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导入新课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1.科学精神:掌握质量互变规律。(重点) 分析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难点) 2.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注意量的积累,从小事做起,抓住机遇参与实践,促成质变。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学习目标0103质的含义和意义? (P80)02阅读教材P80-82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自主学习质量互变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P81)量的含义和规定性? (P80-81)04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和遵循意义? (P81-82)05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P81-82)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012020年12月 19日,中国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中国首次地外天体样品储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开了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运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实现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一路走来,多少艰辛,多少奇迹!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从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首次“采样返回”……数十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中国航天以“探月梦”托举中国梦,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惊鸿之笔。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天问奔火···…2020年的中国航天精彩不断!2022 年、2023 年··…天问继续拥抱火星、空间站建造完成,中国航天看点多多!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再到嫦娥五号首次“采样返回”。这一次次的重大跨越都体现了我国探月工程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②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中国航天人仍将继续探月追梦,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探究与分享思考: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我国航天人的探月历程。(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荔枝和红毛丹,我们之所以能够把它们区分开来,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矛盾的特殊性)。【知识拓展】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①质的内涵: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之所以称之为“水”,是因为它具有区别于其它物质的固有的规定性零度以下当气温达到零度以下时,“水”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不再是“水”,而变成“冰”了(1)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①质的内涵:②质的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2)量(区分相同事物的依据)①内涵:②规定性:判断:有人认为“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注意是“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超过的一定范围就会变成他物。【知识拓展】认识事物的量,是对该事物的认识深化和精确化。【特别提醒】量总是一定事物(载体)的量,不存在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你。“一定的事物”是量的载体。同步训练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质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②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③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量的增减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在每一个阶段中,成就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是一种量变),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伟大飞跃(这是一种质变);而当实现伟大飞跃时,新的量变就又开始了。正是在这种“量变——质变——量变……”的前进式循环中,我们得以不断向前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量变成就不断积累成就不断积累成就不断积累量变量变质变质变质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不断积累量变质变新中国成立站起来确立社会主义社会富起来强起来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3、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1)量变:量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2)质变: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3)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 还是超出度的范围。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量变 质变 新的量变鸡蛋的孵化 未破壳以前 破壳而成小鸡 小鸡觅食成长社会的变化 社会内部酝酿革命 革命爆发,由一种社会转变为另一种社会 新社会在新的生产力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抗战 抗日十四年 日寇投降,抗战结束 中国人民开始解放战争(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①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当这种斗争尚未引起双方地位的改变时,事物的性质就没有变化,这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②当这种斗争由于力量对比而不断变化,最后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改变,也就是原来的主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原来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时,事物的性质便起了变化,事物就实现了质变,就转化为自己的他物。不健康因素健康因素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质1质2量变渐进性、连续性间断性飞跃性量变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①单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引起质的变化。如“千里之提,溃于蚁穴”。②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变化。引起质的变化。如葡萄糖和果酸,化学分子式都是C6H12O8,但由于原子的空间排列不同,使他们具有不同的性质。【知识拓展】量变 质变区别 性质 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性质变化特点 渐进性、连续性(静止状态) 飞跃性、间断性(运动状态)结果 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 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根本区别 在度的范围之内 超出度的范围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之中。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质变→新量变) 知识归纳1.(2021山东滨州期末)《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里的“堤溃”“室焚” ( )①是事物质的变化②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③反映事物量的规定性④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终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选A。 “堤溃”“室焚”属于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①②正确;“堤溃”“室焚”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③不符合题意;“堤溃”“室焚”属于质变,质变不是事物发展过程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错误。课堂练习2.一农夫养驴以运货。某日,驴驮货轻快而行,遂略加货物,驴仍走得轻快,再加一点,驴依然走得轻快,再加……最后,驴身体不支倒地而毙。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B.事物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C.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明确界限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选D。农夫不断给驴添加货物,导致驴被压死,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D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未涉及质变再引起新的量变,A与题意不符;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B说法错误;量变与质变有明确的界限,区分二者要看事物的质态是否发生了根本改变,C说法错误。遵循质量互变规律022022年11月29日 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三十而立的载人航天工程用连战连捷、任务全胜的优异成绩跑出了中国航天的“加速度”。上述材料表明量变和质变存在什么关系?情境探究任何事物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关节点是量变到达极限、引起质变的节点1、质量互变规律要求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1)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2)把握适度原则,推动事物发展。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注:量变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渐进性,质变体现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性和间断性。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看下图思考:事物发展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小学中学大学量变连续性渐进性连续性渐进性量变量变质变质变间断性飞跃性连续性、渐进性间断性飞跃性七八九高一高二高三间断性飞跃性质变量变(2)联系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③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误区: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是飞跃性和间断性的统一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注:在表达时要注意规范,即量变对应质变,渐进性对应飞跃性,连续性对应间断性。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意思是说,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只有通过一步步的积累,才能到达千里之遥的目的地。成语“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本义是说,筑造九仞高的大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成功,比喻做一件事只差一点儿而未完成。上述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2)启示:质变始于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发生质变。因此,我们既要有远大理想,又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儿地为之努力。否则,理想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阁,只是虚无缥缈的存在。(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因此,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学习目标,实现质变,就必须注重量的积累,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探究与分享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否认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生物学中的“激变论”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否认质变,否认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自然科学和哲学中的“庸俗进化论”,就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激变论庸俗进化论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连续性、渐进性 间断性、飞跃性区别 含义 连续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 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体现 量变的体现 质变的体现结果 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 出现了新事物联系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知识整合】区别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认识质量互变规律遵循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要求:正确把握意义质量质变量变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量变与质变关系课堂小结1.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会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提示:×。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2.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表明事物发展停止。( )提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间断性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提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但并不是所有的量变都必然会引起质变。4.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渐进,没有质的飞跃。( )提示:×。事物的发展既有量的渐进,也有质的飞跃。5.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趋势。( )提示:×。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易错易混点分析1、下图漫画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是( )C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课堂练习2、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依据是( )①微小的量变必然促成事物的质变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微杜渐③事物的量变是渐进的,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④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事物在新质基础上的量变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C课堂练习3、有人把西藏民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浓缩成5句话: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物的发展是( )①一种连续且不间断的过程②事物的量持续积累的过程,重视量的积累就能实现发展③打破旧质代之以新质的过程④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课堂练习4、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B.质变就是发展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A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