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三下《剃头大师》教学设计【课标理念】语文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1. “理解”语文课标中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目标中的第三点显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即可。怎么才能算理解呢?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分析难懂的句子,并对此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看法和见解可以是在文本情境中,不必做过多的外延。2. “难懂的句子”凡是影响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的句子,都是“难懂的句子”。因此,难懂的句子因人而异,不是一刀切。3. “运用多种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提出的不同程度难懂懂句子的理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向身边人请教、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图片和资料补充、结合生活经历、查词典、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等方法都可以去帮助学生理解难懂的句子。方法多种多样的,条条大路通向理解难懂句子的彼岸。【教材分析】《剃头大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讲了小沙为了逃避“害人精”的剃头折磨,病急乱投医,才使得毫无剃头经验的“我”有机会大展身手,自封“剃头大师”。“我”的剃头水平与“大师”这一称号,形成了强烈反差。文章情节生动,语言风趣幽默,从中可以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三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基于预习前测,尊重学情与年段特点,本课的12个生字中,着重教学难写的“鬼”字,其他则放手让学生自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预习时,可以摘录文中难懂的句子。在梳理“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之后,统计并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中最困扰他们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向他人请教等方法进行理解。最后,学生用习得的方法理解“害人精”部分的难懂句子,迁移所学,活学活用,实现一课一得。【教学目标】1.复习“押、监督”等词语,指导书写“鬼”字。2.读课文,能说出剃头老师傅和“我”剃头的过程,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的人物特点。(教学重点)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4.能说出课文以“剃头大师”为题的理由。在阅读中,体会童真童趣,感受童年的美好。(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导入: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商外小学部“庆六一课本剧大赛”马上就要开始了。活动组委会也向我们三年级发来了邀请函,希望咱们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参与本次活动,大家想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本小剧场,举行课本剧筹备会。我们先要读好课文,把握人物角色,还要尝试表演。这节课我们要筹备的课本剧就是——19《剃头大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活动一:识人物特点,理人物关系1.读读词语,联想人物师:读过课文,我们知道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谁?(板书:我)。孩子们,这可是一篇长课文,我们先来读好词语,出示:押 监督 执一把木尺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师:这组词语让你想起了文中的谁?(姑父)出示:锃亮的剃刀 老掉牙的推剪学生读准字音,理解“锃亮”和“老掉牙”两个词语的意思,出示图片认识“剃刀”和“推剪”。师:这一组工具属于文中的谁?(板书:老师傅)出示:最痛苦 最耿耿于怀 最倒霉引导理解“耿耿于怀”的意思。预设:耿耿:有心事的样子。耿耿于怀:事情在心里无法排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查字典、查资料)。查找资料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板书:查找资料)出示这三个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朗读长句子,引出人物——小沙,(板书:小沙)。2.理清关系,找出人物特点(1)出示:老师傅 我 小沙拿出准备好的人物外号板贴,让学生上台贴到相对应的位置。(2)梳理人物关系,相机出示小沙特点,指导书写“鬼”字。生评价。活动二:读故事内容,知理发过程文章写了两位理发师给小沙理发的事情,由此,我们的课本剧分成了两幕:“害人精”出场了。“剃头大师”出手了。1.“害人精”出场了出示:时间 地点 人物 故事情节。提出要求:自由朗读1-6自然段,用“ ”划出写师傅剃头的句子,用“O”圈出表示小沙感受的词语。2.学生交流3.聚焦难懂句子,学会理解方法第一句,学生朗读后抓住“抗议”,说出小沙内心的想法,结合锃亮的剃刀,体会小沙的怕。第二句,朗读后抓住“咬”字体会小沙的痛,看老式推剪理发的视频,又痛又痒的感觉。(贴板书:结合生活)第三句,朗读后汇报交流预设: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老师傅剃头又痛又痒,像受刑一样,他还有一把锃亮的剃刀,让小沙很害怕,想反抗又不敢反抗。而且还要付双倍钱,所以小沙一直耿耿于怀。(注意引导学生把答案说完整,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师:正是这种又怕,又痛,又痒,又贵的感觉,让小沙一直无法释怀。(贴板书:联系上下文)师:我们联系着上下文就读懂了句子,也体会到了小沙的感受,还明白了小沙叫老师傅害人精的原因。接下来我们要走进第二幕,去丰富语言,尝试表演。4.“剃头大师”出手了出示:时间 地点 人物 故事情节。(1)提要求:默读7-18自然段,用“——”划出写“我”给小沙剪头发的句子。(2)交流:引导学生找出四处剪头发的句子。(3)出示四处剪头发的句子,让学生再次读,把“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读明白。再次梳理。第一剪:剪下一堆头发第二剪:睡衣变熊皮第三剪:头发长长短短第四剪:露出头皮活动三:定剧本台词,巧合作演绎1.补充语言研读剧本,把握好人物角色的特点后,下面我们进行小组活动,请大家结合课文的7—18自然段,展开你的想象,给人物补充语言,小组合作交流。图片2.剧本排练(1)交流,固定台词,形成了简单的剧本,小组内排练。(2)导演有话说——播放音频:排练的小演员们,请注意,你们先分好角色,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表情夸张一些。(3)小组排练(4)小组展示活动四:解题目之妙,悟童真童趣1.“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预设:因为小沙肯让“我”给他剪头发,而且还给“我”五块钱,并且小沙对发型的要求很低,只要不疼,不剪到耳朵就可以。2.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呢?预设:因为“剃头大师”是“我”自封的,是一段难忘的童年趣事,一种自我调侃,而且用“剃头大师”作题目更有意思,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注意引导学生把答案说完整。)回扣单元导语:文章幽默风趣中包含着童真童趣。3.简介作者和《调皮的日子》一书。师小结,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