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经典丢失了怎么办 《新编三字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编三字经》第十节六经者,统儒术。文周作,孔子述。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周礼者,著六官。仪礼者,十七篇。《新编三字经》第十一节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王迹熄,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注疏备,十三经。惟大戴,疏未成。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认识《新编三字经》第十节、第十一节的字词;朗诵《新编三字经》第十节、第十一节。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重点词的释义,理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第十一节的含义;通过诵读,能够朗诵《新编三字经》第十节、第十一节;通过看视频和问题讨论,了解儒家学术的经典书目,以及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儒家思想在各朝代的传承,感受中华文化的韧性与力量。并且思考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从中学习什么继承什么。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第十一节内容,了解儒家学术的经典书目,以及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二教学难点儒家经典书目包含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深奥,本节课只做简单介绍,帮助学生对此有一个比较系统的浅层了解。教学知识点:1.“六经者,统儒术。文周作,孔子述”这句话的意思是,《六经》是集儒家思想大成的书。相传是周文王和周公所著,孔子记述成书。2.“易诗书,礼春秋,乐经亡,余可求”这句话的意思是,《六经》中,《乐》已经失传,《易》《诗》《书》《礼》《春秋》,这五本书还可以找到。3.“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这句话的意思是,《易》有三个版本,夏朝作《连山》,商朝作《归藏》,周朝作《周易》,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周易》。4.“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这句话的意思是,《书》的文章分为六种:典,国家典制;谟,治国计划;训,训导言辞;诰,施政文告;誓,战前誓词;命,帝王诏令。因为记载的是上古唐虞夏商周的事情,所以又被称为《尚书》,“尚”为“上”,意为“上古”。5.“有国风,有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这句话的意思是,《诗》的诗歌分为四种: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大雅,天子接受诸侯觐见时的奏乐;小雅,天子宴请诸侯时的奏乐;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讽诵”中,“讽”为讽诵,意思是抑扬顿挫地诵读;“咏”为吟咏,意思是有节奏有韵律地诵读。《诗》传下来三百零五篇,又称为《诗经》或《诗三百》。6.“周礼者,著六官。仪礼者,十七篇”这句话的意思是,《周礼》制定了六官制度:吏部天官大冢宰、户部地官大司徒、礼部春官大宗伯、兵部夏官大司马、刑部秋官大司寇、工部冬官大司寇。《仪礼》一共有 17篇文章,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7.“大小戴,集礼记,述圣言,礼法备”这句话的意思是,戴德(大戴)、戴圣(小戴)搜集整理了孔子学生在学习礼的过程中撰写的阐发经义的论文,编撰为《礼记》。《礼记》记录了圣贤的言论,让礼制礼仪法度更加完备。大戴《礼记》有 85 篇,小戴《礼记》有46 篇,现在传下来的是小戴的版本。8.“王迹熄,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这句话的意思是,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衰微,孔子作《春秋》用于表达对现实政治的褒贬,和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9.“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穀梁”这句话的意思是,为《春秋》作传的书留下来三部:公羊高的《公羊传》、左丘明的《左传》、穀梁赤的《穀梁传》。10.“尔雅者,善辨言,求经训,此莫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尔雅》是第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用于文字的训诂。要想读懂经书,领会先贤的思想,一定要首先学习使用这本书。11.“注疏备,十三经。惟大戴,疏未成”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大戴的《礼记》,《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尔雅》《论语》《孟子》《孝经》)都做了注疏。12.“左传外,有国语。合群经,数十五”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左传》外,左丘明还著有《国语》。全部的经典合在一起,一共有十五部。(《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左传》《尔雅》《论语》《孟子》《孝经》《国语》《乐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新编三字经》第九节内容,引入新课。(3 分钟)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 1~2 段的含义,介绍《六经》,梳理《四书五经》。(2.5 分钟)2.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 3 段的含义,介绍《易》。(1 分钟)3.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 4 段的含义,介绍《书》。(1 分钟)4.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 5 段的含义,介绍《诗》。(1.5 分钟)5.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节 6 段和第十一节 1 段的含义,介绍《礼》。(3 分钟)6.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一节 2~3 段的含义,介绍《春秋》。(2 分钟)7.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一节 4 段的含义,介绍《尔雅》。(1 分钟)8.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一节 5 段的含义,梳理《十三经》。(2.5 分钟)9. 讲解《新编三字经》第十一节 6 段的含义,梳理《十五经》。(2.5 分钟)10. 观看视频,了解儒家的传承。思考“为什么儒家学术能一直流传两千多年?”(孔子总结前人的知识创立了很完善的儒学体系;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让世人愿意去学习儒学;儒家有很多有学问的人将儒学改造成适合每个朝代的学问。)(5 分钟)11. 补看上节课剩下的关于战国的视频,聊一聊春秋战国时代的情况。(8 分钟)三课堂小结此环节合并到课后作业。四课后作业今天的课后作业是“想一想”。(2 分钟)(我们在这节课上了解到儒家经典的书目,知道了儒家学术源远流长了两千多年,并且我们进行了原因的讨论。那请你想一想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再来学习儒家思想,学习孝、仁、义、礼、智、信,对我们的生活和行为有哪些帮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