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试卷】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情境试卷】2023-2024学年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素养评价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科学学科素养评价
评价项目 第一站 第二站 第三站 第四站 总评 卷面书写
(考试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收获了很多的科学知识,小明所在的科学小组计划开展“科学杭州”的研学之旅,让我们一起在旅行中,收获知识和快乐吧!
第一站:杭州植物园(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科学杭州”研学路线的第一站来到了杭州植物园。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是建国以来成立的首批三个植物园之一,占地248公顷,是一座具有“科学内容、公园外貌”的综合性植物园。园内建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竹类植物区、水生植物区(蔷薇园)、百草园、盆栽园等15个专类园区,其中灵峰探梅、玉泉鱼跃两大景点享誉国内外。
截至2014年,杭州植物园有木本植物原生种质78科、200属、848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31属、62种。被子植物70科、169属、786种。
在杭州植物园里,小明发现了树林里生活着多种生物,这些生物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
1.请写出上面生物之间一条食物链: 。(2分)
(
图1
)2.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像一张“网”,叫做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现象或行为不会引起树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是( )。
A.冬天下雪 B.人类大量捕杀青 C.过度踩踏田园
4.冬天,树林里的青蛙冬眠,以适应寒冷的环境。你还知道其它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吗?请举2个例子。(2分)
① ②
5.小明仔细观察草地中的蚯蚓,发现蚯蚓一般都生活在树荫下或潮湿泥土中,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2分)
A.阴暗潮湿 B.光亮潮湿 C.阴暗干燥
6.小科看着植物园里的生态系统,准备回家自己设计制作一个生态瓶,下面步骤正确的的是( )。(2分)
A.准备玻璃瓶→种水草→放鱼虾
B.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C.准备玻璃瓶→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7.设计并制作的生态瓶要维持长期稳定,最应该注意的是( )。(2分)
A.置于烈日下暴晒 B.开放、透明 C.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水量配比要合理
8.植物园之旅结束后,小明收集到了植物园中许多植物的种子,并对“绿豆种子发芽所需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设计如下:
(1)比较甲组和丙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 )之间的关系。(2分)
A.光照 B.空气 C.水分
(2)乙组和丙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水分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 )条件相同。(2分)
A.水分和光照 B.水分和空气 C.温度和空气
(3)通过上述实验,发现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有 。(2分)
(4)以上是小明设计的对比实验,关于实验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2分)
A.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B.为了公平,每个组只用放1粒绿豆种子
C.在同一实验中,若自己组的数据与其他组不一致时,需再次实验,收集证握
(5)小明将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移植到花盆里,继续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并设置了对比实验,通过实验发现阳光下的绿豆苗长得( )。(2分)
A.茎粗壮、叶绿色 B.茎粗壮、叶黄色 C.茎倒伏、叶绿色
(6)如果用下面式子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字母a、b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分)
A.氧气、养料 B.氮气、养料 C.二氧化碳、养料
第二站:“世界第一舟”——萧山跨湖桥独木舟(24分)
2002年,考古学家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跨湖桥遗址中发掘出一条独木舟。经碳-14测定,该独木舟距今约8000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堪称“世界第一舟”,它充分证明中国东南沿海是世界上发明、使用独木舟最早的地区之一。
该独木舟是用整棵马尾松加工而成的,残船长约560厘米,宽约52厘米,舟体平均厚度约2.5厘米,船头一端保存基本完整,呈上翘形状,宽约29厘米,另一端已被破坏。船内离船头1米处有一片面积较大的黑焦面,舷内也有面积较小的黑焦面,应是借助火焦法挖掘船体的证据。
另外,在独木舟两侧各发现一片木桨。其中一片保存完整,长约140厘米;桨柄宽6~8厘米,厚约4厘米;桨板宽16厘米,厚2厘米。
跨湖桥独木舟及其相关遗迹的发现,对我国造船史、交通史及世界造船史的研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面三种船,在船的发展史中最晚出现的是( )。(2分)
A.独木舟 B.帆船 C.竹筏
2.独木舟的形状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流线型,特别是船头的形状很有特点。船体这样的形状最主要是为了( )。(2分)
