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乡村聚落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乡村聚落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1乡村聚落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建筑风格的差异
C.风俗习惯的差异 D.生活方式的差异
2.乡村聚落类型各有不同,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也各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有(  )
①农村——种植
②林场——放牧
③渔村——捕鱼
④牧村一一伐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南亚双层竹楼,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
B.一般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较多
C.平原地区有利于形成聚落,该地区的聚落易呈条带状
D.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小,为了减少房内的温度变化
4.在以下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  )
①地形崎岖
②交通便利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图为《我国某原始民居示意图》,从这一原始民居的特征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炎热干燥 B.潮湿多雨 C.寒冷多雨 D.温暖少雨
6.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  )
A.冰屋一北极地区终年寒冷 B.窑洞一黄土高原黄土深厚
C.高脚屋一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D.平顶房一中国南方潮湿多雨
7.下图所示的“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设计者将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的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修建骑楼的突出作用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8.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下列地区、建筑与自然环境匹配正确的是(  )
A.西亚一墙厚窗小一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
B.杭州一窑洞一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
C.云南一吊脚楼一全年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D.北极一-冰屋一寒冷多雨、地形为山地
9.不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严寒 B.地形平坦 C.土地肥沃 D.水源充足
10.在下列地区,一般来说,聚落比较密集的是(  )
A.高山地区 B.丘陵地区
C.平原地区 D.河流上游地区
二、问答题
11.聚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观察下列图片,描述建筑特点,并分析该建筑的形成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草房是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胶东渔村,尤其常见于山东威海荣成的沿海一带。海草房以石为墙,石是就近开采的山石和海石;在天然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屋顶,屋顶为海带草,柔软而有韧性,耐腐蚀,不易燃烧。海草房冬暖夏凉,常年不腐。这样的建筑风格主要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
(1)海草房反映了当地怎样的气候特点?
(2)结合图片,说说当地传统名居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不同类型的聚落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降水多的地方一般屋顶坡度大,降水少的地方,屋顶坡度小;气候寒冷的地方墙壁厚,气候炎热的地方墙壁薄,A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地形对乡村聚落的影响十分明显。平原地区聚落较为集中(多为集村),规模较大,聚落住宅排列有序,形态多为团状;山区的居民多依山建筑居民点,高矮参差,成为一种山村或山区集镇。各个地区降水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的形态,这在农村中反映最为明显。一般说来,降水丰富的地区,聚落住宅房屋多为斜顶,有利于雨水下流,降水越丰富,屋顶坡度越大。气温高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薄,房间较大,窗户较小,从而达到防暑的效果;气温低的地区,聚落地区墙壁较厚,房间较小。
2.【答案】B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农村主要从事的是种植业,林场主要从事林业,渔村主要从事渔业,牧村主要从事放牧业,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农村,对应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林场(林业生产区)、园艺和蔬菜生产等。
3.【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东南亚双层竹楼,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潮湿;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一般墙厚窗小,为了减少房内的温度变化;崎岖的山区不利于形成聚落,该地区的聚落易成点状;一般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聚落分布较多。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4.【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不利于聚落形成。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5.【答案】B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 长江流域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因此,从这一原始民居的特征推测,当地的气候特点是潮湿多雨。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我国某原始居民的房屋示意图》可以看出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位于长江流域,当地降水多且潮湿,因此干栏式房屋分为上下两层结构, 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上层以保持通风, 改善潮湿环境 。
6.【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 冰屋是极地地区的特殊居住方式,冰屋结实不透风,能够把寒风拒之屋外,所以住在冰屋里的人,可以免受寒风的袭击;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干燥少雨,多风沙天气,光线充足,窑洞一般背风建设,呈东北西南方向,可以保暖驱寒,避免风沙天气的侵害;东南亚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点使当地居民居住在高架屋中;中国南方多尖顶房是因为南方雨水较丰沛,为了方便尽快的排水,所以要建成尖顶的房子;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
7.【答案】D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 岭南地区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丰富,骑楼的特点有利于人们避雨,所以答案为C。岭南地区地形主要山地地形,降水强度大易导致洪涝灾害,在建筑上应体现为排水功能,而这主要为避雨功能,我国台风多发地区主要为浙江、福建、台湾等沿海地区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骑楼的功能:1、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2、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3、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4、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5、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小孩做作业、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间,反映了厦门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地域特色。
8.【答案】A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西亚——墙厚窗小——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杭州——尖顶屋——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夏季;云南——吊脚楼——全年气候炎热、降水多;北极——冰屋——气候寒冷多冰雪。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北极地区的冰屋分布在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西亚厚墙小窗民居,适应于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厚墙的好处是隔热,窗小的好处是减少风沙的侵入;浙江斜顶房适应于多雨的自然环境;高架屋适应高温多雨的气候。
9.【答案】A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经济发达的地区。气候严寒,不利于聚落的形成。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 。
10.【答案】C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 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1.【答案】我国云南地处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搭建双层竹楼或木楼,楼上居住人,避免潮湿,而月上层风大,较凉爽。而在西亚的热带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非常 高,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墙厚”可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窗小”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知识点】乡村聚落;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对乡村聚落的了解,知道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比中国和西亚的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体会自然环境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不同。云南地处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傣族的竹楼就是适合这种气候特点建造而成的。而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民居“墙厚、窗小”就是体现了这种气候而建造成的。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知道人类学会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
12.【答案】(1)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
(2)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软、有韧性、耐腐蚀、不易燃烧等特点;石头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墙材料。民居建筑风格有特色:因当地多雨潮湿,房顶设计坡度陡,便于排水。
【知识点】乡村聚落
【解析】【分析】(1)、海草房反映了当地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
(2)、结合图片,当地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软、有韧性、耐腐蚀、不易燃烧等特点;石头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墙材料。民居建筑风格有特色:因当地多雨潮湿,房顶设计坡度陡,便于排水。
【点评】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炎热多雨地区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隔潮,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双层木楼或竹楼;热带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窗小平顶的碉堡房;寒冷地区为了抵御严寒,墙体厚实、窗户较小、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