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 题 《安全记心上》课时安排 1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材内容 分 析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安全记心上》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安全护我成长”,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中“我的健康成长”第6条“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关安全的意识和基本的自救自护能力。”分别从《生命的宝贵》、《安全记心上》和《心中的110》三课来安排,内容联系紧密,螺旋上升。 其中《安全记心上》属于中间一课,是在前一课了解了生命的宝贵以及生命来之不易的基础上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本课一共四个板块,第一板块“平安出行”,侧重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问题。第二个板块是“不让溺水悲剧发生”,重点学习游泳安全,树立相应安全知识。第三板块的话题是“‘119’的警示”,重点学习用电用火安全,遇到火灾如何自护自救。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安全通行证”,是对前三个板块内容的概括。设计理念 建议从技术融合创新的思路上表达,描述整节课中期望利用何种技术,在教学教研、课堂应用、学生评价、有效反馈等哪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课标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避免大而空。安全无价,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教师,我们都担负着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与监护职责。为了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所以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服从安全第一原则”形成学习,宣传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注意安全的意识。所以,本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要唤醒他们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能进行后续教学。 特色资源:无线投屏,打开手机《3D消防》APP,由学生根据提示模拟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的场景。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经常疏忽大意,还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同时又需要教给他们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教学目标 (1)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防止溺水、火灾等伤害发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保护意识。 (3)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紧急情况。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 通过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预防火灾等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初步学会日常生活中基本的自护自教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学习难点 学生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 师生活动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黑板上出示“119”,同学们看到这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火警电话)老师还想到了“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1992年起,公安部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日”,你发现这两组数字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 火警电话我会打 同学们既然知道119是火警电话,那么当你发现有火灾时,你会怎么做?(板书:报警) 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2、(模拟学会拨打119)今天我们都是119消防员,谁会接119电话? 3、老师拨打电话:“喂,我们这里着火了!”采访一下,你怎么不来救火呀? 4、其他同学评议:说清楚详细地址,看看书上小贴士,还应该说请什么?(报告时要讲清楚火灾的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板书:正确报警)现在谁来帮助老师打这个电话? 5、评议:同学们演示非常好,不过,平时不能随意拨打119火警电话,随意打火警电话是违法的。 6、知道严禁谎报火警。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谎报火警的”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7.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 无线投屏,打开手机《消防3D》APP,由学生根据提示模拟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的场景。随机抽取两个学生玩游戏。 【过渡】万一火势太大,个人力量无法灭火,那就必须撤离或自护自救了,请看。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里的技术应用的教研与技术融合的目的是否达到。如:“采用展示 石拱桥的图片导课”,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中观察几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科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激趣就有了无限可能。由学生熟知的火警电话引出话题,激发学生既不探知的欲望,同时介绍“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渗透的法治意识。使用无线投屏,打开手机《消防3D》APP,由学生根据提示模拟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的场景,让学生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二) 师生活动 活动二 自救自护我能行 1.回归教材,学习火灾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1)看书学习,掌握技能。出示活动要求:小组活动:认真阅读P58,学习不同火灾场景的自救方法。讨论:火灾中可以怎样自救逃生?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交流:自救:湿毛巾捂口鼻(衣服袖子衣襟也行) 湿衣服披身上 弯腰 走安全出口楼梯 逆风逃 打滚灭火 求救:密闭门,发出求救信号 (相机板书:捂口鼻 弯下腰 找出口 赶紧逃) (2)学生分组活动,自学教材内容,模拟练习,感悟关键动作要领。 (3)汇报表演。设计意图 设计在该环节的技术应用是否合理。同样需要考虑到技术应用是否能满足教学、是否能创新教学环节、是否符合学生学情等一些列问题。 通过学生生活入手,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的遵循了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这一原则。内化是最好的生成,认知与实践理性融合,思辨就有了可为平台。该环节意在教会学生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方法,非常实用。教学环节 (三) 师生活动 活动三 防患火灾我最棒 2.了解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 火灾一旦发生,给我们国家的财产和人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就像今年3月30日,四川凉山火灾,造成了31人死亡。(观看视频)其实很多火灾是由于人们的侥幸或者疏忽造成的,所以,生活中有些火灾是可以避免的,结合书上的例子,说说我们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呢?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让学生分析。 (1)交流:取暖 放鞭炮 不乱烧草垛落叶 3、考考消防员: 假如身边发生以下紧急情况,我们该怎样应对 1、炒菜时油锅起火了。(迅速盖上锅盖,使燃烧着的油火接触不到空气) 2、放鞭炮点燃了草丛。(用水浇灭,如果火势较大要及时拨打“119”电话) 3、家里的电器插座老化,冒火花(及时断电,更换新的插座)设计意图 如上思考,建议要充分考虑到“恰当的时机使用恰当的技术”的问题。 了解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的实效性。教学环节 (四) 师生活动 活动四:安全通行证 教师:危险一旦发生,可能对我们造成身体伤害,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课件出示P60情境图,让学生分析。) 找找下面图中有哪些安全隐患?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安全隐患。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居家安全: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容易引发触电事故。 校园安全:学校楼梯追逐玩耍、楼梯扶手当“滑梯”容易造成伤害。 交通安全:在机动车道骑自行车,违反交通法则,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户外安全:高压电线旁边放风筝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六)课堂小测验。(幻灯片28、29) 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就能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课件出示P61测试题,学生讨论完成。) 1、出行安全 下列答案中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 A、穿越隔离带。 B、在机动车道上玩滑板。 C、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2、电器使用 家用电器正在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B、用湿于更换灯泡 C、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不随意搬动 3、燃气抢险 家庭中如果燃气泄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闻到燃气味时,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B、闻到燃气味时,立即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C、用打火机照明或者打开电灯,检查漏气位置。 4、电梯求生 被困在电梯中应采取的正确行动是()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爬出脱险。 C、按响应急警铃或打电话求救,等待救援人员。 (四)拓展环节,升华立意 课堂小结 危险一旦发生,可能对我们造成身体伤害,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因此我们不仅要掌握相关的自救常识,还要防患于未然。 ( 歌曲:儿童歌曲 - 让生命花季充满欢笑)设计意图 方法是最好的路径,情感与体验亲密融合,融法就有了生活基础。能力是最好的价值,态度与价值观互促融合,赋能就有了价值追求。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安全记心上 第二课时 1、‘119’的警示 2、安全通行证教学反思 反思请多反思教学重难点用技术环境展示是否得到了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是否符合预期、学生互动是否满足效果、技术应用是否得到创新等问题。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思维逻辑是注重遵循学生的成长轨迹,让学生在成长中涵养生活智慧。通过课堂内外对由主线问题和支线问题串联而成的问题链的层层深入探究、解决,以及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发展,“有意识地”把他们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经常疏忽大意,还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所以课堂上我结合具体生活中实例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树立安全意识,掌握用电用火安全知识,同时又教给他们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自救和防护的技能,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问题需要让学生放开说,有些太局限性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