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根据环形山的特点,科学家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宇宙中的陨石撞击月球形成的,这是一个( )。A.科学幻想 B.科学事实 C.科学假设2.(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小科将观察到的月相从左到右排列在纸上,图中所示的是农历( )的月相。A.上半月 B.下半月 C.一个月3.(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手影游戏中,若是手和屏之间的距离不变,将手电靠近手时,手影的大小会( )A.变大 B.变小 C.不变4.(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如图所示,三(1)班第一探究小组利用简易日晷记录了一天的影子变化,那么11时记录的影子可能是图中的( )。A.A B.B C.C5.(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以下哪种情况从纸筒中观察到月球和太阳差不多一样大?( )A.B.C.6.(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在我们金华,一天中正午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 )。A.正北 B.正南 C.正东7.(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如下图,虞小科用手电筒从不同位置照射木块,木块影子比较长的照射位置是( )。A.①号 B.②号 C.③号二、填空题8.(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9.(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太阳是一颗巨大的( )(选填:“恒星”或“行星”),但从地球上看,它和月球差不多大。课堂上我们通过( )实验,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太阳离我们比较( )(选填:“远”或“近”)。10.(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地球的形状近似是一个( ),因为地球表面( )左右的面积都由水覆盖着,所以地球又被称为( )。11.(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日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它根据物体在阳光下的 有规律的变化而制成的。12.(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上的光和热主要来自于 。13.(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如图),你得出的结论是:流星、小行星等小天体撞击月球可以形成( )。14.(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 ),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夜晚我们观察到它的形态每天都在有规律地变化,我们称为( )变化。15.(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推测地球的形状可能是( )。16.(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我们在制作简易日晷时,不仅要记录影子的位置和长短,还要记录观察的( )。三、判断题17.(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地球上的液态水主要存在于岩石。( )18.(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日晷是古代测量长度的仪器。( )19.(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影子必须有光源才会产生。( )20.(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地球仪上的蓝色区域一般表示的是河流、湖泊、海洋等。( )21.(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秘密。( )22.(22-23三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手影游戏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手形,变化出不同形状的影子。( )23.(22-23三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夜晚,一个人经过路灯时,他的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24.(22-23三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去月球生活。( )25.(22-23三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只要有光源和阻挡物就能产生影子。( )四、简答题26.(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除了环形山,你还知道月球有哪些特征?请写出2个。五、实验题27.(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影子的秘密小科用手电筒照射一个圆柱体侧面,(1)这个实验中,手电筒是( )。A.电源 B.灯源 C.光源(2)如上图,墙壁上出现的影子形状是( )。A. B. C.(3)如下图,如果将圆柱体转90度,用手电筒照射圆形这面,所产生的影子形状是( )。A. B. C.(4)小科的中指长约6厘米,用手电筒的光照射,测得其影子的长度为12厘米,同时测得食指影长为10厘米,食指的实际长度约( )厘米。A.6厘米 B.5厘米 C.4厘米(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环形山的形成。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我们来做模拟实验。28.在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盘和细沙模拟的是(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环形山29.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B.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C.必须朝同一个方向扔球30.观察到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B.有的坑深,有的坑浅C.有的坑重叠,有的没有坑31.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得出的结论是 。32.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各个国家做出了很多努力,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 )。A.中国的杨利伟 B.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C.古希腊的阿波罗六、综合题33.(22-23三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比较地球和月球相同点和不同点,记录在韦恩图中(每空填两点,共六点)。34.(22-23三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请将月相名称的数字序号填入相应括号中。( ) ( ) ( ) ( ) ( )①满月 ②农历初三 ③上弦月 ④农历初一 ⑤农历二十七35.(22-23三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太阳、月球、地球各有什么特点?请将序号填在下面相应的的横线上。①有充足的空气 ②表面有环形山 ③有丰富的液体水 ④是一个球体⑤有海洋、陆地、森林 ⑥有生命 ⑦会发光发热 ⑧自身不会发光,反射太阳的光太阳: ;地球: ;月球: 。参考答案1.C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科学家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宇宙中的陨石撞击形成的,这是一个科学假设。2.B详解:从农历的月初至月末,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右,缺面朝西,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朝左,缺面朝右,月相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由此判断,图中月相从左到右排列,所示的是农历下半月月的月相。故B正确。3.A详解: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小;物体离光源的距离越来越近,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来越大,A正确,BC错误,故选A。4.B详解:如图,计时器的正面应该朝向太阳,上午太阳在东面,影子投向盘面西端;A接近于9点的日晷方向,A错误。B接近于11点的日晷方向,B正确。C日晷影子朝东,说明太阳此时位于西侧,处于12点之后,C错误。故选B。5.A详解:根据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认识,太阳虽然很大,但是离地球很遥远。月亮虽然比地球小的很多,但比太阳小的更多,但是月亮离地球近,看起来就会大,所以A符合题意.B选项中月球距离地球过远,错误。C选项中月球比太阳距离地球的位置还远,不符合实际,错误。故选A。6.A详解:太阳刚升起时,物体的影子最长,并在物体的西侧,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会越来越短,并逐渐向西北移动,在中午时分,影子最短,朝向北方,然后太阳向西方落下,影子越来越长,朝向东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是:影子方向自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一天中,正午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是指向北方。7.A详解:物体影子长短不但与物体高度有关,也与光线的照射角度有关。读图可知,将木块放在桌面上,用手电筒从不同位置照射,在桌面上的木块影子里示最长的是①号手电筒下的影子,因为①号手电筒照射角度最小,影子最长。8.月球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除了月相变化规律之外,月球对地球还有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9. 