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机密★启用前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学科期末测试卷姓名准考证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卷1、试题卷1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4个小题。满分为100分。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3.答题时,把试题卷I的答案在答题卷I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Ⅱ答案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土壤中含有许多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能验证土壤中含有水分的是(▲·)2.2024年4月1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该火箭升空时,首先穿过的是大气层的(▲A.电离层B:平流层C.散逸层D.对流层3.河道铺设生态浮岛(如图),用以种植美人蕉、芦苇等观赏性好、水生植物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能够有效净化污水。这些水生植物构成浮岛了一个(▲·)(第3题图)A.种群B.植物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4.宁波瓜类砧木育种团队利用自主选育的砧木“甬砧5号”,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了“一条藤上结出两种瓜”,该“结瓜”过程所运用的生物技术是(▲A.组织培养B.压条C.扦插D.嫁接5.如图所示,工人们在炼钢炉前工作时,通常会穿上银白色的工作服,该工作服选用银白色的目的是(▲)A.少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B.多吸收高温物体的热辐射(第5题图)C.防止被高温物体直接烫伤D.保温,防止体温下降过快6.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后,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据此分析,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食盐B.氢氧化钠C.氯化钙D.硝酸铵科学试题第1页(共8页)7.“试管婴儿”是一项将卵子与精子取出体外进行融合并发育成胚胎后,再将胚胎移植入子宫内以实现妊娠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A.无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B.无性生殖、体内受精、体内发有C,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内发育D.有性生殖、体外受精、体外发育8.小宁同学用吸管喝果洲时发现吸管“失灵”了,无论他怎么用力吸,都无法将果汁吸到嘴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A.吸管裂开缝隙B.大气压偏大C.吸管不够粗D.吸管插得太深9.热转印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织物印刷工艺。该技术通过将带有印刷图样的转印纸与织物重叠在一起加热,转印纸上的特殊固态染料就能以气态的形式转移到织物上,形成图样。该转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升华后凝固C.先汽化后凝固D.先汽化后凝华10.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色的结构是⑥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第10题困)11.《梦溪笔谈》中记载,沈括观察到鸢(老鹰)飞过,地面上的“彩”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莺飞的方向一致。而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鸢的“影”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地面上“彩”的形成可以用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释B,“鸢东则彤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C.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鸢的“影”与鸢上下颠倒,左右相反铜丝D.鸢离纸窗上小孔的距离越大,室内的纸屏上鸢的“影”越大1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级慢通入C0,+0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通入CO2后,下列能说明等体积的C02质量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①变红,②不变红B.④变红,③不变红0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第12题图)13.颗粒氧是一种新型鱼塘增氧剂,其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CO2)。过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下列关于颗粒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颗粒氧的贮存应防潮、防雨淋B.颗粒氧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过程中,仅发生物理变化C.颗粒氧能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导致的鱼虾死亡D.颗粒氧可在高福季节、雷雨闷热天气使用,以防止鱼塘缺氧14.彩色电视机图像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的情况如图所示,若·电视机因故障缺蓝色,则电视机画面的色彩将(▲〉A.偏白B.偏黄C.偏红D.偏青(第14题困)科学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