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花草树木的培育者——园艺师 课件(共13张PPT 解析)人民版劳动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花草树木的培育者——园艺师 课件(共13张PPT 解析)人民版劳动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劳动》七年级上册
花草树木的培育者
——园艺师
课堂导入
校园里生机盎然的花草树木让孩子们徜徉在自然美的氛围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植物品类塑造了不同的校园美。无论是高大的皂荚树,还是鲜艳的蔷薇花,都需要专业的培育者——园艺师的精心培育。
劳动准备
劳动基础
园艺师是指具备园艺科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栽培,良种繁育等农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工作,并具有一定生产管理和经营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做好花卉、树木的栽培、修剪、造型等工作;维护园区内花草树木的健康,及时治理树木草地的病虫害;做好日常花卉、树木的养育、管护,做好绿化设备的保养工作;查看绿化布置及设施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园艺知识包括中国花卉植物知识、花木繁殖技术、花木病虫害防治等。下面我们来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植物。
乔木是指树身高大,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茂的木本植物。乔木有独立的主干,树干和树冠也有明显区分。校园常见的乔木有松树、槐树、杨树等。
乔木
灌木是指没有明显主干且靠近地面分枝的木本植物。灌木大多呈丛生状态,且比较矮小,一般可分为观花、观果、观枝干等几类。校园常见的灌木有月季、夜来香等。
【辨一辨】
校园的植物很多,同学们都认识哪些?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灌木
橡胶手套、铲子、水壶等
适合盆栽的花卉、花盆、土壤、陶粒、碎砖块等
劳动场所
可供开展盆栽的空地,比如校园植物角等
劳动工具
劳动材料
劳动过程
劳动成果
今天我完成了 的移植,它的习性是喜 (阳、阴),大概 浇一次水即可。拍一张你移植的植物的照片放在右侧的方框中展示一下吧!
劳动日志
劳动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标准 等级
A B C 根部检查 已检查,并认真处理 已检查,并处理 已检查,未正确处理
花盆排水 已放入充足陶粒 放入一定量陶粒 放入少量陶粒
放置花卉 花卉立于花盆中央,形态美观 花卉立于花盆中央,形态较美观 花卉出现偏斜
再 见!13 花草树木的培育者——园艺师
内容解析
总体概述
1.教学目标
(1)了解园艺师的职业特征及日常工作,掌握简单的园艺知识。
(2)通过花卉的移植获得园艺栽培的劳动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2.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
本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园艺师的职业概况以及简单的园艺知识的学习。这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这种职业,掌握简单的园艺知识,会进行常见植物的区分与判断。第二部分是实际的动手操作,学生初步学会花卉的移植方法,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第三部分是劳动成果展示和评价部分,意在培养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栏目解析
1. 导语部分
形象地概述了园艺师的工作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园艺师这种职业。
2.劳动基础
劳动基础主要介绍园艺师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日常工作的领域和工作种类。对园艺师日常工作有个概括的介绍,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在园艺知识中,只对校园内常见的植物进行了分类,主要是因为园艺知识的内容多,个别知识涉及很多专业领域,不适合初中生学习,而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植物知识基础,所以就设计了校园内常见植物分类的环节,激发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辨一辨”环节意在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劳动知识,学科间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3. 劳动场域
这一栏目主要说明花卉移植所需的场地、工具、材料,以便按要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4. 劳动过程
围绕花卉移植的基本步骤开展,第1步意在学习植物对土壤的要求,获得劳动的基础知识;第2步意在介绍花卉移植的必要条件,做好排水,防止烂根;第3步确认植物根部的状况,学会判断植物根部情况以及如何处理烂根问题;第4步和第5步是描述花卉的移植过程;第6步是花卉移植后的保养工作。每一步都涉及园艺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简单花卉移植的技术,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贴士”主要是对花卉移植知识的补充和说明。
5. 劳动成果
