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T同步——有机物) 1.碳的单质 (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C60物 理 性 质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状的碳分子很稳定光泽加工雕琢后有夺目光泽有金属光泽硬度最硬(天然存在)很软导电性不导电优良的导电性用途刻刀、钻石、钻头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制备新材料、制作新器件等(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4)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其关系可简单表示为: 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2.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常温下,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起反应。 (2)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C+O2CO2 氧气不足时:2C+O22CO,用煤生炉子,燃烧不旺时就会发生这一反应。 3、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变成固体,俗称“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指它不支持非还原性物质燃烧,却能支持一些还原性很强的物质(如活泼金属镁)燃烧。?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H2O+CO2↑ (3)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的产生? 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森林破坏,大气中CO2增多,地面吸收的太阳光不易散失而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臭氧(O3)、甲烷(CO4)和氟氯代烷等。? (2)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导致土地沙漠化;③造成农业减产。 (3)防治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④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4.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反应原理:2CO+O2点燃2CO2?? (2)毒性?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导致生物体因缺氧而死亡。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造成的中毒。 联想发散: 在新鲜的鸡血里通入一氧化碳,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还原性? 一氧化碳能与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 [实验探究]CO的还原性? ①反应原理:CO+CuOCu+CO2?? ②操作步骤:a.加热前先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空气? b.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反应结束,先撤走酒精灯? d.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③尾气处理:因一氧化碳有毒,可点燃剩余尾气? ④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要点提示:一氧化碳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装置内空气,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防止加热时引起空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的爆炸。 还原金属氧化物。 酒精灯应后点先熄,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防止金属被氧化 如为定量试验,需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则实验后通入一氧化碳的作用为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 方法、技巧平台: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区别与联系 CO2CO物理性质无色,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没有还原性,可与碱溶液反应,没有毒性能燃烧,有还原性,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有剧毒联系二者的相互转化:CO2 (+C,高温+O2,点燃) CO5、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 碳 、 氢 、 氧 、 氮 等元素。 你知道的含有有机物的物质有哪些?能列举出来吗? 煤气,天然气,木材,纸张,肉类,淀粉,骨骼,毛发,塑料……. 思考:你能告诉我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的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管道中输送的是什么气体? 新疆塔里木—— 上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甲烷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自然界中的甲烷存在于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中。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沼气的产生 : 细菌 (C6H10O5)n+nH2O 3nCO2↑+3nCH4↑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的发生?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了甲烷具有可燃性 (点燃)(3)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是__ CO2_ 和H2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4 + 2O2 === CO2 + 2H2O (4)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提问:打火机内装的是哪一种气体?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哪一种气体? 3).丁烷(C4H10) 打火机中液体、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它是常温下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使用时经减压就行。) (点燃)性质――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写出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4). 乙炔C2H2 (点燃)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 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用途――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5).有机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6).有机物的用途。 (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 (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 (5)乙酸用作食醋。 7)、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 糖类 、蛋白质 、 脂肪__等。 (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 (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约在1.2~100万之间。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实验: .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 烧焦羽毛 气味,同时看到黑烟 。 .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棉布气味 点燃棉花纤维和头发,所闻到气味为什么不同? 答: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皮下脂肪)。 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 消化 、 _吸收__、 贮存 、 转化 、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_转化____和_能量___的转移。 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植物光合作用 无机物 有机物 生物体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橡胶 羊毛 棉花 苎麻 羽绒 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2)合成塑料: ①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等。 塑料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可塑性,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是良好绝缘体。 