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新乡期末)近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其中有一类是把桥面吊起来的大桥,如   和斜拉桥。
2.(2024五下·新乡期末)十分方便携带并且能帮助我们看清楚细小的物体或物体细节的常用观察工具是   。
3.(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太阳系中,   都围绕着行星转,而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4.(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球内部是由   、地幔和   三部分构成的。
二、选择题。
5.(2024五下·新乡期末)某兴趣小组搭建了一座小桥,要想增加小桥的承重能力,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改变形状 B.增加厚度 C.增加围栏
6.(2024五下·新乡期末)探探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不同形状的结构,下列三种形状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7.(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观察到物像在右下方,要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该移动的方向是 (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8.(2024五下·新乡期末)下列生物用肉眼完全看不见的是 (  )
A.水螅 B.水绵 C.衣藻
9.(2024五下·新乡期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10.(2024五下·新乡期末)制作酸奶时,使用的微生物是 (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
11.(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震时,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减少伤亡,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
A.靠墙角蹲下,用双手保护头和颈
B.蹲在结实的桌子下,紧紧握住桌脚
C.乘坐电梯,快速奔向空旷地带
12.(2024五下·新乡期末)明明、亮亮和妙妙三人报名参加夏令营,亮亮去了上海,妙妙去了拉萨,明明去了洛阳,他们三人约好看日出,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亮亮 B.妙妙 C.明明
13.(2024五下·新乡期末)如图,一年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甲与丙之间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代表的是冬季 B.乙仅可代表春季 C.丙代表的是夏季
14.(2024五下·新乡期末)下列三个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  )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用“ ”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5.(2024五下·新乡期末)建造石拱桥时,受材料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 (  )
16.(2024五下·新乡期末)用两张 A4 纸分别做成平板桥和拱桥的桥面,两座桥的承重能力一样。 (  )
17.(2024五下·新乡期末)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  )
18.(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使用低倍镜观察到的多。 (  )
19.(2024五下·新乡期末)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相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 (  )
20.(2024五下·新乡期末)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分布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
21.(2024五下·新乡期末)病毒是目前人类了解到的最微小的个体,可以独立生活。 (  )
22.(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 (  )
23.(2024五下·新乡期末)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远日点)。 (  )
24.(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球围绕着地轴自东向西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
四、连线题。
25.(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要使用显微镜,请你将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操作与所属操作名称进行连线。
安装目镜和物镜 取镜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 对光
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 观察
调整反光镜 收镜
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放片
用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安放
26.(2024五下·新乡期末)将下列生物与其种类进行连线。
蘑菇 细菌
乳酸菌
痢疾杆菌 真菌
木耳
酵母菌 病毒
乙肝病毒
五、简答题。
27.(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发霉是由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根据它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来防止食物发霉 (方法至少答出两种)
六、实验探究题。
28.(2024五下·新乡期末)探探为了探究“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蜡烛模拟的是   ,用地球仪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蜡烛转动。
(2)当地球仪位于图中4的位置时,北半球处于   (填“春”“夏”“秋”或“冬”)季,影长最   (填“短”或“长”)。
(3)当地球仪位于图中1的位置时,光   (填“直射”或“斜射”)赤道,此时我国的节气是   。
29.(2024五下·新乡期末)假期,妙妙和家人到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游玩,在那里看到了火山群,她想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于是进行了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妙妙先把土豆泥在铁盒中堆成小山,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把番茄酱倒进小洞,并用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盒底部并观察现象。
(1)实验中代表岩浆的是   (填“土豆泥”“番茄酱”或“酒精灯”)。
(2)下列是妙妙观察到的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现象,请将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③→   →   →   。
①塞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起,出现裂缝
②番茄酱溢出来了
③土豆泥纹丝不动
④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处泡泡
(3)通过模拟实验并查找相关资料,妙妙得出了以下结论:岩石圈下面积聚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   (填“变大”或“变小”),或者地壳某处   (填“变厚”或“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4)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火山喷发对人类不只有危害,也有好处,请你列举出一条火山喷发的好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悬索桥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近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其中有一类是把桥面吊起来的大桥,如悬索桥和斜拉桥。
故答案为:悬索桥。
2.【答案】放大镜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可以把物体放大,显现用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之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十分方便携带并且能帮助我们看清楚细小的物体或物体细节的常用观察工具是放大镜。
故答案为:放大镜。
3.【答案】卫星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作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作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作卫星。在太阳系中,卫星都围绕着行星转,而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故答案为:卫星。
4.【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
