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单元整体分析+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4.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单元整体分析+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4.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一课时
(统编版)二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总结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
0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02
理解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秋节的认知和认同感。
03
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根据图片猜猜是哪一个传统节日?
为什么呢?
嫦娥奔月、月饼、赏月等都是中秋节的重要元素,让我们一起跟着玉兔的脚步来认识中秋节吧~
看图猜节日
新知导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知道它的起源和习俗吗?
环节一 欢度中秋
新知讲解
1、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中秋习俗?
2、你每年中秋节都会做些什么?
新知讲解
环节一 欢度中秋
新知讲解
拓展1 多彩中秋
  我们买来月饼,晚饭后摆在桌上,全家人一起在院子里赏月聊天。
全家围坐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聊天,共度中秋。
新知讲解
拓展1 多彩中秋
我们点亮圆圆的灯笼,祈盼团圆。
海外华人敲锣打鼓庆中秋。
“各位村民,中秋到了,我们要烧塔咯……”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正举行烧塔仪式。中秋烧塔是江西安福传承数百年的习俗,塔身一般由瓦片砌成,高约2米,其中会放置稻草柴火。点火烧塔,祈愿生活红火,事业兴旺。
拓展1 多彩中秋
故宫博物院今年新创的中秋月饼“宝殿盒”系列,以故宫太和殿庑殿顶为设计原型,盒身画面取自顾绣花鸟草虫图册之桃花黄鹂等院藏文物。有网友评价:“从里到外都透着文化味。”
“将传统节日美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大众不仅能享受味觉之美,还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视觉之美。”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产品科馆员周亦光说。
拓展1 多彩中秋
赏月、拜月,祈求团圆美满,是中秋由来已久的风俗。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第二届仁丰里中秋民俗文化节中,最受瞩目的要数中秋拜月仪式。参与者们通过上香、祭酒等传统仪式环节,寄托风调雨顺、月圆人圆的美好愿望。
“古代的拜月仪式严格且繁琐,现在参与拜月仪式的年轻人、孩子居多,我对仪式进行了简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中秋拜月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夏梅珍说,希望通过改良仪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拓展1 多彩中秋
不论是灯火璀璨的城市,还是星光点点的荒漠,在中秋佳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还有一群人与月为伴、坚守岗位,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新知讲解
拓展1 多彩中秋
我会跟家人朋友玩“飞花令”的游戏哦~你们跟我一起吧。
游戏规则
1、全班分成“嫦娥组”(女生)和“吴刚组”(男生)
2、依次背诵含有“月”的诗句,背不出者即认输。
新知讲解
拓展2 诗词中秋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新知讲解
拓展2 诗词中秋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这天,咏月思亲。
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举头望月,
天涯共此时。
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情。
新知讲解
中秋节,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因为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要回来,一家人要团圆了。
妈妈一大早就去买菜了。我帮着奶奶做了很多月饼,都是大家爱吃的豆沙馅的。
过了中午,奶奶带我去村口等爸爸。直到天快黑的时候,爸爸才回来。原来大家都想在中秋节赶回家,路上很堵。
新知讲解
环节二 团圆中秋
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院子里吃月饼,有说有笑的,真是高兴啊! 我想,如果每年中秋节全家都能团圆,那该多好哇!
