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一、辨一辨(正确的在括号中划“√”,错误的划“×”)
1.(2024三下·巩义期末)制作分层饮料是根据液体的颜色不同而调制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液体混合的认识,分层饮料是根据相同体积不同液体的轻重不同而调制的。轻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而不是颜色。
2.(2024三下·巩义期末)电池上标“+”的一端是正极。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蓄电池上标有“+”的接线柱应该俗称正极,这一端是铜帽。
3.(2024三下·巩义期末)家庭装修电路时,只需要用到导体材料,不需要绝缘体材料。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导电性,我们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家庭装修电路时,我们需要用到导体材料来导电,还需要用到绝缘体材料来保证安全性。
4.(2024三下·巩义期末)油菜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组成,是完全花。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 一朵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我们把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叫做完全花,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5.(2024三下·巩义期末)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片进行繁殖。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这属于无性繁殖。多肉植物是可以通过叶来繁殖后代。
6.(2024三下·巩义期末)芹菜可以通过茎把水分和营养输送到叶子。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将一颗带有叶子的芹菜根部削去,插入红色的中,一段时间后将芹菜的茎横切和纵切后,发现切面有红色的脉络,由此可见植物的茎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植物的叶等器官里。
7.(2024三下·巩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叶落到地面后会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因为落花落叶可以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8.(2024三下·巩义期末)充满气的气球是圆形的,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流动性强,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容易被压缩。充满气的气球可以被拧成各种形状,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9.(2024三下·巩义期末)黄豆和纸屑混合在一起了,可以用磁铁进行分离。 (  )
【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黄豆和纸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吹风的方法把他们分开。不能通过磁铁进行分离。
10.(2024三下·巩义期末)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 (  )
【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请你把它找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2024三下·巩义期末)爸爸想在院子里建一间养花用的“阳光房”,请帮他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  )
A.硬纸板 B.泡沫塑料板 C.玻璃
【答案】C
【知识点】玻璃
【解析】【分析】要建造一间“阳光房”,需要选择透明的材料,选项C符合题意。
12.(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不属于家用电器的是 (  )
A.冰箱 B.电视柜 C.空调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家用电器,简称家电,是指以利用电能来工作器具,可帮助执行家庭杂务。空调、冰箱、电视机都属于家用电器,电视柜不属于家用电器。故B符合题意。
13.(2024三下·巩义期末)春季,田野里开满了油菜花,油菜属于 (  )
A.经济作物 B.粮食作物 C.观赏植物
【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观赏植物有万年青、芦荟、仙人掌、吊兰、常青藤等。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油菜属于经济作物,所以B符合题意。
14.(2024三下·巩义期末)5 月底连续下雨,会出现麦穗发芽的现象,这是因为麦穗中有 (  )
A.根 B.种子 C.茎
【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5 月底连续下雨,会出现麦穗发芽的现象,这是因为麦穗中有种子,当遇到合适的环境,种子就会发芽。
15.(2024三下·巩义期末)捏泥人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巴为主料,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要制作泥塑,应选择 (  )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不同种类的土壤黏性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因此捏泥人应该选用黏性最强的黏质土。
16.(2024三下·巩义期末)黏质土的渗水性最差,所以最适合种植的植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仙人掌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荷花、芦苇、水稻等植物。
17.(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  )
A.植树造林
B.喷洒农药
C.排放污水
【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治理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乱砍乱伐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排放污水污染土壤。
18.(2024三下·巩义期末)探探想测量自己的身高,下列工具最合适的是 (  )
A.卷尺 B.电子秤 C.秒
【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身高需要用到长度测量工具,选项中,A是长度测量工具,B是质量测量工具,C是时间测量工具。
19.(2024三下·巩义期末)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  )
A.60 克 B.63 克 C.63.4克
【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左右两端平衡时,右端砝码重量加上游标卡尺的重量,便是左边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图中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是63克。
20.(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
A.棉花纺成棉线 B.纸剪成窗花 C.面团炸成油条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棉花纺成棉线、彩纸剪成窗花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面团炸成油条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三、连一连
21.(2024三下·巩义期末)请把下列植物种子与其传播方式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豆在种子成熟时靠弹射传播;蒲公英、芦苇果实轻有一对小翅膀,在下落时能够借助空气依靠风力传播;莲子能浮在水面上,掉在水里后,借助水力传播;苍耳有很多的小刺,能够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到达远方,樱桃色泽诱人,吸引动物进食,借助动物到远处传播。
四、实验与探究
22.(2024三下·巩义期末)许多植物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奇奇和妙妙把黄瓜的种子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1)判断:他们把黄瓜种子埋在土壤中越深越好。(  )
(2)种子从发芽到长成幼苗的几个阶段如右图所示,正确的排序是b→   →   →d。
(3)观察种子发芽实验,从播种、出土到长出第一对子叶需要的时间大概是(  )
A.10 小时 B.10天 C.10个月
(4)绿色植物的“身体”中,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5)从播种到收获,植物生长的正确顺序是(  )
