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34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2024年秋季
人教版(2024)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人教版(2024)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吗?
清脆悦耳的鸟鸣
瀑布的波涛声
雷声轰鸣
交响乐
今天开始,我们将一同走进声音的世界,首先要共同探讨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世界
你听到声音了吗?
橡皮筋在做什么运动?
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当橡皮筋停止振动,
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橡皮筋振动引起的
振动
不能
听到了
①把橡皮筋张紧到一定程度,用手拨动。
1.声音的产生
探究声音的产生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发出声音时,手指感觉到气流在振动;停止吹奏,感觉不到气流振动
说话时明显感觉到声带在振动。
停止发声,振动停止
②将手指按住自己的喉头说话,有什么感觉?停止发声,又有什么感觉?
③吹响笛子,听到悠悠笛声缓慢扬起,然后停止吹气,能否听到声音?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 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产生的原因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与声音有关的现象,发现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的,由此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一般性的结论。这里用到的方法在物理上称为归纳推理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声,能观察到音叉发声时的振动吗?怎样才能显示这种微小振动?
在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的测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看到水花四溅。
思考: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打击乐器靠乐器发声面振动发声
2.物体振动发声的实例
弦乐器靠弦的振动发声
① 常见乐器是靠什么发出声音的呢?
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蝉(雄性)是通过腹部的发生器官来发声的。
蝈蝈后背长有透明膜状发声薄片,靠翅膀高速摩擦振动发声。
②一些动物的发声部位
蚊子飞行时,是翅膀迅速振动发声的。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3.声音的记录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早期的声音记录: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现代的声音记录: 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记录声音的方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①桌子(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一个同学轻叩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堵住另一侧的耳朵,能听到声音吗?该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1)实验探究:固体、液体、气体、真空能否传声
1.声音的传播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找两块石头在水中敲打碰撞,人能够清晰地听到石头撞击的声音。
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②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岸上播放的音乐。
说明水能传播声音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③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上课的铃声,学校广播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这是因为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通过空气听到了这些声音。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分析讨论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越来越小
假如将玻璃罩内的空气全部抽出,能否听到声音?
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如果能把罩内抽成完全真空,就听不到铃声
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有何变化?
听到的闹铃声变大
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结论
研究方法
理想实验法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们面对面大喊也听不见声音,你知道他们是通过什么来交流的吗?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月球上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宇航员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当鼓面向左振动时,压缩鼓左侧的空气,使其变密;鼓面向右振动时,又会使左侧的空气变疏,鼓面振动使周围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2)声波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类比水波理解声波
新知探究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而声波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形式向外传播的,水波与声波具有相似的形式。
下雨天打雷时,是否在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
事实上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却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为什么呢?
说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耳朵需要一段时间,即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速度。
1.声速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其大小等于声音在1秒内传播的距离。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 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 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 810
煤油(25℃) 1 324 铝(棒) 5 000
水(常温) 1 500 铁(棒) 5 200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快慢不同,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关系一般为v固>v液>v气。
(2)声音传播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空气中,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上可知影响声速的因素有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
观察表格中一些介质中的声速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1)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可以清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
(2)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叠加在一起,使原声加强,会使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2.回声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其中t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1)回声测距
s= v声 = v声 t
t
2
2
1
如图是海洋测量船利用回声测量海底地形的示意图。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室内讲话(比如晚会、报告会等场合)的回声有时会使人听到多重声音,不利于接收信息,严重时会对人的听觉系统造成伤害。
(2)回声的防止
所以剧院的墙壁常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俗称燕子泥),就是为了吸收声波,减弱回声的影响。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天坛的圆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3)回声建筑
新知探究
知识点3 声速
听力和听觉障碍
听小骨
耳廓
外耳道
鼓膜
鼓室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1)人耳的构造
(2)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波
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大脑
科学世界
因为鼓膜出现问题而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在听觉产生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就会失去听觉。
科学世界
①声速:表示声音传播的快慢。
②影响因素: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空气中15℃的声速为340m/s
③回声: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0.1s
④回声的应用:回声测距、加强原声。
传播
声速
产生
①可在固、液、气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②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的物质。
③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产
生与传播
课堂小结
1.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反复弹开
在鼓面上放置碎纸屑,敲击鼓面发声,纸屑上下跳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堂练习
2.小华和小兰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悬挂着的乒乓球反复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___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乒乓球弹起,说明 _______可以传声;若将乙装置搬上月球实验,则乒乓球 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3)如图丙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芯片的铃声会越来越 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______不能传声。
振动

不能
空气
真空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3.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5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离山崖大概是多少米
解法一:声音在1.5s内传播的距离为
s=νt=340m/s×1.5s=510m
因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又返回人耳,故人距离山崖为:=225m
解法二:1.5s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又返回人耳的时间,
故单程时间为tˊ =t/2=(1.5s)/2=0.75s
故人距离山崖为 h=νtˊ=340m/s×0.75s=225m.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