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在答题卡上
1.(2024六下·思明期末) 以下物体能将盐、沙子、木屑分离开的是
A.水 B.筛子 C.漏斗 D.勺子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不同的物质,我们选用的方法不同,分离盐、沙子和木屑,我们可以运用溶解的方法,将盐溶解到水中,再进行蒸发,即可分离盐、沙子和木屑。
2.(2024六下·思明期末) 手在烛火周围晃动,感觉温度最高的地方是火焰的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火焰的温度焰心最低,外焰最高,故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各个位置上,感觉各位置空气的温度。我发现:烛火周围空气温度最高的地方是在火焰的外焰。
3.(2024六下·思明期末) 以下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我们闻气味运用扇闻法;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两次;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4.(2024六下·思明期末) 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下列现象与“回南天”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清晨小草上的露珠与此原理一致。
5.(2024六下·思明期末) 用研磨瓶可以把胡椒磨成胡椒粉,下列现象与磨胡椒粉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A.大火煸炒大蒜 B.用超轻黏土做手工
C.铁钉上产生铁锈 D.秋天树叶变黄了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用研磨瓶可以把胡椒磨成胡椒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用超轻黏土做手工也属于物理变化。
6.(2024六下·思明期末) 小明在玩磁铁,他发现以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是
A.金戒指 B.可乐易拉罐 C.一元硬币 D.铜钥匙
【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和含有镍、钴成分的物品,一元硬币(含有镍)能够被磁铁吸引。
7.(2024六下·思明期末) 电的作用很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雷雨天到大树下躲雨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把许多用电器插在一个插座上 D.将电灯关掉后再进行擦拭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 电的作用很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雷雨天到大树下躲雨,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把许多用电器插在一个插座上,都属于不安全用电。选项D符合题意。
8.(2024六下·思明期末)实验课中,老师让小明用音叉证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的是
A.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
B.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
C.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
D.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都能够证明音叉在振动。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由于真空不能传递声音,不能证明。
9.(2024六下·思明期末)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现象与知识,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A.“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的“波光"
B.“珠光宝气一身新,荆钗布裙半世爬”中的“珠光”
C.“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中的“萤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光”
【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选项A中的波光,选项B中的珠光,选项D中的月光,都是反射光,选项C中的荧光属于光源。
10.(2024六下·思明期末)古文“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描述的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现象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 B.小孔成像 C.凿壁借光 D.猴子捞月
【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古文“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猴子捞月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面反射月光形成水中的月亮。
11.(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不属于节能减排做法的是
A.7月炎热的天气把空调温度调低一些
B.以公交、地铁作为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
C.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D.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答案】A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能够节约我们的能源。7月炎热的天气把空调温度调低一些,需要更多的能源,不属于节能减排。以公交、地铁作为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都属于节能减排。
12.(2024六下·思明期末)如图是厦门同安云顶山的风车,它利用的常见新能源是
A.风能 B.太阳能 C.天然气 D.地热能
【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风具有能量,图中的风车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13.(2024六下·思明期末)用酒精灯加热一块等边三角形铁片的P点,在ABCD四个点分别涂上等量的凡士林,凡士林最先融化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 点
【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在P点加热,由于B点离P点最近,所以B点的凡士林最先融化。
14.(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大雨前,生物都会有一些异常反应,如
A.燕子低飞 B.树梢垂下头 C.小狗吐舌头 D.蜜蜂采蜜
【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下雨前,空气中湿度增大,这些细小的水珠粘在飞虫翅膀上,导致它们飞行高度下降,因此燕子为了生存只能通过低飞来捕捉美味可口的食物。
15.(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测量降水量时,通过测量雨量器储水瓶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水等级,这个测量周期为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48 小时
【答案】C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在测量降雨量的时候,通常以24小时为周期,通过测量雨量器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水等级。
16.(2024六下·思明期末)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但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黄河大患正在逐步向好,想要根本解决黄河大患的措施是
A.加高黄河两侧堤坝 B.清除黄河河底的泥沙
C.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D.往黄河中添加泥土
【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想要根本解决黄河大患的措施是要从根源上杜绝水土流失,即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17.(2024六下·思明期末)人们设计的捕鱼网模仿的动物是
A.蜘蛛 B.章鱼 C.鲨鱼 D.鳄鱼
【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 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人们设计的捕鱼网模仿的是蜘蛛捕食时候的结网。
18.(2024六下·思明期末)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美观 B.坚固和耐用 C.颜色 D.价格
【答案】B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 造桥时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载重、形状结构、跨度、美观等,根据不同的要求,再根据各种桥的承载能力的大小,以及跨度进行设计。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坚固和耐用。
19.(2022·苍南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细胞外形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
