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政治6月考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1.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唯一一位盲人代表王永澄手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与众不同,这是会场上唯一一份盲文版的政府工作报告,王永澄用指尖一行一行“读”着。全国人大首次制作和提供盲文版会议文件( )A.体现了我国的国体是公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B.证明了只有个性化的民主实践才是真正的民主C.可知全国人大重视维护人大代表的特殊利益D.生动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体现人民民主真实性2.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六个分专题之一,得到常委和委员们的广泛关注。与会人员通过联动协商、小组讨论等方式,围绕“新型”“体制”“关键核心”等关键词热烈研讨、深入交流,共谋深化改革、聚力攻关之策。这表明全国政协( )①坚持问题导向,履行政治协商职能②发挥人才优势,积极组织经济建设③积极建言献策,促进科学民主决策④聚焦社会难点,决定国家事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一般而言,国家职能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下列做法属于国家履行对内职能的是( )①扫黑除恶,剑不入鞘②发展经济,提质增效③一带一路,中国方案④垃圾分类,低碳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的修改过程,充分贯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了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并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了意见。国务院组织法的修改过程( )①厘清了各级行政机构的立法权限 ②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③坚持民主立法,发挥专家学者的主体作用 ④体现了坚持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2024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深刻总结近代以后中国政治生活惨痛教训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直接民主代替了间接民主,确保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B.坚持把民主的形式和实质相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优势C.有利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立法机关的作用,保障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D.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6.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为党领导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根本政治制度保障。新时代新征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需要( )①发挥人大制度基本功能——将体现人民利益的党的政策转化为国家意志②继续健全代表联络机制——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助推我国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4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国务院组织法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国务院组织法是关于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基本法律,它颁布施行,对明确国务院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保障国务院依宪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立法程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通过人大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经认真调研、共同研究、反复协商、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③修订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后,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④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对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A.①→②→④→③ 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8.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为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方向指引。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这一战略部署要求人民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升信息传导、社会动员、政治吸纳和社会整合的能力。这要求人民代表大会( )①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保障人民的决策权②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③不断完善民意监测、民意表达、民意协商机制④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为民服务质量,满足人民各项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H市人大代表苟勇积极推进老旧小区管道燃气的建设,监督政府对老旧小区燃气“瓶改管”工程的实施情况。截至目前,一共帮助辖区89个老旧小区、14355户居民改造燃气管道,既便利了民众的生活,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由此可知( )①我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创新了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的方式③人大代表有权监督和管理国家各项重大事务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以各种形式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由此可见( )①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接受党的政治领导②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和监督权,参与决定国家大政方针③人民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发挥界别优势履行政治职能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1.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依托自身优势,深入发掘红色资源,全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示范基地;结合各民族英雄人物、红色事迹,开展“互联网+红色文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出丰富的红色旅游线路及产品,带动产业振兴,促进当地人民增收致富。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实行区域自治,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②利用红色资源,建立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③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④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以来,某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持续深化和加强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重大节庆日在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实行每周一常态化开展“升国旗、凝共识、聚合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上述活动旨在( )①用中华优秀文化改造宗教,更好地发挥宗教积极作用②厚植宗教界人士的家国情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③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引导全县宗教界人士感恩伟大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全国政协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了自主调研、集体调研,走进企业了解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的报告引起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体现了人民政协( )①集中民智,凝聚共识,保障企业提高经济效益②依法行使管理国家权力,促进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化③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④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为国家经济建设建言献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针对我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自然灾害防治法立法进程。2019年,应急管理部党组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应急管理立法体系框架方案;2022年7月4日至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灾害防治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3年9月,自然灾害防治法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这一进程表明( )①我国国家机关职责明确,既彼此配合又相互制衡②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③立良善之法、管用之法要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④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以推进灾害防治能力现代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为坚决遏制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公安部部署云南公安机关强化边境警务合作,持续开展多轮次打击行动并取得重大战果。这表明( )A.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B.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D.中缅两国政权组织形式相同,国家根本利益一致16.某地人民法院全面摸底和分析辖区内诉讼案件情况,针对涉民生案件量大、矛盾集中的问题。主动探索“网格预警、精准分流、高效化解”的“矛盾纠纷三级化解网络”,成立法律咨询室、心理疏导室、诉前调解室,为来诉群众提供心理抚慰、法律咨询、前置调解的一站式前端化解服务,成功调解各类案件数百起。