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一、选择题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将实现人类首次去月球背面采集样本。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会发光B.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C.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题干说法错误;B.月球上没有氧气,题干说法错误;C.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说法正确。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因摩擦产生高温,返回舱的材料应格外重视( )。A.成本 B.隔热 C.美观【答案】B【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由于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会跟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返回舱的材料要注意隔热,否则返回舱会因高温而烧毁。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国计划在 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基地位置预计在月球南极,因为月球南北两极地区也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期,能解决能源的需求。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科研人员可在极昼时开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 )。A.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B.极昼期间,南北极比其他地区气温高C.极昼期间,环境明亮视线好【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太阳能是月球上重要的能源来源,而极昼期间的光照条件可以确保太阳能装置持续、稳定地产生电力,满足基地的能源需求,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来保留热量,因此其表面温度主要由太阳直射决定。尽管极昼期间有光照,但月球南北极的气温并不会比其他地区更高,虽然极昼期间环境确实明亮,但“视线好"并不是选择月球基地位置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主要原因,更多依赖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科研设备的运行,而不是视线条件。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把月球基地定在月球南极,是建造过程的选址环节,之后的建造顺序正确的是( )。A.设计→建造→验收与评估B.建造→设计→验收与评估C.验收与评估→设计→健造【答案】A【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建造的过程: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评估。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排在第 ( )位的行星。A.2 B.3 C.4【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排在第4位的行星。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右图是我国“神州十八号”宇宙飞船的模拟图。仔细观察图片,我们会发现, “神州十八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的用途是 (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来飞行B.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C.看起来更美观【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神舟十八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其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与美观和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来飞行关系不大。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仰望浩瀚的星空,常常引起我们无尽遐想。在北半球冬季上半夜,有一个星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这个“猎人”是 ( )。A.射手座 B.猎户座 C.飞马座【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在北半球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猎户座的显著特征是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四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夏季,晴朗的夜空中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A.彗星 B.流星 C.银河【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将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B.太阳系→地月系→宇宙C.银河系→太阳系→宇宙【答案】A【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解析】【分析】 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1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深受大家喜欢。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75 年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4.2光年外的恒星——比邻星。可是在这过程中地球发动机出现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阅读上面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B.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光年【解析】【分析】选项A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正确。选项B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错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选项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错误;光年是长度单位。1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马路上出现蚯蚓。从这个现象出发,以下推测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A.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B.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但也喜欢去明亮、干燥的地方C.有的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也有的蚯蚓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答案】A【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缺少空气,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所以A符合题意。1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 )。A.树→蝉→螳螂→黄雀B.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答案】A【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所以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螳→黄雀。1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类从未见过真正的恐龙,那么现在的人类知道不同种类的恐龙长什么样是因为( )。A.科学家结合其他生物的样子创造出来的B.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复原了它的样貌C.科学家通过想象画出来的【答案】B【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复原了它的样貌。1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叶的光合作用的过程除了生成植物所需的养料,同时释放出的气体主要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们把桃树、西瓜、凤仙花按照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一分为二,就是在进行( )。A.交叉分类 B.二歧分类 C.树状分类【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都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是常见的植物分类的方法。我们把桃树、西瓜、凤仙花按照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一分为,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1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下列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是( )。