B.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多种多样
C.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D.细胞没有生命,不会生长
【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不同细胞外形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正确;
B: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多种多样,正确;
C: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正确;
D:细胞没有生命,不会生长,错误;细胞是有生命的,会生长。
20.(2024六下·思明期末)小明把一棵带有叶子和根的芹菜,洗去泥土之后插入放了色素的红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将芹菜的茎横切和纵切,发现茎里面变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红色素通过茎的外皮渗透到了内部
B.茎的里面本身就有红色素
C.根能吸收水分,茎能输送水分
D.叶子光合作用产生了红色素
【答案】C
【知识点】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茎的主要作用是将根吸收的水、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有机物进行输导,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小亮把一棵带有叶子和根的芹菜,洗去泥土之后插入放了色素的红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将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将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说明根能吸收水分,茎能输送水分。
21.(2024六下·思明期末) “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物:蛋糕、面包、巧克力、糖果、牛奶、苹果、香蕉,让同学们大饱口福。小明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擦掉后,作业本上依然留下了透明的痕迹,这说明巧克力中含有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D.矿物质
【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是将食物放在白纸上轻压,看是否留下油渍。小明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擦掉后,作业本上依然留下了透明的痕迹,这说明巧克力中含有脂肪。
22.(2024六下·思明期末)为了减缓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
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分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只要达到不让微生物有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如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体现了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23.(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植物依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是
A.苍耳 B.野葡萄 C.蒲公英 D.椰子
【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风力传播: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或一些细小的种子,乘风飞行。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所以C符合题意。
24.(2024六下·思明期末)右图是红树类植物——秋茄,它可以在海水中生长,能防风消浪,尤其是缓冲海风对海岸边的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树林具有观赏价值,我们要保护它
B.红树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消灭红树林的竞争者和天敌是保护它的最好方法
D.红树林根系很发达,能稳固海岸线
【答案】C
【知识点】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红树林具有造陆、护岸、护堤等功能,并能有效净化海水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如果消灭红树林的竞争者和天敌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属于保护红树林的有效措施。
25.(2024六下·思明期末)如右图所示,小明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这是在模拟
A.食物从食道中通过
B.食物在口腔中被磨碎
C.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
D.食物在小肠内消化
【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反复揉挤“塑料袋中的水、食物和青菜”的实验中里面的食物会碎掉,上述实验模拟是胃在消化食物。
26.(2024五上·武胜期末)人们经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人的反应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眼睛有疾病 C.手臂长 D.手掌大
【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眼疾手快是反应时间短的表现。
27.(2024六下·思明期末)环境变化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也说明动物能适应环境变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动物行为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A.孔雀开屏 B.蜻蜓点水 C.大雁南飞 D.飞蛾扑火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分析选项可知,大雁南飞是适应寒冷季节的一种方式,C是正确的选项。
28.(2023·南湖)快乐、兴奋、紧张等情绪与身体内的化学变化有关。下列活动能够促进兴奋和开心的信息传递,让我们的情绪更健康的是(  )
A.熬夜 B.暴饮暴食 C.久坐 D.适当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熬夜、久坐、暴饮暴食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适当运动能够增强体魄,让我们的情绪更健康。
29.(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能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是
①用消毒柜消毒筷子 ③捂住鼻子打喷嚏②外出戴口罩 ④在人很多的地方用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热水冲洗子病细菌的传播;外出戴口罩、捂住鼻子打喷嚏、 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在人很多的地方用餐会提高致病细菌的传播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
30.(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有经历蛹期的是
①蝴蝶 ②小鸡 ③蜜蜂 ④蚊子 ⑤苍蝇 ⑥金鱼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答案】D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蝗虫、螳螂、蟋蟀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蝴蝶、蚊子、苍蝇、家蚕、蜜蜂、菜粉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二、简答题
31.(2024六下·思明期末)小明同学老家的地板是由一种岩石铺成,通过观察发现:岩石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白色的颗粒有玻璃的光泽;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
(1)这块岩石是由(  )矿物组成的。
A.一种 B.两种 C.多种
(2)这块岩石的硬度 (  )
A.较软 B.软 C.较硬 D.硬
(3)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可能是(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4)这块岩石可能是我们熟悉的   (填写岩石的名称)
【答案】(1)C
(2)D
(3)B
(4)花岗石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磨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
(1)这块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2)这块岩石的硬度是硬。
(3)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可能是石英。
(4)这块岩石可能是我们熟悉的花岗石。
32.(2024六下·思明期末)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会跟着转动,例如水龙头是一种轮轴。
(1)请在下图的括号中写出水龙头的“轮”或“轴”
(2)如图,当水龙头断裂时,使用下列哪样工具拧开水龙头最为合适 (  )