故答案为:地核;地壳。
5.【答案】C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形状三种,搭建一座小桥,要想增加小桥的承重能力,增加围栏是不可行的,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不同形状框架的承重与抗震能力不同,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三角形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不稳定,易变形。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不同形状的结构,三角形是三种形状结构中最稳定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观察到物像在右下方,要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该移动的方向是右下方,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噬菌体、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池塘中繁殖着各种类群的水生生物。池塘水有机物较多,适于微小生物比如藻类植物、细菌生存,草履虫、硅藻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衣藻是用肉眼完全看不见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制作酸奶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要具备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意识,学会自救自护,多学习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可有有效的减轻灾害发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遭遇地震时先躲避,蹲桌下,找机会,跑到空旷地带,不能乘坐电梯,选项C方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有所不同,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日出时刻要早出西边,所以亮亮去了东边的上海是最先看到日出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及地轴的倾斜,导致地球上的四季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一年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甲与丙之间变化,乙可以代表春季和秋季,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选项中三个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火星,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5.【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建造石拱桥时,受材料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答案】错误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用两张 A4 纸分别做成平板桥和拱桥的桥面,拱形桥要比平板桥承重能力大,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8.【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9.【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同类型的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植物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格子,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各不相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0.【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细菌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大约10亿个细菌才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分布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1.【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病毒的个体及其微小,图中光学仪器中都不能看清病毒形态结构,需要放大倍数到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病毒不可以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地震的成因是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远日点,而1月初,地球则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近日点。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4.【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5.【答案】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要使用显微镜,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操作与所属操作名称:安放:安装目镜和物镜;放片: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取镜: 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收镜: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对光:调整反光镜;观察:用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故答案为:
26.【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噬菌体、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细菌:痢疾杆菌;真菌:蘑菇,木耳,乳酸菌,酵母菌;病毒:乙肝。
故答案为:
27.【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等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由于物品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要防止物品发霉,就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通风、保持干燥等。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高温杀菌的方法有效防止物品发霉。
故答案为: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高温杀菌。
28.【答案】(1)太阳;逆时针
(2)夏;长
(3)斜射;春分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公转,使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使得气温也会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1)在探究“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蜡烛模拟的是太阳,用地球仪逆时针方向绕蜡烛转运。
(2)当地球仪位于图中4的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影长最长。
(3)当地球仪位于图中1的位置时,光斜射赤道,此时我国的节气是春分。
故答案为:(1)太阳;逆时针。
(2)夏;长。
(3)斜射;春分。
29.【答案】(1)番茄酱
(2)①;④;②
(3)变大;变薄
(4)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1)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实验中代表岩浆的是番茄酱。
(2)观察到的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③→①→④→②。
(3)通过模拟实验并查找相关资料,妙妙得出了以下结论:岩石圈下面积聚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或者地壳某处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4)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好处,如: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故答案为:(1)蕃茄酱。
(2)③→①→④→②。
(3)变大;变薄。
(4)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1 / 1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题。
1.(2024五下·新乡期末)近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其中有一类是把桥面吊起来的大桥,如   和斜拉桥。
【答案】悬索桥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近年来,我国建造了许多大跨度的桥梁,其中有一类是把桥面吊起来的大桥,如悬索桥和斜拉桥。
故答案为:悬索桥。
2.(2024五下·新乡期末)十分方便携带并且能帮助我们看清楚细小的物体或物体细节的常用观察工具是   。
【答案】放大镜
【知识点】放大镜