A.蘑菇 B.洋葱 C.蚯蚓【答案】A【知识点】真菌【解析】【分析】微生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们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蘑菇是真菌,属于微生物,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蚯蚓是动物,洋葱是植物,它们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1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右图表是小科调查自己一家人特征的记录表,下列性状中,小科遗传自妈妈的是( )。特征人物部位 小科 爸爸 妈妈头发 直发 直发 卷发大拇指 不能弯 能弯 能弯眼皮 双 单 双A.头发 B.大拇指 C.眼皮【答案】C【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根据图表我们发现,头发和大拇指,小科和妈妈不相同。但小科和妈妈都是双眼皮,所以,眼皮遗传了妈妈。1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今年五一,小科与家人一起来到位于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公园入口处靠刷门票入园。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小科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答案】A【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A.根据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所以才能支持刷脸认证,题干说法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不能支持刷脸认证这一想法;C.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不能支持刷脸认证这一想法。1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经实地考察后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老百姓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沈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 ),现在被称为“工业的血液”。A.煤 B.石油 C.天然气【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了我们现今使用的石油,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把它和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因此称为不可再生能源,也是常规能源。2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开采储油层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但天然气由于密度小,在石油的上方,所以,当从地面使用钻井开采储油层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上方的天然气。2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关于地球家园中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一种化学变化的产物B.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物理变化形成的C.石油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答案】A【知识点】化石燃料;节约能源【解析】【分析】A.煤是远古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题干说法正确;B.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变化形成的,题干说法错误;C.石油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好好珍惜,题干说法错误。2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 )转化而来的。A.光能 B.风能 C.水能【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新能源【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三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2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下列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的是( )。A.菜叶和苹果皮 B.苹果皮和空罐头瓶 C.树叶和玻璃【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家庭垃圾中有约1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菜叶、香蕉皮、苹果皮、树叶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空罐头瓶、玻璃属于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利用,不能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机肥。2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定期休渔 C.海水淡化【答案】C【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2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传说鲁班上山时,不小心被一种边缘有齿的树叶划破了手指,鲁班从而得到启发发明了木工用的( )。A.斧头 B.锯子 C.钳子【答案】B【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在边缘有齿的茅草的启发下,鲁班发明了锯。2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春秋末期《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文中的“机”就是如右图的装置,能将重石射出二百步(约100米)。这是利用了( )原理。A.轮轴 B.斜面 C.杠杆【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了杠杆原理,中间是支点,可绕其转动,前面放重石,相当于阻力点,士兵在后面用力,相当于动力点。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威力巨大,为冷兵器时代最佳的攻城利器。2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小科观察着螺丝钉上的螺纹,如图所示,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拧起来( )。A.越省力 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C.越费力【答案】A【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螺丝钉的螺纹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斜面的坡度越小,拧起来就越省力。故A正确。2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更换轮胎时,修理厂会用到一种叫“十字轮胎扳手”的工具, (如右图)双手握住两侧顺时针打圈便可以轻松将螺母拆卸,这种工具所使用的机械原理是( )。A.轮轴 B.斜面 C.滑轮【答案】A【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根据对简单机械的认识,图中的十字轮胎扳手是轮轴工具,利用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2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电磁起重机中的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它是将( )能转换成( )能的装置。A.电能转换成磁能 B.磁能转换成电能 C.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3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曾多次与围棋世界冠军对决,无败绩,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下列关于发明与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B.现在的发明与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不需要再发展了C.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比如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所以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非选择题3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把下列能量转换和常见的例子用线对应地连起来。