A. B.
C. D.
(3)同学们在挑选工具时候,发现很多工具手握的位置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大   力。这个力对我们生活很重要,例如当我们拧矿泉水瓶盖拧不动时,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你可以怎样做来增大这个力,从而拧开矿泉水瓶
你的方法是:   
【答案】(1)(从左到右)轮;轴
(2)B
(3)增大摩擦力;佩戴橡胶手套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轮轴
【解析】【分析】(1)轮轴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轮与轴的简单机械。半径较大者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使用轮轴时,用力点放在轮上就可以省力,用力点放在轴上就可以省距离。
(2)当水龙头断裂时,我们需要拧动轴,要用到老虎钳。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钳子把、自行车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当我们拧矿泉水瓶盖拧不动时,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橡胶手套来增大摩擦力。
33.(2024六下·思明期末)读以下月相图,完成下列问题。(阴影部分表示亮面)
(1)写出图A、图D月相的名称
图A的月相是:   ; 图D的月相是:   ;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约为   天,这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3)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可能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4)小明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以下不能观察到的是
A.环形山 B.月海 C.高地 D.月湖
【答案】(1)上弦月;下弦月
(2)30
(3)B
(4)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A是上弦月;B是满月,C是娥眉月,D是下弦月。
(3)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是由缺变圆,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图A是下半月的月相;图B是上半月的月相。
(3)中秋节是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可能是图中的B。
(4)月球上有环形山,有月海盆地和月湖,没有高地。
34.(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生命教育”主题周的观影活动中,科科从《人体的奥秘:心脏篇》中了解了许多关于心脏的奥秘。科科和聪聪测了运动前的心跳次数,在做相同强度的运动后又做了相同测量。
  心跳次数 恢复时间
科科 运动前 90 5 分钟
运动后 120
聪聪 运动前 80 2分钟
运动后 102
(1)比较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和恢复时间,推断出平时经常运动的是   (人名),你的理由是   。
(2)举出保护心脏的两条具体措施
①   ②   
【答案】(1)聪聪;因为经常运动,心脏输送血液能力强,运动恢复时间短。
(2)保证睡眠休息时间;开展适当的身体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要明确不同人体器官的内容和作用,要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比较科科和聪聪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和恢复时间,可以推断出平时经常运动的是聪聪,这是因为经常运动的人心肺功能强,血液和氧气供应能力强,恢复时间短。
(2)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肺功能,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首先要给自己减轻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做些有氧运动,避免抽烟喝喝酒,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35.(2024六下·思明期末)杂交水稻指的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距,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
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杂交水稻被认为是解决整个世界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请根据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一样,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这是因为   ;(填“遗传”或“变异”)但是杂交水稻的亩产比普通水稻高很多,这是因为   (填“遗传”或“变异”)。
(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3)水稻田里还生活着一些动物,例如蝗虫,它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三对足长在   。
(4)遗传和变异使生物具有多样性,下列植物中,亲代和后代之间出现了变异现象的是(  )
A.幼叶为灰褐色的苏铁丛中出现幼叶呈锈红色的苏铁
B.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
C.亲代苔藓和后代苔藓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都不开花
D.桑树亲代和子代叶片形状相同,叶边缘为锯齿状
【答案】(1)遗传;变异
(2)袁隆平
(3)昆虫
(4)A
【知识点】昆虫;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一样,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这是因为遗传;但是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比普通水稻高很多,这是因为变异。
(2)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4)幼叶为灰褐色的苏铁丛中出现幼叶呈锈红色的苏铁,属于变异现象;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属于遗传现象;亲代苔藓和后代苔藓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都不开花,属于遗传现象;桑树亲代和子代叶片形状相同,叶边缘为锯齿状属于遗传现象。
三、探究实践题
36.(2024六下·思明期末)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想开展与海水相关的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同学们想探究海水的导电性,身边有LED灯泡、电池和导线若干。如图所示,已有一条导线连接了LED灯泡的一端和海水,请用线表示导线,完成电路设计。
