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立足职场有法宝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立足职场有法宝课件(共30张PPT)-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法律

生活
民法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劳动法
诉讼法
全书知识框架
第七课 第一框
立足职场有法宝
我要悄悄打工,然后惊艳所有人!
自主阅读课本60-6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国家是如何保障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
2.什么是劳动者,劳动法的作用?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劳动合同含义和作用是什么?
5.★★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哪些?★★签订劳动合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劳动合同的有效及无效情形?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1)法律保障:
1.法律和国家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P60最后两段
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保障:

法律守护劳动者
基础
核心
辅助
劳动法律体系 P61
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外,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
相关链接
①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②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④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意义?
(劳动法的意义)
(1)法律保障:
1.法律和国家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P60最后两段
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
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保障:

法律守护劳动者
一、劳动权及劳动法
2.劳动法
调整对象:P61二段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劳动者】①含义: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②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温故知新: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两种类型)

法律守护劳动者
涉及主体
区别民法
【知识拓展】 劳动关系VS劳务关系
劳动关系用工主体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并依法拥有招收、使用劳动者的法律权利。此外劳动关系具有从属性,即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劳务关系则是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的提供与报酬的给付达成的协议,双方地位平等,不具有人身隶属关系,且双方的法律关系受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和保护。且二者关系往往呈“临时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点。
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经相关部门审批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P4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探究:很多工作岗位歧视女性,仅招男性。请问这违背了法律规定的什么原则?
法律守护劳动者
◎首要原则——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3.全面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法律守护劳动者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②意义: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③内容: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⑵平等竞争①内涵:a.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3)特殊劳动保护(P61相关链接)
①体现: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
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女职工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注意】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双方的保护存在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者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倾斜保护,达到实质上的平等
相关链接:特殊劳动者的保护 P61
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案例1:某公司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强令员工小张继续工作,而且还不额外给小张加班费。劳动仲裁部门判定该公司侵犯了劳动者休息和休假的权利,也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案例2: 应届女大学生邱某在应聘某公司文案职位时,该公司以“仅招男性”为由拒绝她面试,邱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支持了邱某的诉求,认为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该公司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责令该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
  案例3:因父亲早逝,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小王和残疾母亲相依为命,他们被某民营煤矿录取,从事井下劳动。相关部门发通告,告知煤矿负责人,“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工作”,勒令该煤矿为母子二人重新安排合适的工作。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判断:下列案例的判决体现了劳动法的哪些原则?
【易错易混观点辨析】
1.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2.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平等就业原则。( )
3.劳动法对未成年人、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违背了平等就业原则。(  )
4.劳动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
5.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劳动法优先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 )

х
х

х
P65
【补充】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证。
(2)劳动者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其中,履行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
三、劳动合同的签订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作用 P62一段
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作用:劳动者维权有据,保护……合法权益,……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注意: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有利于维护双方的权益。

劳动也要签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①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②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相关链接
劳动合同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协议,这并不等于只有订立劳动合同,才确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特别提醒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并是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签订
2.劳动合同的条款/内容 P62末段
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应该仔细阅读合同的各项条款。
必备条款: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可备条款:必备条款外可以规定的条款
P63相关链接
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培训,
保守秘密,
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等。

劳动也要签合同
畅想未来:当你成为一名“打工人”后你期待签订的劳动合同上有什么内容?
劳动合同书
甲方:某某公司
乙方:李某某
甲乙双方依法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
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
三、工资薪酬:每月2000元,每天工作9小时,月休6天。
四、福利待遇: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中秋、员工生日)
五、三年之内不准结婚。
六、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
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签订日期: 年 月 日
思考:如果你是求职者,你会签订这份劳动合同吗?
3.订立劳动合同应的原则(P63一段)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举例:①年满16周岁;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举例:①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②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岗位的80%,岗位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
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举例:①合同争议,重新协商;②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索要担保金、财物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举例:隐瞒自己的年龄、学历
违背了什么原则?合同有效吗?
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用人单位违背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
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P63探究与分享
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
合同订立

合同有效
4.有效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劳动合同有效要件:①合同主体适格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合同内容合法 ④合同形式合法 ⑤程序合法。
(1)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2)劳动合同履行: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整个合同是有效的,只是部分条款无效,如合同期内不得结婚
5.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情形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适用)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思考: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还能拿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吗?
【相关链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本框小结
立足职场有法宝
法律守护劳动者
劳动合同也要签
国家保障劳动者权利与义务
劳动法
调整对象
基本原则
首要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原则
劳动合同的含义、意义
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
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劳动者
生效/无效/部分无效
【易错易混观点辨析】
1.劳动关系的建立的时间点是从签订劳动合同开始的。( )
2.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是劳动合同中可备条款的内容。( )
3.订立劳动合同,只要你情我愿即可。(  )
4.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获得劳动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基础( )
5.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证( )
6.签订劳动合同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7.劳动合同一旦订立就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
х
х
х
х

х
х
1.小王高考后找了份送餐工作,在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提醒合同中明确载明不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工作期间意外受伤费用自理,小王考虑再三还是在合同上签了字。数月后,小王在送餐途中不幸摔伤,花费数万元医疗费。你认为,小王的医疗费( )
①因小王在合同上签字后即形成约束力,故应由小王承担
②因合同的签订遵循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应遵循合同约定
③因合同中公司未承担相应法定责任,故该部分条款无效,应由公司负担
④因合同侵犯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而部分无效,应由公司负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③④:工伤保险是立法强制实施的,是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合同虽已签字,但因与国家法律相违背,因此部分条款无效,且违背平等原则。小王虽然签了字,此部分条款无效,小王的医疗费应由公司承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说法错误。
D
2.为更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我国将职业教育培训列入精准扶贫工程,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职业培训至少对120万个贫困家庭的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培训。这是因为( )
A.劳动者就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国家和用人单位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
C.劳动法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D.贯彻落实国家以就业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解析】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错误。B: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B错误。D:我国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而不是以就业为中心,D排除。
C
(1)“工伤概不负责”“三年内不许结婚”能写入劳动合同吗?
(2)劳动合同中的某些条款不认同,可以跟用人单位商量吗?
(3)找工作时使用了伪造的学历证明会怎么样?
【探究与思考:P63页】
不能。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了合法、公平的原则。
可以商量。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是无效合同,且违反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法施行后,我国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签订劳动合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观点1:劳动合同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公司小,不用签劳动合同。
观点2: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公司不提签合同的事,我哪儿敢提呀!
观点3: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了合同也不上保险,签与不签无所谓。
观点4:签了合同,想走也走不了啦。
思考:⑴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⑵不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提示: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公司大小无关。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反劳动法的。
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合同期满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离职,合同期经双方协商依然可以离职。
(2)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容易发生劳动纠纷。
李某于1983年10月10日出生,并于1997年11月10日与某农药厂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李某试用期为1年,从事农药包装工作,每日工作8小时,必须遵守厂规厂纪,实行计件工资,若李某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负违约赔偿责任,并且厂方不退还其签订劳动合同时缴纳的入厂押金。
(1)按照劳动法的规定,这份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是违法的?
(2)这份劳动合同缺少哪些必要条款?
(3)如何认定这份劳动合同的效力?
(1)违法表现:①李某不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李某当时年仅14周岁。②试用期超过法定期限,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③工作内容违反法律规定。④缴纳入厂押金属于非法收费。
(2)根据法律规定,缺少的必备条款有: ①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②社会保险和劳动报酬。③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3)根据对第(1)问、第(2)问的分析,这份劳动合同是无效劳动合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