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这表明( )A.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 C.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开创了历史新纪元D.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根本政治制度2.歌曲《走进新时代》歌词中:“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始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刘伯承 D.邓小平4. 与右图证书内容相关的,我国政治制度建设成就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5.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改造形式有( )①直接收缴②生产合作社③公私合营④赎买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6.“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7.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新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出声音开始于( )A.1945年联合国成立大会B.1955年万隆会议C.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D.199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8.这次会议党掌握了拨乱反正的主动权,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繁重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使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出现了很好的形势,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召开于(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92年9.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们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三十年来,它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列不属于我国首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广州 C.汕头 D.珠海10.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西藏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内蒙古自治区12.“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不包括( )A、当时领导人提出的“两个凡是”方针 B、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C、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13.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梦”宏伟蓝图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4.2009年,在澳门热烈庆祝回归祖国十周年时,广西也在庆祝解放六十周年.这两地分别是特别行政区和民族自治区,它们的相同点为(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C.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的 D.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15.自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这些努力表明( )A、中国战略核威慑力量增强 B.空军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C.海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D.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16.我国成功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 东方红一号 B. 神舟一号 C. 神舟三号 D. 神舟五号17.我国某位科学家经过数百次实验,发现了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并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钱学森 D. 屠呦呦18.“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他”是(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袁隆平19.过去人们是“攒钱买房”,现在大多是“贷款买房”。这主要反映了( )A. 物质产品的丰富 B. 居民收入的减少C. 消费行为的差异 D. 消费观念的变化20.张三同学用几秒钟将参加大赛稿件送到了千里之外,他通过哪种手段送达的。( )A. 发电子邮件 B. 寄挂号信 C. 发快递 D. 打电话2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赠送大熊猫统计表(部分),透过材料可看出时间 受赠国家 数量1972年 美国 2只1973年 法国 2只1974年 英国、联邦德国 各2只1972~1978年 日本 4只A.中国的经济在发展 B.大熊猫是中国外交的唯一媒介C.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友谊加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的扩大22.邓小平在《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报告中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交友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为打破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军杰出科学家是( )A.杨利伟 袁隆平 B.钱学森 邓稼先C.翟志刚 屠呦呦 D.袁隆平 屠呦呦23.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 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24.习近平曾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加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下列不能提升我国文化自信的是(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B.传统文化中的三从四德思想C.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 D.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5.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健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26.新时代 新社会 新成就50年代初某月某日,湖北一位兄长给弟弟寄了一封信,信文如下:(1)信中提到了哪两件当时的大事?任选其中一件并结合史实,说出其对巩固新中国政权起到的作用。(2)对比观察1953—1957年和1958—1965年的建设成就图,完成下表1953—1957年 1958—1965年工业部门 以传统的钢铁、制造、交通等重工业为主。 传统钢铁业有发展,出现 、 ; 新出现 等新兴工业。工业布局 工业基地集中在 地区 交通设施集中在西藏、四川等地区以上为八年级下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的课题及每课的子目,请围绕“新中国建国前三十年,为后来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基础”这个主题,从该单元内容中选取一个角度的具体事例并予以说明。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特首董建华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大会上讲道:香港回归祖国的形式和过程,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香港,在世界各国的关注下,接受了一项开创历史先河的殊荣。材料二:如图(1)材料一中“超凡政治智慧的创举”指的是什么?是谁提出了这个创举?(2)香港是脱离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回归祖国的?该国通过哪一条约割占了我国的香港岛?澳门是哪一年回归的?(3)香港、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28.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邓小平的好政策,隆平的科学技术……(1)材料中邓小平的好政策指的是什么?(2)袁隆平发明了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3)对此你有哪些感悟?答案1-5ABACC 6-10BCCBC 11-15DABBD 16-20DDADA 21-25CBCBC26.(1)事件: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作用:土地改革使农民得到了土地,巩固了人民政权;抗美援朝为我国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国际地位(任选一个事件即可)(2)① 包头钢铁公司② 武汉钢铁公司(①②顺序可以互换)③ 东北④ 内地(或边疆地区)⑤ 西北、西南地区(3)事例:可以从政治、经济、经验教训等角度进行自由选择;要求:事例选择恰当,史实表述准确,能够与主题相结合;27.(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邓小平。(2)英国;《南京条约》;1999年。(3)港澳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历史性步伐。28、(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改革开放。(2)籼型杂交水稻;意义:增加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或保证了粮食安全。(大意对即可)(3)农民要想富必须要有好政策,要有科技支持。(大意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