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练习(教科版)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含解析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2024学年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真题练习(教科版)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含解析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雾霾和酸雨都是由( )引起的。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光污染 D.土壤污染
2.(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资源再生可以有效减少垃圾数量,下列材料不能资源再生的是( )。
A.旧报纸 B.破碎陶瓷 C.易拉罐 D.玻璃酒瓶
3.(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下列关于地球上水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
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C.江河、湖泊等淡水资源在全球淡水资源中的占比很大。
D.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
4.(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下列问题由于人类活动直接导致的是( )。
A.台风肆虐 B.地震频发 C.固体废弃物污染 D.洪水泛滥
5.(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下列垃圾不容易自然分解的是( )。
A.杂草和菜叶 B.蛋壳和纸屑 C.塑料瓶和塑料袋 D.鱼骨和坚果壳
6.(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下列农业灌溉技术中,目前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是( )。
A.自流灌溉 B.漫灌 C.喷灌 D.滴灌
7.(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人类的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①滥伐森林 ②植物造林 ③捕杀野生动物 ④废物回收利用
⑤低碳出行 ⑥污水引入河流 ⑦围湖造田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②⑤⑦
8.(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下列措施与人类保护环境的目的不相符的是( )。
A.使用无磷洗衣粉,缓解水质富营养化
B.缩减煤炭、石油的燃烧量,减少大气污染
C.使用无汞电池,减轻重金属污染
D.研制太阳能汽车,减轻光污染
9.(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下列行为不属于节约能源好习惯的是( )。
A.电视不看时,及时断开电源
B.外出时能步行的不骑车,能骑车的不开车
C.炎热的夏天,空调一直开18℃更省电
10.(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做到节约用水,以下标志中是节约用水标志的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1.(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目前为止,太阳系中( )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请举两个生命存在必要条件的例子( ),( )。
12.(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 ),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打桩会造成( ),推行公共自行车交通有利于减少( )。(本题三空均填序号)
13.(22-23五年级下浙江嘉兴期末)想要较好地解决垃圾问题,主要采用 化、 化、无害化这三种方法。
14.(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你认为目前龙湾还存在的环境问题有 和 。
15.(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随着工厂、交通工具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种现象校称为“ ”。
16.(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的能源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三、判断题
17.(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减排二氧化碳4.7克,所以我们要在节约用纸的基础上,非用不可时倡导优先使用再生纸。( )
18.(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为了节约淡水资源,我们在种植所有农作物都要采取滴灌的方式,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
19.(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塑料制品在风吹雨淋日晒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自然降解,对环境影响不大。( )
20.(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我们要珍惜美丽的地球家园。( )
21.(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造成温室效应。( )
22.(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持续升高,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变化。( )
23.(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再生纸成型后,放在太阳下快速晒干,就可以使用了。( )
四、连线题
24.(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保护环境,我们从垃圾分类开始,你知道这些标志表示哪类垃圾,将对应的连接起来。



可回收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易腐垃圾
五、简答题
25.(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水污染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写出两点)
26.(22-23五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快递纸箱多数是用再生纸做的,用回收的废纸制造再生纸有哪些意义?
27.(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假如在亚运会期间,小科等同学回收了很多的塑料饮料瓶,你会建议他如何加工再利用: 。
六、实验题
(22-23五年级下浙江金华期末)阅读材料后回答: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大气圈增温的现象。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专家指出,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后,酷热、暴雨和干旱等极端天气的出现概率也随之增加。现在全球粮食生产形势“多灾多难”,主要是干旱所致,如:俄罗斯、乌克兰这些粮食生产大国近几年均出现干旱灾害,澳大利亚也出现干旱灾害。其次就是水灾所致,比如:加拿大、中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水灾。
为了研究温室效应,五(1)班科学实验小组按图所示方式进行实验,按照下表的时间间隔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
时间 密封袋内(℃) 密封袋外(℃)
初始温度 26 26
1分钟 26 26
2分钟 26 28
3分钟 26 29
4分钟 27 30
5分钟 27 31
28.这个实验中密封的塑料袋模拟的是( )。
A.大气环境 B.温室气体环境 C.太阳
29.在本实验中,应该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等。
30.下列危害中,不属于温室效应带来的是( )。
A.酷热 B.地震 C.干旱
31.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 )。
A.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日俱增
B.人类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
C.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
七、综合题
(22-23五年级下浙江温州期末)人类活动在影响和改变我们生存的环境,仔细观察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32.从图中发现该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有水污染、 、 。
33.垃圾是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的原因之一,下列关于垃圾描述正确的是( )。
A.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和厨房纸巾。
B.可回收的垃圾包括报纸和使用过的面巾纸。
C.电池是有害垃圾,丢弃在湖中,会造成湖水污染。
D.一次性针筒可以回收制作成其他塑料制品。
34.通过观察,你认为造成该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35.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处理环境问题,长久下去会发生什么?
