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景阳冈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景阳冈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景阳冈
作家名片: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元代进士,后因与当道权贵不合,弃官归家,闭门著书。
主要作品:《水浒传》。
作者简介
生字学习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小标题
吃酒(1—4)
上冈(5—7)
打虎(8—12)
下冈(13)
事情发展顺序
默读1—4自然段,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并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文中相关句子。
豪爽、倔强、酒量惊人、胆量过人。
课文解读
这酒真有气力!
豪爽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倔强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满满筛了一碗酒。
再筛一碗酒。
又筛了一碗。
只好又给武松筛酒。
十八碗
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三碗不过冈”。
说说这部分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为下文“打虎”作铺垫。
塑造人物形象(勇敢无畏、浑身是胆)。
默读5—7自然段,思考:当武松走上冈看到庙门上贴的榜文时有什么想法?表现出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
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默读“打虎”部分,思考:
1.在描写武松初遇猛虎时,作者频繁用到一个词,请你帮忙定位一下,说说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老虎
武松
2.快速浏览“打虎”部分,说一说武松分别用了什么打虎?
哨棒打虎
赤手空拳打虎
哨棒打虎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思考:此处写哨棒折做两截有何作用?
武松抓住机会进攻,可是打急了,手中唯一的武器——哨棒折成了两截,险情再一次出现,故事在曲折中走向了高潮。同时为下文武松赤手空拳打虎作了铺垫。
赤手空拳打虎
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找出动词并思考:这些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描写武松赤手空拳对付老虎的经过时,抓住了“揪、按、踢、提、打”这几个动作进行细节描写,用词非常准确,把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武松在石头边找到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去。
把“挨”换成“走”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挨”字贴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武松在与猛虎搏斗后,手脚酥软、精疲力竭的状态——不能大步走,只能慢慢挪。“走”字则不能表现不出这种状态。
本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吃了十八碗酒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倔强豪爽、无所畏惧和勇敢机敏的性格特点。
课堂小结
景阳冈
板书设计
1.这段话选自文学名著《______》,作者是 ______。
2.大虫抓人的三招是 ____、 ____、 ____。
3.武松使出____、____、____来应战,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他( )。
A.机警敏捷 B.无所畏惧 C.胆大心粗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