恒星 模拟 远详解:恒星是自己能发光、发热的星体,太阳是一颗恒星,能够发光、发热,给地球带来光照和热量。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10. 球体 有百分之七十 水球详解:地球的形状近似是一个球体,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所以地球又被称为水球。11.影子详解:日晷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会有规律的变化来计时的。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晷针与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沿用达几千年之久。12. 月球 太阳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太阳是地球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太阳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光和热。13.环形山详解: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小行星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14. 月球 月相详解:月球是球体,同时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夜晚我们观察到它的形态每天都在有规律地变化,我们称为月相变化。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15.球体详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个现象我们推测地球的形状可能是球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各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16.时间详解: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影子。现代的“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我们在制作简易日晷时,不仅要记录影子的位置和长短,还要记录观察的时间。17.×详解: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地球,大多数水存在海洋里,海水占全球水量的97.5%,主要分布于四大洋中。18.×详解: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日晷有很多种结构,其中赤道式日晷既简单又相对准确。19.√详解:物体之所以有影子是因为物体本身挡住了一部分光线,光线不能穿透物体,就会形成阴影。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光屏。20.√详解:在地球仪和世界地图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示湖泊、河流和海洋,绿色表示平原、耕地、和森林,黄色表示山地、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白色表示冰川。21.√详解:模拟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项的实验。模拟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推测和验证很多宇宙中的现象。22.√详解: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通过改变手形,我们可以变化出许多有趣的手影。故√。23.×详解: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题干表述错误。24.×详解:月球上没有水也没有空气,没有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月球上不能呼吸,没有水喝,在真空状态下,声波不能传播,不能说话交流,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不适合人类居住。25.×详解:产生影子具有三个基本条件:光源、不透明物体和光屏,而且阻挡物一定位于光源和屏中间位置;只要有光源和阻挡物就能产生影子,说法错误。26.(1)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两个区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区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则是月海。(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零下180℃以下。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质组成等方面与地球存在巨大差异,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体积只有地球体积的四十九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月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详解: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两个区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区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则是月海。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太阳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阳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没有大气逆辐射,所以月球上的气温就没有像地球大气一样的调节作用,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120℃以上,背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零下180℃以下。27.(1)C(2)B(3)A(4)B详解:(1)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阻挡物和屏。在这个实验中,手电筒是可以自己发光的,叫光源。故选C。(2)在上图中,手电筒照射的是圆柱体的侧面,所以墙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长方形,故选B。(3)在下图中,手电筒照射的是圆柱体的底面,所以墙上出现的影子的形状是圆形,故选A。(4)小科中指长约6厘米,影长为12厘米,食指的影长为10厘米,根据比例计算可得出食指的长度约为5厘米。28.A 29.C 30.C 31.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 32.B分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28.本题考查了探索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实验,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拟不同大小的陨石,托盘和细沙球模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模拟大小不一的环形山;29.制造环形山的过程中,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可以扔完一个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但是不能朝同一个方向扔球,因为现实中,流星、陨石并不是一个方向来的,而是四面八方;30.扔完球后,我们观察到有的坑大,有的坑小,有的坑深,有的坑浅,有的坑重叠,但是都有坑;31.模拟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的月球环形山比较,表明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击月球形成的。32.1969年7月16日,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飞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纵“飞鹰”号登月舱在月球表面着陆,当天下午10时他和奥尔德林跨出登月舱,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33.相同点:都是球体;都属于太阳系;都进行自转和公转。(答对两条即可)不同点:地球: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质量较大;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有生命存在;有水。(答对两条即可)月球:卫星;围绕地球公转;质量较小;自转周期约为27天;无生命存在;无水。(答对两条即可)详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而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同时属于太阳系大家庭。月球围绕地球运动,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月球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因月球始终是一面朝着地球公转,所以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约为27天,也就是一个恒星月。地球的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一年。月球上没有水、空气,没有生命存在;地球上有水、空气,有生命存在。34. ⑤ ④ ③ ② ①详解: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通常是农历一个月循环一次。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题干中的月相依次是农历二十七的残月、农历初一的新月、农历初八的上弦月、农历初三的蛾眉月、农历十五的满月。35. ④⑦ ①③④⑤⑥ ② ④⑧详解:太阳、地球和月球都是球体。太阳的特征:球体、会发光发热,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地球的特征:有丰富的液体水、有生命、有充足的空气、球体、表面有海洋、森林和陆地。月球的特征是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的部分是反射了太阳的光的部分。月球上几乎没有空气、水、生命。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