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2 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 )A. 早5小时 B. 早6小时 C. 晚5小时 D. 晚6小时【答案】1. C 2. A【解析】【1题详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区不同,地球自转就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故选C。【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显示,北京时间为08:00,莫斯科时间为03:00,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早5小时,故选A。【点睛】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中山站 黄河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经纬度位置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78°55′N, 11°56′E 80°25′S, 77°07′E 73°51′S, 76°58′E 74°56′S, 163°42′E建成时间 1985年2月 1989年2月 2004年7月 2009年1月 2014年2月 2024年2月3. 我国纬度最高的极地科学考察站是( )A. 秦岭站 B. 长城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4.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是( )A. 中山站 B. 黄河站 C. 秦岭站 D. 长城站5. 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2月前后是因为当地(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暖季黑夜长 D. 暖季白昼长【答案】3. D 4. B 5. D【解析】【3题详解】读表格可知,我国在极地地区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昆仑站,纬度为80°25′S,其余纬度均低于昆仑站。 ABC错误,故选D。【4题详解】读图表可知,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考站是黄河站,中山站、秦岭站、长城站均位于南极洲地区。 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南极地区2月前后,有极昼现象,白昼时间长,且属于该地的暖季,气温较高。 ABC错误,故选D。【点睛】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位于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且气候酷寒、多大风、干燥。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每年8~9月,很多牧场会举办剪羊毛比赛。下图示意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 )A. 先进的制造业 B. 古老的动植物 C. 粗放的种植业 D. 发达的养羊业7. 剪羊毛比赛期间,正值小麦( )A. 犁地期 B. 播种期 C. 生长期 D. 收割期【答案】6. D 7. C【解析】【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这里发展了小麦—牧羊混合农业,AC错误;图文材料没有反映出澳大利亚的动植物古老,B错误;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图文材料体现出该地养羊业发达,D正确,故选D。【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剪羊毛比赛期间为每年8-9月,此时段为小麦生长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混合农业生产有多种方式,世界上最主要的混合农业是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这种类型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猪、羊等。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市场的供应国,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下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 )A. 环渤海集聚区 B. 长江三角洲集聚区C. 中西部集聚区 D. 珠江三角洲集聚区9. 珠江三角洲集聚区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0. 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市场需求 C. 人口数量 D. 科学技术【答案】8. A 9. B 10. D【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首都北京位于我国环渤海集聚区, 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集聚区、长江三角洲集聚区和中西部集聚区大部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环渤海集聚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 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先进区域,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科学技术,交通、市场、人口不是关键因素。 AB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科学技术先进的东部沿海地区。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下图示意2014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欧班列( )A. 速度越来越快 B. 运费越来越贵C. 运量越来越多 D. 运距越来越长12. 中欧班列对沿线各国的主要影响是( )A. 方便人们出行 B. 加强经贸往来C. 保护生态环境 D. 提高旅游收入【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由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判断,中欧班列运量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图文材料并未反映出速度、运费、运距等信息;C正确,ABD错误;故选C。【12题详解】读图文材料分析可知,材料显示“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由此可看出中欧班列主要是加强了沿线各国的经贸往来,方便人们出行、提高旅游收入并非主要影响,中欧班列对沿线各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影响;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五种交通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管道运输。其中铁路运输与海运相比,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与空运相比,运费低,运量大。“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为中心,市民步行直线距离仅需15分钟即可享受购物、社交、文化、休闲、医疗、健身、教育等多种便民服务。下图示意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14. 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要(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C. 10~15分钟 D. 15分钟以上15.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交通拥挤 B.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C. 推进节能减排 D.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答案】13. C 14. A 15. D【解析】【1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有指向标,而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东南方向, 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读图例可知,幸福社区和红星便利店同位于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内,因此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五分钟以内。 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不能缓解交通拥堵;不可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也不能够推进节能减排。 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图三要素分别是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16. 【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欧洲和非洲的区域差异与联系课题资料:资料一 区域差异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欧洲是发达国家聚集的地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非洲很多国家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使经济稳步增长,但仍然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资料二 区域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区域存在联系,需同其他区域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2022年欧洲和非洲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图2)、欧洲和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图3)。