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展现学生的劳动成果。通过评价表格,学生清晰地对自己的劳动过程进行评价,发现问题,积累劳动经验,提升劳动技能。
6. 劳动日志
通过两个问题的反思,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教学建议
植物的养护是校园内常见的工作,对这种职业的介绍意在使学生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提前安排学生观察校园内、小区内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再开展教学,提前使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
针对劳动过程中花卉移植的第1步,教师要根据不同花卉对土壤的不同要求开展教学,根据提前准备好的移植花卉培育新土。引导学生对常见花卉有更全面的认识,还要提前做好规划,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中还要关注劳动成果和劳动日志栏目,注重反思,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检验花卉移植是否成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授课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植物观察卡,记录花卉的成长过程,及时总结和反思劳动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交流思路与想法,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资源
1.盆栽花卉用土,一般由人工配制而成,培养土的配置需要根据花卉的生态习性、培养土材料的理化性质和当地的土质条件等因素灵活进行调配,没有固定的配方。常见培养土的配制注意以下几点:
(1)配制盆栽用土的材料
常见的盆栽用土有腐叶土、田园土、河沙、泥炭土、煤烟土、草皮土、松针土、沼泽土、塘泥和山泥,还有木屑、苔藓和骨粉等,其中腐叶土是配制培养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质。
(2)培养土配制和用土管理要点
①培养土配制原则。一是疏松通气,以满足植物根系呼吸的需要;二是水分的渗透性和固持性好,能不断提供花卉生长发育的需求;三是酸碱度要适合栽培花卉的生长需求;四是防止培养土中有害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滋生和混入。
②土壤消毒。常用的几种消毒方法是蒸汽消毒法(如家庭盆栽用少量培养土时,可采用蒸笼隔水蒸煮消毒)、药剂消毒法(如福尔马林消毒法)、堆沤发酵法、二氧化碳消毒法。
③调整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pH)对花卉生长影响很大,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pH为5.5~7.0)的土壤中生长良好,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因某些营养元素处于不可吸收状态,会引发花卉营养缺乏症。强酸性或强碱性土壤,更不利于花卉生长发育。
④改善土壤透气性。花木生长一般要求排水、透气良好的土壤。
(3)常见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的若干配方。对于培养土的配制,一般的配制比例如下表1。
一品红培养土的配制。一品红又叫圣诞花,火红色的造型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喜温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严格。常见培养土配方的比例如下表2。
(郑巧美、陈清西:《盆栽花卉培养土配制技术》,《现代园艺》,2013 年第4期。)
2.温室的花卉往往以盆栽为主,而盆栽花卉在管理上与地栽花卉有明显差异,需要熟练的盆栽管理技术。
(1)浇水
浇水要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土壤的干湿程度,盆栽小苗一般用浸盆法。夏季温度较高时应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冬季在中午温度高时浇水。判断盆花是否缺水,常采用听音、看色、摸土等方法。
(2)精准选盆
盆栽花卉所用的盆既要满足花卉生长需要,还要注意美观大方。应根据花卉植株来选择用盆,大苗用大盆,小苗用小盆。树桩的盆景用釉盆、瓷盆。大型树木用木桶或木箱栽植。
(3)培养土选择
一至二年生花卉在露地栽培或温室栽培中多采用腐叶土,因腐叶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既便于排水,又免于土壤板结。多年生草花腐叶土用量较一至二年生花卉少,同时厩肥可以代替部分腐叶土,其腐叶土与河沙的用量只占全份土壤的1/3左右。球根类花卉中的主根粗且分级少,宜用黏重的培养土。实生苗和扦插苗的花卉,必须大量使用腐叶土,对已长成的花木则应多用园土。大盆栽植花木时,排水很重要,因而必须增加适量的厩肥土、腐叶土等,再适当多加河沙1.0~1.5份。温室花木要求排水性能良好,故必须多加腐叶土和河沙。
(4)盆栽方法
盆栽花卉一般从实生苗开始培育,先在木箱或花盆中育苗,然后移植在小花盆中,或将扦插繁殖的植株和其他生长旺盛的花卉直接栽植在小盆中。栽植时,先在盆底放一块碎瓦片覆盖小漏水孔,在其上面放一层砂砾,以利排水;然后加培养土进行栽培,注意将根部须根松开,栽植在盆中央,不要过深,覆土要压实,盆土不宜过满,以便于浇水时贮存水分。
(5)整形修剪
为了使盆花生长旺盛、株形美观(达到个人意志的株形美观),需要对盆花及时进行整形修剪。
(6)松土和转盆
适时松土可以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空气流通,减少水分蒸发,更有利于对日光的吸收,升高土壤温度,但松土不可过深,以免碰伤根部。
(王明华:《盆栽花卉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7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