36.要想改变城市环境问题,请你说一说解决方法(至少写2个方法)。
(22-23五年级下浙江绍兴期末)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
虞小科和家长从丙丁戊三个地方采集了水样并进行下表的研究实验。
37.研究发现最适合金鱼生活的是 处的水,水质最差的是 处。
38.水质差一般是因为水被污染了,我们面临的还有 污染、 污染、 污染等环境问题。
39.面对这些污染,我们能做些什么,请写出两点以上具体行动。
(22-23五年级下浙江湖州期末)地球是人类和其它物种的共同家园,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了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每年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日。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各国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身处同一片蓝天,共担同一份责任,让我们一起缔造清洁美丽的世界!
40.地球是宇宙的奇迹,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
B.地球上的气候能长时间保持稳定,适宜生命存在
C.地球大气中含有大量氧气,适合人类生存
D.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不利于人类生存
41.下列行为符合2022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是( )。
A.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B.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C.烧山垦荒,获取粮食 D.大量放牧,获取牲畜
42. 过度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对此中国提出碳中和和碳达峰。
43.垃圾分类投放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一种措施,下图四个垃圾箱分别投放( )。
A.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
B.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
C.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
D.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44.携手保护地球,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生活中多使用一次性用品
③动员家长积极参加“无车日”活动 ④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⑤焚烧垃圾,有效防止“雾霾天气”出现 ⑥生活垃圾混装
⑦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⑧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A.①②④⑤ B.②⑥⑦⑧ C.①③④⑦ D.①④⑦⑧
45.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水污染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由于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质的增多,空气质量状况变差,雾霾天气加剧;由于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带来酸雨现象,因此雾霾和酸雨都是由大气污染引起的。
2.B
详解:凡是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资源再生能够节省资源,还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要大力开发再生能源。旧报纸、易拉罐、玻璃酒瓶,能资源再生;破碎陶瓷不能资源再生。
3.D
详解:A.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冰川水和深层地下水,错误;我们人类能够利用的水资源是淡水,它主要存在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浅层地下水中,不到地球水资源的万分之一;
B.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错误;我国水资源丰富,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却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C.江河、湖泊等淡水资源在全球淡水资源中的占比很大,错误;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
D.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正确。
4.C
详解: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比如固体废弃物污染。台风肆虐、洪水泛滥、地震频发都属于自然灾害。
5.C
详解:根据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杂草、菜叶、蛋壳和纸屑、鱼骨和坚果壳都容易自然分解,塑料瓶和塑料袋是塑料制品,最不容易自然分解,随意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6.D
详解:农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将少量的水送到农作物的根部进行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
7.B
详解: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动植物。我们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可以通过植物造林、低碳出行、废物回收利用来与大自然和睦相处;滥伐森林、捕杀野生动物、污水引入河流、围湖造田不利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8.D
详解:A.使用无磷洗衣粉,缓解水质富营养化,正确;
B.缩减煤炭、石油的燃烧量,减少大气污染,正确;
C.使用无汞电池,减轻重金属污染,正确;
D.研制太阳能汽车,减轻光污染,错误;研制太阳能汽车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
9.C
详解:我国现在能源很紧缺,所以要养成节约能源的好习惯,生活中的很多措施都可以节约能源,如:电视不看时,及时断开电源;外出时能步行的不骑车,能骑车的不开车等。
A、电视不看时,及时断开电源,节约了电能。A的说法正确。
B、外出时能步行的不骑车,能骑车的不开车,节约了能源。B的说法正确。
C、夏天太热,空调一直开18℃,浪费了能源。C的说法错误。
10.A
详解:“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A是正确的选项,B是可回收物标志,C为绿色食品标志。
11. 地球 空气 水
详解: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唯一家园,太阳系里除了地球,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地球给生命提供了空气、水、营养物质等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12. ② ④ ①
详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弃物污染;④噪声污染。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会引起水污染,噪音污染指人类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中,产生的噪声干扰周围动物生活环境,属于噪声污染,工业废气、废物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骑自行车上班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13. 减量 资源
详解:解决垃圾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有利于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无害化有利于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14. 噪声污染 大气污染
详解: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目前龙湾还存在的环境问题有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15.温室效应
详解: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16.可再生
详解:其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的能源,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的能源,称为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
17.√
详解: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7克。所以我们要在节约用纸的基础上,非用不可时倡导优先使用再生纸。
18.×
详解:滴灌通常适用于蔬菜、果树、葡萄、花卉等作物,尤其是对于根系较浅、对土壤湿度要求较高的作物来说,滴灌可以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然而,对于一些作物如水稻、玉米等,传统的洪灌或喷灌方式可能更为适合。
19.×
详解: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适用于自然降解,但大部分的塑料自然降解的速度是非常慢的,需要上百年的时间。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进入土壤中,会严重影响植物在土壤中获取养分和水分的能力,使植物生长受损。同时,这些垃圾若是被动物食用,塑料会影响动物的消化系统,在其体内沉积,最终导致其死亡。故题干表述错误。
20.√
详解:地球为生命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比如地球表面的气温相对稳定,适宜生命存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生存发展。所以地球为生命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条件,我们要珍惜美丽的地球家园。题目说法正确。
21.√
详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22.√
详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人们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大量增加,因而造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可以使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所以近年来,全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已引起了地球表面的许多变化。
23.×
详解:再生纸的制作方法:把一张废报纸或一小块纸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搅拌,直到成为均匀的稀纸浆。把稀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尽可能铺压平整,再盖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挤压吸水。将挤压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纸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来,在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不可以放在太阳下暴晒。题目说法错误。
24.