(2)检测发现,把海水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说明海水是 (  )
A.导体 B.绝缘体
(3)为了探究海水中的盐浓度是否会影响导电能力,小明另外找来了两杯纯净水。
在A 中加入100毫升冷水,B中加入   毫升   (填“冷水”或“热水”)
(4) 在A中加入6克食盐并搅拌,在B中加入 (  )
A.6克食盐 B.18克食盐
(5) 等待食盐全部溶解后,将两杯盐水分别接入电路中,发现灯泡的亮度情况是(  )
A.两杯都不亮 B.两杯的亮度相同
C.A 比B的亮度高 D.B比A的亮度高
(6)同学们继续往A中加盐,发现盐的溶解情况如下表
累积加入盐的量 6克 12 克 18克 24克 30克 36 克 42克
是否完全溶解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通过记录表发现,100毫升水大约最多可溶解   克盐。如果把盐换成糖,你觉得实验的结果会   (填“一样”或“不一样” )。
【答案】(1)
(2)A
(3)100;热水
(4)A
(5)D
(6)36;不一样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要想探究海水是否有导电性,需要将电池、LED灯泡和海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看LED灯泡是否发光。
(2)导体能够导电,检测发现,把海水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说明海水是导体。
(3)要研究海水浓度是否会影响导电性,需要改变的是水的浓度,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改变水的温度。在A中加入100毫升冷水,B中加入100毫升的热水。
(4)在A中加入6克食盐并搅拌,在B中加入同样量的盐。
(5) 等待食盐全部溶解后,将两杯盐水分别接入电路中,发现灯泡的亮度情况是B比A的亮度高。
(6)通过记录表发现,100毫升水大约最多可溶解36克盐。如果把盐换成糖,你觉得实验的结果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
37.(2024六下·思明期末)周末小明和家人去游玩,小明看到一种动物,外表看起来像没有壳的蜗牛。爸爸告诉小明这是蛞蝓(kuò yú),俗称鼻涕虫,它食性复杂且食量较大,常吃一些植物的花、叶、根等,蛙类、蜥蜴、鸟类是蛞蝓的主要天敌。下图是该地区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蛞蝓的共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含有蛞蝓的一条食物链:   。
(3)小明为探究“蛞蝓喜欢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和同学们进行了实验。他们找来了一个长方形不透明盒子,盒子内放入等量的湿土,然后把长方形盒子分成两半,一半盖上玻璃板,另一半盖上不透光的黑纸板,随后将 10 只健康的蛞蝓放在盒子中间区域,5分钟后观察记录并重复实验3次。以下是所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明亮端的蛞蝓数量 (只) 黑暗端的蛞蝓数量(只) 中间区域的蛞蝓数量 (只)
1 1 8 1
2 0 10 0
3 0 9 1
①从实验记录中,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蛞蝓喜欢生活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②)小明和同学们重复实验3次的目的是:   。
【答案】(1)3
(2)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
(3)黑暗;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图中存在3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青蛙→蛇→猫头鹰。
(2)含有蛞蝓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青蛙→蛇→猫头鹰。
(3)通过实验记录可知,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小明和同学们重复实验3次是为了防止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 / 1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在答题卡上
1.(2024六下·思明期末) 以下物体能将盐、沙子、木屑分离开的是
A.水 B.筛子 C.漏斗 D.勺子
2.(2024六下·思明期末) 手在烛火周围晃动,感觉温度最高的地方是火焰的
A.上方 B.下方 C.左边 D.右边
3.(2024六下·思明期末) 以下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A.
B.
C.
D.
4.(2024六下·思明期末) 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下列现象与“回南天”原理一致的是
A.
B.
C.
D.
5.(2024六下·思明期末) 用研磨瓶可以把胡椒磨成胡椒粉,下列现象与磨胡椒粉属于同一类变化的是
A.大火煸炒大蒜 B.用超轻黏土做手工
C.铁钉上产生铁锈 D.秋天树叶变黄了
6.(2024六下·思明期末) 小明在玩磁铁,他发现以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是
A.金戒指 B.可乐易拉罐 C.一元硬币 D.铜钥匙
7.(2024六下·思明期末) 电的作用很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雷雨天到大树下躲雨 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
C.把许多用电器插在一个插座上 D.将电灯关掉后再进行擦拭
8.(2024六下·思明期末)实验课中,老师让小明用音叉证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下列做法不能证明的是
A.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
B.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
C.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
D.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
9.(2024六下·思明期末)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现象与知识,以下属于“光源”的是
A.“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中的“波光"
B.“珠光宝气一身新,荆钗布裙半世爬”中的“珠光”
C.“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中的“萤光”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月光”
10.(2024六下·思明期末)古文“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描述的是一种光学现象。下列现象与上述原理相同的是
A.手影游戏 B.小孔成像 C.凿壁借光 D.猴子捞月
