沉入水底,排开的水量相同,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一样大。故选C。36.(2024六下·邳州月考)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答案】A【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化石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形成的岩石,所以沉积岩中常常含有化石,沉积岩是唯一能够保存完整化石的岩石。故选A。37.(2024六下·邳州月考) 唐·冯延巳《早朝》中写有“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这里的“铜壶滴漏”指的是( )的水钟。A.受水型 B.泄水型 C.流水型【答案】B【知识点】水钟【解析】【分析】水钟是利用了水流的稳定性来制成的计时工具。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受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唐·冯延巳《早朝》中写有“铜壶滴漏初尽,高阁鸡鸣半空。”,这里的“铜壶滴漏”指的是泄水型的水钟。故选B。38.(2024六下·邳州月考)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形成主要是( )。A.大陆板块之间拉张远离B.大陆板块之间挤压靠近C.火山喷发【答案】B【知识点】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解析】【分析】地球表面地貌是多样的,形成的原因也不相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它的形成主要是大陆板块之间挤压靠近。故选B。39.(2024六下·邳州月考)如图所示,火车钢轨做成“工”字型,主要是为了( )。A.提高轨道抗弯曲能力B.提高轨道平滑度C.节约成本【答案】A【知识点】承重能力【解析】【分析】要增强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就要增加材料的厚度,增加材料的厚度比增加材料的宽度和长度抗弯曲能力更有效。火车钢轨做成“工”字型,增加了材料的厚度,主要是为了提高轨道抗弯曲能力。故选A。40.(2024六下·邳州月考)如图所示,在验证钞票真伪过程中使用的光是( )。A.紫光 B.白光 C.紫外线【答案】C【知识点】科学常识【解析】【分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之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在红光之外有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有紫外线。紫外线的性质和用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真钞票上有荧光物质,验钞机发出紫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能分辨真假钞票;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紫外线能杀菌制成消毒灯。故选C。三、连线题41.(2024六下·邳州月考)按是否可再生,用连线的方式将自然资源归类。土壤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矿物资源森林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太阳能资源【答案】【知识点】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解析】【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太阳能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矿物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42.(2024六下·邳州月考)用连线的方法给下列的变化分类。冰块融化 铁丝弯折火柴燃烧 物理变化 粉笔写字铁钉生锈 化学变化 食物腐烂【答案】【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冰块融化、铁丝弯折、粉笔写字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铁钉生锈、食物腐烂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四、填空题43.(2024六下·邳州月考)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 的装置。实验室中用干电池供电的小电动机能持续转动,关键是它的结构上有一个 。【答案】磁能;机械能;电磁铁【知识点】电动机【解析】【分析】小电动机主要由外壳、转子和后盖几部分组成。拆开后发现有转子装在外壳里,且转子上有三组线圈,组成了三个电磁铁。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动机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推动转子转动。44.(2024六下·邳州月考)对于一杯盐水,盐 地、稳定地分布在水中,在短时间内不会产生沉淀,也不能用 的方法把盐从水中分离出来。【答案】均匀;过滤【知识点】溶解【解析】【分析】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食盐能溶解在水中,形成食盐水溶液。45.(2024六下·邳州月考)农民一般在春天播撒农作物种子,这是因为种子萌芽过程需要足够的 、空气以及适当的 。【答案】水分;温度【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分析】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农民一般在春天播撒农作物种子,这是因为种子萌芽过程需要足够的水分、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46.(2024六下·邳州月考)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 没有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它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答案】一定;有没有生成新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地变化着。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等物理现象,所以说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47.(2024六下·邳州月考)变色龙还可以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改变体表的颜色。这说明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 环境的变化,以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有 作用。【答案】适应;保障【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解析】【分析】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换毛、变色等。变色龙还可以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改变体表的颜色。这说明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期对自己的生命安全有保障作用。48.(2024六下·邳州月考) 维生素与矿物质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如有缺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如贫血一般体内缺少 ,夜盲症一般是缺少维生素 。【答案】铁;A【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解析】【分析】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维生素与矿物质有调节人体机能的作用,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如有缺失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如贫血一般体内缺少铁,夜盲症一般是缺少维生素A。五、实验探究题49.(2024六下·邳州月考)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塔台模型(如图所示),通过各种工具的检测之后,他们开始对这个模型进行评估并改进,请你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用饮用水瓶测试顶端 能力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为在侧面增加 结构,增强稳定性。(2)他们用 _和 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改进措施为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 、更 ,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时更稳固。(3)如果塔台模型的成本过高,那么需要减少 和 的数量。【答案】(1)承重;三角形(2)风扇;抗震检测仪;大;重(3)吸管;胶带【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测试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我们需要测试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和美观等,测试时要求方法、标准、工具统一。(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用三角形结构加固能增加塔台模型的承重能力。他们用饮用水瓶测试顶端承重能力时,发现侧面不够牢固,一下子就垮了,改进措施为在侧面增加三角形结构,增强稳定性。(2)他们用风扇和抗震检测仪检测塔台的抗风能力和抗震能力时,发现塔台很容易倒塌。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三角形框架结构会使塔台更稳定,所以改进措施为重新调整结构,让塔台的底部更大、更重,使塔台模型在抗风、抗震时更稳固。(3)吸管用量过多导致成本过高,浪费材料。减少多余的吸管与胶带,提高连接的有效牢固度,降低塔台模型的成本。50.(2024六下·邳州月考)小芳同学从实验室内拿出三个相同的黑色纸袋,按和太阳光垂直、和地面相平、和地面垂直的方式摆放,如图所示。