A.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B.种子→幼苗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C.种子→发芽→开花→幼苗生长→结果
【答案】(1)×
(2)a;c
(3)B
(4)A
(5)A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的条件;根
【解析】【分析】(1)种子播种时并不是越深越好,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当种子种植过深,容易缺少空气,不容易萌发。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图中种子萌发正确顺序是b→a→c→d。
(3)一般来说,不同植物品种和种子种类的萌发时间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出现真叶需要的时间一般在5-10天之间。
(4)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输送、贮藏、固着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所以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固定植物。
(5) 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方面。根据对植物生命周期的认识,从播种到收获,我们种植的植物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可见B符合题意。
23.(2024三下·巩义期末)科学课上为了研究土壤的成分,探究小组在校园的花坛里挖了一些土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1)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奇奇发现了蚯蚓、蚂蚁、小草等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属于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
(2)奇奇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变潮湿,说明土壤中有   。
(3)把土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水变得很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右面示意图中,最符合土壤分层真实情况的是   。(填序号)
(4)探探发现,下雨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中   (选填“空气”、“水”)减少。
(5)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进垃圾桶里 B.倒在水槽里 C.倒在花坛里
【答案】(1)生物
(2)水
(3)②
(4)空气
(5)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土壤的成分、状态;保护自然资源;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根据物体按照有无生命的划分,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蚯蚓、蚂蚁、小草等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属于生物。
(2)土壤是由石块、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变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淀,会发现土壤分两层沉淀,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
(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水,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氧气不足,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获得氧气,蚯蚓纷纷到地面上来呼吸。
(5)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烧杯中的土壤倒在花坛里,有利于保护土壤。
24.(2024三下·巩义期末)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吗 奇奇利用量筒和量杯进行研究。他把同一杯水分别倒入量筒和量杯中,其中倒入量筒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1)使用量筒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mL。
(2)分析如图的实验数据,发现液体(  )
A.有确定的体积
B.有确定的质量
C.不一定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3)奇奇在实验中还发现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证据是(  )
A.倾斜量杯,水能从杯口流出
B.奇奇把水倒入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C.奇奇可以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答案】(1)B;50
(2)A
(3)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1)使用量筒读数时,我们需要平视,仰视和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对,量筒中液体体积问哦50mL。
(2)根据(1)可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3)将量杯中的液体倒出来,会呈现出不同的性状,这是因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五、思考与分析
25.(2024三下·巩义期末)“我是电,家家户户都需要,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电视电饭煲,工业交通和医疗,每时每刻离不了。”电的用途真广啊!但是电来之不易,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电。用电时还要注意安全,因为电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或危害人身安全。
(1)家里的电饭煲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成(  )
A.动能 B.热能 C.光能
(2)判断:教室里的空调工作时,使用的是直流电。(  )
(3)下列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 B. C.
(4)小灯泡通电后,发光的部分是(  )
A.金属架 B.玻璃泡 C.灯丝
(5)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很有必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
B.用电器着火时,先用水浇灭,再切断电源
C.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答案】(1)B
(2)×
(3)B
(4)C
(5)A
【知识点】安全用电;小灯泡的结构;点亮小灯泡;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饭锅把电能转化成热能。
(2)电厂发出的是交流电,一般家用电器都需要用交流电才能工作。比如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教室使用空调降温时,用的是交流电。
(3)要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电流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然后从负极流入电池。选项B正确。
(4)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小灯泡是用电器,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
(5)需要更换灯泡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要先切断电源,再去更换灯泡,故A选项正确;
用电器失火时,若先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水容易导电,容易使人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火,故B做法不正确;
发现有人触电时,若直接用手将触电者拉开,由于人体也是导体,会造成救人者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救人,故C做法不正确。
26.(2024三下·巩义期末)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该寺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世界上现存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所用建筑材料,是恒山当地盛产的松木——铁杆松。
(1)由以上材料可知,悬空寺属于(  )
A.原始建筑 B.古代建筑 C.现代建筑
(2)判断:建筑师在开始工作前,没必要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  )
(3)建造悬空寺所使用的铁杆松木料属于   (选填“人造”、“天然”)材料。
(4)在建造悬空寺时,不可能用到的工具是(  )