缺点:易老化(怕日晒);易燃;耐热性差;硬度小;不易降解,污染环境。 3)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副产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 ②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聚酯纤维、丝绵)、锦纶(尼龙)、腈纶(仿丝绸)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合成纤维用途:合成纤维因其具有特殊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航天器、飞机、火箭导弹的绝缘材料、特殊防护材料、增强材料以及人造心脏瓣膜外科缝线等。 如何区别棉、羊毛、合成纤维制织成的布料? 从布料的毛边抽一根丝,用火点燃, 棉—无异味(烧纸的味道),有少量灰烬。 羊毛—闻到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 合成纤维—如无焦糊味,可趁热拉成丝,燃烧后灰烬为玻璃球状,用手指挤压不能成粉末状的。 4)合成橡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 (1)合成橡胶性能: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 (2)合成橡胶用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③合成橡胶 5)有机合成材料的不利影响:废弃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白色污染” 据报道塑料袋荣获“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称号,我国一年至少要用 800 亿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用完后被遗弃,由于不易分解,造成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是重要的化学污染源。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制造和使用可回收塑料;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二推广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7.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 机 物无 机 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可燃性多数不耐热,溶点低,一般400℃多数不能燃烧耐热性多数可燃多数耐热,熔点高电 离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度较慢简单、少、快8.碳循环与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烟尘、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主要由煤、石油燃烧、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3.防止空气污染的办法有: 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同步题型分析) 1.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的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 3.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选用(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4.下列有关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高温时化学性质活泼; C、碳具有可燃性,其燃烧产物一定为CO2; D、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还原多种氧化物。 5.证明金刚石与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有力证据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 B、石墨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C、金刚石与石墨有较高的熔 D、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生成相同质量的CO2; 6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有机物B. 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从微观上看: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CH4”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B. 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 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D. 甲烷是一种有机物 8、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因“C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C蛋白是一种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遇到甲醛、硫酸铜等会失去生物活性B. 蛋白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 蛋白质在牛奶、米饭、豆腐中含量丰富D. H7N9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高温来消毒 9: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里的“高钙”是指钙元素B. 蛋白质、糖类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糖类由C. H、O三种元素组成D. 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10我国政府规定,从去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一次性塑料袋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B. 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C. 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D. 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 11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②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 , 也能与酸反应 ④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比空气轻,可用此法收集 A. ②③⑤ B. ③⑤ C. 只有③ D. ②③④⑤ 12、下列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 常见的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13、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 (C7H6N2)两种的新型玻璃, 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 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这两种新型号玻璃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__性质。 (3)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14、今年8月,欧盟对十款塑料娃娃实施了召回,因材料中所含酞酸酯可能会对儿童健康有害。h邻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剂的一种,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指甲油、头发喷雾剂等数百种产品中,但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邻苯二甲酸酐分子式为C8H4O3请计算: (1)邻苯二甲酸酐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写出邻苯二甲酸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7.4g邻苯二甲酸酐中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_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区别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用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进行区分B. 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C. 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D. 可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 16、福娃吉祥物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B. 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C. 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17、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22∶9,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C. 