A.显示民族特色 B.减小水的阻力 C.适合木材的特点
3.独木舟航行时,如果要向左转,应当( )。(2分)
A.用力在右边划桨 B.用力在左边划桨 C.两边均匀划桨
4.如图,有的独木舟上会安装一个支架,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2分)
A.承载更多的人和物 B.加快独木舟行驶的速度 C.防止独木舟侧翻
5.要增加独木舟的载重量,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 )。(2分)
A.挖大内空,把船体做得很薄 B.把物体放在船的中心位置 C.用更加粗大的木材
6.古人用木材做独木舟利用了木材会浮且易加工的特性。现代用钢材造船,钢材在水中是沉的,而用钢铁造的大船不仅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更多的货物,原因是( )。(2分)
A.钢铁做成船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B.钢铁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增大了
C.钢铁做成船后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下列三种船,在水中向右航行时,受到阻力最小的是( )。 (2分)
A.尖形船首 B.梯形船首 C.方形船首
8.参观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后,小明和同学打算自己做一艘船,,他们选择铝箔纸作为船体材料,为了让船的载重量更大,他们先用边长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船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甲船 乙船 丙船
示意图
底面积 64平方厘米 36平方厘米 16平方厘米
船的体积    立方厘米 108立方厘米    立方厘米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2分)
(2)根据设计图判断,载重量最大的是( )铝箔船。(2分)
A.甲 B.乙 C.丙
(3)质量相同的同种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___________(填“大”或“小”),在水中所受到的___________(填“重力”或“浮力”)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2分)
(4)用弹珠模拟货物进行实验,要提高船的稳定性,可以( )。(2分)
A.分隔成几个船舱 B.增加船舷的高度 C.将船底做的狭窄一点
(5)测试的小船在航行中始终向左偏离,为了保持正向航行,应使船舵( )。(2分)
A.向右偏转 B.保持正向 C.向左偏转
第三站:天子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4分)
对于大多数杭州人而言,“天子岭”三个字一定不陌生。位于半山镇石塘村的天子岭,侧身于杭城北部半山之中,传说因宋高宗在此路过而得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难题。自1991年至2020年,三十年间,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从填埋为主、资源化利用为辅,到焚烧为主、生物处理为辅,从一埋场封场、二埋场投用,再到2020年12月16日终止填埋,累计填埋超3000万吨。
由于垃圾填埋场选址普遍集中在城郊,光照充分且占地面积大,封场初期的土地适宜建造光伏电站。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光储一体化项目,预计20年运营期内总发电量为3303万千瓦时,年均发电量为165.15万千瓦时。
1.天子岭工作人员介绍,据统计,家庭垃圾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垃圾属于厨余垃圾,这部分垃圾可以使用( )办法使其自然分解,成为有机化肥。(2分)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2.据了解,在丢弃的垃圾中,有一部分是废纸板、纸箱等,小明想起了科学课上学习到的“让资源再生”一课,使用再生纸等可再生资源的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分)
A.可以节约大量原材料 B.可以节约水资源 C.可以增加纸的使用频率
3.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2分)
A.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B.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C.江河湖泊等淡水资源在全球淡水资源中的占比很大
4.下列行为中,属于“节水新招”的是( )。(2分)
A.开着水龙头刷牙 B.用洗过手的水烧开水喝 C.用洗脸水冲刷马桶
5.下列不属于资源再利用的是( )。(2分)
A.易腐垃圾用来堆肥 B.塑料袋随意丢弃 C.旧衣服回收再利用
6.在参观了天子岭垃圾处理场后,小明深受震撼,也想为杭州城市垃圾的治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小明想在自己的社区进行了一次“垃圾分类”的宣传,请你帮他将以下的垃圾放入正确的垃圾桶内。(2分)
A.废作业本 B.没电的7号电池 C.餐巾纸 D.橡皮泥 E.烂苹果 F.过期的药
( ) ( ) ( ) ( )
7.在参观了垃圾填埋场后,他想到家家户户出行使用的汽车需要燃烧汽油获得动力,这一定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1) 、 、 这些化石燃料中的能量为我们生活带来方便,但我们燃烧这些化石燃料的同时也排放了污染大气的气体,主要有 。(2分)
(2)小明建议应该选用新能源作为动力。下面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2分)
A.风能 B.石油 C.太阳能
8.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温室效应。小明所在的科学小组为了研究温室效应,模拟了温室效应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去一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同时放置在阳光下,如图所示,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30分钟后,发现用密封袋密封的温度计读书为37℃,没有密封的温度计读数为35℃.
