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分选择题、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贴好条形码,并仔细阅读注意事项。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 年顺利建成通车的彭埠大桥位于杭州市区的钱塘江水道上,上层为高架快速路、下层为地铁 19 号线等。右图为彭埠大桥景观图。完成1、 2题。
1.与隧道相比,地铁19号线采取桥梁过江,可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生态环境
C.减少潮汐影响 D.增加客源市场
2.彭埠大桥建成通车,能
A.解决过江拥堵问题 B.加强城市内部联系
C.提高杭州城市等级 D.加速杭州人口外迁
图1为雅鲁藏布江部分河段及周边区域略图,图2为墨脱至曲水的河谷植被和土壤分布示意图。完成第3~5题。
3.雅鲁藏布江墨脱以下河段的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
A.冰川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 D.地下水
4.图中聚落集中分布在河谷,主要原因是
A.水运发达 B.气温较高 C.矿产丰富 D.水能丰富
5.关于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段自然环境特征的比较,正确的是
A.墨脱:高差大,垂直带谱最丰富 B.林芝:降水多,淋溶作用最显著
C.朗县:风速大,植被树干最粗大 D.曲水:光照强,生物总量最丰富
高二地试 第 1 页 共 8 页
右图为冬候鸟途径我国的4条迁徙通道示意图。完成6、7题。
6.通道沿线自然景观纬度地带性分异最典型的是
A. I B. II C. III D.Ⅳ
7.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湿地过冬的候鸟数量和种类大大增加,得益于
①自然保护区建设
②城市化水平提高
③湿地生态修复
④人工饲养繁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冬菇石位于广东省佛山市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为巨大的角砾凝灰岩(由火山喷出的灰、砂固结而成, 多层理构造)所构成,顶部硕大圆润,根部较窄 (如图所示)。完成8、9题。
8.与角砾凝灰岩成因相似的是
A.玄武岩 B.花岗岩 C.砂岩 D.大理岩
9.形成冬菇石景观特点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A.火山喷发、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侵蚀
下图为2005-2010年、2015-2020年四大地区人口迁移比例变化示意图(不含四大地区内部省际人口迁移占比)。完成10、11题。
10.与2005-2010年相比, 2015-2020年
A.东北地区人口外流现象有所缓解 B.东北地区迁往东部地区比例下降
C.东部地区迁往其他地区比例下降 D.中西部迁往东部的比例有所下降
11.图示期间,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环境 B.政治 C.社会文化 D.经济
高二地试 第 2 页 共 8 页
抽水蓄能(电能与水能相互转化)和锂电池 (充、放电的化学电池)储能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储能方式。下图为2020-2022 年我国不同储能方式累计装机总量及比重。完成12、13题。
12.与抽水蓄能相比,锂电池储能累计装机比重上升的原因有
①地域限制小 ②技术要求低
③建设周期短 ④储能总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储能累计装机总量迅速上升,会
A.增加电力需求总量
B.降低企业发电成本
C.提高常规能源比重
D.提高供电的稳定性
右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4、15题。
14.与旧金山相比,西雅图
A.受洋流影响,冬季平均气温更高
B.受地形影响,夏季平均气温更低
C.受纬度影响,夏季日照时间更短
D.受西风影响,雨季持续时间更长
15.图中宏观地貌类型及成因是
A.裂谷 板块张裂
B.山脉 板块碰撞
C.海沟 板块碰撞
D.海岭 板块张裂
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2示意垄沟地膜覆盖技术,该技术原应用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在肯尼亚推广时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完成16、17题。
16.与黄土高原相比,肯尼亚玉米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蒸发弱,耗水少 B.晴天多,光照强 C.均温高,冻害少 D.气温年较差大
高二地试 第 3 页 共 8 页
17.该技术在肯尼亚推广时改进的措施与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A.品种选育——提高植株抗洪涝能力 B.改用黑色膜——提高土温,除病害
C.加大种植密度——充分利用光照 D.降低垄沟尺寸——减轻风力侵蚀
日均温≥10℃持续日数及 1 月 0℃等温线是判断亚热带北界的重要指标。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 18、19题。
18.亚热带北界移动西部快于东部,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植被