该有机物分子中肯定含氧元素 D. 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18、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不能确定 19、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在8克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该有机物可能是C2H2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1.6克 20、2015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车普推国Ⅳ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 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 , 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題. (1)尿素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132.7℃,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 (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 kg(填字母)氮元素. A.1.5 B.3.0 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 . 2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 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2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E中的现象________。仪器E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中之一)。 (5)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知识点1】物质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依据 (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 解度等进行分类。 (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进行分类。 (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2.定义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 外),简称有机物。 (4)无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碳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水、食 盐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 CO、碳酸盐等。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按元 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注意】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 物,例如 CO、CO2、H2CO3、Na2CO3 等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1.下列各级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天然气、色拉油 B. 甲烷、醋酸、四氯化碳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 D. 脂肪、蛋白质、二氧化碳 2.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 ( ) A.是否为气体 B.是否为单质 C.是否为有机物 D.是否具有可燃性 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 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化学式为 C15H22O5),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5:22:5 5、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洁净的空气 B. 海水 C. 可口可乐 D. 冰水共存物 6.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 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C. 生铁和塑料:合成材料 D. 氧化钾和碳酸氢铵:盐类 8.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MgCl2 NaOH H2SO4 B. Ba(NO3)2 Na2SO4 HClC. KOH CuSO4 HCl D. AgNO3 NaCl HNO3 9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代号)10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11.(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3)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小民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 ①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 . (4)②选用合理方案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12.高纯硅可用于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1)石英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合理处理中间产物CO的一种方法 。 (2)反应③反应除生成高纯硅外,同时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3)若杂质不参加反应,利用反应①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O%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多少吨?(T同步——有机物) 1.碳的单质 (1)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金刚石石墨C60物 理 性 质外观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状的碳分子很稳定光泽加工雕琢后有夺目光泽有金属光泽硬度最硬(天然存在)很软导电性不导电优良的导电性用途刻刀、钻石、钻头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制备新材料、制作新器件等(3)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4)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其关系可简单表示为: 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 2.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 常温下,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不容易发生变化。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起反应。 (2)可燃性 氧气充足时:C+O2CO2 氧气不足时:2C+O22CO,用煤生炉子,燃烧不旺时就会发生这一反应。 3、二氧化碳?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增大压强、降低温度能变成固体,俗称“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它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指它不支持非还原性物质燃烧,却能支持一些还原性很强的物质(如活泼金属镁)燃烧。?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O2+H2OH2CO3,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H2O+CO2↑ (3)与Ca(OH)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温室效应的产生? 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森林破坏,大气中CO2增多,地面吸收的太阳光不易散失而导致全球变暖,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了CO2,还有臭氧(O3)、甲烷(CO4)和氟氯代烷等。? (2)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①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②导致土地沙漠化;③造成农业减产。 (3)防治温室效应的措施? ①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④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 4.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反应原理:2CO+O2点燃2CO2?? (2)毒性? 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导致生物体因缺氧而死亡。煤气中毒就是一氧化碳造成的中毒。 联想发散: 在新鲜的鸡血里通入一氧化碳,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深红色,说明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3)还原性? 