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4.2诚实守信
基本信息
课程模块 道德与法治 对应章节 第四课第二框
授课对象 八年级学生 授课时间 40分钟
课程类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题目 诚实守信
一、学情分析
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道德上的失落,迷茫以至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的存在,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些现象对正处在由家庭走向社会这一过渡期的初中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加强诚信教育是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其冲的问题。 初中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成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事不惜弄處作假;在认识问题上的肤浅,也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加强诚信教育。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校园决非一方净土,学生交往中的诚信问题已经成为校园中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例如,考试作弊、包庇错误行为、言行不一、借物不还、轻易许诺而不兑现等。这些现象在目前的初中生身上时有发生,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初中生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
二、教材地位
《诚实守信》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从学生做人的基本原则入手,培养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这为学生过诚实的生活,健康和积极地融入社会生活中作好铺垫作用。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特别是诚实守信这一社会基本规则。也为学生学习“社会责任”这一单元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本课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影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诚实的内涵,意识到诚实守信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从小事做起,将知识内化为行为。
三、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交往品德”部分。该部分的“内容标准”规定: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四、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成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感。 法治观念:拒绝谎言、重视诚信,坚守做人的基本原则。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增强法治意识。 责任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学习、生活中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 【难点】 如何践行诚信。
六、教学方法
案例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3分钟) 【视频展示】“王小聪”靠自己的“小聪明”,在生活中钻空子、占便宜,最后当自己遇到不诚信的商家吃了亏,气愤的大声抱怨商家“你们的诚信呢?” 【学生思考】视频中王小聪做了什么?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保持诚信,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失去诚信。就像广告中的“王小聪”一样,不讲诚信最终会让自己吃亏。只有大家都保持诚信,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和谐的社会关系。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诚实守信的真实内涵,了解怎么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视频导入,可以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有效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进入课堂。
讲授新课 (25分钟) 第一部分:识诚信之义 【PPT展示】材料:“诚”=言+成,“信”=人+言。 【教师总结】基本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图片展示】材料:诚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教师总结】道德角度: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 【案例展示】材料:古代曾子杀猪的故事 【学生思考回答】看了曾子杀猪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还知道古代哪些有关诚信的故事? 【教师总结】道德角度: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PPT展示】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教师总结】法律角度: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PPT展示的图片、故事等,清晰地呈现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记忆诚信的含义,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部分:探诚信之因 1.个人层面 【案例展示】材料: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过程及结果 【学生思考回答】什么导致了翟天临从“天子骄子”到“无法立足”?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设计意图】通过反面例子来告诫学生,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难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难以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企业层面 【案例展示】材料:海尔砸冰箱事件 【学生思考回答】张瑞敏为什么要选择砸冰箱? 【教师总结】张瑞敏通过砸冰箱这一举动,向消费者和社会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海尔将始终坚持诚信经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案例展示】材料:盒马进口橙汁检出安赛蜜被罚 材料:2022年3.15老坛酸菜被曝 【学生思考回答】对比三家企业,你会购买哪家企业的物品 为什么 【教师总结】诚信是企业无形的资产。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设计意图】以上三个例子通过正反两面对比,强调诚信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要注重诚信经营,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社会、国家层面 【PPT展示】 【教师总结】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案例展示】材料:南京无人售卖盆景摊,24小时不打烊,成交额一笔没少。 【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无人售卖模式能够存在?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 【教师总结】无人售卖盆景的模式基于信任和诚信,顾客自行选择并付款,体现了买卖双方的诚信和互信。诚信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PPT展示】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一系列精品工程,如既体现了“言必行,行必果”的诚信精神,也展现了中国诚心诚意帮助非洲发展进步的深情厚谊。 【学生思考回答】从非洲人民对中国“诚信形象”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诚信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在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中,一直秉持着诚信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赢得了非洲人民的信任和好评。这种诚信的形象不仅有助于加强国际合作,也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和地位,进而促进了国家的兴旺。 综上所诉,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描述,学生可以更具体地理解诚信在不同领域的积极作用,包括商业交易、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等方面。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发展。 第三部分:践诚信之行 【展示案例】材料:“信义老农”坚持还债17年 【学生思考回答】从陈延海的故事中,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困难时,坚守诚信的信念,通过长期努力最终还清债务。所以,我们要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设计意图】通过陈延海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发,激发学生对诚信的共鸣和认同。让他们认识到诚信是一种宝贵的品质,鼓励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探究与分享】书本P44探究与分享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前后两组(学习小组)为一组讨论,时间3分钟,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我们要善于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的隐私。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利于拓展思维视野,激发兴趣,提升学习动力,从而对学习内容深入全面地探究,以达到对知识进行更全面、更细致、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展示视频】失信人受到各种限制 【学生思考回答】国家对失信人的限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诚信记录,避免失信行为,否则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 【设计意图】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情境下如何践行诚信,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展示材料】我将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 我将坚守诚实守信的原则,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
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我的誓言,始终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 【学生活动】全体起立并举起右拳大声的宣誓 【设计意图】通过宣誓的方式使本节课得到情感上的升华,使学生在宣誓过程中领略到诚信的真谛。 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哪一民法原则 提示:诚信 (2)说一说我们该怎样在生活中践行这种价值观。 提示: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情感升华 (3分钟) 课堂测试 (5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中学生,点点滴滴基于诚信,大事小事立足诚旨,让我们变得更加完美,更加完善,去适应将米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时时诚信,事事诚信,我们的国家会更好,我们的家园会更好。我们与诚信同行, 让青春在共筑中国梦中焕发绚丽光彩。
课后作业 (2分钟) 拓展延伸:诚信是公民基木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谈一谈:作为中学生,在家庭、学习、社会生活中我们能为建设“诚信中国”做些什么 并写下来自己的做法,下节课分享。
八、教学板书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采用了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内容设计的三个环节来引出诚信的基本含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诚信三部分内容。本节课案例较多,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思考探讨诚信方面的知识。另外,诚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珍惜个人诚信记录与学生学习生活有些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诚信智慧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去运用,作出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