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框 网络改变世界课标要求: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教学目标:(一)素养目标:健全人格: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 利和乐趣。法治观念: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二)知识目标:1 .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 .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3 .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学重点:网络给人们生活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学难点:网络是把双刃剑。教学建议: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思考:2023 年 3 月 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 .67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3549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75 .6%。《报告》显示,传统领 域应用线上化进程不断加快。其中, 线上办公市场快速发展,用户规模已达 5.40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7 078 万,占网民整体的 50 .6%。此外, 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数字化服务供 给持续加大,我国农村地区在线教育和互联网医疗用户分别占农村网民整体的 31 .8%和21 .5%,较上年分别增长 2 .7 和 4 .1 个百分点。《报告》还提到,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建 设也在加速推进,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 240 个;“5G+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了传统 工业技术升级换代,加速人、机、物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方式落地普及。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我们的生活。教师过渡: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让我们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今天我们就 来探讨一下网络带来的利与弊。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 .活动一:阅读教材 P11“相关链接”。 学生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材料说明了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教师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2 .活动二:课件展示图片(QQ、微博、微信、短视频应用)。教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鸡犬之 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3 .活动三:课件展示“电商平台”“ 网络问诊”等图片。教师: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 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 .观察图片,思考:(1)上面图片说明了什么 提示:人们通过网络参与经济生活。(2)你能举出哪些网络促进经济发展的事例 提示:很多地方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搭载了互联网之后,不愁销路;求职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寻 找工作,加速了人才的流动;使用手机银行办理业务、网上购物,方便快捷;等等。【教师小结】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 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 推动了传统 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2 .观察漫画,思考:(1)上面两幅漫画表明公民利用网络行使了哪些权利 提示: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这样做有何意义 提示:方便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教师小结】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 民意也就上了网。互联网丰富了民主 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对保障公民的知 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3 .阅读材料,思考:材料一 在线教育,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学方式,通过网络,即使学员与教师相隔万里也可以 开展教学活动。此外, 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 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在线教育是最方便的学习方式。材料二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领域已经成为科技产业必争之地,我们可以看到小米、360、京东、阿里等企业都在扩大自己的智能家居产品线,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相同平台的融 合。在线教育、物联网与智能家居体现了网络在哪方面的作用 提示:文化传播、科技创新。【教师小结】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 极大地拓展了 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 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三)网络是把双刃剑1 .展示图片:思考:(1)图片分别体现了网络的哪些现象?(2)除了图片展示的情形外,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形?提示:(1)图片分别体现了网络存在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犯罪、沉迷网络、网络诈骗的现象。(2)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2 .展示图片:思考: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 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3 .展示图片:思考: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信息泄露。教师总结: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 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认识到网络会给我们 的生活带来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兴利除弊。板书设计:(方便信息传递和交流网络丰富促进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平台网络信息有好有坏网络是把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双刃剑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网络改变世界社会进步 (网络推动)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 (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新搭建课堂演练:一、选择题(40 分)1 . 河北省遵化市交警大队联合遵化市电视台开展了酒驾醉驾整治网络直播行动,带领网友一 起全程直击一线酒驾执法现场,吸引近 6 000 人在线观看。这一现象说明( C )A . 网络能够保障我们的知情权B . 网络完全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C . 网络使信息传递变得更加快捷D . 网络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 如果要给下边漫画配文,下列最恰当的是( C )A . 政府服务人民只能通过网络B . 网络能够促进人际交往C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 . 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 . 小兰最近在网上结交了一个网友,两人有很多共同话题,几天时间就达到了无话不谈的地 步,对方甚至还问到小兰的家庭住址等隐私问题,小兰沉浸在找到知己的喜悦中,不想再与同 桌谈心,学习成绩也受到影响。你认为,小兰应该注意的有( B )①应专心于虚拟交往,放弃现实人际关系②网上交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要利用网络交友优势,争取尽快见面④避免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和生活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4 .下边是某社区向市民发放的“反诈温馨提示”卡片。张大爷的卡片因为不小心沾水有一句看不清楚。你认为这一句最有可能是( C )A . 网上朋友不结交 B . 网上信息不可看 C . 个人信息不透露 D . 亲人朋友不能骗二、 非选择题(10 分)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2023 年 3 月 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以下是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