一氧化碳能与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铜、氧化铁的反应。? [实验探究]CO的还原性? ①反应原理:CO+CuOCu+CO2?? ②操作步骤:a.加热前先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空气? b.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c.反应结束,先撤走酒精灯? d.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③尾气处理:因一氧化碳有毒,可点燃剩余尾气? ④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要点提示:一氧化碳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先通入一氧化碳,排除装置内空气,在加热前必须先检验一氧化碳的纯度,防止加热时引起空气和一氧化碳混合气的爆炸。 还原金属氧化物。 酒精灯应后点先熄,再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直到试管冷却,防止金属被氧化 如为定量试验,需测定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则实验后通入一氧化碳的作用为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被吸收。 方法、技巧平台: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区别与联系 CO2CO物理性质无色,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没有还原性,可与碱溶液反应,没有毒性能燃烧,有还原性,不能与碱溶液反应,有剧毒联系二者的相互转化:CO2 (+C,高温+O2,点燃) CO5、一些简单的有机物 1).有机物的概念。 (1)通常将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跟有机物相对应的是无机物,它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 (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虽是含碳的化合物,但由于它们在结构、组成、性质上都跟无机化合物相似,所以,通常将它们归到无机物中。 (3)有机物大多含有 碳 、 氢 、 氧 、 氮 等元素。 你知道的含有有机物的物质有哪些?能列举出来吗? 煤气,天然气,木材,纸张,肉类,淀粉,骨骼,毛发,塑料……. 思考:你能告诉我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的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起点在哪里?终点在哪里?管道中输送的是什么气体? 新疆塔里木—— 上海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甲烷 2).甲烷。 (1)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它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物。自然界中的甲烷存在于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中。 稻草及动物粪便经过发酵也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农村里常作燃料供热。 沼气的产生 : 细菌 (C6H10O5)n+nH2O 3nCO2↑+3nCH4↑ (2)沼气、天然气和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火星的大气层也发现有很多的甲烷 。 点燃甲烷气体,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的发生?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同时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说明了甲烷具有可燃性 (点燃)(3)甲烷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是__ CO2_ 和H2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H4 + 2O2 === CO2 + 2H2O (4)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使用前需要验纯 。家庭在使用沼气或天然气体作燃料时要注意安全。 提问:打火机内装的是哪一种气体?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哪一种气体? 3).丁烷(C4H10) 打火机中液体、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它是常温下经压缩后变成液态,灌装在钢瓶中,使用时经减压就行。) (点燃)性质――易被液化、具有可燃性 写出它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4H10 + 13O2 === 8CO2 + 10H2O 4). 乙炔C2H2 (点燃)性质――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产生3000度以上的高温 写出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 5O2 === 4CO2 + 2H2O 用途――可以用于焊接和切割金属。 5).有机物的特性 (1)大部分有机物熔点较低,易挥发,不易导电,易燃烧等。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2)许多有机物,如酒精、乙醚、苯等都是常见的、很好的溶剂 6).有机物的用途。 (1)甲烷是常见的清洁燃料。 (2)乙炔燃烧火焰用来割断或焊接金属。 (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酒精用于消毒和作燃料。 (5)乙酸用作食醋。 7)、对生命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的有机物 1.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内各组织的新陈代谢,都需要各种有机物的参与。 2.人体内最基本的有机物有 糖类 、蛋白质 、 脂肪__等。 (1)糖类是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来源(供能物质),也是合成人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原料。常见的糖类有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最简单的糖类是葡萄糖(C6H12O6)。 (2)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是细胞结构里最复杂多变的一类大分子。相对分子量约在1.2~100万之间。蛋白质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实验: .燃烧指甲、头发或羊毛,能闻到 烧焦羽毛 气味,同时看到黑烟 。 .点燃棉花纤维,能闻到烧焦的棉布气味 点燃棉花纤维和头发,所闻到气味为什么不同? 答: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3)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摄入的脂肪,一部分通过氧化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以贮存能量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皮下脂肪)。 3.人每天摄取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经过 消化 、 _吸收__、 贮存 、 转化 、消耗等过程不断地变化着,实现各种物质的_转化____和_能量___的转移。 4.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基本途径。 植物光合作用 无机物 有机物 生物体呼吸作用 微生物分解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天然橡胶 羊毛 棉花 苎麻 羽绒 有机合成材料 1)有机合成材料的概念: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有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2)合成塑料: ①塑料: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等。 塑料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可塑性,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是良好绝缘体。 缺点:易老化(怕日晒);易燃;耐热性差;硬度小;不易降解,污染环境。 3)合成纤维:以石油化工副产品等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制得 ②合成纤维:涤纶(的确良、聚酯纤维、丝绵)、锦纶(尼龙)、腈纶(仿丝绸) 优点: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缺点:吸水性和透气性差。 合成纤维用途:合成纤维因其具有特殊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航天器、飞机、火箭导弹的绝缘材料、特殊防护材料、增强材料以及人造心脏瓣膜外科缝线等。 如何区别棉、羊毛、合成纤维制织成的布料? 从布料的毛边抽一根丝,用火点燃, 棉—无异味(烧纸的味道),有少量灰烬。 羊毛—闻到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的剩余物可以用手指挤压成粉末状。 合成纤维—如无焦糊味,可趁热拉成丝,燃烧后灰烬为玻璃球状,用手指挤压不能成粉末状的。 4)合成橡胶: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 (1)合成橡胶性能:具有高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 (2)合成橡胶用途: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 ③合成橡胶 5)有机合成材料的不利影响:废弃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白色污染” 据报道塑料袋荣获“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称号,我国一年至少要用 800 亿个塑料袋。