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第五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每空2分,满分30分)1.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 、 。2.很多植物, 枝繁叶茂、茁壮生长, 叶子飘落、生长缓慢。3.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 和由气孔进来的 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同时释放出 ,叶的这种作用叫 。4.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称为 。5.食物链常从 开始,到凶猛的 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 和 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食物获取它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二、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每小题1分,满分8分)6.光合作用一般在白天进行。( )7.湿地有鸟、鱼、昆虫、蛇等动物。( )8.栖息地主要就是指给动物提供休息的场所。( )9.光合作用只对植物有影响,对人类没有影响。( )10.光合作用是吸入氧气 ,释放二氧化碳。( )11.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12.食物链一般是从小型动物开始,到大型动物结束的。( )13.光合作用和食物链说明在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是可以转移的。( )三、反复比较,谨慎选择。(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4.在一个水生食物链中,下列生物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是( )。A.藻类→小虾→鲶鱼→鳄鱼B.小虾→藻类→鲶鱼→鳄鱼C.藻类→小虾→鳄鱼→鲶鱼15.下面不可能出现在食物链中的是( )。A.蔷薇 B.蚜虫 C.花盆16.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生活的适应。A.水中 B.沙漠 C.陆地17.草原动物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描述正确的是( )。A.毛多而密,耐寒冷 B.四肢发达,善于奔跑 C.足能抓握,善于攀援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B.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19.严重干旱时,会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表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A.阳光 B.水 C.二氧化碳20.在蔬菜大棚内输入二氧化碳,有利于(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B.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不利的C.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四、注意审题,细心实验。(满分10分)22.验证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发现:(1)叶片遮盖的部分未变成 色,叶片未遮盖的部分变成了 色。(2)遇碘变蓝是 的特性,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 是绿色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器官。(3)通过实验,我们得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五、注意思考,正确回答。(满分10分)23.河流被污染,致使鱼虾死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鱼虾死亡的原因是什么?(2)说一说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24.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过去,人们认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来自土壤。17世纪,有科学家在一个大花盆里栽种了一棵2.5千克的柳树。栽种前,花盆里的泥土经过高温烘烤干燥后称重为100千克,以后的五年,科学家除了给柳树浇水,没有向花盆里添加任何物质。五年后,他将柳树和泥土分开称重,发现柳树的重量增加了82千克泥土烘干后,比原来只减少不到0.1千克。(1)柳树重量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请用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说明。六、综合实践题。(满分30分)25.光合作用请结合探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各题。下图是实验过程:(1)将绿叶植物在阴暗背光处放置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 。(2)图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半从上下两面遮盖的目的是 。(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 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 色为止。(4)本实验的现象:叶片未遮光的部分遇到碘液变 ,从而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 ,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26.下图表示的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观察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 )条。(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沙尘暴日趋严重。入春以来,我国多次出现强扬尘和扬沙天气,个别地方白天的能见度几乎为零,这种恶劣天气的出现与图中( )的大量破坏和减少有直接的关系。(4)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杀森林中的腐、狐和鸟类,会造成( )和( )的大量繁殖,毁坏森林。参考答案1. 合理密植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延长光照时间详解: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一般是0.03%,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就会显著增强。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在温室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放出二氧化碳;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等。(3)延长光照时间或者增加光照强度。2. 夏季 秋季详解: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夏季阳光照射充足,光合作用时间长,枝繁叶茂、茁壮生长。秋季阳光照射不充足,光合作用时间短,叶子飘落、植物生长缓慢。3. 水分 二氧化碳 养分 氧气 光合作用详解: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4.生态系统详解: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5. 植物 肉食动物 物质 能量详解:动物、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植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包含一系列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通过获取它们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6.√详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必须需要光才能进行。所以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在夜晚无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7.√详解:湿地里动植物类型都非常丰富,动物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等,所以湿地有鸟、鱼、昆虫、蛇等动物。8.×详解: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不仅仅是休息的场所。9.×详解: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可供人类呼吸,所以对人类也有影响。10.×详解: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11.√详解: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人们把叶的这种作用称作光合作用。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叶片内有叶绿体。