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共24张PPT)-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4.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人从哪里来?
1
2
3
目录
人类起源论:真理是客观的
城市中心论: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生命起源论——真理是客观的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务剧力不暇供,乃引囗于泥中,举以为人。
【议学任务1】哪种观点是正确的?如何判断?
人类是起源于类人猿,人类是从灵长类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认识
客观对象
反映
相符合
不相符
正确的认识
错误的认识
真理
谬误
有着严格的界限
【议学任务2】为什么人们对“人类的起源”会有不同的认识?
1.所处历史时代不同
2.所处国家不同,认识立场、方法和观点不同
东汉(公元151—203年
1809-1882年
真理是客观的
2.存在不同认识的原因: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②客观因素:最根本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
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是多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是客观的
真理最基本属性: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的
(如何理解?)
真理的内容:
客观事物(人类进化这一客观事实)
规律
检验的标准:实践(客观的)
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是谁发明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
——毛泽东
真理是客观的
知识总结
【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人 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方法论】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如:
真理不是权威的孩子,而是时间的孩子。
罗马教廷可以处死布鲁诺,但永远无法消灭日心说。
你信或者不信,真理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知识梳理
真理是客观的
2
城市中心论:真理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列宁和托洛粢格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9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然而起义不到十天,起义军从5000人锐减到不足1500人。革命之路,路在何方?生死攸关之际,毛泽东断然决策,从“攻打长沙”变“引兵井冈”。这一战略转折,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
【议学任务3】为什么“城市中心论”在俄国取得胜利却在中国失败?说明真理有什么特点?
知识梳理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城市中心论之所以在俄国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苏联政府在十月革命前夕就控制了基层政权,方法就是通过工兵代表苏维埃基层和苏维埃政权。其次,列宁从一开始就保持着对军队的控制能力。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有可能变成谬误。
成功的两个条件
知识梳理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力量的绝大多数。要发动农民的力量,就要先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
1.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路符合我国国情和现实情况
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
知识总结
【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真理与谬误同行,要正确对待错误。
如: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能照搬别国的发展经验……
3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中国人口政策演变:
20世纪50年代,“人口众多是极大的好事”。新中国成立之初,抗美援朝后,我国效仿苏联鼓励生育,生孩子多的母亲被称为“英雄母亲”。
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定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49年至1980年,中国净增人口4.3亿。为遏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中国政府只好采取“紧急刹车”办法。
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由于中国出生人口振荡走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
2021年,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养娃成本高等因素导致年轻人生育意愿低。
【议学任务4】我国的人口政策为什么一直在调整?这体现我们追求真理的过程具有什么特点?(从认识论的角度)
案例分析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从新中国之初国家鼓励生育,到后来的计划生育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现在国家层面再次开始鼓励生育。这说明认识具有什么特点?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认识的主体上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条件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发展也有一个过程。
案例分析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我国现在社会老龄化程度高,人口出生率低,并受到养娃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年轻人生育意愿较低,基于对现在的人口生育现状的认识,开始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思考:我们对社会生育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还会继续向前发展吗?这说明认识具有什么特点?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变化的
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延续的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案例分析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鼓励生育,经过了70多年的历程后,现在国家层面通过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再次鼓励生育。思考:现在的人口政策是不是回到了原点?说明认识具有什么特点?
3.认识具有上升性。
无节制无计划的鼓励生育
计划生育下的三孩政策,推动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知识梳理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的过程。
注意:
(1)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运动。
(2)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3)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4)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终极的真理。

×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知识总结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详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知识总结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什么——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特点——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
(1)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
(2)条件性(适用范围和条件)
(3)具体性(针对某一特定过程)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