这些塑料袋用完后被遗弃,由于不易分解,造成的“白色污染”,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是重要的化学污染源。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制造和使用可回收塑料; 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二推广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7.有机物与无机物的主要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 机 物无 机 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有些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可燃性多数不耐热,溶点低,一般400℃多数不能燃烧耐热性多数可燃多数耐热,熔点高电 离多数是非电解质多数是电解质化学反应复杂、副反应多,反应速度较慢简单、少、快8.碳循环与环境污染 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 烟尘、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主要由煤、石油燃烧、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人类活动造成的。 3.防止空气污染的办法有: 控制污染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预报;发展绿色工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 (同步题型分析) 1.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的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答案:B 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用来吸附毒气的物质是( ) A、炭黑 B、活性炭 C、木炭 D、石墨 答案:B 3.轻轨电车是近年来城市发展的一种无污染的新兴交通工具,当轻轨电车开动时,轻轨电车与架空电线的接触点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选用( ) A、金刚石 B、铝 C、石墨 D、铜 答案:C 4.下列有关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高温时化学性质活泼; C、碳具有可燃性,其燃烧产物一定为CO2; D、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还原多种氧化物。 答案:C 5.证明金刚石与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有力证据是( ) A、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CO2; B、石墨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C、金刚石与石墨有较高的熔 D、相同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充分燃烧,生成相同质量的CO2; 答案:B 6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有机物B. 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从微观上看: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由甲烷的化学式“CH4”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D )A. 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gB. 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 甲烷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0%D. 甲烷是一种有机物 8、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因“C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授予两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莱夫科维茨和布莱恩 克比尔卡.C蛋白是一种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蛋白质遇到甲醛、硫酸铜等会失去生物活性B. 蛋白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C. 蛋白质在牛奶、米饭、豆腐中含量丰富D. H7N9禽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可以利用高温来消毒 9:6月1日为“世界牛奶日”。某品牌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 这里的“高钙”是指钙元素B. 蛋白质、糖类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 糖类由C. H、O三种元素组成D. 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10我国政府规定,从去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据了解,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再生塑料制品,对人体是有害的.下面对一次性塑料袋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一次性塑料袋是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B. 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C. 一次性塑料袋是有机物组成的D. 一次性塑料袋是“白色污染”之一 11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①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②性质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能跟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 , 也能与酸反应 ④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⑤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比空气轻,可用此法收集 A. ②③⑤ B. ③⑤ C. 只有③ D. ②③④⑤ 【答案】 B 12、下列的有关规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 常见的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 D. 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答案】 C 13、最近,国外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在锌原子周围聚合咪唑钠(C3H3N2Na)和苯并咪唑 (C7H6N2)两种的新型玻璃, 与硅原子周围聚合各种无机物的传统玻璃相比, 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和延展性。 (1)这两种新型号玻璃从物质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新型玻璃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这属于物质的________性质。 (3)咪唑钠(C3H3N2N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答案】 (1)有机物(2)物理(3)40% 14、今年8月,欧盟对十款塑料娃娃实施了召回,因材料中所含酞酸酯可能会对儿童健康有害。h邻苯二甲酸酯是塑化剂的一种,它被普遍应用于玩具、食品包装材料、指甲油、头发喷雾剂等数百种产品中,但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邻苯二甲酸酐分子式为C8H4O3请计算: (1)邻苯二甲酸酐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写出邻苯二甲酸酐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7.4g邻苯二甲酸酐中碳元素质量为________ 。 【答案】 (1)有机物(2)2C8H4O3+15O2 16CO2+4H2O(3)4.8g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区别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用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进行区分B. 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C. 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D. 可利用乙炔和氧气燃烧产生的氧炔焰焊接和切割金属 【答案】 C 16、福娃吉祥物外部材料为纯羊毛绒,内充合成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内充物是引起白色污染的主要物质B. 纯羊毛和合成纤维可用燃烧法区别C. 外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比纯羊毛好 17、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比为22∶9,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3 B. 