详解: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可回收物也是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零星废弃。厨余垃圾也是易腐垃圾,是指易腐烂的生物质废弃物。其他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外的其余生活垃圾。不同的垃圾用不同的符号表示,题干中的依次是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25.在我们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号召更多的人节约用水,及时更换漏水的管道等。
详解:世界上的淡水资源非常紧缺,而水污染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面对水资源问题,我们不但要节约用水,而且要保护水不受污染。在我们生活中节约用水,可以随手关闭水龙头,洗菜淘米的水用来浇花、冲厕所,宣传节约用水知识,号召更多的人节约用水,及时更换漏水的管道等。
26.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垃圾和环境污染
详解:回收使用的产品我们要尽可能回收利用既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又减少了垃圾的排放。可乐瓶、报纸、废纸、金属等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利用回收的废纸作为资源,制造再生纸,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垃圾和环境污染。
27.变废为宝改造成花盆、笔筒、喷水壶等
详解:用过的塑料饮料瓶可以回收后加工再利用,回收利用废旧物品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美化生活。如:瓶壁比较厚实的饮料瓶可以做成量杯;做衣服架;饮料瓶上部的圆锥形可以用来做漏斗;制作笔筒、做各种工艺品、做垃圾桶、各种小东西的容器、毛线固定器、做花瓶等。
28.B 29. 初始温度 温度计 30.B 31.A
分析: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28.这个实验模拟的是温室效应。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为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这个实验要注意改变的条件是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等。
29.根据对比试验的要求,改变的条件只能有一个,即放在密封袋内的温度计和密封袋外面的温度计,其他所有条件不能改变,比如温度计、光照条件等;
30.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气候混乱异常,加剧了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带来沿海陆地面积缩小,带来了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进而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和伤害。地震是地壳运动导致的。
31.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日俱增。
32. 大气污染 土地污染 33.C 34.工业废水废气乱排放,人们随着乱丢垃圾 35.环境破坏,疾病产生,生态破坏 36.减少垃圾丢弃,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控制污染企业
分析: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
3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诸多的环境问题,特别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变得更加突出,人类主要污染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要根据图片的内容来回答。
33.A.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和厨房纸巾,错误;厨房纸巾属于其他垃圾;
B.可回收的垃圾包括报纸和使用过的面巾纸,错误;使用过的面巾纸属于其他垃圾;
C.电池是有害垃圾,丢弃在湖中,会造成湖水污染,正确;
D.一次性针筒可以回收制作成其他塑料制品,错误;一次性针筒属于有害垃圾,需要专门处理。
34.除了自然原因外,人类活动是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废水废气乱排放,人们随着乱丢垃圾,所以造成了环境污染。
35.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入大气、水、土壤环境,如果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环境的自净力,以致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人体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时,称为环境污染。如果不及时控制和处理环境问题,长久下去环境会被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疾病产生,影响人类和大自然;
36.保护环境的做法有: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宣传具体的保护环境知识;参加捡拾垃圾、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节约水电等能源;不乱扔垃圾,学会垃圾分类。
37. 戊 丁 38. 大气 噪声 固体废弃物等 39.(1)低碳出行。比如上学放学步行或外出乘公交车等。
(2)节约资源。比如平时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杯子、餐具等,节约水电等。
分析:放养密度的大小、水质的好坏、水温高低变化、投放食物的多少等因素将直接对金鱼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以及生存时间等方面造成影响。
37.根据题干可知,通过研究发现最适合金鱼生活的是戊处的水,因为没有金鱼死亡;水质最差的是丁处,因为金鱼全部死亡。
38.水质差一般是因为水被污染了,我们面临的还有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39.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除了水污染之外,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淡水有限,我国是缺水国家之一。因此我们要低碳出行。比如上学放学步行或外出乘公交车等。节约资源。比如平时不用或少用一次性杯子、餐具等,节约水电等。
40.D 41.B 42.二氧化碳 43.C 44.C 45. 用淘米水浇花 用洗脸水冲厕所
解析:40.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地球上有岩石和土壤,使雨水能够蓄积在地球表面,地球上的气候能长时间保持稳定,适宜生命存在,地球大气中含有大量氧气,适合人类生存,这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被水覆盖,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说法是错误的。
41.2022 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各国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砍伐森林,获取木材,烧山垦荒,获取粮食,大量放牧,获取牲畜都不是持续发展,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符合2022年环境日主题。
42.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对此中国提出碳中和和碳达峰。
43.根据垃圾分类标志,依次是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C正确。
44.保护地球的做法: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③动员家长积极参加“无车日”活动; ④随手关灯,节约用电;⑦开发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生活中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②错误;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⑤错误;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⑥错误;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是浪费资源的表现,⑧错误。
45.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用水,如: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脸水冲厕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