A. B. C.
(5)判断:从古到今,建筑工具和材料的变化推动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
【答案】(1)B
(2)×
(3)人造
(4)C
(5)√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科技;绿色建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悬空寺属于木结构群,属于古代建筑。
(2)建筑师开始工作前必须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这些信息对于建筑师理解项目需求、设计方向以及后续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3)根据材料来源,我们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建造悬空寺所使用的铁杆松木料属于人造材料。
(4)不同的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选项A和B的工具能够用来加工木头,使木头笔直,长度适合。
(5)从古至今,工具和材料的变迁推动了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
1 / 1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科学6月期末试卷
一、辨一辨(正确的在括号中划“√”,错误的划“×”)
1.(2024三下·巩义期末)制作分层饮料是根据液体的颜色不同而调制的。 (  )
2.(2024三下·巩义期末)电池上标“+”的一端是正极。 (  )
3.(2024三下·巩义期末)家庭装修电路时,只需要用到导体材料,不需要绝缘体材料。 (  )
4.(2024三下·巩义期末)油菜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组成,是完全花。 (  )
5.(2024三下·巩义期末)多肉植物可以通过叶片进行繁殖。 (  )
6.(2024三下·巩义期末)芹菜可以通过茎把水分和营养输送到叶子。 (  )
7.(2024三下·巩义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花、叶落到地面后会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
8.(2024三下·巩义期末)充满气的气球是圆形的,说明气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  )
9.(2024三下·巩义期末)黄豆和纸屑混合在一起了,可以用磁铁进行分离。 (  )
10.(2024三下·巩义期末)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 (  )
二、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最合适的选项,请你把它找出并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2024三下·巩义期末)爸爸想在院子里建一间养花用的“阳光房”,请帮他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  )
A.硬纸板 B.泡沫塑料板 C.玻璃
12.(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不属于家用电器的是 (  )
A.冰箱 B.电视柜 C.空调
13.(2024三下·巩义期末)春季,田野里开满了油菜花,油菜属于 (  )
A.经济作物 B.粮食作物 C.观赏植物
14.(2024三下·巩义期末)5 月底连续下雨,会出现麦穗发芽的现象,这是因为麦穗中有 (  )
A.根 B.种子 C.茎
15.(2024三下·巩义期末)捏泥人是我国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巴为主料,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要制作泥塑,应选择 (  )
A.壤土 B.沙质土 C.黏质土
16.(2024三下·巩义期末)黏质土的渗水性最差,所以最适合种植的植物是 (  )
A.水稻 B.小麦 C.仙人掌
17.(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能保护土壤的活动是 (  )
A.植树造林
B.喷洒农药
C.排放污水
18.(2024三下·巩义期末)探探想测量自己的身高,下列工具最合适的是 (  )
A.卷尺 B.电子秤 C.秒
19.(2024三下·巩义期末)如图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  )
A.60 克 B.63 克 C.63.4克
20.(2024三下·巩义期末)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
A.棉花纺成棉线 B.纸剪成窗花 C.面团炸成油条
三、连一连
21.(2024三下·巩义期末)请把下列植物种子与其传播方式连起来。
四、实验与探究
22.(2024三下·巩义期末)许多植物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成的,奇奇和妙妙把黄瓜的种子进行种子发芽实验。
(1)判断:他们把黄瓜种子埋在土壤中越深越好。(  )
(2)种子从发芽到长成幼苗的几个阶段如右图所示,正确的排序是b→   →   →d。
(3)观察种子发芽实验,从播种、出土到长出第一对子叶需要的时间大概是(  )
A.10 小时 B.10天 C.10个月
(4)绿色植物的“身体”中,能帮助植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是(  )
A.根 B.茎 C.叶
(5)从播种到收获,植物生长的正确顺序是(  )
A.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B.种子→幼苗生长→发芽→开花→结果
C.种子→发芽→开花→幼苗生长→结果
23.(2024三下·巩义期末)科学课上为了研究土壤的成分,探究小组在校园的花坛里挖了一些土壤,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1)在采集土壤的过程中,奇奇发现了蚯蚓、蚂蚁、小草等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属于   (选填“生物”或“非生物”)。
(2)奇奇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纸巾变潮湿,说明土壤中有   。
(3)把土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搅拌棒搅拌,水变得很浑浊,静置一段时间,土壤出现分层现象,右面示意图中,最符合土壤分层真实情况的是   。(填序号)
(4)探探发现,下雨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到地面上来,是因为土壤中   (选填“空气”、“水”)减少。
(5)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该将烧杯中的土壤(  )
A.倒进垃圾桶里 B.倒在水槽里 C.倒在花坛里
24.(2024三下·巩义期末)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吗 奇奇利用量筒和量杯进行研究。他把同一杯水分别倒入量筒和量杯中,其中倒入量筒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1)使用量筒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量筒中液体体积为   mL。
(2)分析如图的实验数据,发现液体(  )
A.有确定的体积
B.有确定的质量
C.不一定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3)奇奇在实验中还发现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证据是(  )
A.倾斜量杯,水能从杯口流出
B.奇奇把水倒入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C.奇奇可以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
五、思考与分析
25.(2024三下·巩义期末)“我是电,家家户户都需要,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电视电饭煲,工业交通和医疗,每时每刻离不了。”电的用途真广啊!但是电来之不易,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电。用电时还要注意安全,因为电使用不当会引起火灾或危害人身安全。
(1)家里的电饭煲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成(  )
A.动能 B.热能 C.光能
(2)判断:教室里的空调工作时,使用的是直流电。(  )