动能转换为热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 冬天搓手取暖化学能转换为光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电能转换为声能 点燃蜡烛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洗衣机洗衣服【答案】【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冬天搓手取暖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是把电能转换为声能;点燃蜡烛把化学能转换为光能;洗衣机洗衣服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3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除了赋予我们观赏美丽的能力外,几乎所有的学习工作都需要它的配合,因此保护眼睛尤为重要。(1)同学们对自己眼球的构造了解吗 请将眼球结构名称的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①视神经 ②瞳孔 ③睫状体 ④视网膜 ⑤晶状体(2)人们是如何看到美丽的花的 请将流程图填写完整。 (填字)花反射的光→ →晶状体→ → →脑(3)小科最近患了近视,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这是为什么呢 眼睛近视成因的模拟实验中,透镜和光屏相当于人的眼睛,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光屏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4)实验现象:透镜凸度 ,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 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选填“大” “小”)(5)实验结论:近视是由 造成的。【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③;②;⑤;④;①(2)瞳孔;视网膜;视神经(3)晶状体;视网膜(4)大;小(5)晶状体凸度变大【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 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2) 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当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时,花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的正确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3)本实验中,透镜和纸屏相当于人的眼睛,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视网膜部分。(4)实验现象:透镜凸度变大,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变小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5)实验结论:近视是由晶状体凸度变大造成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睫状肌)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3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地球的运动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让我们跟着小科一起去探究一下吧。(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地球转动到哪个位置,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2024年3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当日,地球运行 位置。 (选填“A” “B” “C” “D”)(5)当我们校园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地球运行到图中 位置。(选填“A” “B” “C” “D”)(6)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椭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西向东转C.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答案】(1)(2)B(3)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4)D(5)C(6)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太阳系【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4)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可知,当地球绕太阳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刻;当地球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5)当校园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这通常发生在冬季至点附近,即地球在其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点。这个位置在图中标记为(6)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这种倾斜导致不同季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角度和时长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季节更替。3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走进科技馆,就像走进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新世界,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发现。周末,小科参观了科技馆,体验了许多有趣的项目,有尖端放电、人体电池、磁场效应、悬空的奥妙等。(1)其中有一个项目是“铁钉搭桥”,如图所示,当你按下“通电”按钮后,就可以用铁钉连接左右两个“桥墩”,搭建“桥面”,按下“断电”按钮,铁钉掉了下来。小科推测:左右两个桥墩相当于两个 。(2)桌面上一辆小车吸引了小科,小车上面放了一块条形磁铁,左侧桌面固定一个了电磁铁,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向右运动,可以判断该电磁铁的右端是( )。A.S极 B.N极 C.无法确定(3)磁悬浮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轨道上,行驶时不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实现悬浮的。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空气浮力 C.空气阻力(4)科技馆里,有一盆利用磁悬浮技术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铁,底座内装有电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盆栽浇水前后,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B.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C.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5)回到家后,小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线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B.利用该装置可以判断磁铁的南北极C.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改变线圈的磁极【答案】(1)磁铁(2)B(3)A(4)C(5)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装置是一个电磁铁,左右两个桥墩相当于两个磁铁。(2)由图可知,磁铁的N极在左,根据同极相斥原理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3)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4)科技馆里,有一盆利用磁悬浮技术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铁,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5)此装置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中存在磁场,利用该装置能够指示南北方向,交换铜片和锌片的位置可以改变磁极方向。1 / 1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一、选择题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将实现人类首次去月球背面采集样本。下列关于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会发光B.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C.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飞船的返回舱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因摩擦产生高温,返回舱的材料应格外重视( )。A.成本 B.隔热 C.美观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国计划在 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基地位置预计在月球南极,因为月球南北两极地区也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期,能解决能源的需求。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科研人员可在极昼时开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 )。A.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B.