11.(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不属于节能减排做法的是
A.7月炎热的天气把空调温度调低一些
B.以公交、地铁作为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
C.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D.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12.(2024六下·思明期末)如图是厦门同安云顶山的风车,它利用的常见新能源是
A.风能 B.太阳能 C.天然气 D.地热能
13.(2024六下·思明期末)用酒精灯加热一块等边三角形铁片的P点,在ABCD四个点分别涂上等量的凡士林,凡士林最先融化的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D 点
14.(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大雨前,生物都会有一些异常反应,如
A.燕子低飞 B.树梢垂下头 C.小狗吐舌头 D.蜜蜂采蜜
15.(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测量降水量时,通过测量雨量器储水瓶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水等级,这个测量周期为
A.12小时 B.18小时 C.24小时 D.48 小时
16.(2024六下·思明期末)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但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黄河大患正在逐步向好,想要根本解决黄河大患的措施是
A.加高黄河两侧堤坝 B.清除黄河河底的泥沙
C.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D.往黄河中添加泥土
17.(2024六下·思明期末)人们设计的捕鱼网模仿的动物是
A.蜘蛛 B.章鱼 C.鲨鱼 D.鳄鱼
18.(2024六下·思明期末)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美观 B.坚固和耐用 C.颜色 D.价格
19.(2022·苍南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细胞外形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
B.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多种多样
C.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D.细胞没有生命,不会生长
20.(2024六下·思明期末)小明把一棵带有叶子和根的芹菜,洗去泥土之后插入放了色素的红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将芹菜的茎横切和纵切,发现茎里面变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红色素通过茎的外皮渗透到了内部
B.茎的里面本身就有红色素
C.根能吸收水分,茎能输送水分
D.叶子光合作用产生了红色素
21.(2024六下·思明期末) “六一”儿童节,学校为同学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物:蛋糕、面包、巧克力、糖果、牛奶、苹果、香蕉,让同学们大饱口福。小明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擦掉后,作业本上依然留下了透明的痕迹,这说明巧克力中含有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D.矿物质
22.(2024六下·思明期末)为了减缓饭菜等食物变质的速度,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说明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
A.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B.生长需要营养
C.无法在有食用盐的环境生长 D.生长需要水分
23.(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植物依靠风力传播种子的是
A.苍耳 B.野葡萄 C.蒲公英 D.椰子
24.(2024六下·思明期末)右图是红树类植物——秋茄,它可以在海水中生长,能防风消浪,尤其是缓冲海风对海岸边的破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红树林具有观赏价值,我们要保护它
B.红树林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消灭红树林的竞争者和天敌是保护它的最好方法
D.红树林根系很发达,能稳固海岸线
25.(2024六下·思明期末)如右图所示,小明反复挤揉装着水、馒头、青菜的塑料袋,这是在模拟
A.食物从食道中通过
B.食物在口腔中被磨碎
C.食物在胃中被混合、磨碎,并初步消化
D.食物在小肠内消化
26.(2024五上·武胜期末)人们经常用”眼疾手快”形容人的反应快,这主要是因为这个人(  )。
A.反应时间短 B.眼睛有疾病 C.手臂长 D.手掌大
27.(2024六下·思明期末)环境变化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发生变化,也说明动物能适应环境变化。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动物行为适应环境变化的是
A.孔雀开屏 B.蜻蜓点水 C.大雁南飞 D.飞蛾扑火
28.(2023·南湖)快乐、兴奋、紧张等情绪与身体内的化学变化有关。下列活动能够促进兴奋和开心的信息传递,让我们的情绪更健康的是(  )
A.熬夜 B.暴饮暴食 C.久坐 D.适当运动
29.(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能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是
①用消毒柜消毒筷子 ③捂住鼻子打喷嚏②外出戴口罩 ④在人很多的地方用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0.(2024六下·思明期末)下列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有经历蛹期的是
①蝴蝶 ②小鸡 ③蜜蜂 ④蚊子 ⑤苍蝇 ⑥金鱼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④⑤
二、简答题
31.(2024六下·思明期末)小明同学老家的地板是由一种岩石铺成,通过观察发现:岩石呈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组成;白色的颗粒有玻璃的光泽;颗粒大小不均匀,颗粒比较粗;用小刀不能刻画出痕迹。
(1)这块岩石是由(  )矿物组成的。
A.一种 B.两种 C.多种
(2)这块岩石的硬度 (  )
A.较软 B.软 C.较硬 D.硬
(3)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可能是(  )
A.长石 B.石英 C.云母
(4)这块岩石可能是我们熟悉的   (填写岩石的名称)
32.(2024六下·思明期末)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轮转动时,轴也会跟着转动,例如水龙头是一种轮轴。
(1)请在下图的括号中写出水龙头的“轮”或“轴”
(2)如图,当水龙头断裂时,使用下列哪样工具拧开水龙头最为合适 (  )
