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2022-2023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教学质量评估(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限时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拼读书写
1. 根据语境看拼音,正确、工整、美观的写词语。
(1)天边出现了yì mǒ hóng xiá( ),鲜艳的dù juān( )绽放了笑脸,qīng tíng( )、hú dié( )jù jí( )而来,翩翩飞舞。
(2)张叔叔是一位环卫工人,他从不zì bēi( ),用jiàn kāng( )的体魄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3)我们要勤奋学习,锻炼身体,yù fáng( )近视,遵守zhìxù( ),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答案】 ①. 一抹红霞 ②. 杜鹃 ③. 蜻蜓 ④. 蝴蝶 ⑤. 聚集 ⑥. 自卑 ⑦. 健康 ⑧. 预防 ⑨. 秩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霞”“鹃”“蜻蜓”“蝴蝶”“聚”“卑”“秩”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分辨选择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芙(fú)蓉 麦秆(gān) 彬彬(bīn)有礼
B. 纸屑(xiè) 供(gòng)养 心急如焚(féng)
C. 应和(hè) 倔(juè)强 炊(chuī)烟袅袅
D. 蹿(cuān)进 单(chán)于 灯火辉煌(huáng)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生字字音的识记与辨析。
A.麦秆(gān)——gǎn;
B.心急如焚(féng)——fén;
C.倔(juè)强——jué;
故选D。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慰藉 分辩 囊萤夜读 B. 朦胧 蜿蜒 反应迟钝
C. 警诫 焕发 枝折花落 D. 浏览 推侧 惊慌失措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分辩——分辨;
C.警诫——警戒;
D.推侧——推测;
故选B。
4. 下列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程门立雪——杨时 B. 铁杵成针——老媪
C. 韦编三绝——孔子 D. 手不释卷——吕蒙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成语的积累。
B.铁杵成针:主人公是李白。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故选B。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产党员王叔叔鬼鬼祟祟地溜进了敌人的院子。
B. 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茂密,森林肥沃。
C.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时速可达1000公里。
D.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的能力。
A.“鬼鬼祟祟”用词错误,这个词含贬义,应该改为“悄悄”。正确的句子为:共产党员王叔叔悄悄地溜进了敌人的院子。
B.“土地茂密,森林肥沃”搭配错误,应为“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正确的句子为: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森林茂密。
D.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正确的句子为:“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他深受启发。”或者“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故选C。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活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如果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歌声与微笑,他会成为爱唱歌的( )
A 井底蛙、 应声虫、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B. 井底蛙、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C. 应声虫 、井底蛙、 千里马、 墙头草、 百灵鸟
D. 应声虫、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井底蛙”:指见识短浅的人,就像坐在井底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空。
“应声虫”: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墙头草”:形容没有坚定立场,容易动摇的人。
“千里马”:常用来比喻有才华、有能力的人。
“百灵鸟”:比喻歌声甜润、清脆的人。
“哈巴狗”:常用来形容谄媚、讨好的人。
根据词义,“井底蛙”最能体现因无知而目光短浅;“应声虫”符合在专制环境下唯唯诺诺、只会附和的特点;“墙头草”形象地描绘出没有主见、左右摇摆的状态;“千里马”能很好地展现自信且有才干;“百灵鸟”通常与歌声和欢乐相关,适合形容爱唱歌的孩子。
故选A。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作品。
B. 天然琥珀的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喜爱之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课内文章和词的理解。。
C.《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以及他们的美好的农家生活描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一首诗”表述有误。
故选C。
8. 联系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窗》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天窗想象外面的风雨雷电,想象月光下的河滩,想象美丽神奇的夜空。
B.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称呼白鹅为“鹅老爷”,表达了他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的讨厌。
C. 《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自私,要懂得与大家分享快乐。
D. 《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看到敌人从前门进来,“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句话写出了雨来反应果断、动作敏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课文理解。
B.《白鹅》的作者是丰子恺,全文先从叫声、步态、吃相等多个角度描绘出白鹅的高傲性格,而后描绘出白鹅给作者一家带来的快乐以及物质上的贡献。文章通过对白鹅的回忆,表现出作者对白鹅以及往日生活的怀念。作者称呼白鹅为“鹅老爷”,表达了他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他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的讨厌”说法不正确。
故选B。
9.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②步下“秋山”,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冬景”。
③江苏扬州的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④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
⑤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廊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A. ③④①②⑤ B. ④①②⑤③ C. ④①⑤②③ D. ③④①⑤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语句排序指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
仔细阅读题目给出的几组句子,按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排列,先总写“江苏扬州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接着按游览顺序分写了“春景”“夏山”“秋山”“冬景”这四季假山的美丽景色。所以句子的正确排列顺序是:③④①⑤②。