【解析】【分析】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可以把物体放大,显现用肉眼看不到的细微之处,放大镜又叫凸透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十分方便携带并且能帮助我们看清楚细小的物体或物体细节的常用观察工具是放大镜。
故答案为:放大镜。
3.(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太阳系中,   都围绕着行星转,而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答案】卫星
【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
【解析】【分析】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颗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叫作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作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作卫星。在太阳系中,卫星都围绕着行星转,而行星围绕着太阳转。
故答案为:卫星。
4.(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球内部是由   、地幔和   三部分构成的。
【答案】地核;地壳
【知识点】地球的内部结构
【解析】【分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三个圈层。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地幔是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
故答案为:地核;地壳。
二、选择题。
5.(2024五下·新乡期末)某兴趣小组搭建了一座小桥,要想增加小桥的承重能力,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改变形状 B.增加厚度 C.增加围栏
【答案】C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增加材料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有增加宽度、增加厚度、改变形状三种,搭建一座小桥,要想增加小桥的承重能力,增加围栏是不可行的,选项C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4五下·新乡期末)探探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不同形状的结构,下列三种形状结构中最稳定的是 (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答案】A
【知识点】框架结构
【解析】【分析】不同形状框架的承重与抗震能力不同,受到相同的外力作用时三角形框架较稳定,不易变形;四边形框架不稳定,易变形。用竹签和橡皮筋制作不同形状的结构,三角形是三种形状结构中最稳定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7.(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观察到物像在右下方,要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该移动的方向是 (  )
A.左上方 B.右下方 C.左下方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时,从目镜中观察到物像在右下方,要想让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该移动的方向是右下方,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4五下·新乡期末)下列生物用肉眼完全看不见的是 (  )
A.水螅 B.水绵 C.衣藻
【答案】C
【知识点】水中的微小生物
【解析】【分析】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噬菌体、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池塘中繁殖着各种类群的水生生物。池塘水有机物较多,适于微小生物比如藻类植物、细菌生存,草履虫、硅藻属于池塘中的微小生物,衣藻是用肉眼完全看不见的,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9.(2024五下·新乡期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都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知识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分析】为了健康生长,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保持好的心态,保护周围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选项B正确,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24五下·新乡期末)制作酸奶时,使用的微生物是 (  )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
【答案】A
【知识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制作酸奶时,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震时,选择正确的避震方法可以减少伤亡,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
A.靠墙角蹲下,用双手保护头和颈
B.蹲在结实的桌子下,紧紧握住桌脚
C.乘坐电梯,快速奔向空旷地带
【答案】C
【知识点】安全常识
【解析】【分析】要具备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意识,学会自救自护,多学习防御自然灾害的知识,可有有效的减轻灾害发生,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遭遇地震时先躲避,蹲桌下,找机会,跑到空旷地带,不能乘坐电梯,选项C方法错误,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24五下·新乡期末)明明、亮亮和妙妙三人报名参加夏令营,亮亮去了上海,妙妙去了拉萨,明明去了洛阳,他们三人约好看日出,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亮亮 B.妙妙 C.明明
【答案】A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不同地区的日出时间有所不同,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使得东边的日出时刻要早出西边,所以亮亮去了东边的上海是最先看到日出的,选项A正确,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3.(2024五下·新乡期末)如图,一年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甲与丙之间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代表的是冬季 B.乙仅可代表春季 C.丙代表的是夏季
【答案】B
【知识点】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解析】【分析】地球的公转及地轴的倾斜,导致地球上的四季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太阳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早晚影子都比较长。一年中同一地点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甲与丙之间变化,乙可以代表春季和秋季,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2024五下·新乡期末)下列三个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 (  )
A.木星 B.土星 C.火星
【答案】C
【知识点】太阳系
【解析】【分析】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选项中三个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是火星,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用“ ”表示,错误的用“×”表示)
15.(2024五下·新乡期末)建造石拱桥时,受材料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建造石拱桥时,受材料限制,往往使用小块构件拼接出桥面下的拱圈。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6.(2024五下·新乡期末)用两张 A4 纸分别做成平板桥和拱桥的桥面,两座桥的承重能力一样。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桥梁的结构
【解析】【分析】拱形承载重物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用两张 A4 纸分别做成平板桥和拱桥的桥面,拱形桥要比平板桥承重能力大,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7.(2024五下·新乡期末)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桥梁的种类