课题思考:(1)描述欧洲和非洲的纬度位置差异。(2)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方面比较欧洲与非洲的差异。(3)分别归纳欧洲和非洲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判断两大洲在贸易往来中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4)为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请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欧洲:位于中高纬度;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地处北温带和北寒带。非洲:主要位于低纬度;大多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部分处于热带。(2)国内生产总值:欧洲高于非洲;欧洲高,非洲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欧洲高于非洲;欧洲高,非洲低。(3)欧洲: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初级产品。非洲: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是欧洲。(4)加强南南合作;加强南北对话;发展民族经济;经济结构多元化;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经济援助;加强国际间合作和区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平等互利;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解析】【分析】本题以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2022年欧洲和非洲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欧洲和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1可知,欧洲全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北极圈穿过欧洲北部,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寒带,属中高纬度地区。非洲北部和南部分别被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穿过,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小部分位于温带,主要低纬度地区。【小问2详解】读图2可知,欧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要远远高于非洲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小问3详解】读图3可知,欧洲主要出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进口矿产、木材等初级产品,而非洲则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等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的工业制成品,因此欧洲在贸易往来中获利更多,非洲则获利少。【小问4详解】可以加强国际化合作,比如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等;发展地区民族经济,提高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完善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加强经济援助;加强国际间合作和区域合作;加强互联互通、平等互利;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17. 【探究发现】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探究资料: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探究思考:(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答案】(1)第一级阶梯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原、丘陵为主。(2)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降水。(3)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4)农业: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解析】【分析】本题以中国地形为材料,涉及我国地形类型的判读、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我国地形图可知,。第一阶梯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阶梯的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阶梯的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特点对河流的影响是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沛的降水。【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我国大型水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小问4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有利于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18. 【地理研学】研学主题:游三晋·画家乡——感受山西生态环境美如画研学背景:路遍锦绣山河,弘扬三晋文化。某学校开展了以“游三晋·画家乡——感受山西生态环境美如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资料:资料一 走进表里山河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外有大河、内有高山。西部,黄河自北而南奔腾而下;东部,八百里太行,自然风光雄奇壮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游历太行山后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资料二 体会三晋文化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山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资料三 感受生态之美近年来,山西坚定向绿而行,加快打造美丽山西的步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资料四 阅读示意图山西省部分研学地点(包括旅游景点和红色景点)示意图。研学思考:(1)“山西”意为大山之西,古称“河东”。写出其中“山”、“河”的名称。(2)指出材料中“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描述的地理现象。(3)请你从图中推荐一处研学地点,并说明推荐理由。(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两条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答案】(1)“山”:太行山;“河”:黄河。(2)此地曾经是海洋,现在是陆地;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等。(3)推荐:鹤雀楼,理由: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千古名篇《登鹤雀楼》就出自这里等。推荐:长城,理由: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山西省北部的长城属于万里长城的一部分等。(4)个人具体做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纸杯等。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无纸化办公;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保护水源等。【解析】【分析】本题以感受山西生态环境美如画等为材料,设置4道小题,涉及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小问1详解】“山”是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河”:是黄河,使中国的母亲河。小问2详解】“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描述的是太行山曾是海洋,现在却成为高山,是陆地。距离海洋千里之远,地球表面形态是不断运动变化的;造成这种现象是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引起的海陆变迁等。【小问3详解】推荐鹤雀楼。理由:鹤雀楼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鹤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恢复的唐代建筑;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千古名篇《登鹤雀楼》就出自这里等。