故选D。
判断正误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 “鸡犬相闻、炊烟袅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鸡犬相闻:这个成语出自《桃花源记》,原意是指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都能听见,用来形容村落之间距离很近,人们生活和谐,互不影响,同时也常用来描绘一种宁静、远离尘嚣的乡村生活景象。
炊烟袅袅:炊烟指的是做饭时从烟囱里冒出的烟,袅袅形容烟气上升时轻柔、盘旋的样子。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乡村中家家户户生火做饭时,轻烟缓缓升空的温馨与宁静景象,是乡村日常生活的写照。
高楼林立:这个词语形容城市中有很多高楼大厦,像树林一样密集地矗立着。它描绘的是现代城市中建筑物高大密集的特点,反映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车水马龙:成语来源于《后汉书》,原指车马往来不绝,如同流水和游龙一般。现在用来形容街道上车辆和行人非常繁多,交通极为繁忙的热闹景象,是城市繁华与快节奏生活的象征。
故题干错误。
11.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批评鹅“架子十足”,好像在贬低鹅,说它傲慢、需要特殊对待。但实际上,通过这样看似贬义的描述,恰恰突出了鹅在吃饭时的那种独特习性和高傲姿态,让人感觉到鹅的与众不同和可爱之处,从而流露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这种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能够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所描写对象的特点。选项表述正确。
12. 我们把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比喻成“铁公鸡”。(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铁公鸡一词常见于歇后语“铁公鸡——一毛不拔”,形容生活中小气,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故本题错误。
13.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冰心”“玉壶”表达自己纯洁的心灵与正直的品格。(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全诗为:“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前两句描绘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后,只留下楚山孤影的景象,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
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诗人在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冰心”形容人的心地清明,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玉壶”则象征着人的高洁、清白。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达了自己纯洁的心灵与正直的品格。选项表述正确。
14. “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铁杵成针、彬彬有礼”都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 )
【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故事掌握。
“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铁杵成针”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而“彬彬有礼”主要侧重于形容人的礼仪和修养,与读书求学没有直接关系。选项表述有误。
语言表达
根据要求写句子。
15.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体会冒号的用法,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记性可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东西刚放下,一会就忘记在哪儿了;昨天说过的话,今天就忘记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例句先给出了一个条件句“它要是高兴”,这作为整个句子的前提。然后用冒号作为分隔,引出了具体的描述或结果,即当满足这个条件时,会发生什么。冒号在这里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仿写时也要用上相同的句式。
如:爸爸记性可差了:常常忘记刚刚放在手边的钥匙,走到门口又折回来找;明明记得要把信放进邮箱,可是却拿着它走到了冰箱前;甚至有时候连自己的生日都会忘记,直到家人提醒才恍然大悟。
16. 仿照例句,选择下面的一种情况,用一组连续动作描述清楚。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妈妈洗衣服 小狗吃骨头 哥哥跑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妈妈在河里打了一桶水,把水倒进盆里,放了一些洗衣粉,在洗衣板上搓起衣服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首先,分析例句的结构和特点。例句中“抓”“蹬”“攀”是一组连续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他攀上车窗的过程。接下来,对于要描述的三种情况,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和想象相关的动作细节。比如“妈妈洗衣服”,可能会有“拿起衣服”“浸泡衣服”“涂抹肥皂”“揉搓衣服”“漂洗干净”“拧干水分”等连续动作。“小狗吃骨头”可能有“跑向骨头”“叼起骨头”“趴在地上”“啃咬骨头”等动作。“哥哥跑步”则可能包括“做好准备”“迈出脚步”“快速奔跑”“调整呼吸”“冲刺终点”等动作。
示例:小狗吃骨头:小狗欢快地跑向骨头,用嘴叼起骨头,迅速趴在地上,两只前爪紧紧抱住骨头,然后津津有味地啃咬起来。
17. 照样子写一处风景。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色的羊群,飞奔的骏马,悠闲的牧人,构成了美丽的草原景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仿写句子。
例句用了排比的修辞写了“迷人的海岸线”,几种有关联的事物放在一个场景中,构成一幅美的画,仿写时注意修辞的运用。如: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悠闲地摇着尾巴吃草的羊群,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草原牧羊图。
精彩回眸
18.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里,有着纯朴的乡村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范成大笔下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辛弃疾笔下小儿无拘无束、淘气可爱的模样;古诗里,藏着诗人的志向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昌龄一颗晶莹纯洁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高洁情操。
(2)现代诗,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____________ 。”这些是冰心永不漫灭的回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到旺盛的生命和无限的美感。
(3)文言文里,有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胤________ ,________。
(4)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努力拼搏,力求进步;我们要经常用“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要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有的同学怕吃苦,总想走捷径,我们可以用“书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他。