A. B.
C. D.
(3)同学们在挑选工具时候,发现很多工具手握的位置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大   力。这个力对我们生活很重要,例如当我们拧矿泉水瓶盖拧不动时,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你可以怎样做来增大这个力,从而拧开矿泉水瓶
你的方法是:   
33.(2024六下·思明期末)读以下月相图,完成下列问题。(阴影部分表示亮面)
(1)写出图A、图D月相的名称
图A的月相是:   ; 图D的月相是:   ;
(2)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着地球转一圈的时间约为   天,这也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3)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可能是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
(4)小明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以下不能观察到的是
A.环形山 B.月海 C.高地 D.月湖
34.(2024六下·思明期末)在“生命教育”主题周的观影活动中,科科从《人体的奥秘:心脏篇》中了解了许多关于心脏的奥秘。科科和聪聪测了运动前的心跳次数,在做相同强度的运动后又做了相同测量。
  心跳次数 恢复时间
科科 运动前 90 5 分钟
运动后 120
聪聪 运动前 80 2分钟
运动后 102
(1)比较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和恢复时间,推断出平时经常运动的是   (人名),你的理由是   。
(2)举出保护心脏的两条具体措施
①   ②   
35.(2024六下·思明期末)杂交水稻指的是,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距,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
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杂交水稻被认为是解决整个世界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请根据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一样,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这是因为   ;(填“遗传”或“变异”)但是杂交水稻的亩产比普通水稻高很多,这是因为   (填“遗传”或“变异”)。
(2)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3)水稻田里还生活着一些动物,例如蝗虫,它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三对足长在   。
(4)遗传和变异使生物具有多样性,下列植物中,亲代和后代之间出现了变异现象的是(  )
A.幼叶为灰褐色的苏铁丛中出现幼叶呈锈红色的苏铁
B.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
C.亲代苔藓和后代苔藓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都不开花
D.桑树亲代和子代叶片形状相同,叶边缘为锯齿状
三、探究实践题
36.(2024六下·思明期末)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想开展与海水相关的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同学们想探究海水的导电性,身边有LED灯泡、电池和导线若干。如图所示,已有一条导线连接了LED灯泡的一端和海水,请用线表示导线,完成电路设计。
(2)检测发现,把海水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说明海水是 (  )
A.导体 B.绝缘体
(3)为了探究海水中的盐浓度是否会影响导电能力,小明另外找来了两杯纯净水。
在A 中加入100毫升冷水,B中加入   毫升   (填“冷水”或“热水”)
(4) 在A中加入6克食盐并搅拌,在B中加入 (  )
A.6克食盐 B.18克食盐
(5) 等待食盐全部溶解后,将两杯盐水分别接入电路中,发现灯泡的亮度情况是(  )
A.两杯都不亮 B.两杯的亮度相同
C.A 比B的亮度高 D.B比A的亮度高
(6)同学们继续往A中加盐,发现盐的溶解情况如下表
累积加入盐的量 6克 12 克 18克 24克 30克 36 克 42克
是否完全溶解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通过记录表发现,100毫升水大约最多可溶解   克盐。如果把盐换成糖,你觉得实验的结果会   (填“一样”或“不一样” )。
37.(2024六下·思明期末)周末小明和家人去游玩,小明看到一种动物,外表看起来像没有壳的蜗牛。爸爸告诉小明这是蛞蝓(kuò yú),俗称鼻涕虫,它食性复杂且食量较大,常吃一些植物的花、叶、根等,蛙类、蜥蜴、鸟类是蛞蝓的主要天敌。下图是该地区的部分食物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蛞蝓的共有   条食物链。
(2)请写出含有蛞蝓的一条食物链:   。
(3)小明为探究“蛞蝓喜欢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和同学们进行了实验。他们找来了一个长方形不透明盒子,盒子内放入等量的湿土,然后把长方形盒子分成两半,一半盖上玻璃板,另一半盖上不透光的黑纸板,随后将 10 只健康的蛞蝓放在盒子中间区域,5分钟后观察记录并重复实验3次。以下是所得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明亮端的蛞蝓数量 (只) 黑暗端的蛞蝓数量(只) 中间区域的蛞蝓数量 (只)
1 1 8 1
2 0 10 0
3 0 9 1
①从实验记录中,得到的实验结论是:蛞蝓喜欢生活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
②)小明和同学们重复实验3次的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不同的物质,我们选用的方法不同,分离盐、沙子和木屑,我们可以运用溶解的方法,将盐溶解到水中,再进行蒸发,即可分离盐、沙子和木屑。
2.【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蜡烛燃烧火焰的温度焰心最低,外焰最高,故把手放在烛火周围的各个位置上,感觉各位置空气的温度。我发现:烛火周围空气温度最高的地方是在火焰的外焰。
3.【答案】B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我们闻气味运用扇闻法;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温度计不能接触烧杯底部;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两次;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4.【答案】B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每逢春季,厦门时常出现“回南天”,即墙壁瓷砖、地面、玻璃出现“流汗”现象,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清晨小草上的露珠与此原理一致。
5.【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 用研磨瓶可以把胡椒磨成胡椒粉,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用超轻黏土做手工也属于物理变化。
6.【答案】C
【知识点】磁力的作用方式
【解析】【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磁铁能吸引铁质物品和含有镍、钴成分的物品,一元硬币(含有镍)能够被磁铁吸引。
7.【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