小组合作,续写结局。
合作分工,情景表演。
新知讲解
环节二 团圆中秋
“一进门,
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
瞬间泪目。”
“女儿回家,
父母小跑迎接,
脸上笑开了花。”
拓展3 温暖中秋
新知讲解
“一不留神就长大了,
要更珍惜团圆的时刻。”
拓展3 温暖中秋
新知讲解
中秋团圆,是一份深深的感情,
一份浓浓的思念,一份真挚的期盼。
一轮明月照中秋,传统佳节情意浓。
举杯邀明月,共庆团圆时。
愿家家户户幸福安康,
举世欢庆月圆人团圆。
新知讲解
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2、( )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如
举头望明月, 。
海上生明月, 。
知识抢答
中秋节
赏月
低头思故乡
天涯共此时
课堂练习
作业布置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呢 又有怎样的习俗、故事呢 同学们,我们一起去调查吧。
节日 时间 习俗 故事
一轮明月,一份相思,
天涯海角共此时。
中秋节,
让多少游子思绪万千,
忘不了家乡的温暖,
忘不了亲人的期盼。
愿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课堂总结
4.1 我们这样过中秋
中秋节团圆夜
8月15日
习俗
团圆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第一课时)我们这样过中秋+中秋节团圆夜
一、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文化内涵。2理解中秋节团圆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秋节的认知和认同感。3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交流分享,使学生了解各地的过节习俗,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兴趣。难点:体会“中秋节,团圆夜”的中秋文化味道。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体会,表达自己对中秋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评价任务 评价量表评价项目评价标准星等能了解中秋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回答问题1星能有所拓展回答2星(。。)☆能参与“飞花令”的活动,在活动中感受诗词魅力。积极参与课堂1星能说出相应诗句2星(。。)☆能参与小组表演,在表演中感受中秋的团圆意义。积极参与表演1星不同的结局呈现2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看图猜节日根据图片猜猜是哪一个传统节日?为什么呢?嫦娥奔月、月饼、赏月等都是中秋节的重要元素,让我们一起跟着玉兔的脚步来认识中秋节吧~ 通过猜节日,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的兴趣 积极参与1星回答正确2星。
讲授新课 环节一:欢度中秋(一)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你知道它的起源和习俗吗?补充视频《中秋节》1、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中秋习俗?2、你每年中秋节都会做些什么?展示教材内容:拓展1 多彩中秋“各位村民,中秋到了,我们要烧塔咯……”江西省安福县金田乡柘溪村正举行烧塔仪式。中秋烧塔是江西安福传承数百年的习俗,塔身一般由瓦片砌成,高约2米,其中会放置稻草柴火。点火烧塔,祈愿生活红火,事业兴旺。故宫博物院今年新创的中秋月饼“宝殿盒”系列,以故宫太和殿庑殿顶为设计原型,盒身画面取自顾绣花鸟草虫图册之桃花黄鹂等院藏文物。有网友评价:“从里到外都透着文化味。”“将传统节日美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大众不仅能享受味觉之美,还能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视觉之美。”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产品科馆员周亦光说。赏月、拜月,祈求团圆美满,是中秋由来已久的风俗。江苏省扬州市举办的第二届仁丰里中秋民俗文化节中,最受瞩目的要数中秋拜月仪式。参与者们通过上香、祭酒等传统仪式环节,寄托风调雨顺、月圆人圆的美好愿望。“古代的拜月仪式严格且繁琐,现在参与拜月仪式的年轻人、孩子居多,我对仪式进行了简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中秋拜月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夏梅珍说,希望通过改良仪式,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不论是灯火璀璨的城市,还是星光点点的荒漠,在中秋佳节这样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还有一群人与月为伴、坚守岗位,只为守护万家灯火。拓展2 诗词中秋我会跟家人朋友玩“飞花令”的游戏哦~你们跟我一起吧。游戏规则1、全班分成“嫦娥组”(女生)和“吴刚组”(男生)2、依次背诵含有“月”的诗句,背不出者即认输。展示含有“月”的诗句: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小结: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这天,咏月思亲。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举头望月,天涯共此时。表达自己浓浓的思乡情。环节二:团圆中秋中秋节,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因为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要回来,一家人要团圆了。妈妈一大早就去买菜了。我帮着奶奶做了很多月饼,都是大家爱吃的豆沙馅的。过了中午,奶奶带我去村口等爸爸。直到天快黑的时候,爸爸才回来。原来大家都想在中秋节赶回家,路上很堵。晚上,我们全家围坐在院子里吃月饼,有说有笑的,真是高兴啊!我想,如果每年中秋节全家都能团圆,那该多好哇!观看视频《团圆》小组合作,续写结局。合作分工,情景表演。拓展3 温暖中秋一进门,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瞬间泪目。女儿回家,父母小跑迎接,脸上笑开了花。一不留神就长大了,要更珍惜团圆的时刻。 环节一: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同时为下一环节做铺垫。拓展1:通过介绍不同地区的中秋习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展2: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诗词的热爱环节二: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拓展3:通过网友的温暖瞬间,激发学生对于中秋团圆的认识 环节一:认真观看视频1星积极回答问题2星拓展1:认真倾听1星能有所感悟2星拓展2:积极参与1星获胜组2星环节二:认真观看视频1星积极参与小组分工表演2星拓展3:认真倾听1星若有所思2星