【答案】 ①. 梅子金黄杏子肥 ②. 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 最喜小儿亡赖 ④. 溪头卧剥莲蓬 ⑤. 洛阳亲友如相问 ⑥. 一片冰心在玉壶 ⑦. 不要人夸颜色好 ⑧. 只留清气满乾坤 ⑨. 母亲的膝上 ⑩. 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 恭勤不倦 . 博学多通 . 天行健 . 君子以自强不息 . 一日不读十日空 . 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是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诗句。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这两句诗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写出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色彩鲜丽,展现出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是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中的诗句。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通过对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动作描写,展现出小儿无拘无束、淘气可爱的模样,表现出词人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诗句。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体现出他一颗晶莹纯洁的心。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是王冕《墨梅》中的诗句。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赏析: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书写时注意“稀”“赖”“壶”“乾”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膝”“静”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勤”“博”的正确写法。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告诉我们要努力拼搏,力求进步。
书写时注意“健”“读”“涯”的正确写法。
开心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
①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②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③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④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总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⑤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⑦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⑨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⑩“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9. 看短文题目,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运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给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在序号上打“√”。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A.特地; B.与众不同; C.尤其; D.格外。
(2)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A.固体受热变软或变为流体; B.流通; C.融合,调和。
2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1)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 )
(2)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
22.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位青年举止“特别”,请用“——”画出两处来。
23. 看到青年画画,围观的人是如何赞叹和议论的?请展开想象写一写,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读了短文,这位青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是什么? ②. 鱼游到了纸上,是指画在纸上的鱼看上去如活的一样逼真。 ③. 我是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20. (1)B√ (2)C√
21. ①. 赏心悦目 ②. 一丝不苟
22.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3. “瞧,这年轻人画得太像了,就跟鱼缸里的鱼一样漂亮。”手拄拐杖的老大爷发出啧啧的赞叹;旁边的小伙子眉毛一挑,瞪圆了眼睛凑上前来想看个究竟。看完,手拍前胸说道:“我画了三四年的鱼,也没有练到这种活灵活现的程度,佩服!佩服!”一个小女孩笑嘻嘻地对小伙子说:“叔叔,你要向他学习啦!”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为画鱼的年轻人喝彩。
24. ①. 做事认真 ②. 执著勤奋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提出问题能力。
“阅读时能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是本学期的语文要素之一。因此,在作答时,写出自己阅读题目时想到的问题即可,并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请教他人等方法解决问题。
示例:鱼是怎样游到纸上的?答案:鱼是被青年画家画在纸上的。解决方法:通过阅读文章,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字词的理解。
(1)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是说青年观察鱼儿时,特别投入,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意思。
故选B。
(2)结合语境可知,这句话意思是青年不受外界干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画中,全身心在游鱼的身上,达到了“画中有我,我在画上”的境界。“融”是融合的意思。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1)根据释义,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可找到词语“赏心悦目”。“赏”是欣赏的意思。“悦”是舒服、愉快的意思。
(2)抓住关键词“办事认真,不马虎”,从文中找到词语“一丝不苟”。“一丝”是一点、细微的意思。“苟”是苟且、马虎的意思。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找关键句子的能力。
根据文章第④段“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总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可知,文中写青年举止特别,表现在“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观察金鱼入神着迷。根据第⑦段“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可知,青年的特别表现在作画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把金鱼画活了。根据第⑧段“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可知,青年的特别表现在作画到了痴迷的境界,物我两忘。根据第 段“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可知,青年的特别表现在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因此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画出来即可。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文章第⑧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围绕着青年作画的专注态度和画技的高超,想象大家是如何夸赞的,抓住围观的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可以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示例:一个背着蓝色背兜的青年,竖起大拇指对那位年轻人说:“小伙子,你真棒呀!你画的画真是栩栩如生。”围观的人都点点头,这时,走进一位戴着老花镜,须发皆白的老人捋着胡子,点头赞叹道:这小伙子可真不赖,画得太好,太逼真了!”长着一头乌黑的头发的阿姨笑着开始发表她的意见了:“这位年轻人可勤奋了,每次周末我来的时候,都看见他在这儿画金鱼,一画就是一整天。”这时同学们都放学了,大家都欢蹦乱跳地跑到鱼缸边看那位大哥哥画画。“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了!”一个矮个头,戴着红领巾,长得挺秀气的男孩说:“你看,那位哥哥画的鱼眼睛,圆溜溜的眼珠子,多逼真啊!”小朋友们听了,都赞成地点头。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分析能力。