这启示我们( )①通过多元方式有效处理社会纠纷是法治社会应有之义②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要利用好道德规范的积极作用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④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2024年2月,司法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一次办好”法律援助服务,包括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此举旨在( )①保障公民法定权利,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②降低群众维权成本,推动政府依法行政③传递司法便民温情,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④促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③保障弱势群体在法律上的特殊权益 ④着力树立政府权威建设服务型政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谣言猛于虎,网络谣言有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有的移花接木、以偏概全……其共同点是,掩盖真相,传播假象。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一些网络谣言的传播与扩散造成社会的焦虑与恐慌,增加了抗疫的难度。针对网络谣言,政府应( )①深化简政放权,授权网络平台自我管理 ②引导舆论宣传,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并辟谣③增强服务意识,拓宽网民的信息发布渠道 ④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惩治造谣、传谣行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上海市政府深化“减证便民”,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记录证明,2024年1月1日起,专用信用报告涵盖41个领域,企业可用1份报告替代41份证明,大大方便了企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上海市政府该举措旨在( )①为人民服务,提升人民幸福感 ②完善执政方式,维护人民利益③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④维护政府权威和公信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1.2024年1月,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枫桥经验”本土化,上海市青浦区某镇遴选多名优秀专业律师进入社区,就民商事纠纷、邻里纠纷、家事纠纷、劳动争议、未成年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开展讲座和座谈,获得社区居民广泛信任和好评。这一举措有利于( )①推进全民守法,引导居民学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②创新普法形式,发挥律师与居民基层自治主体作用③以守法促普法,让法律更好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④弘扬法治精神,营造社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百年风雨兼程、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带领全国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实现自立自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③党的成立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这个时期历史任务的确定是由( )A.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B.中国人民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C.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选择的D.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决定24.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百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历程何其艰辛又何其伟大。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对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努力奋斗取得的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发展的根本制度基础③改革开放新时期——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④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湖北某乡党委一班人“把村民装心里,将困难扛肩上”。上线“书记听我说”小程序,一年多来共受理各类评理、诉求、建议、问题等570件,目前已办结556件,办结率超过97%。这启示党员干部要:( )①不忘初心,解决人民群众的各类诉求,让“民心”在基层凝聚②坚持真理,实践共产党员的执政方式,让“民意”在基层收集③永葆纯洁性,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让“民愿”在基层实现④保持先进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民忧”在基层化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观题(共50分)26.院子里,一群人坐在一起“有事好商量”,如今正成为中国无数农村“院坝协商”助力文明村寨建设的一道风景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村民诉求、凝聚广泛共识、共商村庄发展之计……“院坝协商”成为了延伸到基层的触角,更好地体现了基层协商对基层治理的推动作用。各地积极探索“院坝治理”模式——利用村民晒谷物、休憩闲聊的生产生活场所,商量村里的大小事务。“院坝治理”以独特的“三种味道”,撬动了基层治理大格局。鲜活味儿 家常味儿 麻辣味儿基层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直面群众,通过面对面交流,让群众感受到尊重和信任,拉近干群距离,搭建起干群连心桥。 院坝会的形式、主题家常,都是村容村貌、乡风文明、邻里矛盾群众身边事,让群众有亲近感,愿意发表意见建议。 院坝会敢于碰真动硬,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事、难事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小事、私事则由居民协商解决。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院坝治理”是如何撬动基层治理大格局的。(1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现如今,家庭教育在很多家庭中是有所欠缺甚至完全缺失的,关于“不合格”家长的社会现象和新闻不胜枚举,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父母们开启了“依法带娃”的时代。家庭教育促进法旨在通过法律的方式,引导父母去按照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更多关注未成年子女品德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该法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调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民政、市场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提供指导和进行监督;具备条件的学校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对于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追究法律责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既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福祉的“家事”,也是关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国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践行。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说明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家庭教育。(1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而在执政过程中,时代不断“出卷”,人民也在不断“阅卷”。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刻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新时代已经带来了发展新要求、新课题。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握发展新方位,拿出担当、拿出勇气、拿出干劲,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奋力把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做优秀“答卷人”?(18分)答案1-5【答案】D【答案】A【答案】A【答案】D【答案】D6-10【答案】B【答案】B【答案】C【答案】B【答案】A11-15【答案】D【答案】C【答案】D【答案】C【答案】B16-20【答案】B【答案】B【答案】A【答案】D【答案】B21-25【答案】B【答案】B【答案】D【答案】D【答案】D26.【答案】(每点4分,共16分)①院坝治理坚持了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贯彻群众路线,在“鲜活味儿”中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②院坝治理践行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让基层群众直接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生动实践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家常味儿”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③院坝治理构建了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④在“麻辣味儿”等“三种味道”中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27.【答案】(每点4分,共16分)①促进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立法。通过科学立法合理设定依法带娃的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为父母依法带娃及国家机关处罚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提供法律依据。②促进家庭教育需要严格执法。在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中,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③促进家庭教育需要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对于拒不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家长及时教育、制裁和惩罚,维护未成年人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④促进家庭教育需要尊重和信仰法律,全民守法。国家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普法活动,着力增强社会成员法治观念,引导父母和学校等主体依法做好家庭教育,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28【答案】(每点3分,共18分)①保持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变(3),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3)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③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3)④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3)⑤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