(1)这个实验中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2分)
(2)本实验中,透明的塑料密封袋模拟的是( )。(2分)
A.我们生活的空间 B.大气层 C.温室气体
(3)据推测,下列不属于温室效应引起的后果的是( )。(2分)
A.加快人晒黑的速度 B.全球变暖 C.海平面上升
(4)据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1米,为了缓解温室效应,请你写出2条有效办法。(2分)
第四站:虎跑梦泉(26分)
虎跑梦泉位于西湖南部,大慈山定慧禅寺(俗称虎跑寺)里面。虎跑泉被誉为“天下第三泉”,它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泉水有较大的分子密度和表面张力,在盛满水的杯子中轻轻放入五分钱硬币,硬币能浮在水面而不下沉。即使水面高出杯口达三毫米,水也不外溢。虎跑泉与龙井、玉泉、郭婆井、吴山大井,并称杭州五大“圣水”。更因为虎跑泉水质特别纯净,世人将虎跑泉与龙井茶誉为“西湖双绝”。
参观了一天,小明所在的科学组来到了本次“科学杭州”旅行的最后一站——著名的“虎跑泉”景点,并收集了一大瓶水,准备自制一些小冰块,为炎热的夏日增加一抹清凉。
制作方法:①将清水烧开至沸腾;②冷却开水;③冷却后倒入冰块模具并放入冰箱冷冻。
1.小明和同学们观察水加热时的现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水的过程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2分)
A.加快水加热的速度
B.使酒精灯的火焰更大
C.使烧杯受热均匀
(2)下列示意图中(圆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应热在石棉网内传递过程的是( )。(2分)
(3)加热时,如果在杯中放入冰块,一会儿冰块消失,这是因为冰块( )。(2分)
A.溶解在水中 B.熔化变成了水 C.蒸发到空气中
(4)给烧杯中的水加热,不久,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35℃,水中出现少量气泡,这些气泡是( )。 (2分)
A.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B.水蒸气 C.水沸腾后产生的气体
2.热量的传递
(1)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称为( )。(2分)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下列示意图中(黑点为加热点),能正确反映热在水中传递过程的是( )(2分)
(3)小明将测量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右图所示,甲时段水温上升规律是( )。(2分)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始终匀速
(4)如右图所示,乙时段的水温保持不变,这时测得的水温接近于( )。(2分)
A.0℃ B.37℃ C.100℃
3.开水的冷却
(1)室温30℃,小科将开水倒在大杯子中冷却,但是凉得太慢了。于是小科又拿了一个装有冷水的盆子,将装有热水的大杯子放入盆子中(冷水未满过大杯子),右图是两者温度变化图,下类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脸盆中的冷水接下来温度还会继续升高
B.大杯子中的热水和脸盆中的冷水在10分钟后温度将保持不变
C.大杯子中的热水和脸盆中的冷水在10分钟后温度将下降,直至室温
(2)在前10分钟,盆子中冷水为什么温度会升高?(2分)
4.冰块的冷藏
小明和同小组的同学为了制作出保温性能更好的保温杯,进行了以下实验。
(1)若要研究杯子外包材料种类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则选择 和 号;若要研究有无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则选择 和 号。(均填编号,下同)(2分)
(2)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 号。(2分)
(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分)
第一站:杭州植物园(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参考答案 绿豆苗 蚜虫 瓢虫 小鸟(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食物网 A 丹顶鹤迁徙、大马哈鱼洄游等,合理即可 A C C (1)A (2)C (3)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充足的水分 (4)B (5)A (6)C
第二站:“世界第一舟”——萧山跨湖桥独木舟(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24分)
参考答案 B B B C A A A (1)128 64 (2)A (3)大 浮力 (4)A (5)C
第三站:天子岭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24分)
参考答案 B C B C B ( A ) ( C、D ) ( B、F ) ( E ) 7.(1)石油、煤、天然气,二氧化碳(2)B 8.(1)温度计初始读数,太阳下照射时间(2)C(3)A(4)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植树造林(合理即可)。
第四站:虎跑梦泉(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26分)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1)B (2)C (3)B (4)C (1)C (2)冷水会从热水中吸取热量后温度升高 (1)③④,①② (2)④,① (3)有盖的杯子比无盖的杯子保温性能好,塑料泡沫的保温性能比毛巾好,保温时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