极昼期间,南北极比其他地区气温高C.极昼期间,环境明亮视线好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把月球基地定在月球南极,是建造过程的选址环节,之后的建造顺序正确的是( )。A.设计→建造→验收与评估B.建造→设计→验收与评估C.验收与评估→设计→健造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2020年4月24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排在第 ( )位的行星。A.2 B.3 C.4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右图是我国“神州十八号”宇宙飞船的模拟图。仔细观察图片,我们会发现, “神州十八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它的用途是 ( )。A.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来飞行B.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C.看起来更美观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仰望浩瀚的星空,常常引起我们无尽遐想。在北半球冬季上半夜,有一个星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这个“猎人”是 ( )。A.射手座 B.猎户座 C.飞马座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夏季,晴朗的夜空中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A.彗星 B.流星 C.银河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将下列天体系统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B.太阳系→地月系→宇宙C.银河系→太阳系→宇宙1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深受大家喜欢。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75 年科学家们发现太阳急速衰老膨胀,短时间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个太阳系都将被太阳所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即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和转向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用2500年的时间奔往新家园——4.2光年外的恒星——比邻星。可是在这过程中地球发动机出现停摆的事件。为了修好发动机,阻止地球坠入木星,全球开始展开饱和式营救,最终获得胜利的故事。阅读上面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B.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1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可是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马路上出现蚯蚓。从这个现象出发,以下推测相对科学合理的是( )。A.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分太多,缺少空气,蚯蚓钻出地面是为了呼吸B.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但也喜欢去明亮、干燥的地方C.有的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也有的蚯蚓喜欢明亮、干燥的环境1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 )。A.树→蝉→螳螂→黄雀B.螳螂→蝉→黄雀C.蝉→螳螂→黄雀1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类从未见过真正的恐龙,那么现在的人类知道不同种类的恐龙长什么样是因为( )。A.科学家结合其他生物的样子创造出来的B.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复原了它的样貌C.科学家通过想象画出来的1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叶的光合作用的过程除了生成植物所需的养料,同时释放出的气体主要是( )。A.二氧化碳 B.氧气 C.一氧化碳1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们把桃树、西瓜、凤仙花按照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一分为二,就是在进行( )。A.交叉分类 B.二歧分类 C.树状分类1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下列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是( )。A.蘑菇 B.洋葱 C.蚯蚓1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右图表是小科调查自己一家人特征的记录表,下列性状中,小科遗传自妈妈的是( )。特征人物部位 小科 爸爸 妈妈头发 直发 直发 卷发大拇指 不能弯 能弯 能弯眼皮 双 单 双A.头发 B.大拇指 C.眼皮1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今年五一,小科与家人一起来到位于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在公园入口处靠刷门票入园。他想,以后完全可以升级为刷脸认证入园。支持小科这一想法的理由是 ( )。A.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B.每个人的体温都是唯一的C.每个人的脸型都是唯一的1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我国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书中读到“高奴县有洧水,可燃”,经实地考察后发现了一种褐色液体,老百姓用它烧火、做饭、点灯和取暖。沈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 ),现在被称为“工业的血液”。A.煤 B.石油 C.天然气2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一般情况下,当从地面使用钻井开采储油层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无法判断2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关于地球家园中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一种化学变化的产物B.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物理变化形成的C.石油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2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三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 )转化而来的。A.光能 B.风能 C.水能2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下列垃圾,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的是( )。A.菜叶和苹果皮 B.苹果皮和空罐头瓶 C.树叶和玻璃2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的是( )。A.合理开采海洋资源 B.定期休渔 C.海水淡化25.(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传说鲁班上山时,不小心被一种边缘有齿的树叶划破了手指,鲁班从而得到启发发明了木工用的( )。A.斧头 B.锯子 C.钳子26.(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春秋末期《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二百步。”文中的“机”就是如右图的装置,能将重石射出二百步(约100米)。这是利用了( )原理。A.轮轴 B.斜面 C.杠杆27.(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小科观察着螺丝钉上的螺纹,如图所示,螺丝钉的螺纹运用的是斜面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紧密,拧起来( )。A.越省力 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C.越费力28.(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更换轮胎时,修理厂会用到一种叫“十字轮胎扳手”的工具, (如右图)双手握住两侧顺时针打圈便可以轻松将螺母拆卸,这种工具所使用的机械原理是( )。A.轮轴 B.斜面 C.滑轮29.(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电磁起重机中的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它是将( )能转换成( )能的装置。A.电能转换成磁能 B.磁能转换成电能 C.电能转换成机械能30.(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曾多次与围棋世界冠军对决,无败绩,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下列关于发明与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B.现在的发明与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不需要再发展了C.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非选择题31.(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把下列能量转换和常见的例子用线对应地连起来。