(3)下列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
A. B. C.
(4)小灯泡通电后,发光的部分是(  )
A.金属架 B.玻璃泡 C.灯丝
(5)生活中掌握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很有必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更换灯泡时要先切断电源
B.用电器着火时,先用水浇灭,再切断电源
C.发现有人触电应迅速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26.(2024三下·巩义期末)悬空寺位于山西省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该寺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世界上现存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所用建筑材料,是恒山当地盛产的松木——铁杆松。
(1)由以上材料可知,悬空寺属于(  )
A.原始建筑 B.古代建筑 C.现代建筑
(2)判断:建筑师在开始工作前,没必要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  )
(3)建造悬空寺所使用的铁杆松木料属于   (选填“人造”、“天然”)材料。
(4)在建造悬空寺时,不可能用到的工具是(  )
A. B. C.
(5)判断:从古到今,建筑工具和材料的变化推动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 根据对液体混合的认识,分层饮料是根据相同体积不同液体的轻重不同而调制的。轻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而不是颜色。
2.【答案】正确
【知识点】电池
【解析】【分析】蓄电池上标有“+”的接线柱应该俗称正极,这一端是铜帽。
3.【答案】错误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
【解析】【分析】根据物体的导电性,我们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家庭装修电路时,我们需要用到导体材料来导电,还需要用到绝缘体材料来保证安全性。
4.【答案】正确
【知识点】花的结构、作用;花的种类
【解析】【分析】 一朵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我们把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却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叫做完全花,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5.【答案】正确
【知识点】植物的繁殖方式
【解析】【分析】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这属于无性繁殖。多肉植物是可以通过叶来繁殖后代。
6.【答案】正确
【知识点】茎的作用
【解析】【分析】 将一颗带有叶子的芹菜根部削去,插入红色的中,一段时间后将芹菜的茎横切和纵切后,发现切面有红色的脉络,由此可见植物的茎能够把根吸收的水分和营养输送到植物的叶等器官里。
7.【答案】正确
【知识点】土壤的成分、状态
【解析】【分析】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因为落花落叶可以变为土壤中的腐殖质。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是气体,流动性强,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容易被压缩。充满气的气球可以被拧成各种形状,是因为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9.【答案】错误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黄豆和纸屑混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吹风的方法把他们分开。不能通过磁铁进行分离。
10.【答案】正确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 科学观点的提出和反驳都需要证据,选择恰当的工具或仪器能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观察,从而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11.【答案】C
【知识点】玻璃
【解析】【分析】要建造一间“阳光房”,需要选择透明的材料,选项C符合题意。
12.【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家用电器,简称家电,是指以利用电能来工作器具,可帮助执行家庭杂务。空调、冰箱、电视机都属于家用电器,电视柜不属于家用电器。故B符合题意。
13.【答案】B
【知识点】植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观赏植物有万年青、芦荟、仙人掌、吊兰、常青藤等。经济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商品率高等特点。油菜属于经济作物,所以B符合题意。
14.【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解析】【分析】种子发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5 月底连续下雨,会出现麦穗发芽的现象,这是因为麦穗中有种子,当遇到合适的环境,种子就会发芽。
15.【答案】C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作用
【解析】【分析】不同种类的土壤黏性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因此捏泥人应该选用黏性最强的黏质土。
16.【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种类;不同土壤适合的植物
【解析】【分析】 黏质土保水性、保肥能力最好,渗水性、透气性最差,适宜生长荷花、芦苇、水稻等植物。
17.【答案】A
【知识点】保护自然资源
【解析】【分析】治理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乱砍乱伐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排放污水污染土壤。
18.【答案】A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测量身高需要用到长度测量工具,选项中,A是长度测量工具,B是质量测量工具,C是时间测量工具。
19.【答案】B
【知识点】天平
【解析】【分析】天平左右两端平衡时,右端砝码重量加上游标卡尺的重量,便是左边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图中烧杯和液体总质量是63克。
