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探究实践题。(35分)1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的生物并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请帮助他们解答下列问题。(4分)(1)他们制作玻片标本要选择的材料是(▲)A.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小刀、镊子B.滴管、碘酒、载玻片、盖玻片、镊子C.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镊子(2)龙龙将显微镜摆放在水平桌面上,从目镜中看到黑乎乎的一片,他下一步的操作是(▲)B(3)在调节焦距时需要先往下调镜筒再往上调镜筒,直至看到清晰图像,这个过程中,眼睛要先后看向显微镜的(▲)A.目镜和物镜B.物镜和目镜C.反光镜和物镜(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图像是(▲)BC.2.为了在父亲节给爸爸做上一盘色香味美的红烧肉,龙龙开始了以下的尝试:①切成块状:②炒糖色;③加入肉翻炒;④加调料炖煮至肉熟透。在制作过程中,龙龙思考了科学课上研究的一些问题,请你帮助解答。(3分)(1)在过程①④中,猪肉的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两者都有(2)在过程②中,品尝时发现味道变苦了,糖的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两者都没有(3)铁锅很容易生锈,下列防止铁锅生锈最合适的方法是(▲)A.刷上油漆隔绝空气B.用后擦干放置干燥处C.把铁锅浸在食用油里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5分)19世纪中期,奥地利一位科学家对生物杂交育种产生浓厚兴趣,他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实验,为了研究豌豆植株的高度,他将矮株豌豆与矮株豌豆杂交,得到的后代也是矮株;将高株豌豆与高林豌豆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为什么会这样?他继续实验,并将他的想法、观察结果和发现一一记录下来。他花了八年时间用豌豆进行实验,终于揭开了生物一代与一代之间又像又不像的奥秘,这就是著名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六年级科学第4页(共6页)(1)这位致力于研究生物杂交育种的科学家就是著名的现代遗传学之父(△)A达尔文B孟德尔C,袁隆平(2)资料显示:“将高株豌豆与高株豌豆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由此可以推测亲代和后代之间发生的现象有(▲)A.遗传B.变异C遗传和变异(3)根据豌豆植株高矮、种子表面是否光滑、豆荚是否饱满这3个特征,可以分成(▲)种不同的豌豆。A.3B.6C.8(4)如果让你来研究,你提出的问题是:4.研究日食的奥秘。(6分)2021年6月10日,我国北方地区曾出现一次日环食的奇景。有三位同学根据日食现象做了以下讨论:龙龙:“我看到挡住太阳的物体是球形,因为日食现象中‘亏’的边缘是圆弧。”月月:“我赞同。水星、金星、月球这三个星球会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我觉得金星挡住太阳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金星是三者中体积最大的。”辰辰:“我不这么认为,根据肉眼观察物体时呈现的规律,我觉得月球的可能性更大。”(1)关于挡住太阳的是哪个星球,你更赞同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2)为了验证猜想,龙龙小组做了下面的“模拟日食的形成”实验。如图,龙龙小组制作了日食模型。但是他们发现不管怎么移动中间的“天体”,始终只能看到日环食,不能看到日全食,你认为他们的模型哪里存在问题,可以怎样调整?(3)重新调整模型后,龙龙小组完成实验,请你帮助他们将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遮挡物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通过观察孔看到的现象(图或文)观察到的日食类型近远六年级科学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