动能转换为热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转换为化学能 冬天搓手取暖化学能转换为光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电能转换为声能 点燃蜡烛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洗衣机洗衣服32.(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眼睛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器官,除了赋予我们观赏美丽的能力外,几乎所有的学习工作都需要它的配合,因此保护眼睛尤为重要。(1)同学们对自己眼球的构造了解吗 请将眼球结构名称的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①视神经 ②瞳孔 ③睫状体 ④视网膜 ⑤晶状体(2)人们是如何看到美丽的花的 请将流程图填写完整。 (填字)花反射的光→ →晶状体→ → →脑(3)小科最近患了近视,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这是为什么呢 眼睛近视成因的模拟实验中,透镜和光屏相当于人的眼睛,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光屏相当于眼睛中的 部分。(4)实验现象:透镜凸度 ,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 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选填“大” “小”)(5)实验结论:近视是由 造成的。33.(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光,地球的运动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呢 让我们跟着小科一起去探究一下吧。(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3)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地球转动到哪个位置,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2024年3月21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当日,地球运行 位置。 (选填“A” “B” “C” “D”)(5)当我们校园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地球运行到图中 位置。(选填“A” “B” “C” “D”)(6)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椭圆形的轨道运动B.保持自西向东转C.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34.(2024六下·市北区期末)走进科技馆,就像走进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新世界,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与发现。周末,小科参观了科技馆,体验了许多有趣的项目,有尖端放电、人体电池、磁场效应、悬空的奥妙等。(1)其中有一个项目是“铁钉搭桥”,如图所示,当你按下“通电”按钮后,就可以用铁钉连接左右两个“桥墩”,搭建“桥面”,按下“断电”按钮,铁钉掉了下来。小科推测:左右两个桥墩相当于两个 。(2)桌面上一辆小车吸引了小科,小车上面放了一块条形磁铁,左侧桌面固定一个了电磁铁,当开关闭合时,小车向右运动,可以判断该电磁铁的右端是( )。A.S极 B.N极 C.无法确定(3)磁悬浮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轨道上,行驶时不需要接触地面,因此只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是利用( )实现悬浮的。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B.空气浮力 C.空气阻力(4)科技馆里,有一盆利用磁悬浮技术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铁,底座内装有电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盆栽浇水前后,受到的磁力大小不变B.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改变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方向C.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5)回到家后,小科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线圈指南针,将它放入盛有食盐水的水槽中(铜片和锌片分别与线圈两端相连后放入食盐水构成了化学电池,铜片为正极,锌片为负极),浮在液面上的线圈就能指示方向了。关于该装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线圈能够指示方向是因为存在地磁场B.利用该装置可以判断磁铁的南北极C.交换铜片和锌片位置不会改变线圈的磁极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自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题干说法错误;B.月球上没有氧气,题干说法错误;C.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步,说法正确。2.【答案】B【知识点】探索宇宙【解析】【分析】由于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会跟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高温,因此返回舱的材料要注意隔热,否则返回舱会因高温而烧毁。3.【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太阳能是月球上重要的能源来源,而极昼期间的光照条件可以确保太阳能装置持续、稳定地产生电力,满足基地的能源需求,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来保留热量,因此其表面温度主要由太阳直射决定。尽管极昼期间有光照,但月球南北极的气温并不会比其他地区更高,虽然极昼期间环境确实明亮,但“视线好"并不是选择月球基地位置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主要原因,更多依赖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科研设备的运行,而不是视线条件。4.【答案】A【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建造的过程:选址一设计一建造一验收评估。5.【答案】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排在第4位的行星。6.【答案】B【知识点】能量的转化;太阳能【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神舟十八号”两侧有两个像翅膀一样的设备,这是太阳能电池板,其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与美观和像飞机的机翼一样用来飞行关系不大。7.【答案】B【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在北半球冬季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威武猎人。猎户座的显著特征是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在四边形内有四颗比较亮的星,斜着排成一排。8.【答案】C【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9.【答案】A【知识点】银河系;太阳系【解析】【分析】 天体间相互吸引和绕转构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10.【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光年【解析】【分析】选项A比邻星是一颗和太阳一样会发光的恒星,正确。选项B太阳衰老膨胀后第一个吞没的是离它最近的行星——地球,错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选项C地球到达比邻星的时间是4.2光年,错误;光年是长度单位。11.【答案】A【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解析】【分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缺少空气,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所以A符合题意。12.【答案】A【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所以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说法,我们可以写出的食物链是:树→蝉→螳螳→黄雀。13.【答案】B【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通过恐龙化石复原了它的样貌。14.【答案】B【知识点】光合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15.【答案】B【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形状、大小、轻重、颜色等特征都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将事物分成两类,每一类下,确定新的标准再将其分为两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种分类方法叫作二歧分类法。二歧分类法是常见的植物分类的方法。我们把桃树、西瓜、凤仙花按照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一分为,就是在进行二歧分类。16.