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三下《中国古代寓言》导读课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与呈现。整本书阅读被设定为独立的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与第二单元语文要素“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一脉相承,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寓言故事,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分辨是非,学习为人处世。教材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引用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关于寓言的阐述“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直接点出寓言“微言大义”的特点,故事短小、道理深刻。三年级教材适应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编排了“寓言故事”文体单元,意在发掘寓言的文学和教学价值,提高寓言的文学地位。小贴士提示了读寓言的方法,读故事、明道理、想生活。“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通过展示精彩片段、列举经典篇目,推荐阅读三本寓言集:《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教学目标1.通过关注目录,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2.运用预测、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策略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寓意,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3.指导学生自主制定阅读计划。教学重点运用预测、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教学难点通过感知寓言故事蕴含的智慧,产生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一、整体感受寓言,激发阅读兴趣(一)创情境,识寓言同学们, 早在还没有产生文字的时候开始, 人们便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来看这几幅图。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这些故事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寓言。(二)回顾寓言的特点严文井说: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 东西来。”本册书中第二单元是一个寓言单元,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 子, 我们学习了古代寓言《守株待兔》《南辕北辙》,总结了寓言的特点,谁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寓言》就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个魔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其中的奥秘吧。二、阅读章法有序,感受先贤智慧(一)阅读指导,读书有法1.介绍目录一本书的目录能够为我们的阅读指引方向,观察这本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全书根据每个寓言故事的不同特点,归纳为六大部分。2.指导阅读(1)阅读指导页还有不同之处你发现了吗?是的, 每部分前面都编有“阅读指导”页, 介绍了适合读这部分 故事的阅读方法, 读书不得要领, 则劳而无功, 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一部分的阅读指导。你能从这段文字中提炼出什么阅读方法。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我们要带着思考去阅读, 阅读指导页中 已经为我们出示了三个小问题, 谁来读一读?同学们看, 带着思考去读书,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寓言的道理。除了每部分阅读指导页中指导的方法, 我们常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钥匙。(2)读题目读一读这几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你能猜想一下故事中会发生什么事吗?就这么读读题目,猜猜内容,是不是很有趣呢。(3)读开头趣读了故事的题目, 再来读一段故事的开头吧。你来猜一猜他最终能借到梯子扑灭大火吗?我们一起来读读故事的结尾, 和你猜想的一样吗。看来大家想法 一致,很有默契。同学们,猜想没有对错,只要有理有据就可以了。(4)读插图让我们再从插图入手, 看这幅图, 表现的会是一个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想,你也许已经猜出了故事的大致情节,谁来试试?接着猜?(5)读人物人物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鲁班这个人物大家一定耳熟能详, 快来自己出声读读这篇寓言,看看和你印象中的鲁班有无不同?读完这篇寓言,鲁班在你心中留下了什么印象?就像这样, 读题目、读开头、读插图、读人物, 展开想象猜一猜, 认真用心读一读, 能帮助我们探寻到《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中很多的秘密。(6)积累成语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因其寓意深刻, 古人将之凝炼形成固定成语,言简意赅又生动简洁,真是妙不可言。我们来一起读读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吧。天才在于积累, 聪明在于勤奋, 让我们在接下来的阅读当中积累更多的成语,并在积累卡上留下你阅读的痕迹吧。(二)分类阅读1.哲理性强《中国古代寓言》内容包罗万象, 寓意丰富多彩。请你自己看看 这幅图, 猜一猜故事的大致情节, 先讲给同桌听一听吧, 谁来讲?自己读读《鹬蚌相争》,看看和你想象的一不一样。读完这个故事,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思考,谁来说一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