从文章对青年的神态、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青年举止特别。根据第④段“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可见,青年观察鱼时的专注、入神、着迷,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根据第⑦段“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可见,青年作画不马虎,作画时聚精会神、一丝不苟。根据第⑧段“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可见,青年作画时的专注、忘我、痴迷,全身心投入。根据第⑨段“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可见,青年执著的精神。根据第 段“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可见,青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专注认真的品质。根据分析写出任意两点即可。
示例:作画专注、坚持不懈。
25. 真情表达
题目:可爱的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人或动物,比如:弟弟、妹妹、小猫、小狗……
(2)注意把内容写清楚,写出他(她、它)的可爱。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可爱的妹妹
我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她叫糖糖,今年五岁了。
妹妹长得十分可爱。她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闪一闪的。长长的睫毛微微上翘,让她的眼睛看起来更加灵动。她的小脸蛋圆圆的,红扑扑的,就像一个熟透的苹果,让人忍不住想要亲一口。妹妹还有一张樱桃小嘴,笑起来的时候会露出两颗洁白的小门牙,可爱极了。
妹妹不仅长得可爱,性格也十分活泼开朗。她总是充满活力,像一只欢快的小兔子,蹦蹦跳跳,一刻也不停歇。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她总是第一个跑过去打招呼,然后毫不怯场地给大家表演她新学的儿歌或者舞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妹妹还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有一次,我们在公园里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妹妹心疼得差点哭了出来。她小心翼翼地把小鸟捧在手里,带回家给它包扎伤口,还每天细心地照顾它,直到小鸟完全康复,能够重新飞翔。
妹妹的可爱还体现在她的天真无邪上。她总是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和问题,比如“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弯的?”每当听到她这些天真的问题,我都会被她的童真所感染。
妹妹就像一个小天使,给我们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我真的很爱她,希望她能永远保持这份天真可爱,快乐地成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目为“可爱的________”。需要先补充完整题目,所补充的内容限定为人或动物。这就要求我们明确写作的对象,并且通过具体的描述展现出这个对象的可爱之处。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生动形象,多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要注意段落的划分,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二、立意。
通过对所写人物或动物可爱之处的描绘,表达出对其的喜爱、赞美之情,或者从他们身上获得的快乐、温暖等积极的感受,传递出正能量和美好的情感。
三、写作思路。
开头: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点明所写的对象,也可以用设置悬念、引用诗句、描绘场景等方式引出写作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中间:详细描述对象的可爱之处。如果写人,可以从外貌、性格、行为、语言等方面入手,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可爱。如果写动物,可以描写它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与主人的互动等,表现它的活泼、机灵、忠诚。事例要具体、生动,能够突出主题。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所写对象的可爱,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或者升华主题,如从对象的可爱中领悟到关于亲情、友情、爱护动物等方面的道理。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评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限时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拼读书写
1. 根据语境看拼音,正确、工整、美观的写词语。
(1)天边出现了yì mǒ hóng xiá( ),鲜艳的dù juān( )绽放了笑脸,qīng tíng( )、hú dié( )jù jí( )而来,翩翩飞舞。
(2)张叔叔是一位环卫工人,他从不zì bēi( ),用jiàn kāng( )的体魄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3)我们要勤奋学习,锻炼身体,yù fáng( )近视,遵守zhìxù( ),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分辨选择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芙(fú)蓉 麦秆(gān) 彬彬(bīn)有礼
B. 纸屑(xiè) 供(gòng)养 心急如焚(féng)
C. 应和(hè) 倔(juè)强 炊(chuī)烟袅袅
D. 蹿(cuān)进 单(chán)于 灯火辉煌(huáng)
3. 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慰藉 分辩 囊萤夜读 B. 朦胧 蜿蜒 反应迟钝
C. 警诫 焕发 枝折花落 D. 浏览 推侧 惊慌失措
4. 下列成语和主人公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程门立雪——杨时 B. 铁杵成针——老媪
C. 韦编三绝——孔子 D. 手不释卷——吕蒙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共产党员王叔叔鬼鬼祟祟地溜进了敌人的院子。
B. 几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茂密,森林肥沃。
C.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时速可达1000公里。
D.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6.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如果孩子成长在无知的世界里,他便成了目光短浅的( );如果孩子活在专制的环境里,他便成了唯唯诺诺的( );如果孩子没有主见,他就会成为左右摇摆的( );如果孩子扬起自信的风帆,他将成为有才干的( );如果孩子沐浴着歌声与微笑,他会成为爱唱歌的( )
A. 井底蛙、 应声虫、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B. 井底蛙、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C 应声虫 、井底蛙、 千里马、 墙头草、 百灵鸟
D. 应声虫、 哈巴狗 、墙头草、 千里马 、百灵鸟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一项是( )
A. 老舍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猫》和《母鸡》都是他的作品。