【答案】A【知识点】真菌【解析】【分析】微生物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它们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蘑菇是真菌,属于微生物,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蚯蚓是动物,洋葱是植物,它们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17.【答案】C【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根据图表我们发现,头发和大拇指,小科和妈妈不相同。但小科和妈妈都是双眼皮,所以,眼皮遗传了妈妈。18.【答案】A【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A.根据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相貌都是唯一的,所以才能支持刷脸认证,题干说法正确;B.正常条件下,人的体温基本都是一致的,差异很小,所以每个人的体温并不是唯一的,不能支持刷脸认证这一想法;C.脸型是指人的面部的轮廓,人们把脸型分为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等几种类型,所以每个人的脸型不是唯一的,不能支持刷脸认证这一想法。19.【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描述了我们现今使用的石油,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把它和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因此称为不可再生能源,也是常规能源。20.【答案】B【知识点】化石燃料【解析】【分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资源,也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属于能源。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但天然气由于密度小,在石油的上方,所以,当从地面使用钻井开采储油层时,钻头首先触及的是上方的天然气。21.【答案】A【知识点】化石燃料;节约能源【解析】【分析】A.煤是远古植物被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变化形成的,这种变化是化学变化,题干说法正确;B.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经化学变化形成的,题干说法错误;C.石油可以给我们提供能源,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要合理利用,好好珍惜,题干说法错误。22.【答案】C【知识点】能量的转化;新能源【解析】【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三峡水电站发出的强大电能是由水能转化而来的。23.【答案】A【知识点】垃圾的处理;垃圾分类与回收【解析】【分析】家庭垃圾中有约1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这些垃圾和院子里的枯叶、杂草等能够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用的有机肥料。菜叶、香蕉皮、苹果皮、树叶可以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有机肥;空罐头瓶、玻璃属于可回收物,可以回收利用,不能通过堆积自然分解成为有机肥。24.【答案】C【知识点】海洋资源【解析】【分析】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资源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如:合理开采海洋资源、清理海洋垃圾防止污染、定期休渔等;海水淡化不属于保护海洋资源。25.【答案】B【知识点】仿生技术【解析】【分析】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在边缘有齿的茅草的启发下,鲁班发明了锯。26.【答案】C【知识点】杠杆【解析】【分析】如图所示的装置利用了杠杆原理,中间是支点,可绕其转动,前面放重石,相当于阻力点,士兵在后面用力,相当于动力点。抛石机利用杠杆原理,威力巨大,为冷兵器时代最佳的攻城利器。27.【答案】A【知识点】斜面【解析】【分析】斜面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螺丝钉的螺纹是利用了斜面的原理。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斜面的坡度越小,拧起来就越省力。故A正确。28.【答案】A【知识点】轮轴【解析】【分析】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根据对简单机械的认识,图中的十字轮胎扳手是轮轴工具,利用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29.【答案】A【知识点】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它是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装置。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通电或断电来控制,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30.【答案】C【知识点】科技【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比如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所以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31.【答案】【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冬天搓手取暖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是把电能转换为声能;点燃蜡烛把化学能转换为光能;洗衣机洗衣服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32.【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③;②;⑤;④;①(2)瞳孔;视网膜;视神经(3)晶状体;视网膜(4)大;小(5)晶状体凸度变大【知识点】眼睛【解析】【分析】(1) 眼球的结构是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2) 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当看到一朵美丽的鲜花时,花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的正确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3)本实验中,透镜和纸屏相当于人的眼睛,透镜相当于眼睛中的晶状体部分,纸屏相当于眼睛中的视网膜部分。(4)实验现象:透镜凸度变大,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透镜凸度变小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5)实验结论:近视是由晶状体凸度变大造成的。晶状体的凸度是靠牵引晶状体的肌肉(睫状肌)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33.【答案】(1)(2)B(3)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4)D(5)C(6)C【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地球的公转;太阳系【解析】【分析】(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3)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且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4)读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可知,当地球绕太阳转到D位置时,北半球是春季,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转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刻;当地球转到B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的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5)当校园中旗杆正午的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的时候,这通常发生在冬季至点附近,即地球在其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点。这个位置在图中标记为(6)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这种倾斜导致不同季节太阳光照射到地球上的角度和时长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季节更替。34.【答案】(1)磁铁(2)B(3)A(4)C(5)C【知识点】电磁铁的磁性;能量的转化【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这个装置是一个电磁铁,左右两个桥墩相当于两个磁铁。(2)由图可知,磁铁的N极在左,根据同极相斥原理可知,电磁铁的右端为N极。(3)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磁极间同极相斥的原理实现悬浮的。(4)科技馆里,有一盆利用磁悬浮技术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铁,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给盆栽浇水后,要使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可适当增大电磁铁线圈内的电流。(5)此装置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中存在磁场,利用该装置能够指示南北方向,交换铜片和锌片的位置可以改变磁极方向。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学生版).docx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