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巩固培优学案(教材知识·必会)一、中国梦宏伟蓝图1.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深刻阐述: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基本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提出过程(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5)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评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三.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2.五大发展理念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4.评价: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1.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进入新时代: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谷物总产量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2)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3)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意义/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五、开启新征程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3.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4.我们中学生能为中国梦做什么呢?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②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树立远大理想;④遵纪守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基础巩固·巩固)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A.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C.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答案】D【知识点】“中国梦”【解析】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理解,结合题干理解解答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信息,共同指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知识点】中共十九大【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D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是在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排除B;科学发展观,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排除C。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知识。难度适中,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可作答。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3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3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答案】D【知识点】“中国梦”;“一带一路”【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2012年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出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不符合题意;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 ,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符合题意;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出现在21世纪初,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抓住其中的时间段,拿它来分析备选项来回答。4.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答案】A【知识点】“中国梦”【解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故选项A符合题意;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不符合题意;C.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不符合题意;D.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来分析备选项回答,这就是要求学生准确记忆课本基础知识。5.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大凉山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协调【答案】C【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解析】根据“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可知,习近平表达的是共享的理念,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A项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不符合题意;B项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不符合题意;C项共享是题干体现的新发展理念,符合题意;D项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发展理念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内涵是( )①实现国家富强 ②实现社会和谐 ③实现民族振兴 ④实现人民幸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知识点】“中国梦”【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故①③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中国梦”的内涵不包括实现社会和谐,排除含有②的AB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内涵的相关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7.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绳”“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上述事件最符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答案】D【知识点】“四个全面”【解析】据所学可知,四个全面是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题干描述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它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D符合题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全面深化改革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全面依法治国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四个全面”的知识。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四个全面”的具体内容即可作答。8.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C.“四个全面” D.新发展理念【答案】C【知识点】“四个全面”【解析】答题关键信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结合所学可知:A: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共成立100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排除B项。C: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并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选C项。D: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四个全面”战略。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四个全面”战略的相关史实。9.习近平曾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口口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口口”中的内容应是(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答案】A【知识点】“中国梦”【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C项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D项主要涉及港澳台回归,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尚未完成,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梦的有关知识。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在会上,他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答案】D【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解析】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根据题干“ 绿水青山 ”“ 改善生态环境 ”分析可知,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新发展理念,需熟记并正确理解其内涵,结合题干分析解答。11.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从严治党【答案】C【知识点】“四个全面”【解析】依据所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ABD三项都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全面改革开放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符合题意;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答本题需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12.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大业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答案】A【知识点】“中国梦”【解析】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梦,要熟记相关知识点。13.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下列体现“绿色”的是( )A.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 B.在载人航天领域实现重大突破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答案】C【知识点】五大发展理念【解析】由材料“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注重解决的是环境问题”可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旨在倡导保护环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绿色”不符,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新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14.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是为了( )A.推进国家治理体制优化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D.优化升级落后产业结构【答案】B【知识点】“一带一路”【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举措包括,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议;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等。B项正确;推进国家治理体制优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优化升级落后产业结构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相关史实。15. 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知识点】中共十九大【解析】A: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A项不符合题意;B: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B项不符合题意;C: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D:根据所学可知,2017年中共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思维进阶·培优)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多个部门主办,自2007年10月开始试展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展览共分五个板块:板块 内容一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 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从晚清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三 中共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五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局面(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至少两个史实),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充分)【答案】(1)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观点: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论证: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一步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采取了挽救危亡的行动,为此不少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渡。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的领导,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知识点】“中国梦”【解析】(1)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充分即可。如:观点: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论证: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一步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采取了挽救危亡的行动,为此不少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渡。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的领导,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故答案为:(1)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观点: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论证: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一步加深,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先后采取了挽救危亡的行动,为此不少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英勇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实现了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过渡。中共十七大以来,中国人民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共产的领导,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实现中国梦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17.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寻伟人足迹,观时代变迁”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材料一【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材料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人物是谁?(2)材料二成就的取得源于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我国哪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答案】(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国大典;中共十九大【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开国大典;人物:结合所学可知,在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党的领导、改革开放"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或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2)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言之有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开国大典,十一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知识及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要求运用所学分析材料信息。1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2013年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摘自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的讲话》(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什么会议的“讲话”?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答案】(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议:中共十二大。(3)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坚持走中国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九大【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做了上面的讲话;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道路”可知,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建设的正确道路。会议:根据所学可知,1982年召开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这条道路。(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可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不断解放思想;坚持走中国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等。故答案为:(1)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议:中共十二大。(3)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方法:不断解放思想;坚持走中国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等。【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关知识。19. 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毛泽东在1956年国务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二: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中国国土资源报》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材料一中,我党在把“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的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伟大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2) 材料二中的农村改革模式是指什么?这种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3)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答案】(1)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过程中的伟大创举是赎买政策。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和农村富裕。(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精神等。【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私合营;“中国梦”【解析】(1)根据材料一“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和结合所学可知,我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根据材料二“分田到户、自主生产”和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的提高。(3)根据材料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故答案为:(1)方式:公私合营;创举:赎买;意义: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2)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树立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句子,对这些语句进行分析,把它和课本所学结合回答。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巩固培优学案一、中国梦宏伟蓝图1.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深刻阐述: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基本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质: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4.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1)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提出过程(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体制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5)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部署,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6)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3.评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三.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2.五大发展理念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4.评价: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1.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①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③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进入新时代: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谷物总产量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1)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2)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3)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4)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意义/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③坚持改革开放;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⑤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五、开启新征程1.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2.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3.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战略谋划,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4.我们中学生能为中国梦做什么呢?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②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③树立远大理想;④遵纪守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十四亿多人口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 )A.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 B.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时代化C.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D.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信息,共同指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3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出现在2012—2023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 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4.2012年11月,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A.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 D.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5.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大凉山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这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绿色 C.共享 D.协调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的内涵是( )①实现国家富强 ②实现社会和谐 ③实现民族振兴 ④实现人民幸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7. 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中共中央加强反腐败斗争,坚定不移“打虎”“拍绳”“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违法违纪案件,纯洁了党员干部队伍,凝聚了党心民心。上述事件最符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8.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C.“四个全面” D.新发展理念9.习近平曾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口口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口口”中的内容应是(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祖国完全统一大业10.“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发展 B.协调发展 C.共享发展 D.绿色发展11.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从严治党12.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是(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大业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经济总量世界第一13.新发展理念中的“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下列体现“绿色”的是( )A.推进养老和医疗保险 B.在载人航天领域实现重大突破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运动14.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是为了( )A.推进国家治理体制优化 B.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C.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D.优化升级落后产业结构15. 在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多个部门主办,自2007年10月开始试展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展览共分五个板块:板块 内容一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二 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 从晚清到新文化运动兴起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三 中共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五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局面(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至少两个史实),得出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论证充分)17.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寻伟人足迹,观时代变迁”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完成。材料一【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材料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材料三【习近平——新时代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该事件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人物是谁?(2)材料二成就的取得源于哪次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我国哪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8.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党的旗帜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978年12月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2013年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摘自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的讲话》(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是什么会议的“讲话”?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中国道路”指什么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哪次会议上明确提出的?(3)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9. 在近百年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国情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和制定了相应的方针政策,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毛泽东在1956年国务会议上的发言材料二:4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中国国土资源报》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 材料一中,我党在把“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的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伟大创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完成的重大意义。(2) 材料二中的农村改革模式是指什么?这种模式被推向全国后对农村发展有何影响?(3)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学生版).docx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巩固培优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下册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