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咏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明言疏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疏通文意。2.通过比喻对比,品文赏雪,品味诗句优美意境,扣住神韵仿写联句。3.通过赏析人物,读人悟韵,感受古人生活情趣,理解魏晋名士风度。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难点:品味比喻优美意境,扣住神韵仿写联句三、教学过程— 导入(2min)板书甲骨文“雪”,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字?古人把雪花比喻为漫天飞舞的羽毛,那么,纷纷白雪除了像羽毛还像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世说新语》里的两个少年有美妙的回答,今天让我们来读一读《咏雪》这篇文章。【设计意图】设疑激趣,通过书写象形字营造画面感,激发激活学生对雪的想象与联想,为本文的学习做好情绪和思路的铺垫。— 明言疏意(8min)1.读准字音:请一生朗读课文。正音:俄而、差可拟、无奕女师板书字音并解释,要求学生在书中批注,引导学生读课下注释、因音辨义。2.齐读3.读出节奏:屏显首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尾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请学生断句。4.引导学生从顺应句意的角度把剩下的句子用斜线断句,同桌之间读一读。5.全班齐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板书人物关系图,注意古今异义词“儿女”)【参考】下雪天,谢安让大家咏雪,谢朗比作盐,谢道韫比作柳絮,谢安很高兴。【设计意图】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获取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查看课后注释、根据意思正音和断句);通过对人物、情节的梳理,锻炼学生对浅显文言的整体感知、筛选概括能力。— 品文赏雪(13min)1.刚刚我们将文章读得很准确,节奏很清晰。我们回到标题,既然是咏雪,那么雪况如何?(“骤”)提示:勾连成语辨别文言字词2.书中人物对雪又是如何形容的?齐读并翻译。提示:字字落实、化字为词,翻译省略句和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时要注意补充成分、调整顺序。3.小组讨论,从自己对比喻修辞的了解来看,比较喜欢兄妹二人谁的比喻句?【第一回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预设:盐和柳絮都是白色的,差不多(色)雪的质感是轻盈的,谢道韫的更妥帖(质)谢道韫的“因风起”随风飞舞,更符合“纷纷”的样子(态)……【第二回合】出示命题“白雪纷纷何所似”,再讨论。预设:就题目“纷纷”而言,谢道蕴之语为工;“纷纷”之后有“风”在。【第三回合】出示关键句“与儿女讨论文义”,继续讨论。“盐”较刻板,“柳絮”为植物,多了一份生命的韵味(韵)4.观看飘雪动画,仿写比喻,帮谢朗扳回一局(扣住四个标准)【参考】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梨花纷飞亦能比。【设计意图】从人物语言入手,通过翻译、品读、对比、辩论,体会人物“咏雪”言语的精妙与高下;以读带写,鼓励、引导学生仿写咏雪,展开想象,推敲语言,锻炼思维,获得成功体验。— 读人悟韵(15min)1.屏显《世说新语》简介等拓展资料,请学生分组认领人物,批注人物描写,探究人物特点。【参考】谢朗:“撒”——比较豪迈,随意地撒着东西“差”——不假思索,抢先回答而又觉得心中没底,内敛又谦逊谢道韫:“未若”——自信又明丽“柳絮”——灵光一闪、文学积淀深厚“起”——向上、积极谢安:“寒雪日内集”——家风高雅、文学氛围浓厚“与儿女讲论文义”——即景赋诗、慈祥温和“公大笑乐”——对儿辈才华的由衷肯定,为自家晚辈切磋琢磨的学习氛围满足与欣慰。2.屏显补充道韫“林下风致”及谢家成就,朗读体会魏晋名士风度。【参考】汉千百年前,魏晋飘起一场鹅毛大雪白雪纷纷何所似,是闲暇论道吟诗的家风高雅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谢家年少有为的成长必然这是最为混乱、极尽解放的时代这是富于智慧、浓于热情的风度这就是我们的君子风骨、布衣精神【设计意图】由文及人,通过圈点批注、细处推敲,从个性化语言中探究体味不同的人物特点;知人论世,通过补充资料感受古人生活情趣、感知魏晋名士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