B. 天然琥珀形成可以简单分成三个阶段:树脂——硬树脂——琥珀。
C. 《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写的一首诗,描绘了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情景。
D.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赞美喜爱之情。
8. 联系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窗》这篇课文,作者通过天窗想象外面的风雨雷电,想象月光下的河滩,想象美丽神奇的夜空。
B. 《白鹅》这篇课文,作者称呼白鹅为“鹅老爷”,表达了他对这只高傲的白鹅的讨厌。
C. 《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自私,要懂得与大家分享快乐。
D. 《小英雄雨来》中,雨来看到敌人从前门进来,“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句话写出了雨来反应果断、动作敏捷。
9. 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
②步下“秋山”,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③江苏扬州的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④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
⑤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廊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
A. ③④①②⑤ B. ④①②⑤③ C. ④①⑤②③ D. ③④①⑤②
判断正误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 “鸡犬相闻、炊烟袅袅、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乡村生活的。( )
11. “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运用了明贬实褒的写作手法。( )
12. 我们把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比喻成“铁公鸡”。( )
13.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冰心”“玉壶”表达自己纯洁的心灵与正直的品格。( )
14. “凿壁偷光、程门立雪、铁杵成针、彬彬有礼”都与古人读书求学有关。( )
语言表达
根据要求写句子。
15.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体会冒号的用法,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爸爸记性可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仿照例句,选择下面的一种情况,用一组连续动作描述清楚。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妈妈洗衣服 小狗吃骨头 哥哥跑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照样子写一处风景。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泛着泡沫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回眸
18. 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里,有着纯朴的乡村风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范成大笔下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是辛弃疾笔下小儿无拘无束、淘气可爱的模样;古诗里,藏着诗人的志向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昌龄一颗晶莹纯洁的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高洁情操。
(2)现代诗,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____________ 。”这些是冰心永不漫灭的回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到旺盛的生命和无限的美感。
(3)文言文里,有传统文化中勤奋学习、持之以恒的精神,胤________ ,________。
(4)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努力拼搏,力求进步;我们要经常用“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勉励自己,要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有的同学怕吃苦,总想走捷径,我们可以用“书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告他。
开心阅读
鱼游到了纸上
①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②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茶室的后院还有十几缸金鱼呢,那儿也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有孩子,也有青年。
③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④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他总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⑤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⑥“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⑦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⑧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⑨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了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⑩“你真专心哪!”我忍不住轻声对他说。没想到他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我。
“好骄傲的年轻人。”我正想着,目光落到他胸前的厂徽上,心不由得咯噔一跳!“福利工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我们开始用笔在纸上交谈。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
他笑了,笑得那么甜。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9. 看短文题目,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运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给句中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在序号上打“√”。
(1)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A.特地; B.与众不同; C.尤其; D.格外。
(2)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A.固体受热变软或变为流体; B.流通; C.融合,调和。
21.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在括号里。
(1)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 )
(2)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
22. 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这位青年举止“特别”,请用“——”画出两处来
23. 看到青年画画,围观的人是如何赞叹和议论的?请展开想象写一写,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读了短文,这位青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写出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真情表达
题目:可爱的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人或动物,比如:弟弟、妹妹、小猫、小狗……
(2)注意把内容写清楚,写出他(她、它)的可爱。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