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月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2-23山东枣庄期末)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__________。A.三十 B.十五或十六 C.初八2.(22-23山东临沂期末)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一个星期 B.农历一个月 C.一年3.(22-23山东德州期末)“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和地球一样吗?太阳有哪些秘密?下列选项中关于太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自己发光发热,是颗恒星B.太阳这颗恒星没有地球大,所以看起来很小C.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中心有日核4.(22-23山东济南期末)科幻片《流浪地球》震撼了广大观众,故事中太阳由于某些原因提前步入晚年,而现实中的太阳大概还有50亿年的寿命。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B.太阳是一颗行星C.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5.(22-23山东济南期末)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下列选项中,跟初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A. B. C.6.(22-23山东德州期末)太阳自内向外分别是( )。A.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B.核心区、对流区、辐射区C.辐射区、对流区、核心区二、填空题7.(22-23山东枣庄期末)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地球的 ;月相的变化周期是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晚月相是 。8.(22-23山东济宁期末)太阳是恒星,地球是 ,月球是地球的 。9.(22-23山东枣庄期末)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星。像地球这样围绕太阳运行、本身并不发光的天体属于 星。像月球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属于 星。10.(22-23山东济宁期末)地球是一个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11.(22-23山东德州期末)从天体的分类来看,太阳属于 ,地球属于 ,月亮属于 。12.(22-23山东济宁期末)农历上半月的月相亮面在 ,我们称之为 。13.(22-23山东枣庄期末)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发光的天体属于 ,月球是地球的 。三、判断题14.(22-23山东淄博期末)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顺序是:新月、下弦月、满月、上弦月、残月。( )15.(22-23山东聊城期末)同一天不同时刻月相形状不一样。( )16.(22-23山东临沂期末)不同月份的同一日期,月相基本上是一样的。( )17.(21-22五年级上湖南期末)地球的地表是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18.(22-23山东济宁期末)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船身。( )19.(22-23山东德州期末)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四、实验题20.(22-23山东临沂期末)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写出你的模拟实验。我的猜想: 。我的方案: 。结论预判: 。(22-23山东济南期末)小明通过做对比模拟实验来观察帆船进港、出港时的情况,以此来研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图。21.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的进出港情况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小帆船“进港”时,我们先看到( ),后看到( );小帆船“离港”时,( )先消失,( )后消失。(选填“船帆”、“船身”)22.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的进出港情况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3.对比两个实验,我们能得出地球是( )形的。24.在下列事例中,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在夜空中看到不同的月相B.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C.麦哲伦率领船队所进行的“环球航行”五、综合题25.(22-23山东德州期末)根据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号代表的数据:① 千米② 平方千米③ 千米④ 千米(2)请问地球是一个怎样的球体?(22-23山东德州期末)观察月相。26.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 )照亮的部分。月球围绕地球沿(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27.月相圆缺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为( )。(填“一天”或“一个月”或“一年”)28.同学们一定读过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你认为诗中“月”的月相应该是上图中( )(填序号)。29.通过观察分析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22-23山东枣庄期末)回忆月相的变化规律,完成下列问题。30.我会判: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相互运动是月相变化的成因,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年。( )31.我会排:某科学小组连续观察了一个变化周期的月相,其中5张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变化周期中,按时间排列,月相变化的顺序为 → →B→ → 。(用下图中的字母表示)32.我会选;通过持续观测,科学小组知道一个变化周期中月相变化的规律是___。A.由圆到缺 B.由缺到圆 C.由缺到圆再到缺33.我会填: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月相,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 (选填:东或西)移。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基本 (选填:相同或不同)。参考答案1.B详解: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农历三十或初一的月相是新月;农历初八的月相是上弦月。2.B详解: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其中月的天数是按照月相的变化来编排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到满月。从十五到月末,月相由满月逐渐变成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回到新月。3.B详解:A.太阳能自己发光发热,是颗恒星。A的说法正确。B.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比地球大得多,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因此太阳虽然很大,但在地球上,太阳看起来并不大。B的说法错误。C.太阳是个炽热的气体星球,中心有日核。C的说法正确。4.B详解: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AC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太阳是一颗恒星。5.C详解: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左,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初五属于蛾眉月,C符合题意。6.A详解:太阳的外部结构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可分为核心、辐射层、对流层3个部分。A符合题意。7. 