课堂练习 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 )是中秋节的标志,所以月亮也被古人们赋予相思和团聚的意义:如举头望明月, 。 海上生明月, 。 通过回顾旧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落实本课所学 积极回答1星答对2星
课堂总结 一轮明月,一份相思,天涯海角共此时。中秋节,让多少游子思绪万千,忘不了家乡的温暖,忘不了亲人的期盼。愿每个家庭都能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 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作业布置 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呢 又有怎样的习俗、故事呢 同学们,我们一起去调查吧。 为下节课做铺垫 教师及时查看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并给出对应评价。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大概念设计主题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材主题为《我们的节假日》,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入学教育”中“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合理制定学习和作息计划,生活有规律”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中“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等为依据,确定本单元的大概念设计主题为“了解节假日,共筑民族魂”。
二、单元内容、学段学科关联 从假期到节日的层层过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以儿童立场对本单元进行再度开发与整体设计。单元内容一览表我们的节假日课题栏目目的与要求1.假期有收获用心过 有收获有打算 不忙乱能够有计划地安排周末和假期,体会用心过、有计划地过生活所带来的收获与快乐,同时了解国庆节、中秋节等节假日的来历,感受节日背后的民族情结。2.周末巧安排说说我的周末这样可以吗怎样安排更精彩3.欢欢喜喜庆国庆新中国的生日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4.团团圆圆过中秋我们这样过中秋中秋节,团圆夜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本单元链接道德与文化生活、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小学、初中各阶段关联性较强,具体联系如下图。
三、设计单元教学情境 在本单元中,从刚刚结束的暑假,层层递进,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节假日,感受节假日背后的深层意义。本单元以“节假日”为主线串联,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节假日,合理规划,基于此,设置“节假日知多少”为本单元的主情境。按照“暑假——周末——国庆中秋”的逻辑设置“假期万花筒”、“周末如何过”、“欢度国庆”、“团圆中秋”四个分情境,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假期万花筒”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以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分享自己的多彩假期,同时小组讨论让学生明白假期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周末如何过”情境的具体内容从两种不同选择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出哪一种方式最好,让学生养成合理规划的好习惯。“欢度国庆”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了解我们祖国的生日,同时通过多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团圆中秋”情境的具体内容是了解中秋节,从月亮的主线,认识到中秋节背后浓浓的思乡情,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秋天还有其他的节日。表1《我们的节假日》单元活动主题与实践任务主题学习目标课前探究任务课中实践任务课后拓展任务假期万花筒多彩假期的收获宫崎骏的夏天小组探究规划下次暑假安排周末怎么过合理规划周末时光“一周你最喜欢哪天”大调查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讨论做一张周末时间表欢度国庆了解国庆的由来,热爱祖国分享自己的生日如何度过情景表演观看爱国影片团圆中秋了解中秋由来及团圆意义看图猜节日合作探究与秋天的约会
四、学情分析 学生都喜欢过假期,可是对刚完成一年级学习的学生而言,二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还没有形成自主计划和安排生活的习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长时段假期。即使安排得好,大多数也是父母所为。本单元重在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假期;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并分享假期的收获,感受假期生活的充实和快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我国传统节日了解较少,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和中秋节等节日的来历,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五、单元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政治认同、责任意识。通过各种活动探究认识到节假日的意义通过情景表演等理解节假日背后的家国情怀通过自主动手等养成合理规划的能力,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六、单元学习评价设计 第一单元学习评价项目自评互评他评能通过各种活动探究认识到节假日的意义能通过情景表演等理解节假日背后的家国情怀能通过自主动手等养成合理规划的能力,度过有意义的假期。
九上第五课《我们的精神家园》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初中
小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