【解析】【分析】 电的作用很广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因此我们要注意安全用电。雷雨天到大树下躲雨,在高压线下放风筝,把许多用电器插在一个插座上,都属于不安全用电。选项D符合题意。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后,把音叉插入水中,敲击音叉后,用挂在线上的小球靠在音叉上,敲击音叉后,用手贴在音叉上感受,都能够证明音叉在振动。在抽掉空气的玻璃罩中敲击音叉,由于真空不能传递声音,不能证明。
9.【答案】C
【知识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选项A中的波光,选项B中的珠光,选项D中的月光,都是反射光,选项C中的荧光属于光源。
10.【答案】D
【知识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古文“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矣”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猴子捞月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水面反射月光形成水中的月亮。
11.【答案】A
【知识点】节约能源
【解析】【分析】节能减排,绿色出行,能够节约我们的能源。7月炎热的天气把空调温度调低一些,需要更多的能源,不属于节能减排。以公交、地铁作为主要的出行交通工具,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都属于节能减排。
12.【答案】A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风具有能量,图中的风车能够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13.【答案】B
【知识点】热传递
【解析】【分析】热会向四面八方传递,在P点加热,由于B点离P点最近,所以B点的凡士林最先融化。
14.【答案】A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动物的行为
【解析】【分析】下雨前,空气中湿度增大,这些细小的水珠粘在飞虫翅膀上,导致它们飞行高度下降,因此燕子为了生存只能通过低飞来捕捉美味可口的食物。
15.【答案】C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 降水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在测量降雨量的时候,通常以24小时为周期,通过测量雨量器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水等级。
16.【答案】C
【知识点】植被对侵蚀的影响
【解析】【分析】想要根本解决黄河大患的措施是要从根源上杜绝水土流失,即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17.【答案】A
【知识点】仿生技术
【解析】【分析】 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 人们设计的捕鱼网模仿的是蜘蛛捕食时候的结网。
18.【答案】B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 造桥时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载重、形状结构、跨度、美观等,根据不同的要求,再根据各种桥的承载能力的大小,以及跨度进行设计。工程师在设计桥梁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坚固和耐用。
19.【答案】D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A:不同细胞外形各异,功能也各不相同,正确;
B: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生物细胞多种多样,正确;
C: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正确;
D:细胞没有生命,不会生长,错误;细胞是有生命的,会生长。
20.【答案】C
【知识点】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茎的主要作用是将根吸收的水、无机盐,以及叶制造的有机物进行输导,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小亮把一棵带有叶子和根的芹菜,洗去泥土之后插入放了色素的红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将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将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说明根能吸收水分,茎能输送水分。
21.【答案】B
【知识点】脂肪的检验;食物中的营养
【解析】【分析】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脂肪,是将食物放在白纸上轻压,看是否留下油渍。小明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不小心把一小块巧克力掉在作业本上,擦掉后,作业本上依然留下了透明的痕迹,这说明巧克力中含有脂肪。
2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生长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食物的腐烂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因此储存食物时,只要达到不让微生物有生长的环境就可以了,如人们会采用“高温加热”或”冰箱冷藏”两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体现了引发食物变质的微生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
23.【答案】C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果实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关。风力传播: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或一些细小的种子,乘风飞行。风力传播:蒲公英、蓟、槭树,所以C符合题意。
24.【答案】C
【知识点】根;生物多样性
【解析】【分析】 红树林具有造陆、护岸、护堤等功能,并能有效净化海水的作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保护它,如果消灭红树林的竞争者和天敌会破坏生态平衡,不属于保护红树林的有效措施。
25.【答案】C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 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反复揉挤“塑料袋中的水、食物和青菜”的实验中里面的食物会碎掉,上述实验模拟是胃在消化食物。
26.【答案】A
【知识点】测试反应快慢;神经系统
【解析】【分析】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眼疾手快是反应时间短的表现。
27.【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行为;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分析选项可知,大雁南飞是适应寒冷季节的一种方式,C是正确的选项。
28.【答案】D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熬夜、久坐、暴饮暴食都会伤害我们的身体,适当运动能够增强体魄,让我们的情绪更健康。
29.【答案】C
【知识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热水冲洗子病细菌的传播;外出戴口罩、捂住鼻子打喷嚏、 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在人很多的地方用餐会提高致病细菌的传播作用。选项C符合题意。