20.【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棉花纺成棉线、彩纸剪成窗花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面团炸成油条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1.【答案】
【知识点】种子的传播
【解析】【分析】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豆在种子成熟时靠弹射传播;蒲公英、芦苇果实轻有一对小翅膀,在下落时能够借助空气依靠风力传播;莲子能浮在水面上,掉在水里后,借助水力传播;苍耳有很多的小刺,能够粘在动物的皮毛上,随着动物到达远方,樱桃色泽诱人,吸引动物进食,借助动物到远处传播。
22.【答案】(1)×
(2)a;c
(3)B
(4)A
(5)A
【知识点】植物的一生;种子萌发的条件;根
【解析】【分析】(1)种子播种时并不是越深越好,种子萌发需要空气,当种子种植过深,容易缺少空气,不容易萌发。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再长出茎和叶,图中种子萌发正确顺序是b→a→c→d。
(3)一般来说,不同植物品种和种子种类的萌发时间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从播种到出现真叶需要的时间一般在5-10天之间。
(4)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根是某些植物长期适应陆上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向下生长的器官。它具有吸收、输送、贮藏、固着的功能,少数植物的根也有繁殖的作用。所以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无机盐和固定植物。
(5) 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的方面。根据对植物生命周期的认识,从播种到收获,我们种植的植物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可见B符合题意。
23.【答案】(1)生物
(2)水
(3)②
(4)空气
(5)C
【知识点】观察蚯蚓的活动;土壤的成分、状态;保护自然资源;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1)生物是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属性。根据物体按照有无生命的划分,石子、沙子、瓶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蚯蚓、蚂蚁、小草等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属于生物。
(2)土壤是由石块、沙粒、粉粒、黏粒、水、空气、腐殖质等组成的混合物。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变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开始我们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块中冒出,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壤疏松、坍塌,这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尽量搅拌,然后静置沉淀,会发现土壤分两层沉淀,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
(4)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中充满水,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氧气不足,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获得氧气,蚯蚓纷纷到地面上来呼吸。
(5)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将烧杯中的土壤倒在花坛里,有利于保护土壤。
24.【答案】(1)B;50
(2)A
(3)B
【知识点】液体体积的测量;液体的认识
【解析】【分析】(1)使用量筒读数时,我们需要平视,仰视和俯视都会造成读数不对,量筒中液体体积问哦50mL。
(2)根据(1)可知,液体有一定的体积。
(3)将量杯中的液体倒出来,会呈现出不同的性状,这是因为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流动性。
25.【答案】(1)B
(2)×
(3)B
(4)C
(5)A
【知识点】安全用电;小灯泡的结构;点亮小灯泡;能量的转化
【解析】【分析】(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电饭锅把电能转化成热能。
(2)电厂发出的是交流电,一般家用电器都需要用交流电才能工作。比如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教室使用空调降温时,用的是交流电。
(3)要使小灯泡发光,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电流要从电池正极流出,经过小灯泡,然后从负极流入电池。选项B正确。
(4)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三部分组成。小灯泡是用电器,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其中发光部位是灯丝。
(5)需要更换灯泡时,从安全角度考虑,要先切断电源,再去更换灯泡,故A选项正确;
用电器失火时,若先用水灭火,再切断电源,水容易导电,容易使人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再救火,故B做法不正确;
发现有人触电时,若直接用手将触电者拉开,由于人体也是导体,会造成救人者也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救人,故C做法不正确。
26.【答案】(1)B
(2)×
(3)人造
(4)C
(5)√
【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天然材料、人造材料;科技;绿色建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悬空寺属于木结构群,属于古代建筑。
(2)建筑师开始工作前必须调查清楚工程的用途和要求。这些信息对于建筑师理解项目需求、设计方向以及后续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3)根据材料来源,我们将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建造悬空寺所使用的铁杆松木料属于人造材料。
(4)不同的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选项A和B的工具能够用来加工木头,使木头笔直,长度适合。
(5)从古至今,工具和材料的变迁推动了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建筑技术日新月异。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