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国民党失去大陆,蒋介石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5年抗战胜利重庆市民夹道欢迎蒋介石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国民党打“和平建国”旗号“去。这样,我们可以取得全部主动权……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和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重庆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前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1、赴渝谈判为和平重庆谈判历时43天,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一致认为: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民主化的方针人民自由问题开列双方观点:共产党军队问题解放区政权虚实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2、撕毁协议失民心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1946年3月,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毛泽东11月5日发表题为《国民党进攻的真相》的谈话:“国民党当局正在大举调兵,像洪水一样,想要淹没我整个解放区。”11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真和平与假和平》,指出内战正在“不宣而战”:“双十协定刚才发表,《剿匪手本》和‘剿匪密令’已经从‘军委会’和‘委座’那里发出来。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毛泽东与民主人士会谈毛泽东《沁园春·雪》手迹重庆谈判不仅是一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更是一场舆论之争,是一场争取知识界和第三方势力的角逐,是一场民心之争!重庆谈判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使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设新中国的政治主张被全国人民所了解。2、撕毁协议失民心一、争取和平与民主的斗争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和政协会议决议,全力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全面内战爆发形势图比较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军 队 约430多万 127万武器装备 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只有陆军,装备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国土占有 占有国土面积76%,主要是大城市和大部分交通线 占有国土面积24%,主要是小城镇、农村、偏远地区人口拥有 约3.39亿 约1.36亿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这样的实力对比,这场仗该怎么打?二、全面内战的爆发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自力更生,自卫反击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转战陕北,打退进攻 1946年6月—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947年3月,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示意图▲转战陕北 1947年3月25日青化砭之战 1947年8月20日沙家店之战▲西北野战军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消灭国民党的王牌主力部队第二十七师。张灵甫,陕西西安人,黄埔四期抗日名将,孟良崮战役被击毙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的主要指挥者陈毅(右)、粟裕“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二、全面内战的爆发我们临时住在空置不用的库房里,那是日本人建造的库房……这么大一座仓库,想必存放了很多物资,我们来时,库房干干净净,可以说寸草不留……接收人员常常侵吞盗卖敌伪物资,这些人有后台,胆子大,可以把一座一座仓库搬空,因此京沪报纸把“接收”写成“劫搜”。——王鼎钧《关山夺路》《五子登科图》——丁聪在“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政府各级接收机构和官员大发横财。时人讽刺为“三阳(洋)开泰”(捧西洋、爱东洋、要现洋),“五子登科” (票子、位子、房子、车子、女子)。二、全面内战的爆发“1947年1月20号买了一双皮鞋,价格是37000元,1948年6月,在东门金球皮鞋店买了的一双最贱的一双黄色皮鞋价格是1600000元。理发费用在1947年初是4000元,……到了1948年2月已经变成了80000元。” ——上海打工者炳德日记中的收支表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原因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出卖国权,美国经济掠夺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国民政府竭泽而渔的盘剥以及持续的内战,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统区的经济陷入绝境。为挽救财政赤字和经济,国民政府废除法币、改行金圆券,官僚资本操纵货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使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包办“国民大会”“1947年,全国共发生150余次学潮,全国大学几乎罢课示威,成无政府状态……于是,许多地方实行宵禁,军警在深夜任意闯入校园搜捕学生……说了一些公道话的《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晚报》被封禁……在新政府的宪法中,规定人民有请愿自由,可他们却被压迫而丧失这种自由。”——金冲及《第二条战线》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统治权。结合具体史实,思考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原因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纲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颁布)原则:废除地主土地所有权(租佃关系),彻底平分土地意义: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解放,有力支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仅表现在对战争的支持和生产的提高这些直接效果方面……也是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动员与组织。中共的组织体系自上而下层层深入渗透到乡村基层末梢,瓦解了乡村原有的士绅统治架构,建立起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新型统治方式。——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在政治方面,国民党区域的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被孤立起来,广大人民群众站到了我们方面。孤立蒋介石的问题,过去在长时期内没有得到解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比较孤立。进入抗战时期,蒋介石逐渐失掉人心,我们逐渐得到人心,但问题仍没有根本解决。直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经济方面,蒋介石的情况到今年已经很严重了。我们现在也困难,特别是山东、陕北两处,但我们的困难可以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搞了土改,而蒋介石没有搞;另外我们的主力打出去以后,又减轻了解放区的负担。”“我们同蒋介石的力量对比问题……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毛泽东1947年的一系列讲话,摘自金冲及《转折年代—中国1947》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共战略决战(1948.9——1949.1)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东北全境解放南线国民党精锐主力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解放基本解放华北全境意义: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所谓人民共和国就是人民解放军,蒋介石的亡国,就是亡了军队。——毛泽东(1949.3)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战争胜利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引退,李宗仁任代总统,愿意和中共和谈。4月,北平和平谈判,国民党拒绝签字,和谈破裂3月,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4.21 渡江战役打响4.23 攻占南京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政治:全党团结,统一战线经济:土地改革,动员农民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军事:坚持武装斗争,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国民党真正彻底输给共产党,是在农村。农村几乎是国民党遗忘的地方,或至少是不能成功建立起有效治理的地方。蒋政权覆亡的根源,在于忽视意识形态教育和党组织建设,而腐败、无能、不公与通货膨胀等等,只是结果而非原因。通货膨胀正是压倒国民党统治的最后也是最重的一根稻草。美国的放弃是国民党失败的另一要因。苏联的介入,是共产党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美)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思考: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的原因一党专政,政治腐败外交失败,美苏皆弃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军队厌战,战术呆板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解放战争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重庆谈判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爆发从全面进攻到重点进攻国统区经济陷入崩溃包办“国民大会”——制宪国大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战略进攻——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内容国民党政权的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原因、意义参考文献&推荐书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