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荫、嗅”等16个字,会写“打猎、林荫路”等16个词语。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学重点】1、明白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事。2、探索课文把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索课文把事情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写清楚的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教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挓挲、绝望、安然”等词意。2、知道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的含义,感悟母爱的伟大。【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圈划并品读作者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语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的含义,感悟母爱的伟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2.复习读词语:嗅了嗅、锋利、庞大呆呆地、无可奈何、幼儿身躯、掩护、搏斗师:读完这三行词语,你们发现它们分别是描写谁的?生回答。(贴图:猎狗、小麻雀、老麻雀)3.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说了一件什么事?(板贴:起因 经过 结果 攻击 保护 吓退)师:课文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把事情写清楚的。(板贴:按顺序)二、精读课文,感受写具体事情的方法。(一)学习猎狗攻击小麻雀的片段。 1.轻声读第4自然段,用“-----”划出作者描写猎狗怎么做的句子,并用“。。。”标出表示动作的词语。2.交流:出示: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动词:走、嗅、张开、露出师随机指导。3.指导朗读。师:小朋友们,看,作者用词传神。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猎狗的形象,将他看到的画面展现了出来。(板贴:看到的)4.让我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这样的画面。(二)学习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片段。1.师: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谁出现了?(老麻雀)。作者又看到了什么?请用直线划出来。2.交流:出示: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1)对比句子: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师:你们觉得哪句话更生动形象?生:交流。师:小结。生:有感情朗读。齐读。(2)出示: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理解“挓挲”,感受老麻雀的紧张和害怕。师小结。(板贴:把重要内容写清楚:)师:除了作者看到的,他还听到了什么?(板贴:听到的)用波浪线划出来。(3)出示:绝望地尖叫着。①理解:“绝望地尖叫”。②想象:出示:老麻雀的尖叫好像在说:“( )。”3.师小结。4.指名读并评价。5.师小结:作者抓住了自己的看到的、听到的(出表格)将这样一个细节描写得生动具体。6.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7.师总结学习方法:刚刚我们把作者看到的内容用直线画了出来,听到的内容用波浪线画了出来,并且品读了句子,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三)继续学习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片段,进一步感悟作者是抓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经过写清楚的。师:根据我们学习第四自然段的方法,4人小组合作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学习要求,4人小组合作。(1)轻声读第五自然段。(2)用“-----”划出作者看到的,“~~~”划出听到的。“( )”括出想到的。(板贴:想到的)(3)交流: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4)有感情地读一读。2.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板贴:母爱)3.生有感情朗读。4.师小结:通过仔细观察,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能把经过写清楚。5.联系第五自然段内容,把句子说具体。出示:老麻雀真无畏啊!( )。6.再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1.师:接下来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情景?出示: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出示: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2.根据第二单元学习的方法对课文内容质疑。3.师随机指导。三、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师总结:学完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老麻雀身上的勇敢无畏和伟大的母爱,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麻雀的敬佩之情。2.师总结:我们可以仔细观察,抓住看到的、听到的、特别是自己想到的,就能把重要内容写清楚。3.让我们拿起书再把文章的经过和结果部分(第4-7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机动)4.拓展练习。四、作业设计完成小练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