【解析】【分析】现在大跨度拱桥的特点是拱一般在桥面的上方。这样的桥,桥板拉住了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8.(2024五下·新乡期末)使用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使用低倍镜观察到的多。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9.(2024五下·新乡期末)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相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同类型的细胞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植物的细胞像一个个小格子,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都是由各不相同形态的细胞组成的,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0.(2024五下·新乡期末)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分布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细菌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大约10亿个细菌才相当于一颗小米粒那么大。细菌个体十分微小,分布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1.(2024五下·新乡期末)病毒是目前人类了解到的最微小的个体,可以独立生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病毒的个体及其微小,图中光学仪器中都不能看清病毒形态结构,需要放大倍数到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病毒不可以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的微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22.(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地震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地震的成因是地壳在不断运动,当地下的岩层发生弯曲、断裂、错动等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3.(2024五下·新乡期末)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远日点)。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地球的公转
【解析】【分析】每年7月初,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远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远日点,而1月初,地球则到达距离太阳最近的一端,这个位置叫近日点。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4.(2024五下·新乡期末)地球围绕着地轴自东向西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地球自转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四、连线题。
25.(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要使用显微镜,请你将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操作与所属操作名称进行连线。
安装目镜和物镜 取镜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 对光
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 观察
调整反光镜 收镜
将显微镜放回镜箱 放片
用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安放
【答案】
【知识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我们要使用显微镜,显微镜使用的具体操作与所属操作名称:安放:安装目镜和物镜;放片: 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取镜: 将显微镜从镜箱取出;收镜:将显微镜放回镜箱;对光:调整反光镜;观察:用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
故答案为:
26.(2024五下·新乡期末)将下列生物与其种类进行连线。
蘑菇 细菌
乳酸菌
痢疾杆菌 真菌
木耳
酵母菌 病毒
乙肝病毒
【答案】
【知识点】生物细胞
【解析】【分析】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噬菌体、病毒、原生动物、藻类等,细菌:痢疾杆菌;真菌:蘑菇,木耳,乳酸菌,酵母菌;病毒:乙肝。
故答案为:
五、简答题。
27.(2024五下·新乡期末)在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食物或衣物发霉的现象,发霉是由哪种微生物引起的 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根据它生长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来防止食物发霉 (方法至少答出两种)
【答案】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等
【知识点】微生物;微生物与健康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使用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微生物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容易生存。发霉是由霉菌大量繁殖和生长引起的。由于物品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所以要防止物品发霉,就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通风、保持干燥等。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高温杀菌的方法有效防止物品发霉。
故答案为: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暴晒、高温杀菌。
六、实验探究题。
28.(2024五下·新乡期末)探探为了探究“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蜡烛模拟的是   ,用地球仪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蜡烛转动。
(2)当地球仪位于图中4的位置时,北半球处于   (填“春”“夏”“秋”或“冬”)季,影长最   (填“短”或“长”)。
(3)当地球仪位于图中1的位置时,光   (填“直射”或“斜射”)赤道,此时我国的节气是   。
【答案】(1)太阳;逆时针
(2)夏;长
(3)斜射;春分
【知识点】影长的四季变化
【解析】【分析】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公转,使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使得气温也会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1)在探究“四季更替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实验中,蜡烛模拟的是太阳,用地球仪逆时针方向绕蜡烛转运。
(2)当地球仪位于图中4的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夏季,影长最长。
(3)当地球仪位于图中1的位置时,光斜射赤道,此时我国的节气是春分。
故答案为:(1)太阳;逆时针。
(2)夏;长。
(3)斜射;春分。
29.(2024五下·新乡期末)假期,妙妙和家人到国家火山地质公园游玩,在那里看到了火山群,她想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于是进行了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妙妙先把土豆泥在铁盒中堆成小山,用小勺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洞,把番茄酱倒进小洞,并用土豆泥封住洞口,最后用酒精灯加热铁盒底部并观察现象。
(1)实验中代表岩浆的是   (填“土豆泥”“番茄酱”或“酒精灯”)。
(2)下列是妙妙观察到的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现象,请将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③→   →   →   。
①塞住洞口的土豆泥被慢慢顶起,出现裂缝
②番茄酱溢出来了
③土豆泥纹丝不动
④番茄酱在洞口处冒处泡泡
(3)通过模拟实验并查找相关资料,妙妙得出了以下结论:岩石圈下面积聚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   (填“变大”或“变小”),或者地壳某处   (填“变厚”或“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4)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火山喷发对人类不只有危害,也有好处,请你列举出一条火山喷发的好处:   。
【答案】(1)番茄酱
(2)①;④;②
(3)变大;变薄
(4)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知识点】火山喷发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火山喷发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火山岩小山、火山岛、火山口湖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引发地表变化的内在因素,其主要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1)火山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实验中代表岩浆的是番茄酱。
(2)观察到的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③→①→④→②。
(3)通过模拟实验并查找相关资料,妙妙得出了以下结论:岩石圈下面积聚大量炙热的岩浆和气体,随着岩浆受到的压力不断变大,或者地壳某处变薄,岩浆会冲破地壳的薄弱处喷涌而出,形成炽热的熔岩流。
(4)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好处,如: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故答案为:(1)蕃茄酱。
(2)③→①→④→②。
(3)变大;变薄。
(4)火山喷发后,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