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1C. 该有机物分子中肯定含氧元素 D. 无法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答案】 D 18、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2.6克,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不能确定 【答案】 B 19、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在8克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该有机物可能是C2H2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1.6克 【答案】 B 20、2015年1月起,国内重型柴油车普推国Ⅳ排放标准.减排的原理为:向反应罐内 喷入车用尿素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尿素[CO(NH2)2]先转化为NH3 , 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等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回答下列问題. (1)尿素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尿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 A.无色晶体,B.熔点132.7℃,C.易溶于水,D.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 (3)以尿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某种塑料是热固性塑料,该塑料 (填“能”或“不能”)用加热法修补. (4)NH3与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过期的车用尿素溶液可用作氮肥,根据如图标签,该桶溶液(假设尿素没有损耗)能供给作物约 kg(填字母)氮元素. A.1.5 B.3.0 C.6.5 (6)喷入反应罐内的尿素溶液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喷入过多,会造成 . 【答案】 有机物;D;不能;4NH3+6NO5N2+6H2O;B;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解析】(1)由尿素的化学式可知,尿素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颜色、状态、熔点、溶解性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加热超过熔点即分解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故填:D; (3)热固性塑料受热不熔化,所以不能用加热法修补;故填:不能; (4)在一定条件下NH3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4NH3+6NO5N2+6H2O.故填:4NH3+6NO5N2+6H2O; (5)该车用尿素溶液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0kg×32.5%×=3.0kg;故填:B; (6)喷入的尿素溶液过多会生成大量的氨气,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故填: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造成了新的污染.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3)根据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来分析; (4)在一定条件下NH3和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即可; (5)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6)根据反应物的质量增加,生成物的质量也会增加来分析. 2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 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E中的现象是 ,装置F的作用是 .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xH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答案:(1)装置B中前面导气管应插入液面下,后面导气管应刚好透过瓶塞(2)2H2O2=MnO2=2H2O+O2↑(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吸收空气中的气体,防止进入E装置.(4)0.8;4CxHy+(4x+y)O2=点燃=4xCO2+2yH2O(5)偏大. 2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仪器E中的现象________。仪器E中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仪器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W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若仪器D增重ag,则Wg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计算结果可为分数形式)。 (4)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中之一)。 (5)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2)吸收水蒸气,干燥从A发生装置中出来的氧气(3)(4)偏大(5)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E装置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知识点1】物质分类的方法 1.分类的依据 (1)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溶 解度等进行分类。 (2)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进行分类。 (3)根据纯净物的组成、用途的不同进行分类。 2.定义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 外),简称有机物。 (4)无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碳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水、食 盐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 CO、碳酸盐等。 (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按元 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注意】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 物,例如 CO、CO2、H2CO3、Na2CO3 等就属于无机化合物。 1.下列各级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天然气、色拉油 B. 甲烷、醋酸、四氯化碳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钙 D. 脂肪、蛋白质、二氧化碳 【答案】B 2.现有四种物质: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将它们分成两组:一组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另一组为二氧化碳。其分组依据是 ( ) A.是否为气体 B.是否为单质 C.是否为有机物 D.是否具有可燃性 【答案】D 3.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 【答案】D 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化学式为 C15H22O5),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 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5:22:5 【答案】A 5、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洁净的空气 B. 海水 C. 可口可乐 D. 冰水共存物 【答案】 D 【解析】洁净的空气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海水中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可口可乐中含多种物质是混合物;冰水是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是纯净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看组成中是同种物质还是不同种物质,同种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物质为混合物。 6.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C.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答案】 B 【解析】根据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可能是单质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若为一种物质,则为纯净物中的单质,若为多种物质混合,则为混合物,但一定不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选B。 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 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C. 