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3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复习课件(37张PPT)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环节一了解学习目标
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逐步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2.通过梳理基础知识,知道法律的特征,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律平等,理解法律的作用、树立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3.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和保护,学会依法办事,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什么是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环节二夯实基础明确考点
※2.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全国人代会及其常委会
3.如何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表现)
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平等地享有权利)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平等地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平等地适用法律)
※4.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总述)
(2)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5、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重要性
①对人民: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②对国家: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能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①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6.如何做到依法办事?
②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7.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必要性)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②有利于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③有利于依法治国。④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⑤有利于推动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等等(灵活处理)
②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
①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8.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
特殊保护 主体 要求 保护表现
家庭保护(基础) 父母、其他监护人和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员 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思想上的教育培养 陪伴孩子,与孩子进行亲子活动;保证子女按时入学;教育子女
学校保护(重要作用) 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 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发展 疫情期间对学校进行病毒消杀;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学校举办安全教育活动
社会保护(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国家、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 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博物馆、科技馆等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教育部发布减负措施
※10.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区分。
网络保护(线上线下全方位保护)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 提升学生网络素养,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视频软件设置青少年模式;网信部门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政府保护(主体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教育、安全保障、卫生保健、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职责 政府投资建设青少年活动场所;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未成年人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
司法保护(重要保障) 国家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在内的广义上的司法机关) 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 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档案;严厉惩处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1.法律由政府制定或认可。( )
2.法律对一部分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3.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没有自我控制力。( )
4.保护未成年人完全是学校的责任。( )
环节三 [夯实基础 小试牛刀]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易错点)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高频考点)
4.依法办事要求我们树立法治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1.(2022年宁夏第11题8分)观察漫画“良法促成长”,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结合漫画“良法促成长”,说说家庭教育促进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必要性。(8分)
环节四 巩固提升-------真题再现]
结合漫画“良法促成长”,说说家庭教育促进法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必要性。(8分)
从漫画中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等以及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的活动等。由此可见,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是因为: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②有利于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③有利于依法治国。④有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⑤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⑥有利于推动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等等
直击中考
2.(2021年宁夏第11题6分)观察漫画“民法典护航生活”,运用法律知识回答。
结合漫画“民法典护航生活”,说说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6分)
结合漫画“民法典护航生活”,说说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6分)
评分要求和评分思路:结合漫画2分(如果学生只抄漫画中的原文得1分,能对漫画进行概括分析得2分),法律的作用4分。(注意: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理解,如果学生只从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意义的角度作答,得1分。)
参考答案: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有关孩子的压岁钱、打赏主播等与未成年人相关的问题,民法典中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你我加以保护,由此可见,(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2)规范作用:①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②让我们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③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护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直击中考
3.(2018年宁夏第11题6分).观察漫画《礼让斑马线》,运用法律知识回答。(6分)
“礼让斑马线”有什么现实意义 怎样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
(1)“礼让斑马线”有什么现实意义
礼让是友善的体现,“礼让斑马线”: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②有利于规范驾驶员和行人的行为,做到文明出行;③有利于公民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④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⑤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等。
(2)怎样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
要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礼让行人,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行人: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文明出行;有关部门:要加强交通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
为等。
二、非选择题
10. (2022·中卫模拟) 观察漫画《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国事”》,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些保护?谈谈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的必要性。
P182
11.阅读材料,运用法律知识回答问题。
学法守法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为回应社会关切,遵从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平正义,在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经过多次审议的基础上,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该修正案规定,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法定最低刑事追责年龄由14周岁下调至12周岁。
(1)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信息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有同学认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更多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规范,而非保护。”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观点错误。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能规范未成年人行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同时,下调刑事责任年龄能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体现了法律的保护作用。
(2)有同学认为,“下调刑事责任年龄,更多体现的是对未成年人的规范,而非保护。”请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11.近年来,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力求把中央要求和地方法规落细落实,提升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效能。
(1)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此外,未成年人还受到哪些保护?
(2)请你从家庭和网络两个角度谈谈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1)政府保护;还受到: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2)家庭:父母应该自觉履行抚养、监护和保护义务;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积极进行健康的教育引导。网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1.(2022·固原市模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由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材料彰显法律的特征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保护着我们的生活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巩固练习
A
2.(2022·昆明)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学校严肃批评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并给予纪律处分
B.乘客们纷纷谴责在公交车上争抢爱心专座的李某某
C.张某因制作、传播侮辱他人的漫画,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
D.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巩固练习
C
3.★(2022·河南)夜间施工、广场音响、邻里装修等噪声污染是社会各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回应热点问题的解决,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谐安宁。该法的修订与施行表明( )
①噪声污染防治只能依靠法律 ②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制定和修改的
③国家禁止夜间施工、室内装修等活动 ④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巩固练习
C
4.(2022·天津)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说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
C.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5.(2022·通辽改编)“法律是人类的重大发明,有些发明使人类学会如何驾驭自然,法律则使人类学会如何用规矩来驾驭自己。”这一观点表明( )
A.法律具有规范全体社会成员行为的作用
B.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护生活
C.法律比道德更重要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巩固练习
A
6.(2022·江西)吸烟有害健康,吸电子烟也不例外。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从2022年5月1日起,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落实这一规定( )
A.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巩固练习
C
巩固练习
A
7.★(2022·昆明)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教育部深入推进“双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政府保护 B.网络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8.★(2022·河北)随着网红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乱象。比如,网红明星偷逃税、“直播带货”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流量造假等。有人主张,治理这些乱象,需要税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经济法律制度做出调整和完善。这一主张包含的思想观念是( )
A.尊重人权 B.制约权力 C.网络无限 D.崇尚法治
巩固练习
D
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依法办事。下列做法不符合依法办事的是( )
A.小东上下学路上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B.小明的爸爸主动到税务机关交税
C.小青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同不赡养老人的邻居讲理
D.小伟拨打“119”电话,谎报火灾险情
巩固练习
D
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后,未成年人保护进一步引发社会关注。有人认为,虽然我国已有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经过实践探索又建立了强制报告制度,但是未成年人保护只有法律和制度还是不够的。
(2)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社会中存在很多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做好未成人的保护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但同时也要加强全社会的宣传和学习,增强民众的道德和法律意识,提高尊法守法的自觉性。
结合漫画“民法典护航生活”,说说法律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6分)
评分要求和评分思路:结合漫画2分(如果学生只抄漫画中的原文得1分,能对漫画进行概括分析得2分),法律的作用4分。(注意: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法律作用的理解,如果学生只从民法典的颁布对我国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意义的角度作答,得1分。)
参考答案:从漫画中可以看出,有关孩子的压岁钱、打赏主播等与未成年人相关的问题,民法典中都有相应的法律条文对你我加以保护,由此可见,①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