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故题目说法正确。12.×详解: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题目说法错误。13.√详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固定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就在食物链、食物网中进行流动。故光合作用和食物链说明在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是可以转移的,说法正确。14.A详解:由食物链的概念可知: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由藻类、鳄鱼、小虾、鲶鱼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排列正确的是藻类→小虾→鲶鱼→鳄鱼。15.C详解:动物、植物之间具有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植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串,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物、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联系称为食物链。花盆不是动植物,不可能出现在食物链中。16.A详解:野鸭趾间有蹼,增大了划水的面积,适于水中划水游泳,与水中生活相适应。17.B详解:草原景观开阔,运动迅速和穴居的动物种类占支配地位。草原上的动物大多四肢发达,善于奔跑。毛多而密,耐寒冷的动物一般生活在寒冷地区;足能抓握,善于攀援的动物的生存环境一般有枝干或岩石类等能当做抓手的东西。18.B详解: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可以为植物自身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19.B详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严重干旱时,庄稼缺少水分的供应,造成庄稼颗粒无收,因此该现象表明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0.C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随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加强,制造的有机物就多,释放的氧气增多。所以,在大棚里输入二氧化碳,有利于蔬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原材料需要氧气。21.C详解: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首先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分和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生物,环境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生物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就要被淘汰,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其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可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22. 蓝 蓝 淀粉 淀粉 叶片 绿叶分析: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小题1: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发现叶片遮盖的部分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未遮盖的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小题2: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淀粉。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器官。小题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因此,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23.(1)鱼虾的栖息地受到了破坏,河流无法再给鱼虾提供水、食物等适合生存的条件。(2)找到污染源头,治理污染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杜绝污染环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污染河流的行为进行惩治。分析:栖息地为生物提供了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食物等基本需要。生物需要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小题1:河流被污染,致使鱼虾死亡的原因可能是:污水中存在毒性,鱼虾被毒死;污水中没有其他微生物,鱼虾没有食物饿死;污水中没有足够氧气,鱼虾被闷死。小题2:问题的源头在于河流污染,所以我们要清理被污染的河流,使之成为生物适宜生存的环境。我们可以依据法律法规,对污染河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治和采取恢复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呼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24.(1)说明柳树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完全来自土壤。(2)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绿叶,阳光。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1)通过阅读资料可知,五年的时间里,柳树的重量从2.5千克增长到82千克,而土壤只是比原来减少不到0.1千克,说明柳树所需要的养料并不是完全来自土壤;(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光合作用解释,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绿叶,阳光等都可以。25. 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耗尽 对比 叶绿素 黄白 蓝 淀粉 阳光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详解:(1)将绿叶植物在阴暗背光处放置24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转运、耗尽。(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半从上下两面遮盖,是研究叶子的光合作用的对比试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而剩下的部分就会在阳光下照射,保证这叶片的两部分除了接受阳光照射与否,其他条件都一样,那么就容易看光合作用的效果了。(3)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摘下该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直到叶片变成黄白色为止。(4)本实验的现象:叶片未遮光的部分遇到碘液变蓝,从而说明叶片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阳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26. 5 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绿色植物 鼠 昆虫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详解:(1)食物链表示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5条,分别是: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绿色植物→杂食性的鸟→鹰。(2)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5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的鸟→鹰。(3)植物根系可以抓紧土壤,防治土壤被风吹走、被水流带走。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就会发生水土流失,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扬尘这种恶劣天气的出现与图中绿色植物的大量破坏和减少有直接的关系。(4)生物圈是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的,如果其中的一环断链就会影响到其它生物,首先以它们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会大大减少,甚至灭绝,其次以这些生物为主食的生物数量也跟着大大减少,甚至灭绝,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大量捕食森林中的鹰、狐和鸟类,会造成昆虫和鼠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毁坏森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