推荐长城,理由: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万里长城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山西省北部的长城属于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承载着太多山西的历史信息和社会人文信息等。【小问4详解】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个人具体做法: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加大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节约用电;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纸杯,少用塑料袋等。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无纸化办公;植树造林;保持水土;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保护水源等;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践行生态环境友好行为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题包含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 地球形状 B. 地球大小 C. 地球自转 D. 地球公转2. 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 )A. 早5小时 B. 早6小时 C. 晚5小时 D. 晚6小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极地科学考察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表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 中山站 黄河站 昆仑站 泰山站 秦岭站经纬度位置 62°13′S, 58°58′W 69°22′S, 76°23′E 78°55′N, 11°56′E 80°25′S, 77°07′E 73°51′S, 76°58′E 74°56′S, 163°42′E建成时间 1985年2月 1989年2月 2004年7月 2009年1月 2014年2月 2024年2月3. 我国纬度最高的极地科学考察站是( )A. 秦岭站 B. 长城站 C. 泰山站 D. 昆仑站4. 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A. 中山站 B. 黄河站 C. 秦岭站 D. 长城站5. 南极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择在2月前后是因为当地(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暖季黑夜长 D. 暖季白昼长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每年8~9月,很多牧场会举办剪羊毛比赛。下图示意澳大利亚某地的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事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图文材料反映了澳大利亚( )A. 先进的制造业 B. 古老的动植物 C. 粗放的种植业 D. 发达的养羊业7. 剪羊毛比赛期间,正值小麦( )A. 犁地期 B. 播种期 C. 生长期 D. 收割期智能制造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贯穿制造全过程,实现了制造系统全智能化,提高了制造业的质量、效率与核心竞争力。下图示意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首都北京处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的( )A. 环渤海集聚区 B. 长江三角洲集聚区C. 中西部集聚区 D. 珠江三角洲集聚区9. 珠江三角洲集聚区位于我国的(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10. 影响我国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分布的关键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市场需求 C. 人口数量 D. 科学技术中欧班列作为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间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是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往来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下图示意2014年以来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图文材料可反映出中欧班列( )A. 速度越来越快 B. 运费越来越贵C. 运量越来越多 D. 运距越来越长12. 中欧班列对沿线各国的主要影响是( )A 方便人们出行 B. 加强经贸往来C. 保护生态环境 D. 提高旅游收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为中心,市民步行直线距离仅需15分钟即可享受购物、社交、文化、休闲、医疗、健身、教育等多种便民服务。下图示意幸福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育才中学位于荔湾社区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北方向14. 从幸福社区到红星便利店的直线距离步行需要( )A. 5分钟以内 B. 5~10分钟C. 10~15分钟 D. 15分钟以上15.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主要目的是( )A. 缓解交通拥挤 B. 提升居民消费能力C. 推进节能减排 D.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16. 【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欧洲和非洲的区域差异与联系课题资料:资料一 区域差异世界上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欧洲是发达国家聚集的地区,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产业走在世界前列。近年来非洲很多国家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使经济稳步增长,但仍然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资料二 区域联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区域存在联系,需同其他区域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2022年欧洲和非洲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图2)、欧洲和非洲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图3)。课题思考:(1)描述欧洲和非洲的纬度位置差异。(2)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方面比较欧洲与非洲的差异。(3)分别归纳欧洲和非洲的进出口产品特点,判断两大洲在贸易往来中获得利润更多的大洲。(4)为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请提出合理化建议。17. 【探究发现】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探究资料: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探究思考:(1)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2)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3)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4)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影响。18. 【地理研学】研学主题:游三晋·画家乡——感受山西生态环境美如画研学背景:路遍锦绣山河,弘扬三晋文化。某学校开展了以“游三晋·画家乡——感受山西生态环境美如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研学资料:资料一 走进表里山河山西自古就有“表里山河”之称,外有大河、内有高山。西部,黄河自北而南奔腾而下;东部,八百里太行,自然风光雄奇壮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游历太行山后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资料二 体会三晋文化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山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纪念地。资料三 感受生态之美近年来,山西坚定向绿而行,加快打造美丽山西的步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幸福感显著增强。资料四 阅读示意图山西省部分研学地点(包括旅游景点和红色景点)示意图。研学思考:(1)“山西”意为大山之西,古称“河东”。写出其中“山”、“河”名称。(2)指出材料中“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描述的地理现象。(3)请你从图中推荐一处研学地点,并说明推荐理由。(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请列举两条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具体做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试题 (原卷版).docx 2024年山西省中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