卫星 一个月 满月详解: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农历十五、十六时,人们整夜可以看到被太阳照亮的一轮圆月,这就是满月,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这晚月相是满月。8. 行星 卫星详解: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围绕恒星运行,是一颗行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一颗卫星。9. 恒 行 卫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叫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一般来说,恒星比行星大,行星比卫星大。10. 两极略扁 球体详解: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1. 恒星 行星 卫星详解: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12. 右 上弦月详解: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农历上半月的月相亮面在右,我们称之为上弦月。13. 行星 卫星详解:太阳系是由由一颗恒星、八颗行星、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它运行、本身不能发光的天体属于行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14.×详解: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 二十三出现下弦月;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 天,称为朔望月;根据分析,月相的变化顺序是: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题目说法错误。15.×详解:同一天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月相形状基本没有变化,在天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位置自东向西移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16.√详解: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会发生改变,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近乎一致。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17.√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除了自然力量,地球上的生物也以其独特的方式缓慢地改变着地表。人类各种活动是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18.×详解:帆船进港时,先看到船帆,再看见船身,通过模拟实验可知,只有在球体上才会产生这种现象,从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19.√详解: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登上太空。20. 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的撞击而形成的。 实验方案:在操场的沙坑里,用相同的力,分别投掷不同规格的实心球和铅球,观察记录球撞击出的坑的大小和深浅。 环形山是陨石撞击形成的。详解:我的猜想: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陨石的撞击而形成的。模拟实验方案一:1、准备一个盛有沙子的容器,用不同大小的石子从相同的高度落在沙子上,观察沙子上撞出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2、用相同大小的的玻璃球从不同的高度落在沙子上,观察撞出的“环形山”有什么不同。实验方案二:在操场的沙坑里,用相同的力,分别投掷不同规格的实心球和铅球,观察记录球撞击出的坑的大小和深浅。实验现象:实心球和铅球都会在沙坑留下痕迹,实心球留下的痕迹较浅,铅球留下的痕迹较深,直径越大痕迹越大,质量越重痕迹越深。实验结论:实验中铅球代表陨石,沙坑代表陨石撞击后的痕迹。用铅球模拟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后,沙坑中留的痕迹像现实中的环形山,可以推论环形山可能是这样形成的。21. 船帆 船身 船身 船帆 22.一直都能同时看到船帆和船身 23.圆(球) 24.A分析:古希腊人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船帆桅杆,后看到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失,船帆桅杆后消失。据此,他们大胆设想:地球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21.通过让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的进出港情况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小帆船“进港”时,我们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小帆船“离港”时,船身先消失,船帆后消失。22.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的进出港情况时,观察到的现象是一直都能同时看到船帆和船身。23.对比两个实验,我们能得出地球不是平的,可能是一个大圆球形的。24.A、夜空中看到不同的月相,不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观点错误;B、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观点正确;C、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完成了环球航行,从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观点正确;25.(1) 4万 5.1亿 6357 6378(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详解:(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91千米。(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6. 太阳自西向东 27.一个月 28.② 29.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解析:2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27.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28.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①是初八的上弦月,②是初三的蛾眉月,③是十五的满月,④是二十八的残月。29.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30.× 31. C E A D 32.C 33. 西 相同分析: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圆缺的样子叫月相,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30.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故题干表述错误。31.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是农历的一个月。月相的变化规律: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通过观察图片,我们得知C、E处于上半月,A、D处于下半月。所以,在一个变化周期中,按时间排列,月相变化的顺序为C、E、B、A、D。32.月相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通过持续观测,科学小组知道一个变化周期中月相变化的规律是由缺到圆再到缺。故选C。33.一天中不同时刻,月相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西移,最后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就是主要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农历一个月也叫朔望月,大约是29.5天。农历每月从初一到十五,月相由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到满月。从十五到月末,月相由满月逐渐变成凸月、下弦月、蛾眉月,再回到新月。所以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观察,月相的形状和位置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