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1蜡烛的变化 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 的变化,这类变化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体、发光发热等现象,如蜡烛的燃烧。2.在捏橡皮泥玩具的过程中,虽然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改变它的性质,也就是没有 产生,所以它属于 的变化。3.水的三态变化是 的变化;秋天来到,树叶变黄是 的变化。二、单选题4.鸡蛋变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以下变化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A.火柴燃烧 B.盐溶解于水 C.水的三态变化5.科学课上,同学们都在讨论物质的变化。你认为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杯摔碎了 B.食盐溶于水了 C.铁架台生锈了6.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餐具生锈 B.冰块融化 C.烧材取暖7.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 )。A.蜡烛燃烧变短了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C.米饭放了两天变馊了8.烧开水时有白色雾气产生,这是(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都不是9.小明妈妈去黄金加工店将金戒指加工成金耳环,这种变化属于( )。A.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B.颜色的变化 C.形状的变化三、简答题10.请你写出制作一支蜡烛的实验步骤。四、实验探究题11.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题。(1)如图1,把切碎的蜡块放在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过一段时间后,蜡块会逐渐 。(2)如图2,点燃蜡烛,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璧上有小水珠出现,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3)如图3,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 ,说明蜡烛燃烧有 生成。(4)如图4,再将一只白瓷杯放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杯,发现它的底部 ,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 。(5)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可知,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仅仅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新物质产生;蜡烛燃烧时 新物质产生。(填“有”或“没有"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产生新物质【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等发生变化,实质上物质没有变化;化学变化本质上是由新物质生成,经常会伴随燃烧、发光、发热等现象。2.【答案】新物质;物理【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捏橡皮泥的过程中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3.【答案】没有产生新物质产生;新物质【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且过程是可逆的,而树叶变黄之后是不可以变绿的,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4.【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鸡蛋变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火柴燃烧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变化;盐溶解于水、水的三态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5.【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铁生锈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6.【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不会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冰块融化成水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7.【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蜡烛燃烧、米饭变馊都有新物质产生,而豆子掉在地上脏了没有新物质产生。8.【答案】B【知识点】物理变化;凝结【解析】【分析】水有三种形态:液态(水)、气态(水蒸气)和固态(冰)每一种形态下的构成物质都是水分子。烧开水时有白雾产生,这种白雾就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它是水的一种存在形态,不是新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9.【答案】C【知识点】物理变化【解析】【分析】将黄金加工成耳环,只是形状产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10.【答案】先将蜡融化,然后添加颜色,让蜡更显眼,再把蜡烛芯放到容器中,倒入融化的蜡,即可获得蜡烛。【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因为蜡具有可溶性,在蜡烛中添加蜡烛芯,然后把蜡固定成型,即可制作成蜡烛。11.【答案】(1)熔化(2)水(3)变浑浊;二氧化碳(4)变黑;炭黑(5)没有;有【知识点】蜡烛的燃烧【解析】【分析】考查蜡烛燃烧的反应。(1)考查物质的变化,加热蜡烛会发生融化,但并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2)烧杯壁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水。(3)通过是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检测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4)观察蜡烛燃烧产生的物质。(5)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说明蜡烛燃烧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蜡烛加热融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属于物理变化。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