C.土壤 D.水文
19.亚热带北界移动,会导致该区域冬小麦
A.播种时间延迟 B.水量需求减少
C.单产大幅提升 D.种植南界南移
第18、19题图
右图为城市某类地下空间设施与空间引导关系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该类地下空间设施可能是
A.电子商务 B.大型仓储
C.交通换乘 D.金融服务
21.地理信息技术在该地下空间设施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客流效能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监测设施效率
C.遥感(RS)统计空间效益
D.全球定位系统 (GPS)辅助空间设施选址
北京时间2024年1 月17日 (农历初七)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的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次日1时 46分,天舟七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下图为文昌航天发射场位置示意图。 完成22、23题。
22.此次发射点火瞬间,拍摄“火箭与月亮同框”的理想位置为
A.甲 B.乙 C.丙 D.丁
23.天舟七号与空间站成功对接时
A.伦敦将离昏线越来越远
B.全球新旧日期比为4:1
C.杭州4 小时后日出东南
D.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动
高二地试 第 4 页 共 8 页
雅江县城(30°N,101°E) 位于雅砻江中游南北走向的河谷西侧。2024年3月16日下午该县发生森林火灾,烟尘随高空风飘散到成都上空。下图为该日雅江县城气象要素变化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9:00-13:00,该县城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升温过程,是因为
①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增强 ②气压降低,保温作用增强
③位于河谷西侧,气流下沉增温 ④太阳高度增大,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导致烟尘飘散到成都的高空气压状况是
高二地试 第 5 页 共 8 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工程性缺水是因特殊的地形、地质环境存不住水,水利设施缺乏留不住水。渝西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工程性缺水严重。
材料二 2020年12月,渝西水资源调配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工程通过新建提水泵站、调蓄水库(主要任务是沉沙、日调节及应急备用)、输水管道(含隧洞),实现长江、嘉陵江向渝西地区更好地供水。下图为渝西地区略图。
(1)说明渝西地区工程性缺水的原因。(6分)
(2)与使用现有河道调水相比,简述该工程采用新建“管道+水库”调水的优点。(6分)
(3)简析该调水工程建成后给渝西地区带来的效益。(3分)
高二地试 第 6 页 共 8 页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风景优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较快。新疆是中国连接中亚、西亚和欧洲最为便捷的陆路通道,霍尔果斯口岸是新疆最大的整车出口口岸。为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新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及配套产业,电动乘用车、电动重型卡车等市场潜力较大。下图为新疆及周边地区略图。
(1)经济地理位置是具有联系的经济地理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与霍尔果斯相比,红其拉甫口岸汽车出口量较少,从经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原因。(6分)
(2)商业服务业是指以商品流通及相关服务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产品的行业。从商业服务业的角度指出新疆推广使用电动乘用车可采取的措施。(4分)
(3)新疆电动重型卡车的市场潜力较大,从自然资源和地形角度说明原因。(5分)
高二地试 第 7 页 共 8 页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温越低二氧化碳溶解度越高。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世界第五大洋——南大洋的说法。南大洋吸收碳量比释放碳量高,其正在“疯狂吸碳”。研究显示,二氧化碳在南大洋下沉再被绿植吸收转化,大约需要1000年的时间。图1为南大洋略图, 图2为碳循环示意图。
(1)关于图示洋流的描述,正确的是 ▲ (4分)(不定项选择)
A.地处中纬度 B.自西向东流动
C.性质为寒流 D.信风吹拂形成
(2)解释南大洋吸收碳量高于释放碳量的自然原因。(4分)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的过程。(6分)
(4)有学者认为南大洋疯狂吸碳可以改变全球变暖的趋势,你是否赞同 请表明态度,并从碳循环的角度说明理由。(6分)
高二地试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