生铁和塑料:合成材料 D. 氧化钾和碳酸氢铵:盐类 【答案】 B 【解析】1、根据软硬水的概念进行分析;2、根据物质分类及合成材料进行分析;3、根据单质的概念和组成进行分析;4、根据盐的概念进行分析。 A、蒸馏水属于软水,故A说法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只含有碳元素,都是碳单质,故B说法正确;C、生铁是混合物,故C说法错误;D、氧化钾是氧化物不是盐,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8.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 A. MgCl2 NaOH H2SO4 B. Ba(NO3)2 Na2SO4 HClC. KOH CuSO4 HCl D. AgNO3 NaCl HNO3 【答案】 A 【解析】根据硫酸钡和氯化银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及铜离子溶液呈蓝色分析。A、 MgCl2和 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H2SO4 可以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符合题意;B、 Ba(NO3)2和Na2SO4 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符合题意;C、 KOH和CuSO4 能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可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铜和水,但氯化铜为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D、 AgNO3和 NaCl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 ,不符合题意;故选A。 9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混合物的是 ,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 。(均填容器代号)【答案】 AD;BCE;A;D 【解析】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AD BCE A D 10如图表示某国际空间站的水气整合系统,其中“氧气生成系统”能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萨巴蒂尔系统”能把氢气和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液态水和甲烷气体;液态水即循环利用,甲烷排放到外太空。 (1)图中化学式标注的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已知一个航天员平均一天要消耗约0.8千克的氧气,请计算一个航天员在空间站30天,理论上至少需要给该水气整合系统补充多少质量的水 (已知二氧化碳足量) 【答案】 (1)CH4(或“甲烷”)(2)解法一:解: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 2H2O 2H2↑++O2↑ 36 32 x 0.8kg , 36:x=32:0.8kg x=0.9kg 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 CH4+2H2O 结合2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水气整合系统中电解的水有一半可循环利用,所以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8×0.5×30=13.5kg 解法二: 设要生成0.8kg的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2H2O 2H2↑+O2↑36432xy0.8kg36:x=32:0.8kg x=0.9kg 4:y=32:0.8kg y=0.1kg 设反应0.1kg的氢气能生成水的质量为z. 4H2+CO2 CH4+2H2O8360.1kgz8:0.1kg=36:z z=0.45kg) 需要补充水的质量为:(0.9kg-0.45kg)×30=13.5kg 【解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即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2)解法一:列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设需要消耗水的质量为x,列出比例式计算出消耗的水的质量,然后将 H2与CO2反应 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与前面的方程式比较,得到实际消耗的水是计算出水的质量的一半,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解法二:首先利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消耗水的质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利用H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氢气的质量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两次水的质量之差就是真正消耗水的质量,最后再乘以天数即可,11.(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 (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__ ; (3)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 方案1:小民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 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 ①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 . (4)②选用合理方案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1)尿素(2)7:1:12(3)方案1;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4)设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x, 通过(NH4)SO4+BaCl2=BaSO4↓+2NH4Cl可知 2N﹣﹣﹣﹣﹣﹣﹣(NH4)SO4﹣﹣﹣﹣﹣BaSO4 28 233 x 23.3g x=2.8g 所以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6%. 【解析】(1)通过分析三种化肥,属于有机物的是尿素; (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2)+(4×1)+(16×3)=7:1:12; (3)①通过分析可知,方案1不合理,理由是: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 ②设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质量为x, 通过(NH4)SO4+BaCl2=BaSO4↓+2NH4Cl可知 2N﹣﹣﹣﹣﹣﹣﹣(NH4)SO4﹣﹣﹣﹣﹣BaSO4 28 233 x 23.3g x=2.8g 所以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6%. 故答案为:(1)尿素; (2)7:1:12; (3)①方案1,浓硫酸会吸收水蒸气和氨气;②20.6%. (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3)根据浓硫酸既会吸收水分,也会吸收碱性气体进行分析; 根据氯化钡和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铵,然后结合白色沉淀的质量计算氮元素的质量进行解答. 12.高纯硅可用于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制备高纯硅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信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1)石英砂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写出合理处理中间产物CO的一种方法 。 (2)反应③反应除生成高纯硅外,同时还生成一种化合物.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 (3)若杂质不参加反应,利用反应①生产含硅质量分数为9O%的粗硅2.8吨,计算至少需要焦炭多少吨? 【答案】 (1)混合物;用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点燃(2)2H2+SiCl2 Si+4HCl(3)解:设至少需要焦炭质量为x, . 2C+SiO2Si+2CO24 28x 2.8t×90%x=2.16t 答至少需要焦炭质量为2.16t; 【解析】(1)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么使用气球将其收集起来,要么用酒精灯点燃,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反应产物,然后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方程式,利用高纯硅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质量即可、 (1)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 , 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合理处理中间产物CO的一种方法:气球收集或用酒精灯点燃。(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因此该反应物为氢气和二氯化硅,反应条件为高温,产物为硅单质和氯化氢,则方程式为: 2H2+SiCl2 Si+4HCl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有机物及物质的分类 学生版.docx 10有机物及物质的分类 老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