30.【答案】D
【知识点】昆虫;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 蝗虫、螳螂、蟋蟀的一生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不完全变态。蝴蝶、蚊子、苍蝇、家蚕、蜜蜂、菜粉蝶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且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的差别,这种方式叫做完全变态发育。
31.【答案】(1)C
(2)D
(3)B
(4)花岗石
【知识点】矿物的外观;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组成
【解析】【分析】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花岗岩有美丽的花纹,不易风化,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其硬度高、耐磨损,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的,组成花岗岩的黑色颗粒是云母,白色颗粒是石英,肉红色颗粒是长石。
(1)这块岩石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
(2)这块岩石的硬度是硬。
(3)有玻璃光泽的白色颗粒可能是石英。
(4)这块岩石可能是我们熟悉的花岗石。
32.【答案】(1)(从左到右)轮;轴
(2)B
(3)增大摩擦力;佩戴橡胶手套
【知识点】摩擦力;摩擦力的应用;轮轴
【解析】【分析】(1)轮轴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轮与轴的简单机械。半径较大者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使用轮轴时,用力点放在轮上就可以省力,用力点放在轴上就可以省距离。
(2)当水龙头断裂时,我们需要拧动轴,要用到老虎钳。
(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钳子把、自行车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当我们拧矿泉水瓶盖拧不动时,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橡胶手套来增大摩擦力。
33.【答案】(1)上弦月;下弦月
(2)30
(3)B
(4)C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月球的特征;月相
【解析】【分析】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A是上弦月;B是满月,C是娥眉月,D是下弦月。
(3)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是一个月,农历上半月,月相变化是由缺变圆,农历下半月,月相变化是由圆变缺,图A是下半月的月相;图B是上半月的月相。
(3)中秋节是每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出现的月相可能是图中的B。
(4)月球上有环形山,有月海盆地和月湖,没有高地。
34.【答案】(1)聪聪;因为经常运动,心脏输送血液能力强,运动恢复时间短。
(2)保证睡眠休息时间;开展适当的身体锻炼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心脏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解析】【分析】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既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又不能独立的完成各自的功能,例如人在运动时,需要呼吸、循环、排泄等器官系统的相互配合、协调活动。要明确不同人体器官的内容和作用,要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1)比较科科和聪聪运动前后的心跳变化和恢复时间,可以推断出平时经常运动的是聪聪,这是因为经常运动的人心肺功能强,血液和氧气供应能力强,恢复时间短。
(2)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肺功能,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十分有利,首先要给自己减轻压力,保持愉悦的心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多做些有氧运动,避免抽烟喝喝酒,注意营养均衡,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35.【答案】(1)遗传;变异
(2)袁隆平
(3)昆虫
(4)A
【知识点】昆虫;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杂交水稻与普通水稻一样,都有水稻特有的味道,这是因为遗传;但是杂交水稻的亩产量比普通水稻高很多,这是因为变异。
(2)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像蚂蚁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
(4)幼叶为灰褐色的苏铁丛中出现幼叶呈锈红色的苏铁,属于变异现象;香樟树亲代和后代的叶子都具有特殊的气味,属于遗传现象;亲代苔藓和后代苔藓都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都不开花,属于遗传现象;桑树亲代和子代叶片形状相同,叶边缘为锯齿状属于遗传现象。
36.【答案】(1)
(2)A
(3)100;热水
(4)A
(5)D
(6)36;不一样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点亮小灯泡;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1)要想探究海水是否有导电性,需要将电池、LED灯泡和海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看LED灯泡是否发光。
(2)导体能够导电,检测发现,把海水接入电路中,灯泡亮了,说明海水是导体。
(3)要研究海水浓度是否会影响导电性,需要改变的是水的浓度,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改变水的温度。在A中加入100毫升冷水,B中加入100毫升的热水。
(4)在A中加入6克食盐并搅拌,在B中加入同样量的盐。
(5) 等待食盐全部溶解后,将两杯盐水分别接入电路中,发现灯泡的亮度情况是B比A的亮度高。
(6)通过记录表发现,100毫升水大约最多可溶解36克盐。如果把盐换成糖,你觉得实验的结果会不一样。因为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一样。
37.【答案】(1)3
(2)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
(3)黑暗;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知识点】食物链、食物网;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1)食物链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图中存在3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青蛙→蛇→猫头鹰。
(2)含有蛞蝓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蛞蝓→蜥蜴→蛇→猫头鹰;绿色植物→蛞蝓→青蛙→蛇→猫头鹰。
(3)通过实验记录可知,蛞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小明和同学们重复实验3次是为了防止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