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飞花令——花诗歌鉴赏之意象何为意象?·“意”是指诗人在作品中要表达的中心,要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指具体的形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是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什么是意象?物+情=意象1、掌握诗歌中意象的作用。2、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体味诗人的情感。学习目标:真题呈现2023年云南省考卷(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13、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春望》中的“书”主要表达因战乱没有家人音信而产生的担忧、思念之情;《次北固山下》中的“书”主要表达诗人漂泊在外,临近新年,产生了对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愁绪。命题方式·说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命题方式·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分析某意象的内涵。意象的作用·营造气氛;意象的作用·设置背景或环境;·塑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借景抒情;·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诗歌线索;答题步骤伍·找出诗歌中描绘的意象;·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特点;·指出所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答题步骤陆答题示例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歌的意象是什么?分析意象基本含义或特点。所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诗中的意象“昏鸦”有何作用?这首诗歌的意象是什么?“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断肠人”分析意象基本含义或特点。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人家:农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所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诗中的意象“昏鸦”有何作用?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与意象“夕阳”相照应,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思乡的哀愁。柒实战演练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有何深刻内涵?“浮云”既是在实写眼前景,也是比喻当时的政治保守势力以及诗人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在“浮云”前加上“不畏”二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课堂小结:古代诗歌表达情感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助某些具体的意象或意象群“兴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形成含蓄的美。中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拓展延伸: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李清照)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行路难》李白)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周敦颐菊——坚贞高洁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李商隐)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王湾)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雁门太守行》李贺)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李清照)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课后作业:完成《学生新报》24-25页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使至塞上》两首诗歌的练习。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记录表时间 月 日(第 周) 年级 九年级 科目 语文参加教师 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主备人备课内容 中考专题复习之意象备课内容及研讨:说教材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2、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体味诗人的情感。 研讨过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体味诗人的情感。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教具准备 PPT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导入 飞花令 新课呈现: 1、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中意象的作用。 (2)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体味诗人的情感。 2、回顾意象的概念。 3、真题呈现 2023年云南省考卷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4、呈现命题方式 说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5、总结意象的作用 分析某意象的内涵;营造气氛;设置背景或环境;塑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借景抒情;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答题示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歌的意象是什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断肠人”。 分析意象基本含义或特点。 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人家:农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所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 诗中的意象“昏鸦”有何作用? 昏鸦指黄昏时归巢的乌鸦。与意象“夕阳”相照应,渲染出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思乡的哀愁。 实战演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有何深刻内涵? “浮云”既是在实写眼前景,也是比喻当时的政治保守势力以及诗人眼前的困难、挫折、障碍等,在“浮云”前加上“不畏”二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8、中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菊——坚贞高洁 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课堂小结: 古代诗歌表达情感往往不是直白的,而是借助某些具体的意象或意象群“兴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形成含蓄的美。说作业 作业设计 回忆并识记意象的作用。 完成《学生新报》24-25页中《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及《使至塞上》两首诗歌的第一小题。说板书 板书设计 物+情=意象 情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考诗歌鉴赏之诗歌意象.pptx 学科集体备课记录表(中考专题复习之意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