观察温度计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纸袋编号 初温 2分钟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分钟甲 21 23.4 25.5 26.7 28.1 29.5乙 21 22.3 23.1 23.9 24.2 24.7丙 21 22.5 22.8 23.4 23.8 24.3(1)小芳选用黑色纸袋而不用白色纸袋的原因是 ;(2)此实验研究的是 ;(3)实验中改变的是 ;(4)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白色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2)光照方向对吸热的影响(3)光照方向(4)物体与太阳光垂直,光照更强,升温快【知识点】光与热【解析】【分析】(1)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辐射热的能力不同,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本领强;浅色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小芳选用黑色纸袋而不用白色纸袋的原因是白色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本领弱。(2)此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物体的摆放角度,和太阳光垂直、和地面相平、和地面垂直的方式摆放,研究的是光照方向对吸热的影响。(3)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实验中改变的是光照方向。(4)分析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物体与太阳光垂直,光照更强,升温快。51.(2024六下·邳州月考)为了探究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科同学将四枚相同的钉子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进行研究,观察并记录了如下实验现象。试管 1天后 3天后 5天后A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B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C 没有生锈 生锈 锈更多了D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 没有生锈(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 (填字母)中的铁钉最容易生锈。(2)对照 (填字母)两支试管,可知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水分。(3)试管B中的水表面滴上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因此,试管B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 作用的结果。(5)请你写出两种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 。【答案】(1)C(2)A、C(3)隔绝空气;缺少空气(4)空气和水共同(5)把菜刀用完洗净擦干,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或在表面涂一层油。【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1)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知道试管C中的铁钉最先生锈,且锈多,所以此试管中铁钉最容易生锈。(2)根据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变量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对照A、C两个试管中的铁钉,表明铁钉的生锈需要水。(3)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铁生锈基本条件的认识,在乙试管中添加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因此,试管B中的铁钉没有生锈的原因是缺少空气。(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5)根据铁生锈的原因的认识,隔绝空气和水分就可以防止铁生锈,减缓菜刀生锈的方法有:把菜刀用完洗净擦干,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储存;或在表面涂一层油。52.(2024六下·邳州月考) 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农村吃水变化三部曲:从“挑水”到“有水”再到“放心水”。(1) 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如图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场景。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A.杠杆 B.斜面 C.轮轴(2)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 )这种简单机械。A.杠杆 B.斜面 C.轮轴(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村民现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现在,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人们取水很方便。如村民家的自来水,其中水龙头是 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 和半径较小的 组成。(4)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具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B.技术和工具都是不能改进的C.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技术【答案】(1)A(2)B(3)轮轴;轮;轴(4)B【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解析】【分析】工具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人们利用这些机械可以省力、省时间、改变力的方向。(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村民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通过崎岖的山路,艰难地从山上把水挑到家里。如图是一位村民挑水的场景。图中村民挑水用的扁担,可以看作是杠杆这种简单机械。故选A。(2)同一水平面成向上倾斜角度的平面叫斜面,使用斜面可以省力;斜面的省力程度与斜面的光滑程度和倾斜程度有关。斜面是一种省力机械;斜面越长越越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斜面就越长,拉力越小。图中村民走路的石阶,可以看作是斜面这种简单机械。故选B。(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村民现在不用去山上挑水了。现在,自来水管通进每家每户,人们取水很方便。如村民家的自来水,其中水龙头是轮轴的变形,它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4)根据以上材料,我们知道工具可以给生活带来便利,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明新的工具,创造新的技术,技术和工具都是能改进的。故选B。53.(2024六下·邳州月考)宇宙世界的研究。随着太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获得了越来越多来自宇宙的信息。(1)听说过日食吗?如图所示为一幅日食发生的过程图。根据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你觉得以下推测中合理的是( )。A.挡住太阳的星球一定比太阳大,不然不能完全挡住太阳光B.挡住太阳的星球很有可能是地球C.挡住太阳的星球最有可能是月球,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把太阳光挡住了(2)请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日食的形成。我设计的实验需要的材料(写出主要的几种): 我设计的实验示意图(请画出来):(3)通过模拟实验,我们知道了日食的成因。结合月相的知识,你觉得日食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A.农历初一 B.农历十五 C.农历任意时间(4)你认为每个月都会出现日食吗?我认为 (填“会”或“不会”),因为 。【答案】(1)C(2)大小、颜色不同的纸片、三个固定纸片的架子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3)A(4)不会;月球每个月初一都会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但不一定每个月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知识点】日食【解析】【分析】(1)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所以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故选C。(2)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证明日食的形成,需要的材料有大小、颜色不同的纸片、三个固定纸片的架子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并如图摆放,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3)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刚好背对地球,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此时月相为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故选A。(4)日食发生时,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而且三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每个月初一都会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但不一定每个月都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不会每个月都发生日食。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5月模拟预测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